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Namibia;德语:Republik Namibia),简称纳米比亚(英语:Namibia),是位于非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国家,也是英联邦成员国,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纳米比亚国土总面积82426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2022年,纳米比亚总人口为2567012人;官方语言为英语。

纳米比亚的早期居民是桑人、达马拉人和纳马人;14世纪,随着班图人迁徙扩张,其分支奥万博人到此,成为了纳米比亚主要族群;至15~18世纪,葡萄牙帝国、荷兰、英国等殖民者先后侵入该地;1890年,德国占领该地,称其为德属西南非洲;1915年,南非出兵占领西南非洲;1949年,南非非法吞并西南非洲;1960年4月,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成立,开始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8年,西南非洲更名为纳米比亚;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宣布独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卡普里维地带”作为德国殖民者划分的地理区域,于1999年发动分裂后被镇压。自独立以后,纳米比亚先后加入了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组织。

纳米比亚地处大西洋东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境内东部是纳米布沙漠;主要河流有奥兰治河、库内内河和奥卡万戈河等;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受本格拉寒流影响,是撒哈拉以南最干旱的国家;境内自然风光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有20个自然保护区,占全国面积的17%。同时,纳米比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藏有金刚石、、铜、铅、锌、金等,其中铀、金刚石是纳米比亚的优势矿产,铀矿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金刚石储量居世界第六位。

纳米比亚是非洲中高收入水平的新兴经济体,也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和兰特货币区成员国,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受到全球、大陆(非洲联盟—AU)和区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经济发展的影响;支柱产业是采矿业、旅游业、渔业、农业以及对外贸易,而种植业、制造业较落后。2022年,纳米比亚国内生产总值126.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911美元。2021年,纳米比亚三次产业比为18.5:15.9:58.6。

受殖民影响,纳米比亚文化既保留了非洲土著文明的特点,又具有欧洲文化的鲜明色彩,在习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均有体现。众多的部族形成了多样化的歌舞和生活习俗,如纳马族的“纳马步”和达玛拉族的民俗音乐等;在建筑方面,既有德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欧洲式风格建筑,也有本土的茅根屋顶传统住宅。此外,纳米比亚还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马鲁拉水果节、祖先的音乐声音知识和技能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特威菲尔泉岩画。

名称由来

纳米比亚(Namibia)这个名字来源于该国境内的沙漠——纳米布沙漠(Namib Sand Sea),“纳米布”是纳马语当中的一个词汇,意为“无边无际的”。

1884~1915年,纳米比亚一直是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被称为德属西南非德语“Südwestafrika”;1915年,纳米比亚遭到邻国南非的入侵,更名为西南非洲。1960~1962年,纳米比亚这个名字被首次提出,该国家的前政治家姆布伦巴·凯里纳(Mburumba Kerina)先以“纳米布共和国”命名,后来改为“纳米比亚共和国”。1968年,“纳米比亚共和国”这个名字得到国际的承认。

历史

前殖民时期

纳米比亚在古代和中世纪并没有像非洲其他地区那样出现强大的王国或帝国,因此其历史相对较为鲜为人知。在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由于移民原因,许多不同的民族曾在这里定居过。

桑人(San,又称布须曼人)是今纳米比亚地区最早的原住民,与科伊科伊人(Khoikhoi)有着血缘关系,主要居住在今纳米比亚的北部和东部地区。早在公元前25000年,桑人就生活在今纳米比亚南部的匈奴山脉(Huns Mountains),并在那里留下了彩绘石板。石器时代,他们迁移到境内的奥塔维山脉(Otavi Mountains),开始制作武器和工具,并猎杀该地区的野生动物。公元前6000年左右,桑人在今纳米比亚库内内区(Kunene Region)雕刻了特威菲尔泉岩画。公元前2000年左右,桑人迁移到境内的布兰德伯格山脉(Brandberg),留下了大量岩画。

达马拉人(Damara)是第一批从北部迁移到今纳米比亚地区的人,与桑人一样,都是纳米比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起源没有详细记录,大多数居住在今纳米比亚西北部地区,但也广泛分布在该国其他地区。公元前2000年,达马拉人饲养着少量牲畜,并种植烟草和南瓜,此后都以狩猎采集和放养牲畜为生。1800年之前,达马拉人占据了今纳米比亚的大部分地区,但当纳马人和赫雷罗人开始进入该地区来寻找更好的牧场时,大批达马拉人被迫迁徙或者丧生。

纳马人(Nama)是科伊科伊人中最大的族群,主要居住在今纳米比亚中部地区。公元前1世纪,纳马人在南部非洲和纳米比亚南部地区定居,与桑人和达马拉人不同,他们以自己饲养的牲畜为生。

