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学名:Panthera pardus),俗称豹子,亚洲的亚种多指金钱豹,非洲的亚种多称花豹,是猫科豹属的一种哺乳动物,体长1.6~2.3米,体重50~100千克。豹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阿拉伯半岛;在中国,浙江省小行星2547贵州省河南省北京市等省份都有分布。

豹体形似虎,但明显较小;头小尾长,四肢短健;基色为浅褐色到淡黄灰色,满布黑色环斑;前足5趾,后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缩;躯干长,四肢粗短强健,尾长,超体长一半。 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

豹生活于森林、灌丛、湿地、荒漠等环境,其巢穴多筑于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中。豹猎食包括有蹄动物灵长目、啮齿类、鸟类等,秋季也采食甜味的浆果。豹有夜行性,昼伏夜出,除繁殖期外,一般单独活动,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活动范围较固定;食物缺乏时,则游荡数十公里觅食;守卫自己较固定的领域,雄性的领域比雌性者大。豹的交配期在冬季和春季(12月~5月),配偶期为数日或十余日,怀孕期约96天,3~8月份产仔,每胎2~3仔,幼兽2、3岁后性成熟,寿命约20年,饲养者可达23年。

豹在201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易危(VU),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于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

物种演化

豹是猫科最晚进化而来的一个类群。它们大约在地质年代的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从其他猫科物种中分化出来;而物种间的分化约发生在地质时代第三纪-更新世时期,雪豹在地质时代第三纪发生分歧;豹(物种)在地质时代第三纪发生分歧,虎约在更新世时期发生分歧。

物种分类

豹属于猫科动物下的豹属。关于豹属的分类地位及进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早期传统的分类观点认为,豹属由虎、豹(物种)、狮、美洲豹组成。

1930年,英国动物学雷金纳德·波科克(Reginald Innes Pocock)建立了豹属(Panthera), 这个属名一直沿用至今。2001年俄罗斯动物学乌菲尔基娜(Olga Uphyrkina) 将全球的豹亚种压缩到了9个,而在她的论文中,华北豹的学名被确定为“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分类学专家普遍认为豹(Panthera pardus)共有9个亚种。

形态特征

体型

豹体形似虎,但明显较小;头小尾长,毛被黄色,满布黑色环斑;头圆,颈短,耳背黑色,上有明显白斑,耳尖黄色。四肢强壮,前足5趾后足4趾,具有可伸缩角质化的灰白色锐爪。头部毛短,鼻端裸露。颈背部有黑斑点和黑斑环,嘴侧上方各有两排斜形白色胡须。

颜色

颈背部有黑斑点和黑斑环,嘴侧上方各有两排斜形白色胡须。不同分布区的豹毛皮颜色深浅不同,通常背部黄色最深。虹膜黄色,夜视力强,月光下眼内会有磷光闪耀。

豹还有一种全黑色型,通体为黑色,只在阳光照射下才能隐约看出身上的斑点。黑豹往往出现于热带雨林中,这是豹对这种阴暗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改变。在东南亚的一些雨林中,几乎一半的豹都是黑色的。但黑豹并不具备稳定的基因,同一窝的小豹可能既有花斑的也有黑色的。

分布

分布范围

豹主要分布亚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岛。在中国,浙江省、湖北、贵州省河南省、北京等省份都有分布。

栖息环境

生活于多种生境里,森林、灌丛、湿地、荒漠等都能生存,但我国豹主要生活在山地林区,其巢穴多筑于浓密树丛、灌丛或岩洞中。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豹子是伏击型食肉动物,在猎物反应之前就扑向它们。它们靠近潜在的猎物,蹲伏在地上,在扑击之前可以接近猎物3到10米。豹子不太可能在第一次捕猎后就去追捕猎物。一旦猎物被捕获,它们会立即折断猎物的脖子,造成瘫痪。在折断猎物的脖子之后,豹子会让猎物窒息,然后把尸体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进食,通常是在附近的树上。它们也可能在树叶和土壤中覆盖猎物的尸体。它们巨大的力量使它们能够扑倒比自己重10倍的猎物。

猎物类型

豹一般捕食中等大小的有蹄类动物,包括小羚羊、瞪羚、鹿、猪、灵长目动物和家畜。必要时也会吃鸟类 ,爬行纲啮齿动物节肢动物门。豹子喜欢体重在10到40公斤之间的猎物。

社群行为

豹营独居生活,常夜间活动,白天在树上或岩洞休息。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活动范围较固定;食物缺乏时,则游荡数十公里觅食。

