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腹重唇鱼
裸腹重唇鱼是一种冷水性鱼类,每年4-5月为其产卵盛期。
体形特征
裸腹重唇鱼体长为体高的5.1~6.3倍,为头长的3.6~4.2倍,为尾柄长的4.3~6.7倍。头长为头高的1.6~2.1倍,为头宽的1.8~2.5倍,为吻长的2.7~3.2倍,为眼间距的2.9~3.8倍,为眼径的4.5~7.1倍,为口宽的4.3~5.6倍,为须长的2.1~3.1倍,为背鳍软刺长的1.2~1.7倍。口宽为口长的1.3~1.6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3.2倍。体长形,略呈圆筒状;头锥形,吻突出。口下位,马蹄形;下颌前缘无锐利的角质;唇很发达,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下唇表面光滑或具有皱纹,无中间叶;唇后沟连续;口角有长须1对,其末端到达或延伸超过前鳃盖骨。身体上部被覆细小密致的鳞片、侧线下第10、19列鳞片以下开始逐渐退化,隐埋于皮肤中,整个胸腹部裸露无鳞;侧线鳞约大于其上、下方的鳞片2倍。背鳍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为软刺,无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稍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4或第5分枝鳍条相对。下咽骨狭窄,长度为宽度的4.4~4.8倍,下咽齿细圆,顶端尖,呈钩状。鳔2室,后室长度为前室的2.1~2.6倍。肠管短,在大个体中约为体长的1.5倍,在小个体中约等于体长。腹腔膜黑色。体背部暗灰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布有小形不规则的斑点;腹部灰白色,无斑点;在头的上部、背鳍、胸鳍和尾鳍上有多数斑点。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青海、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上游干支流。
生活习性
裸腹重唇鱼栖息于高原江河中,适应于大江河干支流流水生活,有时也栖息在附属水体。具有春季上溯,秋季下游的生活习性。生长速度较慢,性成熟年龄较迟。较小个体常栖息于岸边流速较缓处。主要以水生昆虫和摇蚊幼虫为食,兼食多种硅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