班图人(Bantu peoples)是非洲最大的族群,由大约400个讲班图语言的族群组成,其中,讲班图语的奥万博人(Ovambo)和赫雷罗人(Herero)的到来标志着南部非洲(包括今纳米比亚)社会首次形成了部落结构。

奥兰姆人(Oorlams)也称巴斯特人(Basters),是纳马人的一支族群,也是今纳米比亚地区最后一批前殖民移民,最初由科伊科伊人、欧洲人和奴隶的混血后裔组成,他们与开普地区(今南非开普省)的欧洲势力有过接触。

欧洲的早期殖民侵略

最早来到纳米比亚海岸的欧洲殖民者是葡萄牙人。1485~1486年,葡萄牙探险家兼海员迭戈·考 (Diego Cão) 在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Johann II)的命令下进行航行,原计划在海上绕非洲航行,但未成功。1486年,迭戈·考在纳米比亚靠近大西洋的海岸(即今天的克罗斯角)竖立了一座由葡萄牙国徽和十字架组成的石制地标,代表了葡萄牙对领土的所有权;该地标于1893年被德国军舰船长贝克尔(Becker)发现,并被木制复制品替代,两年后再次被花岗石复制品替换。1487年,葡萄牙船长巴塞洛缪·迪亚兹 (Bartholomew Diaz)在今吕德里茨湾(Lüderitz Bay)竖立了另一个石十字架。此后,仍然还有船只来到这里,与沿海的纳马人交换货物,或者在这一带捕鲸。

荷兰殖民者在南非建立了开普殖民地后,逐渐向内地扩张。17世纪70年代,荷兰殖民者派了“梅兰德尔”号与“博德”号两艘小船,去详细测量纳米比亚沿海每一个登陆地点,并采购奴隶,寻找可以取得淡水、木柴、牛羊、大米和小米的地方。18世纪,来到纳米比亚的多半是探险家、官员猎人和商人。1738年和1760年,荷兰殖民者曾到过奥兰治河,进行勘查。1761年,一支荷兰探险队曾到达今纳米比亚的卡曼斯科(Kolmanskop)附近。英国法国、美国和荷兰的捕鲸远征队曾在今纳米比亚一带海岸外作业;1784~1786年,有一支英国舰队在这一带海域巡逻。1793年2月,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一支远征队,占领了沃尔维斯海湾。1795年,英国占领南非开普敦好望角后,向纳米比亚海域派遣巡洋舰,保护在这一带作业的英国捕鲸船和捕海豹船。

传教士是最早对纳米比亚地区表现出兴趣的欧洲团体之一。1806年,英国伦敦传教会开始向纳米比亚中南部的纳马兰传教;1811年,他们在纳米比亚南部建立了伯大尼镇(Bethanie),并在那里建造了一座教堂,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纳米比亚最古老的建筑;1814年,伦敦传教会派遣德国传教士海因里希·师梅伦到达贝大尼,建立了西南非洲第一个基督教传教站。1840年,德国莱茵传教会接管了贝大尼传教站,就开始了德国在西南非洲的传教活动,他们既进行传教,也经营商业,用经商为传教活动提供开支,同时,他们还参与纳米比亚各部落之间的战争。1850年左右,欧洲企业,特别是英国企业开始在今纳米比亚地区开采铜。1851年,英国人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率领探险队,去寻找北方的奥万博人。同时,传教士和商人纷纷来到今纳米比亚地区,用衣服、各种工具、白兰地酒、枪支、发射药、子弹交换当地人的牛羊和非洲鸵鸟羽毛,并且干预部落事务,参与部落之间的战争。1870年,芬兰传教会开始向奥万博人传教。

1876年,英国驻开普殖民地总督派特别专员来今纳米比亚地区进行调查,特别专员经过一系列活动后返回开普殖民地,他建议把沃尔维斯湾以及奥兰治河到普特边界的全部海岸官布为英国的领土。1878年,英国代表开普殖民地吞并了沃尔维斯湾,该地区由于1884年并入好望角。由于英国政府急于侵占其他地区,而开普殖民地政府此时也无力向纳米比亚地区派出军队或警察,因此,英国吞并纳米比亚计划未能实现。截至1878年末,英国王室在今纳米比亚地区共占领了其海岸的岛屿(1867年占领)和沃尔维斯港(1878年占领)。

