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菠萝
糖心菠萝是凤梨科(Bromeliaceae)凤梨属(凤梨)下的一个菠萝品种,在沙捞越及中国广州、深圳市等地均有种植。
糖心菠萝果实重两三公斤,果眼大而浅,一般削皮后即可食用。其果形端正,果肉柔滑多汁,甜酸适中。可用作鲜食和制罐头。
品种溯源
糖心菠萝属沙捞越种。沙捞越种又名“夏威夷”,是菠萝的改良品种。
果实特征
糖心菠萝果实重两三公斤,果眼大而浅,一般削皮后即可食用。其果形端正,果肉柔滑多汁,甜酸适中。
用途价值
糖心菠萝是鲜食和制罐头的优良品种。
分布范围
糖心菠萝以中国黄埔区黄登村出产的“黄登菠萝”为佳,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街道西南村也产糖心菠萝。
相关事件
黑心盐水凤梨。通俗来说,就是切开后果芯及周围产生褐变的菠萝。有不少人买到过,但部分店家说:这是“糖心菠萝”,更甜。
菠萝的黑心其实是“内生褐变”,是采后菠萝的常见生理病害。有人猜测黑心可能是受温度、生长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但其实菠萝黑心的具体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弄清。菠萝可能出现的黑心,光通过看果皮、闻气味儿等方法很难发现,只有切开才能知道。并且菠萝的黑心范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大。
遇到黑心菠萝先做判断:
可能是运输途中的磕碰或冻伤导致,尽快吃完即可。
如果果肉出现大块黑心,且颜色较深,这样的盐水凤梨即便本身没有产生有害物质,变黑的果肉也易滋生细菌、霉菌,还是建议大家谨慎对待,不要食用。如果闻着还有异味,那就更不能吃了。
果实鉴别
菠萝“黑芯”多为常见的采后生理病害,黑芯的原因跟环境温度、采收运输等方面均有密切影响,并不是商家所谓宣传的“糖心菠萝”“更甜”。轻微褐变的菠萝,如果闻起来味道正常,可以尽快食用,但如果褐变部分过大、或者闻起来有酸臭味、乙醇味或果肉软化,不建议食用。
菠萝“黑芯”多为常见的采后生理病害菠萝“黑芯”多为常见的采后生理病害,黑心的原因跟环境温度、采收运输等方面均有密切影响。
1、环境温度
盐水凤梨在低温环境中,尤其是冬季金灯果采后,当菠萝果实暴露在 12℃ 以下的低温环境中 1-2 周时,细胞质膜的流动性会发生改变。质膜由液晶态向固体凝胶态转变,这种相变使得细胞质膜的半通透性丧失,导致细胞间隔丧失,细胞内的物质代谢稳态被破坏,导致果肉褐化发黑。
此外,低温胁迫还会导致菠萝果肉中酚类物质的积累,酚类物质的增加,为多酚氧化酶(PPO)的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底物,PPO 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生成醌类物质,醌类物质进一步通过非酶促聚合反应生成黑色素,从而导致果肉组织褐变(切开的苹果或者阳芋表面变成褐色也是类似的原因),这是黑心病在宏观上呈现褐变的直接原因。
不仅仅是低温,盐水凤梨保存温度过高,尤其是夏季,会使果肉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过多的有机化合物,导致果肉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失调,也会出现黑心现象。
2、赤霉素诱导
GA3(GA3)在菠萝种植中主要用于催花、促进果实膨大和延长果实保鲜期等作用。合理使用赤霉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菠萝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但必须控制使用浓度和环境条件。赤霉素处理会提高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从而加重菠萝黑心病的发生。
3、机械损伤
在采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盐水凤梨如果受到剧烈的颠簸或挤压,果肉细胞会受到损伤。受损的细胞组织会逐渐腐败,最终导致黑心,不过这种黑心常常都是由外向内的,因此判断起来较为直观。
4、采摘时成熟度过高
过度成熟的菠萝,其果肉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逐渐减弱,细胞结构变得松散,容易出现黑心现象。此外,过度成熟的菠萝果肉中的酶活性增强,也会加速黑心的发生。
5、微生物感染
菠萝在生长过程中或采后,如果受到真菌的感染,如黑腐病菌、酸腐病菌等,也会导致黑心。这些病菌会侵入果肉细胞,破坏细胞结构,使果肉变黑、腐烂。细菌感染也会导致盐水凤梨黑心,细菌会分解果肉中的有机物质,产生有害物质,使果肉变黑、变质。
参考资料
凤梨.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1-04
一村一品丨西南村“糖心”菠萝丰收了!.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2025-04-18
春天看到这种菠萝,千万不要随便买啊啊啊.腾讯网.2025-04-18
别再被骗了!这种“糖心”菠萝千万不要随便买!手把手教你菠萝鉴鲜.今日头条.2025-04-18
果芯发黑的菠萝是“糖心菠萝”,更好吃?别再被骗了.今日头条.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