1. 简单百科
  2. 基隆市

基隆市

基隆市,原称鸡笼,是位于中国台湾省的下辖市。北临太平洋基隆屿和平岛屏障。政府驻地在中正区,截至2021年总面积为132.7589平方公里,基隆市共辖7个区,共有常住人口364766人。

基隆市的地势多丘陵而少平地,东侧及西侧各被基隆火山群及五指山山脉环绕。属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多雨,光绪元年(1875年)设基隆厅时改鸡笼为基隆,取“基地昌隆”之义。1875年设基隆厅,属台北府。1887年属台湾省。日占后1897年改属台北县基隆办务署。1901年设基隆厅,1909年改支厅,属台北厅。1920年设基隆街,属台北州基隆郡。1924年设基隆市,直属台北州。1945年光复后改为省辖市

基隆市位于台湾岛东北端,濒临东海,扼北部之门户,一向是海防要地,是台湾省第二大港口城市和工业重镇。

基隆名胜古迹较多。早在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就在大沙湾、二沙湾、三沙湾一带的基隆山、虎头山、狮球岭、云龙山等处修筑了10多座炮台,成为台湾防务上的“海门天险”。并且这些地方仍保留着当年台湾人民奋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古战场遗址,其中的三沙湾古炮台被列为全省一级古迹。

名称

基隆古名鸡笼,一说因基隆山象鸡笼形状而得名,又一说认为该地以前为高山族凯达喀兰人住地,“鸡笼”是“凯达喀兰”的闽南语译音。明末万历45年(1617年),张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山的地名出现,清代古志里则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清光绪元年(1875年)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基隆古称鸡笼。明末万历45年(1617年),张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山的地名出现,1626年西班牙帝国殖民者入侵鸡笼,曾据和平岛筑城堡,1642年被荷兰殖民者所取代。

明清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初属天兴县,继归天兴州。1668年挥军北上,将残余驻守在鸡笼的荷兰人驱离,至今在和平岛还有荷兰人临走前所留下的蕃字洞遗迹。清统一台湾后,康熙帝二十四年(1684年)属台湾府诸罗县。进入清代后,鸡笼大部分地区仍为蛮荒之地,直到1723年,来自漳州市的移民开始入垦鸡笼,并兴建仔顶街,1723年属淡水厅。在英法联军之役后的1863年,鸡笼终于随着台湾开港而开放为贸易港,于1875年正式设治,并改名为基隆,属台北府。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台湾战事(西仔反)爆发,法国军队曾多次攻占基隆以作为封锁中国大陆的跳板。1887年属台湾省。

日据时期

日本于1895年入侵台湾,日占后1897年改属新北市基隆办务署,日本人为将基隆建设为台湾与日本本土的转运点,从1899年开始到1935年进行了四期的基隆港筑港工程(第五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止),基隆成为一座军、商、渔三用途的港埠。由于周边地区的矿业在日本人的积极开发下逐渐发达,基隆也成为了主要的矿产输出港口。港口贸易加上矿业的兴盛,使基隆奠定了今日的都市基础。1901年设基隆厅,1909年改支厅,属台北厅。1920年,台北州基隆郡设立,并另划市区部分设置基隆街(镇);1924年基隆街升格为台北州的州辖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40年,基隆市有9.5万人,仅次于台北市32.8万、台南市14万、高雄市12.7万,为台湾第四大城,其中市内就有2.3万为日本人。日本人还实施“市区改正”,大幅重划市区街廓,并积极整治市内河川。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基隆由于其主要物资吞吐港及海军基地的地位,在大战末期首当其冲,成为美国军队轰炸的首要目标,港区几成废墟。1945年中国国民党政权接管后,成为省辖市。1947年发生二·二八事件时,基隆为受创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当时国民政府的镇压部队由基隆港登陆,而港区也曾沦为国军扫荡的战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基隆涌进大量军队与眷属,并负责接收逃难台湾的大陆移民,在之后美军开始驻扎,使得基隆又进入新的发展期。基隆的矿工业经过复建后再度兴盛,采煤业更在1968年达到高峰;而基隆港应台湾经济的快速增长,从1960年代开始进行了多次扩建,到1984年已名列世界第七大货柜港。1988年3月,基隆市政府将行政区域作重大调整,将该区原辖的西华、西荣、西定、西康、德和、德安、中和等七里划归中山区,原隶七堵区的莺歌、七贤、四维、三民、五福、六合等6里归并安乐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基隆位于台湾最北端,北临太平洋基隆屿和平岛屏障于外。位于东经121度6分,北纬25度9分。基隆市北临东海,背依基隆丘陵,东、西、南三面与新北市接壤,市区依基隆港而建。截至2021年总面积为132.7589平方公里。

