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羊头肉

羊头肉

羊头肉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熟羊头、鲜土豆粉条胡萝卜等,且制作方法多样,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菜肴。

历史记载

袁枚所作《随园食单》中关于羊头的如下记载:“羊头毛要去净;如去不净,用火烧之。洗净切开,煮烂去骨。”北京白羊头肉的起源在大兴黄村镇李营。

所属菜系

北京菜又称京菜。主要指宫廷菜(以仿膳饭庄为代表)、宫廷菜(以谭家菜为代表)、清真菜和地方风味菜。北京市地方风味菜由鲁菜转化而来,受其他菜系影响(粤、州、湘、鲁、苏、闽、浙、皖为中八大菜系),品种、口味都有变化。烤鸭涮羊肉、烤肉是北京特有的三大名莱。八大菜系在北京都有名餐馆。较有名的还有孔膳堂经营的孔府菜。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北京小吃大约二、三百种。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头爆肚、白魁烧羊头、芥末菜墩等)、宴席上所用面点(如小窝头肉末烧饼、羊眼儿包子、五福蟠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点、夜霄的多种小食品(如艾窝窝、驴打滚等)。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腊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一些老字号专营其特色品种,为仿膳饭庄的小窝窝、肉末烧饼、豌豆黄芸豆卷,丰泽园饭庄的银丝卷东来顺奶油炸糕,合义斋饭馆的大灌肠,同和居的烤馒头,北京饭庄的麻茸包,大顺斋点厂的糖火烧等,其它各类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饮食摊上均有售。

制作方法

羊头肉拌粉

羊头肉拌粉出自大同市一带。粉是指当地特有的用土豆粉压制而成的新鲜粉条,加煮熟的羊头肉丝一起拌制,这是大同人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时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前菜。当地人称之为“座盘”。

原料:熟羊头1个,鲜土豆粉条1千克,胡萝卜2根,菠菜、黄瓜各250克,香油100克,味精、酱油、醋、花椒、盐各适量。

工艺:把煮熟的羊头去掉骨头,肉切成丝,将胡萝卜切成丝状,黄瓜洗净切片,菠菜切段,大葱切成丝;将炒锅置火上,注入适量清水烧开,下入鲜粉条,上下翻动5分钟左右,用清水浸一下,捞出置入盘中;将切好的菠菜段放入开水锅内上下翻动,3分钟左右捞出,浸泡于冷水中;铁锅置于火上,倒入胡麻油烧热后放入花椒,制成花椒油,加入适量大葱丝。将花椒油、葱丝倒入盘中,把粉丝、羊头肉、胡萝卜丝、菠菜段、黄瓜片放在一起,加适量味精、盐、酱油调味拌匀,装盘。

提示:醋宜在食用时再加入,以防粉条发黏,颜色变青。特点:红绿灯鱼相间,清淡利口,风味独特,常食不厌。

辣拌羊头肉

原料:煮熟的羊头肉150克,辣椒油30克,小磨香油7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适量,葱末少许。

工艺:把羊头肉切成薄片,放入盘中。将葱末、辣椒油、香油、白糖、精盐、味精一同放入碗中,对成味汁浇在羊头肉上拌匀即可。

特点:肉嫩、味鲜辣。

羊头肉砂锅

原料:羊头1个,香菇、油菜、料酒姜汁、熟鸡油清汤、葱段、精盐、白糖、牛奶、味精、水淀粉。工艺:取净羊头一个(约重2、5千克),择净残毛和杂物,用温水洗净污血,入沸水锅,撇去浮沫,煮到7成烂捞出,剔净骨头,取出羊眼和羊脑(羊脑作它用),择去血管和油胰,撕去皮。将每只羊眼切成3块,与羊头肉、羊舌(均撕成块)一起再用开水氽2-3次(每次放料酒,姜汁),沥净水。水发香菇、油菜心分别用开水焯过。将熟鸡油放入汤勺内,置于旺火上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炸成金黄色,烹上料酒,倒入鸡、鸭、牛肉煮制的清汤烧开约2分钟,捞出葱段、姜片。再放入熟鸡油,将汤烧到翻滚,使油和汤充分融合变成奶汤。然后倒进大砂锅里,下入羊头肉、羊舌,煮4-5分钟,加入精盐、料酒、姜汁、香菇,煮4-5分钟。待肉烂、汤浓,再相继加入白糖、羊眼、油菜心、牛奶、味精,用水淀粉勾芡即成。

特点:汤汁鲜香,色白如奶,羊头肉软烂,鲜美味厚。

羊头肉参杞

基酒:羊头一只(约400克)

辅料:党参18克、枸杞10克、陈皮10克、山药24克、荸荠60克、火腿30克、鸡蛋壳3个、高汤500克、食盐5克、味精1克

制作:

1、将党参、山药分别洗净后,焖软切片;枸杞去杂质;

2、将羊头皮面燎去绒毛,放入温水中刮洗干净,砍成两半,取出羊脑,洗净血氽,放入锅内,加清水和鸡蛋壳,煮至羊头熟,取函洗净;

3、再将羊头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放入陈皮、火腿、荸荠,武火烧沸,撇去浮沫,移火上炖把,取出羊头,拆骨后切成条块,将荸荠,火腿切片,放入盆内;

4、羊肉块放在荸荠上面;党参、枸杞、山药洗净后,放在羊头肉上面,加入原汤,加盖上笼蒸1小时左右取出,用食盐、味精调味即成。

参考资料

散文里的老北京味道,好吃.今日头条.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