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田义

田义

田义(1534年—1605年),别号渭川,陕西华阴人,明代司礼监太监。

田义9岁时被净身送入宫中,因其伶俐而守矩,被选送进入司礼监内书堂。隆庆年间,田义学成后任六科廊掌司,负责管理“内外章疏”和内官档案。万历年间,忠诚又干练的田义得到赏识提拔,被委以文书房管事之职,并从文书房升任内官监太监。田义忠于职守、谨慎操劳的禀性,随其职务上升而愈发彰显,万历皇帝对其赏识有加。至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田义掌司礼监印兼掌酒醋面局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田义因病去世。

田义死后,朱翊钧感其忠义,赐祭三坛,树享堂碑亭,题“显德”二字于祠额,更显其厚德之品性。后世有太监亦仰慕田义气节人品,甘愿葬其墓侧。此外,田义墓是中国首座对外开放的明清宦官墓园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一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田义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号渭川,陕西华阴人。田义9岁时被净身送入宫中,因其伶俐而守矩,被选送进入司礼监内书堂——一个在当时专门训练培养宦官的机构。隆庆年间,田义学成后任六科廊掌司,负责管理“内外章疏”和内官档案。

得以重用

万历皇帝刚刚登基时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认真考察了身边伺侯他的人,最终发现田义为人忠心耿耿,办事老练谨慎,是一个值得信任和能担当大任的人,于是在登基的第二年就对田义委以重任,把他提拔到文书房担当管事,作为司礼监的助手。明朝时,宦官升人司礼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必须由文书房出来,所以文书房管事其实就是万历给田义做司礼太监的一个铺垫。田义进人文书房后,他的才干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说明了他已经从众多的内官中脱颖而出,这些都为他日后升任司礼监以及掌司礼监印奠定了根基。田义担任文书房的管事后,专门负责保管百官的奏章和颁布皇帝的旨意。因为他办事牢靠政绩突出,不久以后又被升为内官监太监,这时他专门负责掌管国家建造宫殿和陵墓的工作,还有制造后宫所用的铜镜和其他奢侈品,同时还负责监视吏部的选官事项,这些官位都是一些重要职位。

押送罪臣

万历十年(1582年),田义奉旨押送在犯罪前担任辅国中尉的怀墉到凤阳县去。怀墉是怀顺王的弟弟,他们总共兄弟五个人。怀墉兄弟四人依仗着兄长怀顺王的权势,经常在市井中自命是皇室子弟,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后来被朱谊澏一本奏章上奏朝廷,赵顼下令惩治怀墉,四个为非作歹的人中一人被赐死,怀墉等其他三人被贬为平民,发落到安徽的凤阳高墙中终身禁锢。万历皇帝认为怀墉出身皇室,一向桀骜不驯、作威作福,押送的路途遥远,担心有什么闪失,于是把押送的重担交给了太监田义。田义谨遵圣旨行事,最后平安到达凤阳县,把怀墉转交给了太监韩寿,怀墉被关到了高墙之内。田义回去的途中经过家乡华阴市,他特意回家给族坟上香,并且对乡亲朋友给予厚待。等到田义回京以后,皇上对他圆满完成任务感到非常高兴,第二年又任命田义为南京的副守备,田义实际上掌握了监军大权。

万历十一年(1583年),田义依靠南京司礼监太监的身份掌管南京内官的监印,三年后又被转正为守备兼掌南京司礼监的监印,事实上南京的军政大权都已经握在了田义的手上。南京在早年是明朝定都的地方,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把南京作为留都,但是一切官府人员配置都按照北京的设置,就算宦官各监也是一样,只是没有皇帝的镇守,就设了一名守备,以公、侯、伯来进行排名。等到赵祯掌政时就改为派一个宦官去做守备,其实就是皇帝的代表。万历认为南京是国家的根基地,于是特命田义协助正守备王承勋兵部尚书翁大立参与机要政事、训练军马、抚恤百姓、严禁盗贼、振兴百业、保护皇家聂氏宗祠山陵等,不可以欺压百姓、乱征赋税、因私害公、玩忽职守,务必使军民全部安分守法,一定要勉励百姓,负责小朝廷的一切大事。从此之后,田义的官运青云直上,一路亨通。万历十七年(1589年),皇帝特意把田义从南京调回北京担任司礼监随堂的办事,负责掌管中外文书,监督教习以及礼仪房。万历十九年(1591年),田义掌握司苑局的大印。到了万历二十年又兼掌巾帽局的大印。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田义掌握司礼监的大印的同时,又掌酒醋面局的印鉴,还负责礼仪房的全部事宜。