德属西南非洲

德国的侵略和占领

1883年5月,德国不来梅商人阿道夫·吕德里茨(Adolf Lüderitz)在奥托·冯·俾斯麦的支持下,到安格拉佩克纳湾(即今吕德里茨湾)从纳马酋长手中收购了安格拉佩克纳周围的大片土地。吕德里茨计划在西南非洲建立德国殖民地,以防止不断增加的移民潮完全流失到其他国家;同年8月,吕德里茨又以500英镑和60支步枪的代价,购得奥兰治河至南纬26度间的全部海岸及所有港口海湾以及向内陆延伸20英里的腹地;10月,吕德里茨到达安格拉佩克纳湾,并催促德国政府加以保护。德国炮舰“来比锡”号到吕德里茨湾后,便打起了德国国旗。1884年,英国将它占领的沃尔维斯湾正式划归开普殖民地。当德国占领西南非洲沿海地带后,英国迅速采取行动,以阻止德国向内陆扩张。英国人让俾斯麦帝国顾问知道,他们不会承认任何外国势力对南纬18度以上葡萄牙帝国领土与开普殖民地边界之间地区的占领。然而,当英国拒绝保护德国在西南非洲的定居点时,奥托·冯·俾斯麦将此解释为英国放弃对赫雷罗和纳马地区的统治,并于1884年宣布西南非洲为德国的保护国。1884年,在柏林刚果会议上,德国葡萄牙英国就任意设定的纳米比亚边界达成了协议。

1885年,德国西南非洲殖民地协会(Deutsche Kolonialgesellschaft für Südwestafrika)成立,由于缺乏资金,阿道夫·吕德里茨将自己的土地卖给了新成立的协会;10月,海因里希·恩斯特·戈林(Heinrich Ernst Göring)作为帝国专员被派到西南非洲,与赫雷罗酋长签订了保护协定,接着,又同纳马人的一些部落签订了类似的协定。德意志帝国向非洲海岸派遣了三艘军舰,表明了其保护该地区的准备。1889年,柯特·冯·弗朗索瓦(Curt von François)率领的第一批德国保护部队被派往西南非洲。1890年6月,戈林与南部地区部落酋长签订了最后一个保护国条约;7月,奥托·冯·俾斯麦的继任者利奥·冯·卡普里维(Leo von Caprivi)希望在德属西南非洲和德属东非殖民地之间建立一座陆桥,因此德国英国签订了《赫尔戈拉德·桑西巴尔条约》(The treaty of Helgoland-Zanzibar),划定了它们各自的势力范围,这个协定规定了殖民西南非洲保护国东部的边界线,并将卡普里维地带纳入德国的保护范围;10月,德国任命柯特·冯·弗朗索瓦为驻西南非洲行政长官,他将温得和克定为德国政府的首都,增加了都护军的人员。

反抗战争时期

德国人与赫雷罗人、纳马人等部落的领导人谈判了所谓的保护协定,最初,赫雷罗人的领导人马赫雷罗(Manarero)接受了“保护协定”,但纳马人的领导人亨德里克·维特布伊(Hendrik Witbooi)拒绝了。1888年,德国人没收了赫雷罗的土地和大量的牲畜,目的是将西南非洲变成定居者殖民地,这使马赫雷罗宣布废除保护协定。1890年,德国士兵袭击了纳马人。1892年,纳马人与赫雷罗人缔结和约,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德国侵略者。1893年4月,科特·冯·弗朗索瓦决定攻击维特布伊的部队,双方都损失惨重,维特布伊带着他的大部分人民逃走了,从那时起,他继续攻击德国人和商队。1894年,新上任的指挥官洛伊特温市长最终在诺克路福山脉击败了维特布伊,维特布伊及其部下被迫投降,签订保护协定。

德国在西南非洲建立起殖民统治后,越来越多的德国商人和农民来到这个国家,德属西南非洲的开发取得了进展,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进入牧场和水源变得越来越困难。定居者与非洲人民的冲突日益加剧,他们打压非洲人的牲畜贸易,夺取他们的土地。西南非洲多地人民不断举行起义,其中,规模最大是赫雷罗人和纳马人的起义。

1904年1月,塞缪尔·马赫雷罗(Samuel Maherero)领导下的赫雷罗起义在奥卡汉贾爆发。叛乱很快蔓延到整个赫雷罗地区和达马拉兰,造成123名白人死亡,铁轨和电话连接中断,农场和公共建筑起火。随着起义军温得和克推进,柏林方面决定出重兵镇压,1904年5月3日,德军总参谋部任命洛塔尔·冯·特罗塔(Lothar von Trotha)中将为德属西南非洲总司令;6月,特罗塔带着1.4万部队抵达西南非洲;8月,德军在瓦特贝格战役取得了胜利,特罗塔下达了种族灭绝令,让德军屠杀赫雷罗人。

