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

吉林省民间艺术团创建于1980年,是在原吉林省地方戏曲剧院二人转实验队(1964年)、吉林省吉剧团二队(1978年)的基础上成立的。

创办历程

创建于1980年的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是担负着全省二人转艺术建设实验和示范任务的骨干表演团体。二十余年来,剧团坚持“深入继承,多方借鉴,大胆革新,全面提高”的艺术建设方针。剧团从成立至今灌制了大量的唱片、盒式盒式录音磁带、VCD光盘,在国内外广为发行。

1997年被国家十部委授予“全国三下乡先进单位”。

200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大棚车进农家”为题,全面报导了剧团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农民演出的盛况。

1997年《人民日报》在头版以“一辆大篷车下乡十六年”为题,并发表评论“为农民服务大有可为”,全面记述了民间艺术团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和精神。

2001年在北京古巴大使馆为古巴及拉美地区使馆的工作人员演出,受到由衷的欢迎。

民间艺术团是吉林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一面旗帜,他们二十年如一日坚持送戏下乡,受到了农村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农民群众亲切地称赞他们是“庄稼人的宝贝疙瘩”,是他们的贴心人。在农村演出经常出现万人围着二人转的壮观场面。该团连续三次被国家文化部、人事部等部委评为全国先进文艺表演团体。1998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长白山黑土地杯”奖。

艺术家团队

二十多年来,剧团培养了韩子平秦志平关长荣郑淑云李晓霞等老一代表演艺术家,以及二人转作家、美术设计家、作曲家;张震、金士贵、张家齐、李敏杰、马金萍、王丽娟等。这些艺术家为二人转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该团二十年来共创作生产了100多个剧目。在参加全国举办的各类汇演中共获奖80多项,在省内举行的各种文艺汇演中仅一等奖就达150多个。例如:传统戏《回杯记》、《猪八戒拱地》、《马前泼水》、《包公断后》、《西厢幽会》;现代戏《离婚夫妻》、《老汉背妻》、《丰收桥》、《夫妻串门》等,这些剧目通俗易懂,红火热闹,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浓郁的关东艺术特色,深受群众欢迎,可谓二人转艺术之精品。

该团足迹遍及东北三省,也曾到京、津、沪、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等地区演出。1991年赴日本演出,以技艺得到了日本观众的喜爱。

演员级别审核

演唱类演员级别审核说明

1、定级由演员本人申请提出,申请时说明自己申请定级的等级,级别中有公益歌曲要求的,需将公益歌曲一并说明。

2、申请定级人员需将申请告知“我不姓王”,选择合适时间地点,阶段性安排演员定级。

3、定级由飞凤艺术团演唱类资质审核小组成员负责,演员的定级至少有该资质审核小组半数以上成员参加才有效。

4、定级审核至少4个曲目,包括一首自选公益歌曲,一首自选任意歌曲,一首由评定小组成员在被审核成员提供的公益歌曲当中任意选定,一首由评定小组成员指定的被审核成员提供的公益歌曲之外的公益歌曲(至少提前一周告知演员准备)。

5、定级达到A级的演员可申请加入该资质审核小组,演唱类资质审核小组成员控制在4-8人。

6、演员必须尊重审核小组成员,服从审核小组的定级结果。

7、每位演员可参与多个类别演员的定级,如舞蹈,器乐相声等。

演员等级说明

A级:有较好的演唱质量;台风好,乐感强;有塑造音乐内容的能力,能很好的演唱出歌曲的内容及感觉;呼吸以及发声方法正确,要具备以情带声的音色素质以及基本的音乐素质,声音流畅,吐字清晰,音准、节拍好;舞台表现力强,能很好的带动现场气氛;水平发挥稳定;掌握10首以上公益歌曲。

B级:能够流畅地演唱;台风好,乐感强;唱出歌曲内容的感觉,感染力较好;发声方法基本正确,声音流畅,吐字清晰,音准、节拍好;舞台表现力较好;水平发挥稳定;掌握5首以上公益歌曲。

C级:能流畅地演唱;台风端正,有一定的声音表现力;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音准、节拍好;掌握5首以上公益歌曲。

D级:能完整地演唱;能把握歌曲的基本内容;音准、节拍基本准确。

获得荣誉

2021年7月,拟认定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资料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拟认定447家单位 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公示.文化和旅游部.202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