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曾家山

曾家山

曾家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地处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千里嘉陵江和千年古蜀道的交汇地,景区总面积518平方千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曾家山平均海拔1400米,森林覆盖率74%。年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2006年3月,曾家山旅游开发拉开帷幕,6月30日,曾家山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12月,曾家山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曾家山景区由森林景观、农业观光、民俗风情、地质博览等四大园区和“世界级大漏斗”川洞庵、“擎天玉柱”石笋坪、“天下第一洞”汉王洞、“世界最短的内陆河”吊滩河、“鬼斧神工”麻柳峡等五大景点构成,拥有世界级的台原喀斯特资源,是秦岭南麓生态康养游的核心区域,有“蜀道亚高原,康养曾家山”之美誉。

2019年,曾家山荣获“2019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这是曾家山第三次蝉联“中国十大避暑名山”。2020年11月18日,曾家山景区被评为“成渝铁路潮流新地标”。

命名

唐朝以前,古籍文献并无“曾家山”地名的记载。唐代时,曾家山称为“大漫天岭”,朝天岭称为“小漫天岭”。漫天岭,因山岭高入云端,遍布天空,故名。元代时,曾家山称为“藁本山”,因山中生长茂密的草本植物“本”而得名。清道光以后,曾家山俗称“曾家河”,因曾有曾姓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1983年四川省广元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的《四川省广元县地名录》之《曾家区概况》载:“曾家河,以秦家湾小沟曾有曾姓居住而得名。”为精准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特征,体现“名实相符”的原则,推行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朝天区人民政府遵循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四川省地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将“曾家河”更名为“曾家山”。2006年4月19日,《广元日报》头版发表《曾家山旅游开发打破千年沉默》,“曾家山”一名首次出现在公众媒体视野。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曾家山旅游区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朝天区境内,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2°30′13″~32°36′54″,东经106°56′38~106°08′55″,景区总面积518平方公里;北以李子垭为界,南以鱼洞河为界,西以马家塘为界,东以五根树为界。它是西部蜀道线上三中心文化(以成都市为中心的川西文化,以兰州市为中心的丝绸文化,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文化)的汇聚点,距朝天城区39公里,距广元市70公里,与川陕公路相连,中荣路纵贯全境。

气候

曾家山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舒适宜人,宜居宜游,年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零下6℃,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多集中在5~10月,空气质量好,空气中的负氧离子高,是绿色的天然氧吧。

地形地貌

曾家山景区平均海拔1400米,以喀斯特地质资源为主要特色,有石林、石芽、峡谷、漏斗、溶洞、飞雾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景观,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囊括了温带、亚热带岩溶地带的全部类型,地下溶洞1000余处,石笋坪的“巨型石芽”、川洞庵的“瓮形竖洞”举世罕见,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之美称。

水文

吊滩河位于曾家镇以西5千米,是潜流河露出地表的部分。出水为乔皮洞,入水为落水洞,全长5千米,河流随峰而九折,风景秀丽,最后跌入巨大的落水洞而重归暗河。

生物多样性

曾家山景区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林麝等野生动物数百种,森林覆盖率74%。

历史沿革

2006年3月,曾家山旅游开发拉开帷幕。

2006年6月30日,曾家山景区正式对外开放。7月17日,《四川日报》第6版刊发《曾家山狗熊“重出江湖”》。“曾家山”地名文化逐步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2011年12月,曾家山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布局

曾家山景区包括森林景观、农业观光、民俗风情、地质博览等四大园区,主要由位于曾家镇南3公里的“世界级大漏斗”川洞庵、曾家镇南5公里先秦白羊古道上的“天下第一洞”汉王洞曾家镇以西5公里的“世界最短的内陆河”吊滩河,“擎天玉柱”石笋坪,“鬼斧神工”麻柳峡等五大景点构成。森林景观园内红豆杉、林麝等珍稀物动植物种类繁多,云海、林海、石海、草海、雪海五大景观独具特色;农业观光园建有新品种展示、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8个特色园区;居民建筑极富地方特色,美人靠、吊角楼属典型的川北民居风格;麻柳刺绣""李家狮舞""平溪傩戏"等充分展示出高山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地质博览园古生物化石丰富,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囊括了温带亚热带岩溶地带的全部类型。