与此同时,纳马人起来反抗德国人,他们在维特布伊和雅各布·莫伦加(Jacob Morenga)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游击战。1905年10月,维特布伊在德国补给运输船遇袭中身亡。1907年,当雅各布·莫伦加试图组织针对开普地区德国人的行动时,被开普警方杀害,因英国人担心莫伦加也可能在开普敦地区制造动乱。

1904年至1908年,德国军队与赫雷罗和纳马叛军之间的冲突仍在继续,但赫雷罗的抵抗已基本瓦解,党卫队士兵围捕幸存者。剩下的难民,包括妇女和儿童,被迫进入集中营和劳改营,为德国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工作,以建设德国殖民地。1907年,柏林召回冯·特罗塔,他以残酷的方式建立德国对西南非洲的控制,遭到了非洲和欧洲的谴责。直到1908年,德军大屠杀结束,德国殖民当局关闭了集中营,据估计,在这场大屠杀中,有数万到10万赫雷罗族人和1万纳马族人遭到杀害。此后,所有赫雷罗族人被当成劳工,所有黑人都被剥夺了拥有土地或牲畜的权利,部落地区的财产被没收,奥万博、达马拉、辛巴和雷霍伯特巴斯特等更偏远地区的部落也受到了这一发展的影响。该地区的德国人曾一度平静过一段时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南非统治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9月9日,当时属于英国自治领地的南非联邦加入到了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而当时正式保持中立的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屈服于英国的压力加入了联盟,战争中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1915年5月,南非联邦进入西南非洲,当时南非联邦首任总理路易斯·博塔(Louis Botha)将军下令40000名南非军队进入该领土,驻西南非洲9000名左右的德军被击溃,不断向北撤退;7月9日,德属西南非洲选择投降,结束了德国31年的统治。1919年,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同战胜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德国必须放弃所有殖民地,西南非洲成为国际联盟的强制性领土。同年5月,协约国最高会议决定南非联邦对西南非洲委任统治。

1920年12月17日,国际联盟将纳米比亚纳入南非联盟的强制性领土。这项授权附带了一些条件:南非不得在该国建立军事基地或招募当地人服兵役,他们也有义务支持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南非延续了德国的习惯,并将纳米比亚视为殖民地,为了巩固其在西南非洲的统治,对奥万博人、纳马人和巴斯特人进行了镇压和屠杀。西南非洲被划为“警察地带”和“部落地带”两个部分,其中中部和南部地区被视为“警察地带”,大部分土地分配给白人移民,只有1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留作保留地供非洲人居住;在这一地区,非洲人受到警察管制,实行通行证和许可证制度,长期以来一直为白人移民提供劳动力,担任工人、仆人或农场雇工。而北部地区不属于“警察地带”的范围,面积约有35万平方千米,土地尚未被征用,也没有欧洲移民,被称为“部族地带”。随着委任统治的实施,“警察地带”不断向北扩张。1922年,南非人镇压了邦德尔瓦特人的叛乱,随后南非当局公布的《土著居民管理法》,规定在“警察地带”增设几个保留地,但这些保留地都是贫瘠缺水的沙地。1926年,南非当局又决定在保留地的四周围起铁丝网。

1946年,南非总理扬·斯马茨提议将纳米比亚纳入南非作为第五个省份,但遭到联合国的拒绝。南非作为回应否认了联合国作为国际联盟的合法继承者,并在1949年通知联合国,宣布不再向其传达有关该领土的信息,理由是委任统治已因联盟的解体而失效。随后,南非议会通过《西南非洲事务修正法案》,宣布西南非洲为南非的一个省,正式吞并纳米比亚。南非国民党(1948年掌权)陆续颁布了《班图斯坦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正式实施了种族隔离政策。1951年,南非种族隔离法扩展至纳米比亚,加强了其种族歧视政策。接着,南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西南非洲和南非联邦的行政制度合并为一体。1954~1955年,西南非洲的土著居民管理局由南非班图事务部管理。南非班图事务部委员会成为西南非洲的行政长官。根据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南非白人控制了87%的国土,而黑人只占有13%的土著保留地。

20世纪50年代,欧洲种族主义的名誉扫地和南亚的非殖民化导致国际社会日益谴责南非的种族政策,与此同时,西南非洲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1958年,萨姆·努乔马(Sam Nujoma)成立了奥万博兰人民组织 (OPO),组织人民罢工和示威抗议南非种族隔离法。1959年底,南非警察在西南非洲温得和克犯下了一场大屠杀: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他们向一场反对黑人搬迁到乡镇的和平示威活动开枪,战争中有13人死亡、52人受伤。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指出,南非管理该领土的方式违反了授权、《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以及联合国大会本身早先的决议。

