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尼寺沟乡
麻尼寺沟乡,距县城6.5公里,平均海拔为2337米,属于典型的高寒阴湿气候。全乡辖14个行政村,113个合作社,4253户,总人口18968人(2020年),有汉、回、东乡区等七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1420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0.3%。现有耕地面积20846亩,人均耕地为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99元,是全县的贫困乡镇之一。
地理环境
位于临夏县西部南,距县城6.5千米。地处积石山东麓,老鸦关河上游,平均海拔3236米,属高寒阴湿山区。2008年末,面积63.95平方千米,
麻尼寺沟乡位于甘肃省临夏县最西端,东西长24公里,南北宽5.4公里,总面积204.8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矩形分布,西以达里佳山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分界。
位置境域
麻尼寺沟乡地处临夏县最西端,东邻韩集镇,南连漠泥沟乡,西接青海省循化县,北靠掌子沟乡。
地形地貌
麻尼寺沟乡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海拔4223米,最低点海拔2250米,
气候
麻尼寺沟乡多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年平均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861毫米。
水文
麻尼寺沟乡境内河道属大夏河支流,老鸦关河自西麻尼寺沟向东流经境内,河道长约14.5千米。
人口民族
4253户,总人口20246,有回族、汉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藏族、土族7种民族。
农业人口4293户20467人。
2011年末,麻尼寺沟乡辖区总人口21182人。
2017年,麻尼寺沟乡常住人口20428人。
2018年,麻尼寺沟乡户籍人口25416人。
2021年,临夏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麻尼寺沟乡常住人口为18968人。
交通
S310临(夏)循(化)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关滩、卧龙沟、大坪。
2011年,麻尼寺沟乡有310省道穿境而过,境内长15.7千米。
历史沿革
1949年设麻尼寺沟乡,1958年并入韩集公社,1961年析置麻尼寺沟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其中回族占70%,
1955年,并入韩集镇;
1958年,隶属临夏回族自治州。
1983年,恢复临夏县建制。
行政区划
辖唐、赵家、寺坡、马圈岭、麻尼寺沟、大坪、卧龙沟、三台县、关滩、韩家门、中路、郭东山、寺庄、扎麻14个行政村。
现辖寺坡、赵家、唐尕、马角岭、大坪镇、寺沟、三台、卧龙沟、关滩、韩门、中路、寺庄、郭山、扎么14个行政村,113个合作社
2011年末,麻尼寺沟乡辖唐尕、寺坡、赵家、寺沟、大坪、马角岭、卧龙沟、三台、关滩、韩门、中路、寺庄郭东山、扎麻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13个村民小组。
2019年10月,麻尼寺沟乡下辖14个行政村:寺坡村、赵家村、唐尕村、马角岭村、麻尼寺沟村、大坪村、卧龙村、三台村、关滩村、韩家门村、中路村、郭东山村、寺庄村、扎麻村。
自然资源
全乡耕地20187亩,其中山地15083亩,人均耕地1.01亩,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豌豆、玉米、阳芋等,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临循公路穿越全境,交通比较便利,老鸦横江流经全县,水能资源丰富。现有老鸦关电站和关滩电站,年发电量300万度,可实现利收48万元。与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交界自北而南有雷积山海拔4218米,达里加山海拔4636米,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第一高峰。省界东侧有远近闻名的五山池,海拔4250米,大旱不减,大涝不溢,为当地一大奇观。境内有三岔坪、石门滩等自然旅游景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风景怡人,是理想的避暑观光好地方。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牧坡资源,对新建水电站、发展畜牧业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经济
该乡依据当地实际,大力发展城镇激活战略,彻底根治集镇脏、乱、差、破的落后面貌,新建了2层砖混结构的标准化铺面800间,建立以农贸、畜产品和综合类产品为主的三个专业市场,全面完成唐尕集镇行道树栽植、路灯架设、给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为1380万元。新建乡政府综合办公楼一栋,共51间,建筑面积1407平方米,于2009年5月正式竣工使用,投资70万元建成了乡文化站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共28间、656平方米,全面完成了围墙、护坡、场地等附属设施建设,累计总投资为257万元。硬化了8条总长为21.6公里的寺庄、赵家、唐尕、关滩、寺坡等5个村社道路,总投资为640万元,有效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完成以休闲、娱乐、餐饮、渡假为一体的老鸦关风景旅游区住宿部、餐饮部建设,总投资为530万元。有老鸦关、关滩和寺沟崖头三座电站,年发电量800万度,年创利润80万元。与昌吉回族自治州二六工镇建立友好乡镇关系,作为麻尼寺沟乡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2009年组织输出务工人员270人,自谋输出5400多人,实现劳务创收2400万元。同时,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通过县上的大力支持,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32户,争取资金148万元,完成数字微波电视安装152户,全面完成了双达公路绿化带建设,栽植行道树10240株,落实各类惠民资金361.2万元,将3061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使困难群众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2011年,麻尼寺沟乡有耕地面积20151亩,农业总产值3001万元,比上年增长3.5%。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为主,生产粮食7357.5吨,其中小麦4309吨,玉米1592吨,马铃薯1348.7吨、蚕豆307.8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牛饲养量2735头,年末存栏1334头;羊饲养量9747只,年末存栏6940只;生猪饲养量1603头,年末存栏1074头;家禽饲养量35000羽,上市家禽24000羽,生产肉类229.9吨;禽蛋61.5吨,鲜奶135.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092元。
2011年,麻尼寺沟乡工业以建筑材料为主,工业总产值达到480.1万元。工业企业5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商业网点72个,职工15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16万元,比上年增长7.5%,财政总收入320万元,比去年增长3.8%,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5.7%;各项贷款余额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
2018年,麻尼寺沟乡有4家工业企业,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麻尼寺沟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4处,藏书3000余册。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2435户,普及率54.8%。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麻尼寺沟乡有小学13所,在校生2213人。专任教师9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8万元,比上年增长5.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麻尼寺沟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23张。专业卫生人员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0154人,参合率95.8%。
2011年,麻尼寺沟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户,人数115人,支出26.5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192元,比上年增长8%;城市医疗救助58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54户,人数1189.4人,支出4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五保供养331人,支出94.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6.8万元,比上年增长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345人,参保率82.7%。
参考资料
临夏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临夏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2021-08-09
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