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万城
袁万城,男,1962年10月生,江西湖口人,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1987年和1990年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第六完成人)。长期从事桥梁振动、抗震及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桥梁抗震可靠度理论、多介质耦合效应、纤维混凝土以及桥梁新型减隔震理念与装置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承担过国内多座大桥的抗震设计研究项目,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攀登B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纵向科研项目。参与了《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两次修订和《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抗震部分)、建设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写。
人物经历
198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1987年和1990年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分别获得硕士(导师:范立础院士)和博士学位(导师:项海帆院士)。1990年至今在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工作。1991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春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同年冬季再次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被批准为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996年至2000年担任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
主要成就
在桥梁减、隔震研究包括新型抗震橡胶支座的开发研制,桥梁减、隔震的优化设计,桥梁减、隔震弹性反应谱分析方法等已取得系列成果.“抗震橡胶支座。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1215532.9)经进一步改进又申请专利.在大跨度桥梁抗震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中,紧密结合桥梁工程建设,特别是针对亡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汕头海湾大桥等国内的一些特大型桥梁,编写了大跨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软件(N3BAP),并成功地得到应用。1993年在德国达姆斯达特混凝土研究所进修期间开展了高强约束混凝土墩柱的延性研究。1994年回国后又继续从事桥梁墩柱的延性抗震与加固研究,在上海高架桥抗震研究中得到应用并为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SCI与EI检索70多篇。1993年至1994年受德国DFG资助,在达姆斯达特工科大学从事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延性研究。1996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并获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术论文
张鹏辉,郭军军,周连绪,等.基于BOX-COX变换的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21,40(1):192-198.
周志勇,马凯,胡传新,等.水平和竖向间距对双矩形断面涡振性能的影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1,42(4):505-513.
张鹏辉,冯睿为,周连绪,等.采用拉索模数伸缩缝的斜交桥地震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6):816-824.
练强,张鹏辉,袁万城,等.桥梁震前加固对地震灾区快速疏散能力的影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1,42(10):1446-1451.
张鹏辉,郭军军,冯睿为,等.连续梁桥的向量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52(3):68-73.
谷屹童,袁万城,党新志.拉索限位装置对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9):1256-1263.
于虹,朱宏平,翁顺,等.基于ARMAX模型和稀疏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1,38(3):107-112,118.
申志飞,高贵,党新志,等.行波效应下鱼洲长江大桥近场地震响应分析[J].铁道建筑,2021,61(1):51-54.
劳天鹏,高贵,党新志,等.近断层地震作用下拉索模数伸缩缝对斜交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1,18(7):1782-1789.
王静妤,袁万城.地震爆炸联合作用下桥梁响应与损伤的数值模拟[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0,41(5):643-649.
马凯,胡传新,袁万城,等.基于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双矩形断面涡振气动干扰研究[J].振动与冲击,2020,39(1):157-168.
王征南,谷屹童,沈国煜,等.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拟静力试验及减震效果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52(9):39-44,84.
袁万城,王思杰,李怀峰,等.桥梁抗震智能与韧性的发展[J].中国公路学报,2021,34(2):98-117.
彭卫兵,朱志翔,谭超,等.强倾弱弯梁桥设计准则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1,34(2):155-161.
李涵,周应新,钱正富,等.山区公路桥梁高性能板式减震橡胶支座振动台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9):1244-1251.
冯睿为,劳天鹏,邓通发,等.基于构件合力的曲线梁式桥最不利激励方向确定[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3):301-308.
何沁洲,贺金海,袁万城.强震区混合梁独塔斜拉桥纵向抗震设计[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0,37(2):83-86.
马婧,党新志,贺金海,等.考虑动水压力的拉索减震支座深水桥梁地震响应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3):326-332.
袁万城,谷屹童,党新志,等.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脉冲地震下减震性能[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8,39(9):1511-1516.
钟剑,万华平,任伟新,等.全概率理论斜拉桥地震风险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18,31(4):654-661.
庞于涛,王建国,欧阳辉,等.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的连续钢构桥地震易损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8,39(4):687-694.
庞于涛,游科华,欧阳辉,等.考虑桥墩非线性的深水桥梁抗震性能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8,39(7):1206-1211,1226.
马凯,钟剑,袁万城,等.非一致地震激励下飘浮体系斜拉桥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12):1744-1754.
郭军军,钟剑,袁万城,等.考虑桥台性能影响的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7,38(4):532-537.
袁万城,林曾,党新志,等.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深水桥梁减震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5):625-632.