1960年,在得到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的承认后,奥万博兰人民组织更名为人民组织(SWAPO,简称人组党),萨姆·努乔马和一些战友离开西南非洲,准备武装战斗。1962年,南非成立了“西南非洲事务调查委员会”(奥登达尔委员会),目的是在西南非洲引入南非种族主义的本土政治。1964年,南非在西南非洲实施奥登达尔计划(The Odendaal Plan),按照南非模式设立了10个家园,这导致联合国要求南非撤回对西南非洲的行政授权,但南非无视联合国的要求,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呼吁所有人民开始武装反抗镇压。

独立斗争时期

1966年8月26日,西南非洲人民组织领导的游击队在北部的卡普里维地带袭击南非军队,开始了反对南非统治的武装斗争,他们在奥万博兰(Ovamboland)发生了第一次战斗,南非政府宣布该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同时,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又在城市、农村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运动。1967年,联合国大会设立了联合国西南非洲理事会,负责管理西南非洲领土直至独立。1968年,理事会更名为联合国纳米比亚理事会,当时大会宣布,根据其人民的意愿,该领土从此更名为纳米比亚。1969年8月,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发表公报,表示要坚持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壮大,武装斗争的范围日益扩大。

在解放军叛乱的后期,纳米比亚成为南部非洲美苏冷战代理人冲突的几个爆发点之一。1969年,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南非从纳米比亚撤军;1971年,国际法院重申联合国对纳米比亚的管辖权并要求南非退出,但南非都忽视了这些要求。同时,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得到了苏联的武器支持和军事训练,其政治领导层也得到了苏联、古巴安哥拉军事派别的军事援助;1971年底,纳米比亚发生总罢工,导致该国整个经济几乎瘫痪。南非人监禁了罢工领导人,并宣布纳米比亚北部进入紧急状态,许多合同工,其中包括大量奥万博人,前往北方参加对南非的武装斗争。

1972年,联合国继续坚持让南非撤军,但南非加剧了其歧视政治。南非希望向卡万戈斯和奥万博斯施压,使其进入某种自治状态,以破坏联合国的要求。然而,人组党成功地号召抵制这次投票,因此人组党领导人和追随者被拘留或公开殴打。尽管如此,纳米比亚各地仍举行示威活动,人组党战士人数不断增加。南非动员了更多军队并派往纳米比亚。1973年,斯瓦波成立了纳米比亚人民解放军(PLAN),在那里组织了自由战士。1973年12月,联合国正式承认纳米比亚人民组织是“纳米比亚人民的真正代表”,并给予他们观察员地位。

1975年,安哥拉独立,为西南非洲人民的武装斗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安哥拉的南部成为西南非洲人民加强游击队活动的基地;联合国要求南非在1975年6月之前确定从纳米比亚撤军的日期,南非无视这一要求;1975年底,南非入侵安哥拉领土,并成功消灭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纳米比亚自由战士部队,然而,他们的成功只持续到安哥拉自由战士参与战斗,南非因没有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从安哥拉撤军。与此同时,南非已经失去了联合国最后的信誉,因为入侵安哥拉直接违反了联合国的授权,该授权禁止南非使用纳米比亚作为部署区。1976年,纳米比亚中部和南部的保守派领导人和团体加入南非人民组织,争取独立的斗争得到加强。1976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385号决议责南非对纳米比亚的武装占领和在纳米比亚实行种族政权,要求撤出南非的行政机构,纳米比亚在联合国的监督下举行自由选举。

国际压力

1977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五国成员美、英、法、联邦德国和加拿大成立西方联络小组(WCG),提出解决纳米比亚问题的建议。1978年4月和7月,南非和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先后接受了关于解决纳米比亚独立问题的法案,这个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南非军队逐步从纳米比亚撤出,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选举,以实现纳米比亚的独立。接着,联合国安理会在这个法案的基础上,于同年9月通过了关于纳米比亚独立问题的第435号决议,1978年12月31日被指定为纳米比亚的美国独立日期。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通过后,南非当局起初接受了该决议,但突然又撤回了,并建立傀儡政权,企图把纳米比亚人民的真正代表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排除在外。1978年底,南非在纳米比亚举行所谓“制宪议会”(后改为“国民议会”)选举,设立了名为“部长委员会”的政权机构。