主要景点

川洞天坑

川洞天坑由两级漏斗组成,即天坑和瓮形竖洞。天坑长宽约为100米,深约50米,坑内容积约50万立方米。瓮形竖洞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国内罕见,规模令人称奇。将军桥、会仙桥、望月台、仙女池、飞天宫莲池、烟云洞等形态各异而栩栩如生,让人浮想联翩。川洞天坑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岩溶地质景观之一。拥有天生石桥、天坑、竖洞“三绝”,观赏和研究价值极高。

川洞庵

川洞庵位于秦巴山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市朝天区曾家山休闲度假区内,海拔位置1400m,位于曾家镇南3公里,距朝天39公里,广元市63公里,因山上旧有“川主庙”,故得名。

汉王洞

汉王洞位于曾家镇南5公里先秦白羊古道上,曾麻路内侧,白羊栈后下沟,洞门开阔,高宽均逾百米,洞深不可测,洞中套洞,幻如迷宫,洞内有钟乳石暗河、地下湖泊等。

麻柳峡

麻柳峡,位于朝天区东南部,距麻柳乡政府所在地3.5公里,距朝天城区73公里,距广元市城区40公里,是进出朝天区的“南大门”。麻柳峡是条风光秀美的峡。长达两公里的麻柳峡,群山绵亘,峡谷幽深,处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山、水、洞、路,集险、秀、奇、难于一峡,堪称鬼斧神工。

吊滩河

吊滩河位于曾家镇以西5公里,是潜流河露出地表的部分,出水为乔皮洞,入水为落水洞,全长5公里。河流随峰而九折,形成33险滩,风景秀丽,最后跌入巨大的落水洞而重归暗河。吊滩河是古米仓道至利州广元的一条支道,路边现有古栈道孔、清嘉庆七年修路碑等。

石笋坪

石笋坪又名石丛坪,区域内有石林10余座,拔地耸立,状如竹笋,因此得名。其中有一巨型石鹰峰,由三峰组成,高50米,宽100米,三峰间有1米宽的裂缝,如一线指天。而峰顶较为平坦,绿树生长其间;峰顶有巨石状如老鹰,石鹰村因此得名,震后受损而主体尚存。其余天峻石林景观亦颇为罕见,高低错落而形态多姿。

汉王老街

汉王老街长1公里,占地30000平方米。街区主要内容分布有步行街南北两端的特色牌坊、文创景观与园林景观数十处、特色业态数十处,类型多样,数量丰富。汉王老街仿照高山川北民居建筑风格而生,红木头屋,雕花、穿斗、门梁、灯笼、石狮等极具特色。

鸳鸯池森林公园

鸳鸯池森林公园位于广元市朝天区李家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海拔在1500—2000米,年均气温12℃,负氧离子含量高,属秦巴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丛林探险、星空探秘、户外瑜伽等多种特色康养项目。这里环境清幽、气候宜人,一年四季皆盛景。春季林海花飞,夏季高山流水,秋季漫山红叶,冬季银装素裹,是“春观花、夏避暑、秋赏叶、冬玩雪”,朝观日出云海,晚看落霞星辰的康养旅游胜地。

望远山

望远山位于广元市朝天区李家镇,又名马头岩,岩如斧劈直耸,悬于云际,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宛若仙境,俯视山下,万丈悬崖;眺望远方,江山如黛。是观云海、看日出的绝佳胜地,被誉为“川北最大的360度观景平台”,吸引各地摄影爱好者和广大网红纷纷来此打卡。

林家坝子

林家坝子是广元市曾家山鸳鸯池林场森林康养产业的核心区,是省内外著名的高端森林康养体验区,这里有丛林探险、星空探秘、户外瑜伽等多种特色康养项目,是曾家山夏季避暑的绝佳胜地,是广元林旅融合、森林康养的代表性品牌。