杨浩林,田圣泽,庞于涛,等.采用拉索支座的桥梁振动台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2):192-197.
袁万城,王征南,庞于涛,等.连续梁桥在主震-余震序列波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6,37(12):1671-1676.
钟剑,庞于涛,袁万城.斜拉桥易损性分析的合理地震动强度指标评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9):1340-1346,1370.
[29]王建国,袁万城,高康,等.地震序列下拉索模数伸缩缝联间限位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6,38(3):35-40.
袁万城,王建国,庞于涛,等.基于Kriging模型的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6,37(11):1504-1509.
钟剑,庞于涛,曹飒飒,等.基于构件的RC连续梁桥地震体系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2):193-198.
袁万城,屈小伟.减隔震装置在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2):199-204.
袁万城,袁新哲,庞于涛,等.非线性参数拟合的桥梁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36(9):1212-1216.
杨浩林,袁万城.分离式承台摇摆抗震及其有限元模拟[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6):759-764.
曹飒飒,袁万城.拉索支座减隔震桥梁自适应推倒分析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5):668-675.
曹飒飒,钟剑,袁万城.多联连续梁桥快速 MPA 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5(16):195-199,218.
沈国煜,袁万城,庞于涛.基于Nataf变换的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工程力学,2014,31(6):93-100.
钟剑,庞于涛,沈国煜,等.采用拉索减震支座的斜拉桥地震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3):351-357.
曹飒飒,袁万城.多联连续梁桥横桥向多模态推倒分析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9):1305-1312.
曹飒飒,袁万城,杨俊高桩承台体系桥梁MPA目标参数的选取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505-512.
庞于涛,袁万城,党新志,等.考虑材料劣变过程的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348-354.
党新志,袁万城,庞于涛,等.自复位拉索减震装置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12):1537-1543.
魏凯,袁万城.深水高桩承台基础地震动水效应数值解析混合算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336-341,396.
沈国煜,袁万城,庞于涛.斜拉桥复合地震易损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7):970-976.
张于,魏红一,袁万城.钢纤维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6):813-820.
魏凯,袁万城,伍勇吉,等.深水桥梁群桩-桁架组合基础抗震性能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0):1463-1469.
庞于涛,袁万城,沈国煜,等.基于结构易损性分析的公路桥梁可靠度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33(9):1091-1096.
张于晔,魏红一,袁万城.钢纤维混凝土局部增强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2,31(21):102-107.
袁万城,王斌斌.拉索减震支座的抗震性能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8):1126-1131.
袁万城,韦正华,曹新建,等.拉索减震支座及桥梁抗震设计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11,28(z2):204-209.
魏凯,伍勇吉,徐灿,等.桥梁群桩基础-水耦合系统动力特性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11,28(z1):195-200.
袁万城,曹新建,荣肇骏.拉索减震支座的开发与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31(12):1593-1600.
[53]樊伟,袁万城,杨智,等.高桩承台桥梁船撞动力需求的时程分析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2):1719-1724.
魏凯,袁万城,曹新建.组合结构桥梁抗震潜力及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z1):275-279.
郑玉国,袁万城.基于GA-RS的规则钢筋混凝土桥梁圆形单柱桥墩延性抗震优化设计[J].振动与冲击,2010,29(3):81-84.
白光亮,蒲黔辉,袁万城,等.栓钉在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中的试验研究与非线性分析[J].铁道学报,2009,31(3):75-81.
郑玉国,袁万城,屈本宁.稳定型悬索桥空间非线性三阶段综合优化方法[J].工程力学,2009,26(6):111-115.
袁万城,杨俊.桥梁高桩承台体系推倒分析侧向力分布模式[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1):1467-1472.
周,王君杰,袁万城.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66-71.
周敉,王君杰,袁万城,等.基于精细有限元分析的猎德大桥抗震性能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143-148.
郑玉国,袁万城,屈本宁.基于综合非线性优化方法的倒张型悬索桥非线性优化设计[J].计算力学学报,2008,25(z1):58-62.
冯清海,袁万城.混凝土桥墩塑性区筋用量RBFNN改进算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0(10):1629-1632.
周敉,贺拴海,袁万城.RC梁式桥承载力的振动测试评估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3):62-67.
袁万城,闫冬.斜拉桥纵飘频率简化计算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423-1427.
闫冬,袁万城.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概念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344-1348.
崔飞,袁万城,史家钧.基于静载试验进行桥梁结构损伤识别[J].桥梁建设,2003(2):4-7.
闫冬,袁万城.多跨连续梁桥横桥向抗震的概念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11):1275-1279.