谈判和过渡

1981年,纳米比亚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大萧条影响了纳米比亚主要出口产品钻石、铜和铀的价格,干旱和恐怖主义使牧场主陷入瘫痪,以及由于1970年代的过度捕捞,渔业处于低潮,越来越多的白人开始离开纳米比亚。同样受到重创的南非发现纳米比亚的利润较低,其对纳米比亚的补贴和对该国的防务是沉重的负担。南非政府任命的领土总署长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部长之间产生了摩擦,临时政府于1983年随着主席德克·马奇先生(Mr Dirk Mudge)和部长会议的辞职而垮台。

1985年,南非又签署“纳米比亚自治宣言”,成立了由“多党会议”组成的“民族团结过渡政府”,这一切都未得到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承认。日益增长的厌战情绪和超级大国之间紧张关系的缓和迫使南非安哥拉古巴苏联和美国的压力下加入了《三方协议》,国际间关于纳米比亚独立的谈判持续不断。由于南非坚持“联系方案”,把古巴从安哥拉撤军作为实现纳米比亚独立的先决条件,以及设置其他障碍,这些谈判都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由于国际社会支持纳米比亚人民正义斗争和要求对南非实行制裁的浪潮日益高涨,南非无力抵抗。为了声援南非的黑人运动以及纳米比亚的独立斗争,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起了撤资运动,到了80年代,西欧和日本也纷纷响应,将资本撤出南非。1988年,安哥拉要求纳米比亚实现独立,作为撤军的条件。南非政府起初犹豫不决,但南非人厌倦了战争,因此同意与安哥拉、古巴和美国作为调解人进行谈判,支持人组党的苏联充当了后台调解人;5月,美国调解小组将来自安哥拉、古巴和南非的谈判代表以及来自苏联的观察员聚集在伦敦;接下来的7个月里,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外交演习,各方达成了协议,以实现该地区的和平,并使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435号决议的实施成为可能;12月13日,古巴、南非和安哥拉人民共和国同意古巴军队从安哥拉全部撤军;12月22日,安、古、南三国在纽约签署关于和平解决西南非洲问题的三方协议,同意从1989年4月1日起实施435号决议。

1989年4月1日,第435号决议正式开始执行,南非任命的总督路易斯·皮纳尔(Louis Pienaar)将军正式开始管理该领土向独立的过渡,但过渡并不顺利,纳米比亚有大约2000名解放军武装成员违反了由人组党主席萨姆·努乔马向联合国秘书长作出的书面保证,纳米比亚人民组织的军事分支纳米比亚解放军从安哥拉越过边境,试图在纳米比亚北部建立军事存在,特别代表授权一支有限的南非军队特遣队协助西南非洲警察恢复秩序。随后发生了一段激烈的战斗,期间有375名解放军战士被杀;4月9日,在温得和克郊外的埃乔山野生动物公园举行的联合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制定了一项计划,将南非军队限制在基地内,并将解放军海军人员送回安哥拉;11月,歧视性立法被废除,南非从纳米比亚撤出全部军队,约42000名难民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UNHCR)的支持下安全自愿返回,纳米比亚举行制宪议会选举,萨姆·努乔马领导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以57%的多数票获胜;12月21日,纳米比亚组成影子内阁。

独立至今

1990年2月,纳米比亚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努乔马当选总统;3月21日,纳米比亚正式宣告独立,成为了英联邦第50个成员国;4月23日,纳米比亚成为联合国第160个会员国。1993年,为了实现从南非的经济独立,纳米比亚推出了自己的货币纳米比亚元,它在一段时间内与南非兰特挂钩。1994年3月1日,南非将沃尔维斯湾沿海飞地及12个近海岛屿移交给纳米比亚。在此之前,两国政府进行了三年的双边谈判,并于1992年11月成立了过渡性联合行政管理局 (JAA),以管理这片300平方英里的领土。这一始于1878年的领土争端的和平解决受到了美国和国际社会的赞扬,因为它履行了联合国安理会第432号决议(1978年)宣布沃尔维斯湾为纳米比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规定。

1994年,纳米比亚举行了第二次选举,人组党保持绝对多数,萨姆·努乔马被确认为总统。同年,卡普里维东部的洛兹人(Lozi people)成立了卡普里维解放阵线,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卡普里维地区。1998年8月,纳米比亚国防军(NDF)部队作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特遣队的一部分被派往刚果,东北部卡普里维地区的分离主义企图被成功镇压;10月底,卡普里维地区发生分裂活动未遂;11月下旬,议会通过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允许努乔马连任两届以上,纳米比亚驻英国高级专员本·乌伦加(Ben Ulenga)辞职,以抗议该修正案和纳米比亚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军事介入,乌伦加后来组建了一个新的政治团体,注册为民主党大会(CoD)。1999年8月2日,分离主义分子袭击卡蒂马·穆利洛(Katima Mulilo)后,纳米比亚安全部队在赞比西河地区的镇压行动受到侵犯人权的指控;12月,世界法院在博兹瓦纳与纳米比亚的领土争端中裁定博茨瓦纳胜诉,将塞杜杜判给博兹瓦纳。