其他看点

当地建筑

曾家山旅游区居民建筑极富地方特色,美人靠、吊角楼等属典型的川北民居风格。

历史古迹

曾家山历史古迹资源也十分丰富,有明末清初的白莲教遗迹、寺包山崖墓、望月台的中国工农红军遗址、吊滩河先秦白羊栈道遗址等。

寺包山崖墓

寺包山崖墓位于朝天区曾家镇荣乐村四组寺包山断崖绝壁处,墓室沿断崖绝壁开凿,为双墓室结构的崖墓,横向排列。墓室长3.4米,进深2.8米,门高2.2米,面积80平方米,墓葬方向坐北朝南。墓室壁有花草、人物纹等内容浮雕图案。

白羊栈道遗址

白羊栈道建于秦末汉初,是通秦入蜀的重要军事要道,位于川北广元曾家山,北起两河口乡潭毒关,南至麻柳乡洪督关,全长60公里。传说鸿门宴后,刘邦项羽封到巴蜀地带做汉王,就是走的这条栈道。途中他听了张良的主意,烧了走后的栈道,以防止项羽南侵,又可使项羽不疑心刘邦北上。

宗教建筑

曾家山观音寺

曾家山观音寺位于曾家镇响水滩康养文化广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灵感观世音在此地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从古至今一直是信众们朝礼的圣地。

特色饮食

曾家山核桃饼

首先核桃仁剁成细碎颗粒备用,再配以菜籽油花椒、食盐等调味,和入小麦面粉,用老酵面发酵,后将发酵好的饼丕用擀面杖擀制成薄薄一层,再将核桃颗粒均匀的撒在饼丕上,接着将放入了核桃颗粒的饼丕卷起,用手拍打成圆饼状,往上撒一层芝麻,最后放入柴火炉或者电饼铛中烤熟,制作成饼。曾家山核桃饼色泽橙黄、松脆酥香、入口即化,令人回味。

曾家酸水豆腐

曾家山酸水豆腐制作工艺是一种传统技艺。曾家酸水豆腐制作,首先将上好的黄豆用山泉水泡开,然后添加山泉水磨成浓度适宜的豆浆,将豆浆烧开后加入农家自制酸水,不久就凝固成酸水豆花,最后将豆花装箱压制成块状豆腐。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石膏卤水汁。酸水豆腐口感细腻、嫩滑,带着浓浓的豆香,可以制成多种可口的豆腐佳肴。

曾家山甘蓝

甘蓝是曾家山的主要蔬菜产业之一。2021年,省农业科学院蔬菜专家在两河口镇黄家村建立稳定的根肿病试验基地10亩,系统开展甘蓝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采取抗病品种、药剂处理、土地休耕和轮作等方式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曾家山米珍

曾家山山区群众回归传统的生态种植模式,利用更精良的加工机器,让米珍口感更细腻。米珍稀饭、豆花米珍、酸菜米珍饭等这些充满“土味”的原生态饮食备受食客欢迎。

民俗非遗

麻柳刺绣

麻柳刺绣,以主产地麻柳乡得名,是广泛流传于朝天区麻柳、曾家、李家、临溪、朝天一带的民间刺绣。麻柳刺绣作品多数是各类日常生活用品,题材为生活所见、所想的事物。取材民间,内容丰富,山水树木、虫鱼鸟兽、人物花草皆可入绣。作品通过对人物、山水、动物、花卉的夸张、概括、变形而形成特殊的装饰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朴素的美学思想。所绣作品针线绵密、色彩鲜艳、组合巧妙,富有装饰性,是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更是记录社会发展的典籍。

2008年6月,青钱柳刺绣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麻柳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9年5月,青钱柳刺绣被列入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同年,朝天区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2019-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李家耍锣鼓

李家耍锣鼓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朝天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川北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先祖遗留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展示了山乡不同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家耍锣鼓由大锣、脚盆鼓、、马锣、冬锣五大件组成。其中大锣、脚盆鼓的造型最为奇特。大锣阳面有一个脐状小窝,所以又称“包包锣”,演奏时敲击阴面而发声;脚盆鼓以椿木整凿而成,单面蒙皮,因形似脚盆而得名。

开发与保护

2021年,石英代表在朝天区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加强曾家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进一步加强曾家山的环境保护工作。2023年,曾家山各类旅游配套设施持续升级,荣乐养生谷、云顶栖舍、森林木屋、汤樂温泉等投入运营;建成53公里曾家山生态旅游环线、森林康养步游道80余公里;新建停车场7个、公交站点14处;新增旅游班线4条16辆20班次。广元市曾家山康养医院总投资3.8亿元,占地3.4万平方米,建有中医馆、科研楼、中国老年疾病临床研究基地、营养膳食中心,拥有495张床位,专注打造集健康养老、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医院,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朝天区还将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医、康、养、管”一体化健康养生产业,在曾家山规划建设高品质中医康养结合医院,打造川东北医养产业高地。