领地意识

豹具有很强的领地性,同性个体家域不重叠,一只雄性个体家域会与一到多只雌性个体的家域重叠。不同地区的豹因为猎物密度不同拥有大小不一的领地范围,通常认为领地内豹的数量和猎物的数量比在1:90到1:300之间。捕猎约90种不同的猎物,主要包括有蹄动物动物、鸟类及猴子等。和其他猫科一样,豹会在密林的掩护下潜近猎物并且突然袭击,攻击猎物的颈部或口皇部,令其室息。

豹昼伏夜出,除繁殖期外,一般单独活动。成年豹具有领域性,通常雄性个体活动范围比雌性大。运动能力强,善于爬树。采用伏击的方式猎食,比其他大型猫类具有更广泛的食谱,猎食包括有蹄动物灵长目、啮齿类、鸟类等[2]。大多数捕猎行动发生在地面,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每天的活动范围为3~5km,食物缺乏的地方为10~20km。雌性区域6~18km²,雄性为17~76km²。

根据对不同地区豹领地的研究发现,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查沃国家公园(东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南非)、泰国和奇旺保护区(印度),豹的领地范围大约在17-76平方公里;在以色列,雄豹的领地面积有137平方公里、雌豹为84平方公里;在俄罗斯发现雄性远东豹的领地面积约为280平方公里、雌豹为33-62平方公里。在地貌相对开阔的纳米比亚东北部,雄豹的领地最大可达到1164平方公里,而雌豹的领地也达到了183-194平方公里。

豹会不停地在自己的领地内巡视,捕猎行为和领地的巡视基本是同期进行。正常情况下豹每小时大约会行走3-6公里,在非洲,豹经常在一晚上连续行走12公里左右。捕猎时豹一天大约会在3-5公里的范围内活动,但在缺乏食物时豹会连续行走10-20公里来跟踪或寻找猎物。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地区,豹每天约行进16-17公里,有时候会超过33公里。

豹会用多种方式来标明自己在领地内的存在,最常见的就是喷射尿液作为标记。通常豹会在领地内的灌丛、树干、石头上喷射尿液,这种标记会在豹的领地内随处可见。这些尿液会传递多种信息,除了表明“我在这里”以外,也是发情、求偶等多种信息的传递方式。

除此之外,豹还会通过在树干、地面上用爪子来作出标记,通常会在树皮上形成明显的抓痕,或在地面草地上用后脚蹬出明显的刨痕。粪便也是豹对自己领地的一种明显标记。

种间关系

狮子,老虎,斑鬣狗非洲野犬捕食幼豹,也有几率能够杀死成年豹。豹子与狮子、老虎、斑点狗和非洲野狗争夺食物。为了避免潜在掠食者的攻击,豹子倾向于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捕食,并避开潜在掠食者较多的地区。当对大型猎物的竞争激烈时,豹子捕食较小的动物,这就减少了种间竞争。

生长繁殖

豹属动物幼仔在哺育阶段通常由雌性来抚养,通常需要抚养12-20个月。雄性和雌性都有可能同时拥有不止一位伴侣,不同地区的豹交配繁殖期不相同,孕期约3个月,每胎2~3仔,初生幼体500克左右,幼仔12~18个月离开母豹,独立生活。约3年性成熟。寿命10~20年。

豹的交配期在冬季和春季(12月~5月)。雌雄相互寻找,配偶期为数日或十余日,雌雄在一起每日交配十余次,每次交配时间很短,仅数秒钟。配偶期过后雌雄便各自分开。若没有受孕,雌兽过20余日或一个多月又继续发情寻找配偶。怀孕期约96天(90~105天),3~8月份产仔。每胎2~3仔[1],母兽在产仔前觅寻岩穴、乱石、倒木或草丛的凹处作窝,窝构造极简单;母兽哺育时间不长,约1年幼兽即可离开亲兽营独立生活。

相关文化

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吉兽,古语中有“君子豹变”、“南山隐豹”,分别用来比喻君子的养成和贤人的归隐。不论是作为具象的驯豹,还是作为一种抽象的文化象征,亦或是作为中国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缩小贫富差距的见证者,豹在中原地区都有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战国错金银狩猎纹镜(日本永清文库藏)在当时,用豹皮制成的服饰一度引领了上流社会的时尚潮流,带有一种君子的象征,这在《诗经》中有记载。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铜豹镇(河北博物院藏)从战国到西汉,豹子的形象也出现在了文学作品的神话中,屈原《九歌·山鬼》中便记载了女山鬼约会心爱之人时赤豹拉车、花狸相随的赴约场面。

在中南美洲大陆,是世界第三大猫科美洲豹的栖息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倾慕于拥有强大力量和美丽斑纹的美洲豹。2023年7月,“美洲豹的传人——墨西哥古代文明展”开幕式在湖南博物院举行,本次展览由湖南博物院和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共同主办,汇集了9家墨西哥文化机构收藏的154件(套)精品文物,以美洲豹为主线,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对古代墨西哥人生活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精神信仰进行阐释,回溯墨西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古代文化,向中国观众集中展示璀璨悠久、异彩纷呈的墨西哥古代文明,揭示美洲豹在墨西哥古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保护