气候

基隆市是副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冬季受东北季风经过海洋及背山面海的原因造成潮湿多雨,夏季受西南季风要越过山岭才能到达的原因,虽位居台湾最北端,但炎热少雨。气候潮湿多雨,年平均温度为22.2℃,年降水量平均为3665毫米,降水日数高达214天,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居全省各城市之首。尤以10月至翌年3月,降水日高度集中,曾有连雨日达55天的记录,因此有“雨港”之称。

地形地貌

基隆市是一个三面环山拱抱的山城,平地仅占总面积的5%左右。境内多山,峰峦起伏,东北峻峭,西南缓斜,平均海拔122米。市内最高的五分山海拔750米,其次是海拔589米的基隆山,北部海岸曲折,角极多,奇石怪岩林立。基隆港恰处海岸中部港口外侧有和平岛、桶盘屿、中山子屿等为天然屏障,形势险要。

基隆市的地势多丘陵而少平地,东侧及西侧各被基隆火山群及五指山山脉环绕。市内的平地主要聚集于基隆港沿岸、海岸线及基隆河河谷一带,其余地区大多为山坡地所密布;全市山地虽然普遍不高,但大多为陡坡,对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造成很大的阻碍。丘陵地遍布的影响,导致基隆市的住宅区大多位于丘陵地上。从市中心到周围的山坡地到处布满各式建筑,而市郊的山丘上更可见到处处耸立的新式公寓大厦群。

水文水利

水文

基隆市的河川可分为两大系统,以狮球岭分水岭,主要分为基隆港水系、基隆河水系两大流域;除了基隆河及市区内河流以外,其它河川大多短小且流量不稳。基隆港水系的主要四条河川涵盖市区及港区,早期更具有航运功能,昔日被称为“四港门”;其中西定河和南荣河的下游在日据时代进行整治,并将两条河道合并成一条运河,称为旭川河,又名旭川河。田寮河及牛稠港原为涂滩地,也在同时期分别整治为运河和码头。

基隆港水系

旭川(基隆运河)、南荣河(石硬港)、西定河(蚵壳港)、田河(田寮港)、牛稠港(牛稠港溪及牛稠港码头区)、沙湾溪 

基隆河水系

基隆河、深澳坑溪、大水窟溪、暖暖溪、大武仑溪、石坑溪、玛陵坑溪、友溪、拔西猴溪

水利

西势水库(台湾第一座现代化水库)、新山水库、八堵拦河堰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基隆周围是台湾省北部煤田重要矿区,但只有少数几个矿井在采掘。位于该市东约16千米的金瓜石一带,曾是重要金矿产区。

生物资源

基隆渔港是台湾重要渔业基地,年渔产量约占全台湾渔产量的1/5。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基隆市共分为七个区。即中正区信义区仁爱区、中山区、安乐区、暖暖区七堵区,其中七堵区面积最大,占有基隆市面积42.38%,仁爱区最小。此外,该市另有七个附属岛屿,即和平岛、中山仔屿、桶盘屿基隆屿彭佳屿棉花屿花瓶屿。市政府驻地为中正区。

参考资料

政治

基隆市政府置市长一人,综理市政,置副市长一人,襄助市长处理市政,置秘书长一人,承市长之命,综理基隆市政府一切事务;置参议、秘书、消保官,受秘书长之指挥、监督,分别掌理市政咨询、政策规划、机要、协调、核稿等事项。基隆市政府下设处分别掌理相关事项:民政处、财政处、产业发展处、教育处、工务处、交通处、都市发展处、社会处、地政处、综合发展处、人事处、政风处、主计处、观光及城市行销处等。基隆市政府所属机关分二层级,一级机关有:警察局、消防局、卫生局、文化局、环境保护局、税务局。基隆市政府所属二级机关由基隆市政府依业务性质于下级行政辖区分别设立之。基隆市以下设区,区设区公所。