1999年,纳米比亚与安哥拉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这影响了自1975年安哥拉独立以来一直持续的安哥拉内战;2001年,纳米比亚政府军跨界向安哥拉南部发动针对安盟的袭击。经过多年的相对平静,土地改革重新成为纳米比亚政治中的一个决定性问题。尽管有十多年的独立和多数人统治,近20万黑人维持生计的旗帜和租来的劳工仍然深陷贫困之中。执政的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内外的激进分子指出,纠正黑人和白人之间严重不成比例的土地所有权模式仍然失败,并向政府施压,要求采取津巴布韦式的“快速通道”土地改革。2002年8月,新总理西奥-本·古里拉布(Theo Ben Gurirab)表示,土地改革是当务之急;萨姆·努乔马总统说,白人农民必须接受改革计划。2003年10月底,卡普里维叛国罪审判开始,这场审判长达12年,大多数被告在监狱里度过了十多年,其中22人在审判结束前死于狱中。

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党政府时期,重视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2009年11月,纳米比亚举行独立以后的第四次议会和总统大选,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党获胜,赢得国民议会72个民选席位中的54席,该党候选人希菲凯普涅·波汉巴(Hifkepunye Pohamba)再次当选为总统,并于2010年3月正式就职。2010年11月,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党在地方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在省议会选举中得票92%。2012年11月底,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党成功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集体,希菲凯普涅·波汉巴和哈格·根哥布(Hage Geingob)分别再次当选主席和副席,南戈洛·姆本巴(Nangolo Mbumba)当选总书记。随后,波汉巴总统对内进行大幅改组。2014年11月,纳米比亚举行总统和国民议会选举,哈格·根哥布作为人组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以87%的得票率当选总统,于2015年3月21日就职。2019年11月,纳米比亚举行独立后第六次总统和国民议会选举,根哥布总统以56.3%的得票率胜选连任,并于2020年3月21日就职。2024年2月,南戈洛·姆本巴在首都温得和克宣誓就职,成为该国独立后第四任总统。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纳米比亚地处非洲西南部,介于南纬17°~29°,东经11°~25°之间,东邻博茨瓦纳,西濒大西洋,南毗南非,北和东北面与安哥拉赞比亚毗邻,东西宽度在480~930千米之间,南北长约1300千米,国土总面积824269平方千米,居非洲第15位、世界第34位;海岸线长约1600千米,海域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纳米比亚时区属于东2时区,当地时间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早2个小时,没有夏令时。

气候

纳米比亚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是撒哈拉沙漠以南最干旱的国家;同时因地势较高,气温略低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一年分四季:春(9月~11月)、夏(12月~次年2月)、秋(3月~5月)、冬(6月~8月)。年平均气温为20.6°C;月平均气温在24°C(11月~3月)和16°C(6月~7月)之间;每日最高气温定期在40℃以上,日平均气温不低于0℃。内地夏季白天平均气温为20℃~34℃,偏远的北部和南部地区气温经常高于40℃;内地冬季白天平均气温为18℃~25℃,夜间气温经常低于0℃,并常有平流雾;沿海地区受本格拉寒流影响,气温常年保持在15℃~25℃,夜间常有平流雾。内地相对湿度平均在25%~70%之间。

纳米比亚年均300天为晴天,降水少,年平均降水量269.2毫米,除最南部在冬季 (6月~9月) 降雨外,全国70%的降雨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5月和9月降雨量最少;年降雨量地区差别较大,西南部和沿海地区降雨量不足50毫米,中部地区降雨量350毫米,东北部地区降雨量700毫米。此外,纳米比亚冬季偶尔会出现陆地吹向海洋的干热风(离岸风),由于海岸后面的地区是沙漠,便会形成沙尘暴。

地质

纳米比亚处于卡拉哈里克拉通的西北部,其南部属卡拉哈迪克拉通,北部属刚果克拉通。受控于泛非构造——造山作用,纳米比亚主要为一系列北东、北西向构造,以褶皱、逆冲断层为主。它们对晚古生代以来火山石的分布、后期沉积盆地的形成及沉积岩的展布具有重大影响。