崔飞,袁万城,史家钧.结构损伤识别的样条函数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8):907-910.
杨玉民,袁万城,范立础大跨斜拉桥横向地震反应及其分形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1):15-19.
龚一琼,胡勃,袁万城,等.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1):94-98.
崔飞,袁万城,史家钧.基于静态应变及位移测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1):5-8.
郭卓明,李国平,袁万城.独塔单面索斜拉桥主塔稳定简化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2):215-218,235.
杨玉民,袁万城,范立础上海市地区地震动及场地效应对桥梁抗震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3):348-352.
[74]范立础,袁万城,张启伟.悬索桥结构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动力有限元模型修正[J].土木工程学报,2000,33(1):9-14.
秦明霞,张于晔,翟勇,等.预应力筋布置对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38(4):158-163.
喻隽雅,袁万城,党新志.地震动速度脉冲对减隔震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2):170-174.
刘亚宾,庞于涛,袁万城.斜拉桥地震响应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7,33(1):79-84.
林曾,章勇,袁万城,等.深水多塔斜拉桥地震动水效应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6,32(1):77-84.
王建国,杨浩林,陆元春,等.多塔斜拉桥地震作用简化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36(5):145-150.
郭军军,党新志,袁万城,等.采用拉索模数伸缩缝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33(5):44-48,70.
李涵,袁万城,田圣泽,等.高性能板式减震橡胶支座竖向刚度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12):214-220,233.
钟剑,任伟新,万华平,等.两水准地震设防下的斜拉桥体系易损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12):101-109.
[83]孙利民,谢文,楼梦麟,等.行波激励下桩-土-斜拉桥多点振动台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7,30(12):221-233.
李瑞琪,袁万城,高康,等.装配式简支钢-混组合小箱梁桥荷载向分布系数的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5(4):54-59.
李涵,袁万城,田圣泽,等.钢丝网复合橡胶减隔震支座拟静力试验与恢复力模型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35(6):144-149.
袁万城,李涵,田圣泽,等.桥梁拉索减震支座研发及应用[J].结构工程师,2015,31(6):86-90.
林曾,袁万城.考虑波浪作用下的深水桥墩地震响应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5(2):37-41.
刘世佳,田圣泽,袁万城.高墩桥梁减隔震设计的一种新思路——新型高墩隔断结构体系[J].结构工程师,2015,31(3):82-87.
郑玉国,袁万城,罗阳青.大跨梁式桥施工全过程地震响应非线性影响分析[J].公路工程,2015(6):30-35.
曹飒飒,袁万城.基于AMPP方法的减隔震桥梁抗震性能评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35(4):171-178.
王征南,杨浩林,庞于涛,等.多塔斜拉桥在主震-余震序列波下地震位移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5,31(5):103-110.
[92]黄石,袁万城.年温差对采用拉索减震支座斜拉桥抗震性能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5,32(9):57-63,73.
王静妤,王凤鸣,张青天,等.悬索桥抗爆分析的展望[J].结构工程师,2014(4):204-210.
高康,袁万城,屈小伟,等.考虑行波效应下的多塔斜拉桥减隔震体系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4(4):80-86.
宋德琴,袁万城.橡胶伸缩缝对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结构工程师,2014(3):112-116.
杨浩林,陈卫伟,袁万城.分离式高桩基础承台抗震性能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3,29(4):89-94.
闫旭,贺金海,袁万城,等.连续梁桥隔震方案比较[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1):153-159.
屈小伟,殷雨财,袁万城,等.行波效应下多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3,29(6):33-38.
陈卫伟,袁万城,杨浩林.拉索减震支座在系杆拱桥中的应用[J].结构工程师,2013,29(5):84-90.
王伟,韦正华,袁万城.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3,33(2):163-166.
游科华,魏凯,袁万城.承台几何参数对高桩承台地震动水效应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4):189-194.
王江波,贺金海,袁万城.近场地震作用下采用拉索减震支座桥梁纵向地震响应特性[J].结构工程师,2012,28(5):82-88.
贺金海,王江波,袁万城.连续梁桥的抗震能力概念设计[J].结构工程师,2012,28(5):75-81.
伍勇吉,魏凯,庞于涛,等.不同水深环境下桥梁群桩基础动力特性[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29(2):21-25.
胡薇,袁万城,杨智.连续梁桥船撞响应的简化分析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1,27(6):66-70.
曹新建,袁万城,高永,等.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减震设计[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0,32(3):30-35,23.
魏凯,郭平,韩萍,等.行波效应下多联长跨组合结构桥梁地震响应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0,26(2):119-125.