人口

人口数量

依据基隆市政府主计处统计资料与内政部户政司全球资讯网人口资料库查询资料显示,统计至 2021年10月底基隆市人口数为364766人,人口结构以青壮年72%为主要人口组成,幼年人口及老年人口分别为10%及18%。女性人口为182905人,男性人口为181861人,其人口的性别比例,女性为50.14%男性为49.86%,性别比例均衡。

民族

居民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中祖籍福建漳州人居多。另有1~2万人为高山族同胞,大多从事渔业生产。

语言

基隆市主要语言分别为台湾台语、客语、原住民(阿美族语)语三种语言。

经济

第一产业

基隆市第一产业的发展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渔业和农业方面。基隆市是一个港口城市,渔业是其传统产业之一,主要捕捞鱼、虾、贝类等海产品。

第二产业

基隆市的重工业主要有采煤和造船。基隆港口在台湾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区三面环山,平地窄,其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依据经济部统计处-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系统显示,基隆市工厂登记数2019年度为251家相较 2015年度256家减少5家,成长率约减’少1.95%,显示工厂数在逐渐下降中。基隆市商业登记数109年度为12097家,相较2015年度11521家增加576家,成长率约增加500%,显示商业数在逐渐上升中。统计至2020年底基隆市工厂分布主要集中于七堵与安乐两行政区内(如上图所示),主要原因为六堵科技园区及大武嵛工业区分别坐落于七堵区与安乐区内;整体而言基隆市工厂分布主要受政府政策及产业分布所影响。

第三产业

为鼓励与支持设籍基隆之青年于基隆市创业基隆市2020年度补助业者共计11家,文化创意6家、在地特色3家、运动休闲1家、智慧科技应用1家,总计增加产值(营业额)558万余元、增资52万元、增加就业人数10人、成立新据点或门市2处、商品进驻新据点2处:建立品牌数11项、开发新商品79项、异业结盟家数46家(如结合餐饮、水上活动生态教育、手作银饰、资讯平台、运动服务、寄卖等)、注册新商标4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基隆市的教育结规模较小。基隆市从学龄前至出社会前之教育阶段,提供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族群质优公平之教育,并善用各项补助支持多元学习资源,提升智慧教育环境。同时推动高龄乐活学习及推动永续发展环境教育,创造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环境。为提供幼儿优质、平价教保服务除积极增加公立幼儿园班级数,以及新建数间非营利幼儿园外,自107学年度起建立「准公共幼儿园机制」,鼓励私立幼儿园与政府签订合作契约,使基隆市平价幼儿园核定收托数逐年提升,以减轻民众育儿负担。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自1953年创校以来,在历任校长的卓越领导与全体师生的积极努力下,从校地面积仅300坪的台湾省立海事专科学校、台湾省立海洋学院、国立台湾海洋学院,逐步发展为校园面积达60公顷的台湾海洋大学,成为一所以「海洋为主体,但不以海洋为限」、「卓越教学」与「特色研究」兼具的国际顶尖一流大学。

崇右影艺科技大学

创立于1967年,是一所现址位于台湾基隆市信义区紫薇山区的私立科技大学,该校为纪念于右任而取“崇右”为校名。2017年8月改名“崇右影艺”并升格科技大学。

文化事业

基隆市辖内7行政区共有10所公共图书馆提供市民阅读服务,除基隆市文化局图书馆以外,各行政区内亦至少有一馆提供服务。

基隆市文化局图书馆

基隆市文化局图书馆区分儿童室、视听室、自修室、开架阅览室、期刊区、阅报区、基隆书室、乐龄专区、多元文化专区及青少年专区等。

中正区图书馆

中正区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参考中正区地理环境,以柔和的线条与湛蓝色调营造海洋意象。馆舍空间设计生动而广阔,期打造优质之阅读环境。入口特色馆藏书架由本市市徽发想,从市徽山与海之意象,连结出「山」、「海」、「人」三大主题,进而带出「在地」、「海洋」及「多元文化」三大特色馆藏主题。

