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泰
乌兰泰(?-1852年?),字远芳,清代将领,满洲正红旗人,索佳氏。他最初担任火器营护军,后晋升为蓝长、护军参领和营翼长。1847年,乌兰泰被升为广州市副都统。1851年(咸丰元年)春天,他奉命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朝军事,率领五百名士兵进入广西。
1851年5月,乌兰泰在武宣县(今广西武宣县)、象州县(今广西象州县)、独山、梁山村和马鞍山一带接连溃败。随后,他与广西提督向荣共同击败太平军于武宣、东乡地区,分路进军至桂平市(今广西武宣东南),乌兰泰担任南路军务。在新圩和莫村,他成功击破太平军。9月上旬,乌兰泰担任督军,成功击退新圩、莫村两路太平军的猛烈攻击,因此晋升为都统衔。
随后,乌兰泰从南路围攻永安(今蒙山),摧毁了太平军的水秀太平军营和村旁屯粮小营。1852年4月上旬,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乌兰泰会同道员张敬修部追击,但在城东平冲遭到伏击,向荣等人受伤,乌兰泰大败坠涧受伤。随后,他跟随太平军至桂林市,在南门外将军桥作战,被太平军击伤,最终在阳朔镇去世。乌兰泰著有《乌兰泰函》一书。
生平
乌兰泰,字远芳,满洲正红旗人。由火器营鸟枪护军从征回疆有功,升蓝翎长,累擢护军参领、营总、翼长。军政卓异,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擢广东省副都统。善训练,讲求火器。
咸丰元年,广西太平军炽,诏乌兰泰帮辨明朝军事,选带适用器械及得力章京兵丁赴军,以广东绿营精兵五百人隶之。
四月,偕向荣、秦定三等围太平军于武宣县,太平军窜象州县,自请治罪。诏以其初至,免议,命偕向荣节制镇将。时军中将帅不和,唐文宗忧之,密谕乌兰泰实陈勿隐。上疏略曰:“周天爵奏向荣曲徇其子,致失众心,不为无因。武宣之役,秦定三、周凤岐、张敬修连营防御,其堵剿不利,追贼迟延,咎当同任。天爵劾定三、凤岐,不及敬修,人心不服。向荣将官傅春、和春失利,天爵责定三不并力,后访知实非退缩,诿为向荣推卸之言。因之天爵、荣、定三皆有隙。天爵年老,直强、耳软,其子光岳干预,致失人心。”又言:“向荣初剿太平军屡捷,未免轻贼。及其子招嫌,楚兵借口,遂多诿卸。然在军镇将无及荣者。更易其兵,仍可立功。”上下其疏,命阿鲁特·赛尚阿核奏,赛尚阿请不咎既往,令乌兰泰与向荣分任军事,以专责成。
太平军踞象州中坪,乌兰泰督贵州省三镇兵,由罗秀进梁山村,逼近贼巢。贼乘驻营未定,猛扑,连击败之,太平军千馀。是年秋,太平军窜桂平新墟,乌兰泰分四路进攻,破伏太平军于莫村,一日七战皆捷,斩级数千,赐花翎。太平军屯紫荆山,新墟为山前门户, ,双髻山、仔猪峡为山后要隘,负隅死拒。向荣偕巴清德连夺双髻山、猪仔峡,合攻风门坳,破之。进逼新墟,迭攻不下,其附近村落扫荡几尽。闰八月,贼编木牌欲渡河,乌兰泰迭击,大败之,诏嘉奖,加都统衔。於是贼弃新墟他窜,向荣等追至平南县,败绩,太平军遂陷永安州。乌兰泰追至,战于水窦、岭,皆大捷,赐黄马褂。永安地险,太平军皆死党固结,仅乌兰泰一军久战已疲,故不能制之。
向荣自平南败后被谴,病 逗留梧州、平乐者两月有馀。至冬始抵永安,攻北路,乌兰泰攻南路,毁水窦太平军军营。向荣亦进夺杠岭要隘,合击迭挫太平军。赛尚阿亲莅督战,期在必克。江忠源号知兵,隶乌兰泰军,倚其赞助;每言太平军凶悍,久蔓将不可制,必聚而歼之。乌兰泰主锁围困太平军,向荣谓围城缺一面,乃古法,宜纵太平军贼出击,两人意不合。会荣克城西炮台,二年元旦,同诣阿鲁特·赛尚阿贺岁。赛尚阿遇荣特优,乌兰泰愤甚,忠源解之,然益不相能。忠源以母忧,辞归。
战殁
时严诏促战,春雨连旬,士卒疲困。二月,太平军弃城冒雨夜走,北犯桂林市。乌兰泰率兵急追至昭平县山中,路险雨滑,为太平军所乘,败绩,总兵长瑞、长寿、董光甲、邵鹤龄死之。
向荣径收州城,由间道趋桂林,先太平军至。乌兰泰踵太平军后,战于南门外,争将军桥,炮中右腿,创甚,退屯阳朔镇,越二十日卒于军。乌兰泰忠勇为诸将冠,唐文宗深惜之,赐银一千两治丧,予轻车都尉世职,谥武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