处事公正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田义刚当司礼监掌印后就冒死拿着两折奏稿去密谏皇帝。一折奏意思是御前执事宫人、内官,有的惹皇帝生气,处罚遣送络绎不绝。有的被打成重伤,加上患时疫而死亡,天天都不在少数。向来是圣旨下达,当日用刑,而掌刑者怕连累自己,用刑严酷;押解犯人者也怕牵连进去,日夜严加看管,致使受刑者能得性命的十无一二。如此致伤人命,有违圣德。又如因寻访杨山女一事,两宫回护,都说不知内情,所以严刑拷打,有的已经殒命。因未审详明,累及守门者,又搭进去几条人命。大凡宫女病死,都要连累内官,轻的打一百二十棍,重的打一百五十棍,打完后性命难保,今耳闻目见,哭声载道,怨气冲天,不堪忍睹。若不冒死上奏,则是我等贪恋禄位,畏死偷生,犬马不如,万望皇帝圣断。万历看后觉得在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

搭救吴宝秀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湖口的税监李道蛮横欺人,吴宝秀为人正直,不愿与李道来往,遂遭李道诬告,锒铛入狱。吴宝秀之妻陈氏将积蓄交与其妾以作赴狱路费,上吊而死。朝臣中为吴宝秀申冤者不在少数,而万历皇帝却概不理会。可田义竟不慌不忙地捡起来,又再次呈给皇帝。之后他跪下对皇上表示大臣们在门外已经跪了很长时间了,得不到这件事的答复,是不会离开的。 万历皇帝见田义坚持,这才恢复冷静,怒火也稍微平息了些,便拿过奏章看了看,于是下令把吴宝秀转送到刑部。到了九月,吴宝秀被免去官职,贬为平民,随后得到释放。

勇于谏言

万历三十年(1602年)二月,沈一贯时任内阁首辅。一日,万历突然病倒了,急忙召集大臣们到仁德门外听遗诏,又单独将沈一贯召至启祥宫后殿西暖阁,叫他拟遗诏免除矿税:“矿税事,朕因殿工未竣,权宜采取,今可与江南织造、江西陶器俱止勿行,所遣内监皆令还京。”矿税实为权宜之弊政,废除矿税让群大臣都很欣慰。可是天还没亮,万历病好了,竟然后悔废除矿税,接二连三地派人去西暖阁追回成命。沈一贯本不想给,无奈皇帝逼得太紧,迫不得已只好准备交出拟好的诏书。就在沈一贯要放弃之时,田义却仍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以至于万历皇帝大怒,欲杀死田义。但田义仍临危不惧,为除去给百姓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弊政,继续不顾性命地同皇帝争辩。最终由于沈一贯贪生怕死,遗诏还是被收回。后来田义遇见沈一贯时怒而唾骂道:“相国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

因病去世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田义因病卧床不起,朱翊钧特意派御医前去诊视,不久田义就去世了,万历皇帝非常伤心,特意罢朝三日以示哀悼,在五天里派了三个人去祭奠他,并且赏赐给他大量冥钱,为他设置了三场祭奠法事,又赏赐了“东园秘器”,命令工匠挖掘定陵地下宫殿给予埋葬,特别树立了享堂碑亭进行永久祭祀。

人物评价

从碑文记载看,田义在当时的太监当中算是比较正派者,故明清两代不少内官太监都追慕田义气节,死后葬于田义墓两侧,天长日久,致使田义墓形成了太监墓群。(《紫禁城》评)

贞介忠诚,有大臣度,性俭朴寡言,休休有量,人不敢干以私。(《酌中志》评)

9岁净身入宫,官至司礼监太监掌内官监印、团营大阅、南京守备等要职。有关他的生平事迹,碑文中曾记载:“公周慎简重,练达老成,历事三朝(嘉靖、隆庆、万历),未曾有过。”因此深得皇帝恩宠,死后朝廷亦给予特殊礼遇:赐祭三坛,给东园秘器,并树享堂碑亭,这在太监墓中规格是比较高的。

田义在宫中63 年,历事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虽备受宠信,却不仗势为非作歹,人品、口碑不错。更可贵的是,田义富有正义感,对于皇帝的矿税制度敢于据理力争,留下了死谏的美名。(青春石景山区评)