环保

基隆市在确保环境品质方面,强调饮用水卫生及水资源永续利用,加强改善既有供水管网设备与监测,减少供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流失,并提升污水妥善处理程序,改善基隆市河川水质问题。同时对于推广资源回收、土壤污染整治等相关工作亦持续戮力精进,实践永续管理环境资源的决心,落实环境正义。为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本局于每月皆进行自来水供水系统采样作业,于2020年共进行520处次之供水系统采样,100%合格率。

交通

航运

基隆港是仅次于高雄港的台湾第二大港。每年进、出港船各约5000多艘,货物吞吐量约850万吨。基隆渔港是台湾重要渔业基地,年渔产量约占全台湾渔产量的1/5。基隆港,位于台湾省岛北端,是台湾北部海上门户和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

陆运

基隆市的陆路交通也比较发达,是纵贯铁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的起点,有通往台北市等地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到台北市只需20分钟。

人文

饮食

基隆市是台湾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其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基隆奠济宫的庙口小吃,更是有口皆碑,引来的食客多于香客,形成以美食取胜的的观光区。在基隆庙口全年无休的小吃展览场上,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作品,从米类、面粉类、豆类、海产类、肉类到甜点和冰品,让人眼花撩乱,食指大动。在很多美食专家的评论中,基隆庙口小吃得到“种类之多,全台之冠”的美誉。

习俗

在基隆有29个宗亲会社会团体,计有26姓氏组成15姓宗亲会参与主普轮值中元祭典活动,计有34个同乡会社会团体,以从事同乡各乡长间之情感联结及会务发展工作。基隆炮狮,农历一月元宵节举行,由基隆市西定路聚乐社办理,在元宵节当日下午由西定路出发,举行四大庙拜庙绕境表演,依序绕经基隆护国城隍庙、庆安宫、奠济宫、觉修宫等庙,最后于基隆市文化中心前所预先搭好的炮台表演舞狮。 龙舟嘉年华,农历五月端午节举办,为台湾少数的海上龙舟竞渡,原先于正滨渔港举办,后改至碧砂渔港举行,并委由安乐高中、中山高中轮流承办。 外木山海上长泳 于每年国历六月举行,于基隆外木山风景区举行,由暖暖高中承办。 鸡笼中元祭 每年农历7月15日举行。农历7月俗称“鬼月”,在传统习俗中,从农历7月1日凌晨起地府鬼门开到农历7月29日鬼门关的这段期间,民间为祈求消灾解厄、诸事顺利平安,各地均举办大大小小的祭典,尤以7月15日中元节这一天达到祭典的最高潮。其中如基隆市政府举办的“鸡笼中元祭”更是闻名全台湾。在民间传统中,每到中元节这1天,家家互互都会准备牲礼、果品、鲜花等到庙前或自家门前祭拜,并请道士念经以超渡各方孤魂,即所谓的“中元祭”,又称“中元普渡”。

古迹

基隆名胜古迹较多。早在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就在大沙湾、沙湾一带的基隆山虎头山狮球岭、云龙山等处修筑了10多座炮台,成为台湾防务上的“海门天险”。这些地方仍保留着当年台湾人民奋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古战场遗址,其中的三沙湾古炮台被列为全省一级古迹。

地方象征

市徽

黄底,中置市徽与「基隆市」字样。基隆市徽由安乐国中教师胡德强设计,外围蓝色缺口圆环代表基隆自然环境港埠;黄绿色山形象征基隆系一绵延丘陵地;货柜船形「基隆」两字,象征基隆主要港市人文环境,又象征基隆发展成台湾最大货柜吞吐港的期望。

市花

基隆市的市花紫薇,属于千屈菜科,落叶乔木,干及枝光滑,俗名大花紫薇,即指花期甚长之意。花于夏季绽开,桃、赤紫及白色等皆有,枝干成自然弯曲,状态伸展,树容极为特殊。

市树

基隆市的市树枫香树,属于金缕梅科枫树属之落叶大乔木,叶互生,三至七个掌状浅裂,雌雄异花,头状花序。枫香极为高大,生长速度快、树形呈现自然形态之圆锥三角形,饶富观赏。

市鸟

基隆市的市鸟是老鹰,又名来叶、厉翼、黑鸢。老鹰是一种猛禽,具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和狩猎技能。