曹新建,熊永光,傅翼,等.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水相互作用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0,26(4):69-73.
朱钊,傅翼,郭平,等.局部使用钢纤维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0,26(5):73-78.
杨智,袁万城,樊伟飘浮体系斜拉桥全桥船撞动力响应数值模拟[J].结构工程师,2010,26(2):63-69.
薛瑞杰,袁万城.国内外桥梁延性抗震构造设计比较[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2):1-8.
冯清海,刘沐宇,袁万城.基于径向基网络的钢管混凝土桥安全性评价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9,26(8):67-72.
高永,刘慈军,彭天波,等.阻尼器和弹性索组合使用对大跨斜拉桥地震反应的影响[J].结构工程师,2008,24(5):71-76.
袁万城,杨俊,冯清海.能力谱方法在梁式桥抗震性能评估中的比较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6):90-96.
冯清海,袁万城,樊启武.基于FE-ANN-MC的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4):44-48.
冯清海,袁万城.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及参数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8,24(3):60-65.
郑玉国,袁万城,屈本宁.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倒张型悬索桥分阶段非线性优化设计[J].结构工程师,2008,24(5):57-63.
冯清海,袁万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在墩柱抗震性能评估中的比较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7,23(5):41-47,69.
吴建军,陈和,张启伟,等.现场桥梁静载试验评定与分析[J].公路,2004(12):62-65.
胡勃,袁万城.建立生命线工程的灾害保险制度[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2):117-120.
冯清海,袁万城.基于IDA-MC的桥梁地震风险概率评估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3):60-65.
周敉,袁万城,张玥.高桩承台基础群桩等效嵌固长度参数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3):47-52.
樊启武,钱永久,袁万城,等.简支桥梁体系纵向频率解析计算[J].空间结构,2010,16(1):87-91,86.
李燕峰,袁万城.谈异型桥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2):82-88.
樊伟,袁万城,李丽平,等.千米级斜拉桥船撞动力响应分析实用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34(4):669-673.
冯清海,袁万城.基于IDA的钢筋混凝土桥墩随机地震响应概率特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33(5):936-939.
冯清海,袁万城.基于ANN-MC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截面能力概率特征统计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32(6):990-993.
李涵,袁万城,田圣泽,等.钢丝网复合橡胶减隔震支座试验及有限元模拟[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5,23(3):49-54.
田圣泽,袁万城.采用中层减隔震体系不规则梁式桥顺桥向抗震性能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4(3):46-50.
王凤鸣,袁万城.减震体系梁桥在地震与爆炸组合作用下的性能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4,22(4):42-47.
杨玉民,薛志超,郭卓明,等.斜拉桥横向地震响应规律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1(2):24-26,20.
马婧,周应新,汪永林,等.多灾害桥梁设计研究与发展[J].建筑结构,2018(s2):948-952.
练强,李怀峰,袁万城,等.路网密集区中小跨径桥梁基于减隔震技术的抗震设防目标研究.建筑结构,2018(0):986-990.
练强,李怀峰,袁万城,等.路网密集区中小跨径桥梁基于减隔震技术的抗震设防目标研究[J].建筑结构,2018(s2):986-990.
郭军军,袁万城,徐变.采用多向异性拉索限位装置的简支斜梁桥地震响应分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1033-1040.
李燕峰,袁万城.智能支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C].//第二十二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608-613.
王建国,林曾,党新志,等.塔梁弹性约束对斜拉桥横桥向的减震效果[C].//第二十二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1054-1059.
郑玉国,袁万城,贺浩,等.典型大跨梁式桥节段施工全过程推倒评价及比较[C].//第九届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39-43.
李涵,袁万城,田圣泽,等.山区长大桥梁的全寿命养护管理[C].//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794-799.
何志敏,胡方健,党新志,等.波形钢腹板多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C].//2014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设计、制造与安装论坛论文集.2014:349-357.
袁万城,魏凯组合创新策略在桥梁抗震研究中的实践[C].//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778-785.
冯清海,吴宏波,周敉,等.基于能量吸收理论的桥梁船撞动力模拟分析方法[C].//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1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919-922.
伍勇吉,魏凯,庞于涛,等.桥梁深水群桩基础模型模态试验研究[C].//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549-553.
魏凯,伍勇吉,徐灿,等.桥梁深水群桩基础动力特性数值模拟[C].//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171-176.
袁万城,韦正华,曹新建,等.拉索减震支座及桥梁抗震设计应用研究[C].//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224-229.
