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允缅寺
广允缅寺,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网鹅村,俗称“学堂缅寺”,始建于清代,历史超过190年。该寺是南传上部座佛教的重要寺院,占地约2200平方米,由大殿、南北门、僧舍、厨房、陈列室组成。寺庙座南朝北,面阔五间,进深八间,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广允缅寺的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壁画艺术活灵活现,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8年1月13日,广允缅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简介
广允缅寺建筑,据传是爱新觉罗·旻宁八年(1828年)汪政府调停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土司内讧,册封罕荣高为土司的时代所建,距今170多年。建筑风格较多地受到汉族建筑风格的影响,保留了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的基本形式,是汉式建筑外形与傣族庭院内部装饰的有机结合,在建筑艺术风格上独具一格。广允缅寺由于其历史、地域、人文、宗教的重要地位,于1988年元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广允缅寺
内部结构
广允缅寺现存主殿及二门。主殿纵式布局,面阔14.8米,进深24.4米,穿斗式木架结构,系由一围廊式殿堂与一重檐亭阁勾连而成。亭阁位于殿前,形成过厅,门前二柱倒悬两条木雕巨龙,亭作重檐歇山顶,檐下饰斗,属清代形式。亭阁第一层举高基本与后殿第一重檐相等;第二层檐与后殿第二层檐等同,而转角处另加二重假檐,造成亭阁两侧外形成五重檐结构。大殿三滴水歇山顶,其第三层檐下侧面与后背形成围廊,是一座汉族建筑特点与傣族寺院的有机结合体。广允缅寺的木雕,除门前两条巨龙外,殿前满堂门窗皆作透雕图案,技艺极精。
大殿内壁绘10幅壁画,壁画多为墨勾轮廓,再填色,风格和技巧与内地明清作品相似。其中两侧6幅较大,每幅宽 3米,高2.1米,内有4幅中嵌窗户,因而画面呈凹字形。靠近佛台两侧 4幅较小,宽约1.3米,高1.2~2.1 米。有两幅内容为佛传故事。画中建筑多数为重檐歇山顶,属汉族建筑式样,而人物形象则有官员、仕女、兵丁、侍从等,从服饰看分属不同民族。其中武士戴顶冠,着马蹄口窄袖上衣,属典型的清代服饰。
交通
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城董大街北侧,到沧源县后步行即到。沧源县距昆明市840多公里,昆明西部客运站有客车前往。
参考资料
广允缅寺.中国古建网.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