种群现状

豹是大型猛兽,分布范围又很广泛,调查全球范围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困难。以中国为例,由于50-60年代"打虎除害"同时也除"豹害",加之栖息环境的改变,以致近30年来许多地区的豹数量急剧减少或已绝迹不见。印度支那豹:50年代初,华南豹在江南诸省的种群数量还相当多,由于人为的过量捕杀,豹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华北豹山西省为主。山西省土地总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60年代被捕获的1750只豹的平均密度为1只/86km2,而70年代1224只豹的平均密度为1只/122.5km2,平均密度亦下降了60%。80年代捕杀量少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宣传不无关系,但豹的自然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也是客观事实。估计现在山西的豹约一百多只之数。已有报道,甘肃省的豹已绝迹(陈钧等,1993),河南省河北省的豹已不再有报道。远东豹大兴安岭南部30年代曾有豹的记载(Loukashkin, 1936),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全境已无踪迹。近年来,吉林省境内的豹已基本绝迹(李彤等,1993;冯江等,1993)。80年代,中国境内野生的东北豹已经绝迹。依据毛皮收购情况分析和估计,到80年代末全国豹的野生种群数量可能尚有数百只。

全球尚无该物种在非洲大陆的可靠种群统计,通常的估算值约700,000只。在印度,根据野外豹类足迹调查,估计有9,844只(2001)。豹的许多亚种正在缓慢增长,人豹冲突处于高风险状态。

国际圈养豹的谱系由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河岸动物园负责整理发布,据记录截止1985年12月31日,共42个单位保存华北豹105(52雄,53雌)只;共16个单位保存东北豹50只(30雄,20雌)。中国各动物园饲养不少豹,多数已能繁殖,但长期以来,缺乏严格的谱系管理。从长远看,对繁殖种群的管理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焦作修武林场马头山林区放置了两台红外线自动照相设备,当地林业部门在几个月后取回照片资料时,发现了这批成功拍摄的野生金钱豹照片,拍摄时间为2011年12月23日22时许。这是河南省首次成功利用红外线自动照相设备监测到野生动物。

2021年9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日部乡乡干部在日部乡居里日岗村夹巴沟境内发现疑似豹子的野生动物,经省林科院专家辨认,该野生动物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

2022年,陕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新一轮红外相机数据采集过程中,再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影像资料。这是保护区自去年以来第二次拍摄到金钱豹的活动镜头。

阿拉伯半岛豹和俄罗斯远东豹由于种群数量少和种群分散,仍然需要列为极危物种阿拉伯豹被评估为 C2a (i)下的极危物种,在阿曼也门的两个主要亚群中只剩下70-84个成熟个体,在沙特阿拉伯可能还有一个较小的亚群(Al Hikmani et Al。2023)。阿曼和也门的亚群只有大约50个成熟个体,并且严重分化和下降(Al Hikmani et Al. 2023)。虽然最近东方拟南芥的种群数量可能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边境的中国一侧(肖等,2014) ,但总种群数量仍然少于60个个体。该斯里兰卡豹(P. p. kotiya)被评定为弱势群体,数量在下降。

致危因素

由于豹是行踪隐秘的动物,统计它们的野生数量有相当的难度。但因栖息地丧失或被分割,食物资源被人类掠夺,再加上商业捕猎或被视为害兽,其种群规模和分布范围正在缩小,基因多样性持续下降。虽然被称为天生的猎手,但亚洲地区很多豹的栖息地与虎相同,猎物又有80%的重叠,使得体型较小的豹一再避让,加剧了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同时豹的毛皮在市场上价值很高,导致非法盗猎屡禁不止,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多个亚种都处于濒危状态。

豹子是狩猎战利品的目标,它们的皮肤(用于传统仪式)、骨头和其他部位(在东方文化中用于药用)被非法狩猎用于野生动物贸易。

保护措施

为了维持圈养的豹的种群数量,已有针对各亚种的保护计划。例如远东豹已被UCN列为极危 (CR),并受到美国物种生存计划SSP的保护。

在中国,没有专为保护豹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但其分布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实际上亦保护了豹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源地,如灵空山保护区(河北省)、棉山保护区(河北)、七星子保护区(黑龙江省)、桑植八大公山保护区(湖南)等。