张于晔,袁万城,樊伟大型桥梁抗震能力设计的局部策略[C].//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289-294.
魏凯,袁万城,曹新建.组合结构桥梁抗震潜力及性能研究[C].//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229-234.
曹新建,袁万城,高永,等.地震作用下深水高桩承台体系桥梁结构—水相互作用分析[C].//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8-14.
冯清海,袁万城.基于IDA的钢筋混凝土桥墩随饥地震响应概率特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033 (5):936-939.
冯清海,袁万城.基于ANN-MC-IDA的桥梁随机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773-780.
郑伟,袁万城.隔震桥梁单墩模型地震响应参数分析[C].//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273-276.
薛瑞杰,袁万城.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研究[C].//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1-11.
郑玉国,袁万城,屈本宁.基于综合非线性优化方法的倒张型悬索桥非线性优化设计[C].//2008年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第七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58-62.
袁万城,周敉,闫冬.桥梁抗震概念设计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C].//2008年国际交通技术创新与应用大会暨国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大会论文集.2008:199-212.
周敉,王君杰,袁万城,等.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仿真分析[C].//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1058-1067.
闫冬,袁万城,胡世德.连续梁桥横桥向抗震行为研究[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上海市: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427-433.
杨玉民,袁万城.大跨斜位桥横向地震反应及其分形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29 (1):15-19.
龚一琼,胡勃,袁万城,等.一个实用的减隔震设计[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756-761.
贺健,袁万城.桥梁结构的系统研究[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上海市: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0:550-555.
黄俊,胡勃,袁万城.我国桥梁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初探[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0, (3):37-40,0.
郭卓明,杨玉民,袁万城.连续梁桥非线性抗震分析与设计[C].//上海公路(1999年增刊).上海:《上海公路》编辑部, 1999:144-148.
黄俊,胡勃,袁万城.我国桥梁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研究[C].//上海公路(1999年增刊).上海:《上海公路》编辑部, 1999:121-125.
袁万城,崔飞.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27 (2):184-188.
黄俊,胡勃,袁万城.我国桥梁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研究[J].上海公路,1999, (S1):121-125.
郭卓明,杨玉民,袁万城.连续梁桥非线性抗震分析与设计[J].上海公路,1999, (S1):144-148.
韦晓,袁万城,王志强,等.关于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若干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2):99-103.
崔飞,袁万城,史家钧.传感器优化布设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2):40-44.
郭卓明,胡勃,袁万城,等.桥梁抗震安全设防及重要性的效益-成本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2):30-34.
胡勃,袁万城,王君杰,等.大型桥梁结构抗震分级设防与安全评定标准[J].世界地震工程,1998, (1):2-10.
李建中,袁万城,].斜拉桥减震、耗能体系非线性纵向地震反应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1998, (1):73-78.
李建中,袁万城,范立础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J].土木工程学报,1998, (3):47-54.
[172]叶爱君,袁万城,胡世德.高墩振动台试验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6):606-612.
叶爱君,袁万城.五层互通式立交地震反应分析及高墩振动台试验[J].上海市市政工程,1996(4):46-51.
袁万城,胡勃,范立础.柱式桥墩横向抗震性能及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 (6):60,602-605.
盛善定,袁万城,范立础悬索桥振动基频的实用估算公式[J].东北公路,1996, (1):71-76,56.
景庆新,袁万城.桩土作用模式的抗震简化分析[J].上海公路,1996, (1):23-28.
叶爱君,袁万城,胡世德.预应力混凝土大悬臂延性性能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1996, (1):15-19,28.
袁万城.高性能混凝土桥墩的抗震延性性能[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461~465.
袁万城,G.SIMSCH,G.KNIG.反复荷载作用下高强约束混凝土柱的弯曲延性[J].土木工程学报,1995, (5):55-61.
袁万城,范立础桥梁新型减震橡胶支座减震耗能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1995, (3):53-56,85.
杨新宝,袁万城,范立础.约束混凝土桥墩的延性性能[J].上海公路,1995, (3):21-23.
袁万城,范立础.高强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抗震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4):445-450.
袁万城,范立础.桥梁新型减震橡胶支座减震耗能性能研究[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578~581页.
[184]范立础,袁万城,胡世德.南浦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92, (3):2-8.
袁万城.大跨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上海市:同济大学,1990.
范立础,袁万城.桥梁橡胶支座减、隔震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1989, (4):447-455.
袁万城.桥梁橡胶支座减、隔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1987.
获得荣誉
研究成果获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主要参加的项目“大型桥梁抗震、减隔震研究”获1994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考资料
袁万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