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碘酊

碘酊

碘酊( Tincture),是碘、碘化钾乙醇溶液。其为消毒防腐剂,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碘酊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其应用于皮肤消毒、治疗皮炎等,在临床中可治疗寻常疣、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软疣、腱鞘囊肿及滑液囊炎皮肤囊肿淋球菌性前庭大腺脓肿、舌下腺囊肿等。

碘酊与红汞(俗称红药水)同时使用,可产生汞中毒(反应生成碘化汞),应禁忌联合使用;对碘酊过敏者禁用,单独应用时,偶见过敏反应和皮炎。

基本信息

成分

碘酊含碘(按I计)应为1.80%-2.20%(g/ml),含碘化钾(KI)应为1.35%-1.65%(g/ml)。

处方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性状

碘酊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

贮藏

遮光,密封,在凉处保存。

医学用途

适应症

碘酊适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用法用量

1、皮肤消毒:用2%碘酊涂擦皮肤,待干燥后必须用75%乙醇涂擦脱碘。

2、治疗皮炎:可用棉签将2%碘酊涂在毛囊炎、疖肿的顶端,停留1-2分钟。甲沟炎早期可用棉签将2%碘酊涂在患处,4次/天。

制剂规格

含碘2%溶液,每瓶10ml、50ml、100ml、250ml、500ml。

临床新用途

治疗寻常疣

据报道,有人采用2.5%碘酊治疗寻常疣患者88例,效果显著。用法:取2.5%碘酊0.3-0.6ml(为1次量),于疣的根部用1ml注射器注射0.3-0.6ml。1次为1个疗程,未愈者,1周后再注射1次。疗效:用上法治疗寻常疣患者88例,经复查其中的62例,其中注射1次治愈者58例,注射2次治愈者2例,无效者2例。

治疗细菌性痢疾

应用碘酊治疗细菌性痢疾患者163例,全部获得治愈,其中服药1次治愈者占91%。方法:取2%碘酊,剂量为2-5岁者2ml,6-12岁者3-4ml;13岁以上者4-5ml;成年人5-6ml。用温开水稀释10倍,饭后2小时服下,每天1次。患者若有发热、脱水、腹痛者,宜对症治疗。少数人服用碘酊后,偶可有腹部不适等症状,停药后消失。应用碘酊治疗细菌性痢疾有效,可能与碘酊中的碘化物在肠道内直接杀灭致病细菌有关。

治疗传染性软疣

采用10%碘酊治疗传染性软疣患者,效果满意。其中治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4%。方法:将10%碘酊适量,用消毒竹签或棉签蘸取药液涂搽于疣体上,2天1次,连续用至痊愈止。涂搽本药时,注意不要接触正常皮肤。皮疹越小,消退越快,效果越好。

治疗腱鞘囊肿及滑囊炎

运用碘酊治疗腱鞘囊肿及滑囊炎患者,疗效颇佳。方法:将患处置于高度膨胀下充分显露、固定,在局部麻醉下用9号(滑囊炎)或15号(腱鞘囊肿)针头穿刺,抽出全部囊液后,注入2%碘酊,注入药量与抽出液之比为1∶10(但每次注入量不得超过2ml),拔出针头后,宜用无菌纱布按压针口4-8min。观察无液体渗出针头口后,再以消毒纱布加压包扎。若1次未治愈者,可间隔6-8天再按上法重复治疗1次。结果:用2%碘酊治疗腱鞘囊肿及滑液囊炎患者75例,其中治愈者70例,好转者3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7%。若患者属于出血体质、肾炎、妊娠及有碘过敏史者忌用碘酊。

治疗皮肤囊肿

采用3%碘酊治疗皮肤囊肿患者29例,经用药3次后,全部获得痊愈。方法:先将局部按常规消毒,以12号针头从囊肿旁刺入囊内,抽尽囊液,注入3%碘酊1-2ml,出针后,用无菌纱布按压3-5min,然后用纱布加压包扎。若5天后仍有囊液者,宜再按上法治疗。作者认为,3%碘酊具有较好的烧灼、凝固蛋白质作用,从而达到破坏腺体分泌,粘连闭锁囊腔的目的。

治疗淋球菌性前庭大腺脓肿

运用2%碘酊治疗淋球菌性前庭大腺脓肿患者14例,一般7天后脓肿明显缩小,30天后即可消失。方法:先将局部常规消毒,抽出脓液,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2%碘酊1ml注入脓腔内,每天1次,1周内腔内若仍有渗液,可用上法再重复治疗1次即可。

治疗舌下腺囊肿

采用5%碘酊行囊腔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56例,治愈率为94.6%。方法:均为单侧舌下腺囊肿,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常规口腔消毒,选用5ml注射器,12号注射针头,刺入舌下囊肿,固定针头,另取5ml注射器抽取碘酊(量与囊液相当)注入囊腔,使碘酊在囊腔内停留2min,再将碘酊全部抽出,抽取0.9%氯化钠溶液注入囊腔内,反复抽吸,直至囊腔内的残留碘酊被稀释并被全部抽出,拔出针头,局部压迫15min,15天复诊。

药理机制

碘酊为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偶见过敏反应和皮炎

禁忌证

对碘酊过敏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碘酊与红汞(俗称红药水)同时使用,可产生汞中毒(反应生成碘化汞),应禁忌联合使用。

注意事项

1、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

2、碘酊仅供外用,切忌口服。如误服中毒,应立即用淀粉糊或米汤灌胃,并送医院救治。

3、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如果连续使用3日无效,应咨询医师。

5、过敏体质者慎用。

6、不得与碱、生物碱、水合氯醛苯酚硫代硫酸钠、淀粉、糅酸同用或接触。

制法

碘化钾,加水20ml溶解后,加碘及乙醇,搅拌使溶解,再加水适量使成1000ml,即得。

鉴别

1、取碘酊1滴,滴入淀粉指示液1ml与水10ml的混合液中,即显深蓝色。

2、取碘酊5ml,置水浴上蒸干,缓缓炽灼,使游离碘完全挥发,残渣加水溶解后,显钾盐碘化物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检查

1、乙醇量:取碘酊约20ml,置碘量瓶中,加适量使脱色,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照乙醇量测定法(通则0711气相色谱法)测定,含乙醇应为45.0%-55.0%(ml/ml)。

2、其他:应符合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20)。

含量测定

1、碘:精密量取碘酊10ml,置具塞锥形瓶中,加醋酸1滴,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无色。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2.69mg的I。

2、碘化钾:取上述滴定后的溶液,加醋酸2ml与伊红钠指示液0.1ml,用硝酸银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沉淀由黄色转变为玫瑰红色;将消耗的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减去上述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的容积(ml)。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60mg的KI。

参考资料

碘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5-01-24

..2025-01-18

碘酊.国家医保服务平台.2025-01-24

碘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5-01-25

..2025-01-20

碘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01-24

..2025-01-18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