相关文化

历史名人

曾家山与名人结缘,更与魅力相伴。据民国《重修广元县志稿》第五编卷二十《武备志一·兵事》载:“汉建安二十年九月,曹留夏侯渊守褒斜,别将营秦蜀交隘,刘备善法正策,遣黄忠督师出昭化县,跨藁本山(今曾家山)夜袭天荡,擒夏侯尚,夏侯渊拒之,进迫定军山。”“明崇祯十年,陕西省贼炽。李自成混天星过天星等,以十月丙寅由宁羌趋攻广元。一由麦子坪、梨树坪(垭)入广元。总兵侯良柱驻广元,贼至,力战阵亡,有尸无首。”“清康熙十三年甲寅,吴三桂云南省以叛,称周。伪总兵陈国良据藁本山,清之粮夫被获者割其鼻。至十二月,王师无粮,退陕西,广元复为吴据。”

文学作品

曾国藩惊叹于曾家山丰厚的康养文化底蕴,即兴而作《养身要言》(癸卯入蜀道中作):“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右仁,所以养肝也。内而整齐思虑,外而敬慎威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右礼,所以养心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事有恒,容止有定。右信,所以养脾也。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裁之吾心而安,之天理而顺。右义,所以养肺也。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右智,所以养肾也。”曾家山至今还流传着“伴师一夜眼,胜读十年书;常爬大漫天,健康走人间”的民俗音乐

影视作品

2021年以来,朝天区组织人员着手编撰《曾家山地名录》,对曾家山地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广泛收集有关史料典籍和档案资料,开展翔实细致的考证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老地名的宣传,联合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我们的家园·曾家山》;以曾家山得天独厚的人文与大自然景色为背景,拍摄电影《老兵刀锋》。

所获荣誉

2019年,曾家山荣获“2019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这是曾家山第三次蝉联“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2020年4月,曾家山入选2020年中外避暑名山排行榜。11月18日,曾家山景区被评为“成渝铁路潮流新地标”。

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曾家山”地名考‖粟舜成.澎湃新闻.2024-03-09

核心景点.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15

走进曾家山.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曾家山旅游景区.广元市人民政府.2024-03-03

自然资源.广元市人民政府.2024-03-03

朝天年鉴2022.四川省情网.2024-03-15

曾家山地名由来:从“大漫天岭”到“曾家山”.中国网.2024-03-09

连续霸榜"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四川这个景区还有大动作.百家号.2024-03-03

曾家山景区全景导览图.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第十三届曾家山避暑节盛大开幕 曾家山再获“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封面新闻.2024-01-27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五大榜单发布 这些地方等你来打卡!.新华网手机版.2024-04-17

汉王洞.新浪旅游.2024-03-09

川洞庵景点简介.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2024-03-15

汉王洞.曾家山.2024-03-15

吊滩河.新浪旅游.2024-03-15

川洞天坑. 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麻柳峡.新浪旅游.2024-03-15

石笋坪.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汉王老街.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鸳鸯池森林公园.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望远山.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林家坝子.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广元朝天启动洞穴考古调查 发现疑似古人类牙齿化石.四川频道.2024-04-18

白羊栈道断想.广元市朝天区融媒体中心.2024-04-18

康养观音寺.皇泽工坊.2024-04-22

曾家山核桃饼制作工艺.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曾家酸水豆腐制作工艺.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9

四川广元朝天区:专家团队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民号.2024-04-17

四川曾家山米珍:"杂粮充饥"到"五谷养生"的转变.中国网.2024-04-17

麻柳刺绣.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李家耍锣鼓.曾家山旅游度假区.2024-03-03

关于加强曾家山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四川•朝天”门户网.2024-03-15

广元朝天:曾家山走出康养旅游发展新路.中国网.2024-03-03

2020年中外避暑名山排行榜(全榜单).中商情报网.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