2013年,赞比亚出于对人口保护状况的关切,暂停猎杀豹子和狮子。2014年,博茨瓦纳完全禁止运动狩猎,南非在2016年暂停了猎豹奖杯狩猎。

北非西非中东亚洲大部分地区,豹被限制在保护区内,如果偷猎不严重,它们可以在保护区内避难。然而,许多这些保护区的面积不足以维持基因上可行的种群,可能需要密集管理。在印度、马拉西亚和中国,豹子需要更多的保护,以防止豹皮和豹骨的非法贸易(Nowell 2007)。2009年,阿富汗被列入国家保护物种名单(Zahler pers) ,禁止猎杀和交易豹子。

保护级别

201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3.1——易危(VU)。

2021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2023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

代表亚种

非洲豹

非洲豹(学名:Panthera PARDUS pardus)是豹的指名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非洲豹的体型从1米到近2米长,体重在30-70公斤之间。雌性通常是雄性的三分之二左右。尾巴比从头到尾测量的身体长度的一半还长。这种凶猛的动物有圆圆的小耳朵和长长的胡须,从上唇的黑点长出来。非洲豹的体型变化很大。非洲豹与猎豹的不同之处在于腿较短,有玫瑰花状斑点,从眼睛到嘴巴都没有猎豹的黑色“泪痕”。东非豹的斑点是圆形的,而南部非洲豹的斑点则是方形的。非洲豹通常栖息在山边的灌木丛中或附近,或沿着溪流和河流。非洲豹主要是夜间活动的动物,但也在白天出现,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除交配季节外,它们通常单独觅食。

华北豹

华北豹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 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体长为100-130厘米,体重31-58千克。身躯细长匀称,外形似虎而小,头圆而大,颈短,耳短而圆。四肢短而粗壮,前肢较后肢更粗大。前爪有5趾,后爪有4趾,各趾均有可伸缩的角质利爪,趾见被密毛。其主要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处。昼伏夜出。主要以有蹄动物为食,但也能靠捕猎野兔、鼠类等小型动物为生,食物缺乏时也潜入村镇捕猎家畜, 较少主动攻击人。它行动灵巧敏捷,弹跳力强,善攀爬,会游泳。日常独居,领域性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常常潜伏在矮林丛或树干上,伺机猎取动物。发情交配于冬末春初,妊娠期约90-105天,夏季产仔,每胎2-4仔。华北豹主要分布地区在中国山西、河南省河北省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20世纪下半叶,华北豹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曾遭到大量缩水,导致其种群数量一度急剧下降。

远东豹

远东豹(学名: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别名东北豹、满洲豹、韩国豹、阿穆尔豹、金钱豹、西伯利亚豹,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东部珲春市及周边区域,远东豹数量稀少,并且受到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捕杀等威胁。2008年,远东豹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2022年,远东豹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

远东豹是北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也是豹(Panthera pardus)体型最大的一个亚种,除了体型,远东豹与豹的其它亚种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其被毛更厚、爪子更大、腿更长以及皮毛上黑色斑纹面积较大、间距较宽。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britannica.2024-08-08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1-24

Panthera pardus.iucnredlist.2022-05-2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pdf.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1-24

.CITES.2024-08-08

Panthera pard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8-04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http://www.zoology.csdb.cn/taxon/%7BF95F766F-7B96-464A-BFF5-43B1ADAFCF50%7D.2024-01-11

Panthera pardus.animaldiversity.2022-05-24

.lifescience.2024-01-24

周五亲子时光 | 金钱豹.微信公众平台.2024-01-27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4-01-24

保护野生动物专题--豹.微信公众平台.2024-01-27

Panthera onca.IUCN.2023-05-24

..2023-08-04

Report: Panthera.ITIS .2023-08-04

..2023-08-04

..2022-11-08

..2022-11-08

NSU Researcher Part of Team to Sequence the Genome of the Leopard.nova.2023-03-16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71979&Type=bkzyb&SubID=138634.2024-01-11

black-panther-mammal.britannica.2023-09-28

Panthera leo lion.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8-04

Panthera onca.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8-04

Panthera tigris tiger.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8-04

Panthera uncia (Schreber, 1775).gbif.2023-08-11

人豹之间:从君子豹饰到豹猎归隐.百家号.2024-01-24

“美洲豹的传人”带你走近了解墨西哥古代文明.百家号.2024-01-24

河南省首次用红外线自动照相设备监测到野生动物.央广网.2024-01-10

马尔康惊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2024-01-10

陕西平河梁保护区再现野生金钱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1-10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4-01-24

Leopard.https://www.sa-venues.com/wildlife/wildlife_leopard.htm.2024-01-13

..2022-11-08

Amur Leopard: Why is it Endangered?.Ourendangered world.2023-03-16

国家公园成立:改变野生东北虎豹命运的大事件.CHina dialogue.2023-03-16

..2023-03-16

AMUR LEOPARD.WWF.panda.org.2023-03-16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valid from 22 June 2022.CITES.2023-03-16

东北虎豹保护.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03-16

..2023-03-16

猎豹.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