风景名胜

基隆八景

基隆市,因身处海湾地势,有丰富的海蚀地形,加上境内丘陵多于平地,河流穿梭在各山岭间,也让市区道路和住宅皆依山而立。早期,各地的县府或文人,为了提升该地区的知名度,都会挑选一些当地的特殊景观,集结起来编成咏叹辞,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凝聚当地人民的在地情感。但随着时间更迭,著名的「基隆八景」风景名录,也因为地理和风土的变迁,一共经历四次的异动,最新的八景名胜为:

八斗夕照:即位于本市东北方的八斗子。

宝明蝠影:指的是红淡山腰的宝明寺及其附近蝙蝠洞的景色。

暖江春水:是指暖暖到八堵桥这一段的基隆河风光。

瀚海光华:为基隆内港的光华塔

湖光俪景:意指大武仑山山腰上的情人湖

圣济眺云:即中正公园附近的圣济宫。

木山垂钓:指的是外木山海岸。

旭丘吊古:在大沙湾安澜桥附近的旭丘山。

自然风景

灵泉寺

位于月眉山腰的灵泉寺,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分支。海滨及和平岛的沿岸经海水常年冲刷,造成许多典型的海蚀奇景,尤以距市西北约15千米的野柳,以奇石怪岩最著称,已辟为海岸公园是台湾北部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和平岛滨海公园旅游

和平岛滨海公园的地质是中新世大约二千万年前的大寮层,属沉降海岸,由厚层块状砂岩页岩与粉砂质页岩交叠组成,因受到常年气候影响及海水的侵蚀,才形成独特的海蚀景观。岛上有一处称为“蕃字洞”的海蚀洞,为基隆市少数仅存的西荷时期遗迹,洞内壁面原来刻有荷兰文字,虽然因自然风化影响,多已模糊不清,但在基隆的文化历史发展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滨海公园内广大的海蚀平台是冬季海菜的产地,时常有成群的村妇在此采集,形成海边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而潮间带地区有着丰富的藻类,小鱼穿梭在海藻中寻找食物,只要卷起裤管就可以在这里和鱼儿、螃蟹玩捉迷藏游戏,是亲子戏水的最佳地区。园区内的海水游泳池在每年的六至九月开放,分儿童池和成人池,并设有完善的更衣、沐浴设施。

八斗子渔港

八斗子半岛是基隆东侧的岬角,也是一处天然港湾。昔日的八斗子原是一个小渔村,在正滨渔港无法负荷船。

对外交流

2022年举办「沙湾历史文化园区」启用仪式,并邀请到法国参议院友台小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法国在台协会代表公孙孟等嘉宾,为园区揭开序幕。当天基隆市市长并担任导览引领,巡礼园区内石围遗构及清法战争纪念园区。

参考资料

基隆市投資簡介.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2024-02-04

基隆的地理、地形、水文与气候.中国台湾网.2014-06-07

2021年人口数.基隆市政府.2024-02-01

2023基隆市公共图书馆本土语言推广系列活动-母语家庭绘本说故事 .基隆市文化局.2024-02-02

基隆市.广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2024-01-31

铁路公司.基隆铁路公司.2024-02-04

2024基隆市 (Keelung City) 夏令时开始结束时间.timeofdate.2024-02-07

台 湾.中国台湾网.2024-01-31

台 湾.中国台湾网.2024-01-31

机关组织.基隆市政府.2024-02-01

基隆市市长点赞比亚迪刀片电池:“对于新科技的努力追求让我惊艳”.深圳卫视深视新闻.2024-01-31

海大介绍.国立海洋大学.2024-02-07

崇右影艺科技大学.崇右影艺科技大学.2024-02-07

基隆市各区图书馆.基隆市文化局.2024-02-04

基隆市文化局图书馆.基隆市文化局.2024-02-07

中正区图书馆.基隆市公共图书馆.2024-02-07

台湾基隆港中国港口官网.港口协会.2024-01-01

台 湾.中国台湾网.2024-02-04

基隆市政府.基隆市政府.2024-02-02

基隆市旅游.新浪旅游.2024-02-07

基隆新闻 >>.最靠北新闻.2024-02-04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中时电子报.2024-02-05

寻访基隆八景.国家地理.2024-02-04

和平岛滨海公园旅游.新浪旅游.2024-02-04

八斗子渔港旅游.新浪旅游.2024-02-04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