史书记载

《明史》中有两处关于田义的记载。一处是在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吴宝秀传,记载了万历二十七年(1593年)田义忠于职守,不畏帝怒,皇帝面前搭救吴宝秀一事。第二处是《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一百零六沈一贯传,记载了田义勇于谏言废除弊政一事。

后世纪念

碑亭

田义死之后,朱翊钧感其忠义,赐祭三坛,树享堂碑亭,题“显德”二字于祠额,更显其厚德之品性。后世有太监亦仰慕田义气节人品,甘愿葬其墓侧。更有清代的太监慈有方发愿捐出私产,诚心营建慈祥庵以保护田义的墓地。

田义墓

田义墓又称慈祥庵、石香炉庵,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脚下,模式口大街80号,北距法海寺约1华里,是全国范围内保存较完好、规格较高、石刻精美的明代太监墓之一,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对外开放的明清宦官墓园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一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田义墓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神道区、享堂区、生基墓区三部分组成。整个墓区,由一条神道自南向北贯穿。墓园葬有明朝万历皇帝身边宠幸的大太监田义及其他十几位明清太监的墓群。到了清代,此墓已废弃,无人管理。有一僧人至此,对墓园景物十分钟爱,恐其遭贪利奸徒破坏,于是奏请康熙帝批准,在墓园东邻建“慈祥庵”一座,称为“东曲”,并将田义墓作为“西曲”归入庵中。又由于庵前有一巨大的石香炉,“石香炉庵”便由此得名。慈祥庵有殿宇两进,三楹,内供观世音像,两侧为禅堂,有一小门与田义墓相通。田义墓园结构保存比较完整,存有门楼、华表、文武石像生、棂星门、3座碑亭、沈阳昭陵隆恩殿、石供、生基墓门及地宫等。墓内的地宫现已打开,出土墓志一方和楠木棺板2块。由于田义墓曾多次被盗,随葬珍贵明器已被洗劫一空。

田义墓园占地约6000平方米,葬有田义及附葬太监墓5座。慈祥庵为其附属建筑。田义墓墓园建筑以石雕、石刻为主,并其以规格高、石雕精巧细腻、内容丰富而著称。墓园里雕刻的图案精美,内容题材包含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牌楼、享殿、坟冢、祭器等多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有极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代表了明代后期的石刻艺术。神道之上分列一文一武两尊石翁仲。文翁仲朝服下身绶带饰“邱云鹤花锦”,武翁仲位于神道西侧,头戴兜鍪,身着铠甲,手持钢鞭,腰系革带,脚蹬云头靴,虎目圆睁。

田义墓园棂星门以北有三座碑亭,中亭内立《敕谕南京司礼监太监田义为南京守备碑》,为万历皇帝敕谕时任南京司礼监太监的田义为南京守备的圣旨碑文。西侧碑亭立《敕太监田义押发罪藩碑》,为万历十八年(1590年)八月敕谕内官监田义押送秦府永寿王府辅国中尉怀庸至凤阳县的圣旨全文。东亭立《太监田义谕祭碑》,由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沈鲤篆额,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沈一贯撰写碑文,武英殿侍直、典理校正秘书潘世元书丹。碑亭为亲王墓的规制,这三通碑刻在碑首、碑身及趺座的尺寸上均与当时相应的规制不符。

穿过牌坊就是田义的墓冢,其冢圆丘形,墓碑刻“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掌酒醋面局印渭川讳公之墓”,周围饰云龙花纹,冢前有雕刻精美的石供器,自墓冢右侧可进入墓室,墓室高大,长方形,拱形顶,正中建有石棺床。田义墓地宫多次被盗,于1998年5月被清理修缮,墓中剩存楠木板两块,墓志一盒。它是北京地区继明明十三陵定陵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之后第三座供游人参观的地下墓穴,于2001年被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识”景山】石景山翠微山脚下的田义墓,到底有多独特? .青春石景山.2025-04-12

田义墓.北京旅游.2025-04-12

田义墓的武翁仲不一般,石头革带上雕刻着精美的驯狮图.北京日报.2025-04-12

【纪录片】人文石景山——第七集:宦官遗影 .北京石景山.2025-04-12

[周末私享]周末不乱窜 北京趣味博物馆长知识(二)|北京博物馆 田义墓 周末私享.网易.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