纳米比亚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至新生界,其次为第三纪以来的沉积层,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地层以及古生代到新生界的地层。其中,古元古代地层主要为变质岩系,由侵入岩、变质沉积物角闪岩片麻岩等构成,出露区域为纳米比亚中部、北部;中元古代地层主要为纳马夸(Namaqua)变质岩系,由变质沉积物、侵入变质岩、花岗片麻岩等构成,出露区域为纳米比亚中部;晚元古代地层较为复杂,处于达马拉造山带,由碳酸根、火山石、沉积岩等构成,出露区域为纳米比亚西北部和中部。

地形地貌

纳米比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全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东部地区为沙漠地区,西部为沿海地区,北部为平原地区,最高点为位于中央高原的柯尼希斯坦(Königstein)山峰,海拔2606米。纳米比亚的地貌通常由五个地理区域组成,分别是中央高原(the Central 高原)、纳米布沙漠(the Namib Desert)、大悬崖(Great Escarpment)、布什维尔德(the Bushveld)和卡拉哈里沙漠(the Kalahari Desert)。

中央高原位于纳米比亚的中部,从北向南延伸,西北与髅海岸接壤,西南与纳米布沙漠及其沿海平原接壤,南部与奥兰治河(Orange River)接壤,东部与卡拉哈里沙漠接壤,是纳米比亚最大的地貌景观;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地形以山峰、岩层和广阔的平原或草原为特征,北部有埃托沙盆地,海拔约1000米。

纳米布沙漠位于纳米比亚的西部,与大西洋海岸接壤,从南非西北部一直延伸到安哥拉,全长2000千米,是沿着纳米比亚海岸线延伸的一大片砾石、沙丘和平原;向内陆延伸长达150千米,平均宽度100千米,包括北部的考科维尔德沙漠(Kaokoveld Desert)和骷髅海岸(the Skeleton Coast)以及沿中部海岸广阔的纳米布沙海,地形以迁移的沙丘带、峡谷和干涸的河床为特征。

大悬崖位于纳米比亚的霍马斯高地(the Khomas Highlands)上,从纳米比亚的北部一直延伸到南部(但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范围),由哈特曼、贝恩斯和朱伯特等山脉构成,是中部高原向下的陡峭斜坡;大悬崖将西部沿海地区(即纳米布沙漠)与中央高原分开,海拔超过1000米,地形以山脉、岩石为特征。

布什维尔德位于纳米比亚的东北部,与安哥拉接壤,由卡万戈和赞比西河地区(前身为卡普里维)组成,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区域;海拔800~1200米,地形以热带森林、多年生河流(纳米比亚只有五条常年河流)和林地稀树草原为特征。

卡拉哈里沙漠位于纳米比亚的南部,横跨南非、博茨瓦纳等多个国家,是卡拉哈里盆地的一部分,地形以古老的红色沙丘和稀疏的植被为特征,有各种各样的局部地貌,从极度干旱的沙质沙漠到似乎违背沙漠标准定义的地区,其中一个地区被称为多肉植物卡鲁(Succulent Karoo),拥有5000多种植物(纳米比亚约有1000种植物)。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纳米比亚共有28条河流,除了北部的库内内河(Kunene River)、奥卡万戈河(Okavango River)、赞比西河(Zambezi River)、乔贝河(Chobe River)和南部的奥兰治河(Orange River)之外,纳米比亚没有永久性的河流,所有这些河流的源头都在纳米比亚以外,并与其他国家共享。

库内内河发源于安哥拉南部,从源头始向南流,过卡卢埃凯后转向西成为纳、安两国界河,西入大西洋,全长945千米, 在纳米比亚境内流域面积14100平方千米。河流年平均径流量50.21亿立方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最大为111.56亿立方米/年,最小为12.11亿立方米/年。

奥卡万戈河发源于安哥拉南部,全长1600千米, 纳、安两国界河段长415千米,主要支流有库班戈河(Kubango River)等。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52.63亿立方米,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为98.10亿立方米/年,最小为22.60亿立方米/年。

湖泊

纳米比亚共有6个内陆湖泊,其中仅有2个永久天然湖泊,分别为奥奇科托湖(Otjikoto Lake)和吉纳斯湖(Guinas Lake)。奥奇科托湖位于纳米比亚楚梅布以北25千米处,靠近B1路,直径为102米,深度超过91.44米,是由塌的喀斯特洞穴形成的天坑湖。吉纳斯湖位于纳米比亚楚梅布以西38千米处,靠近D3043路,面积为0.66公顷,平均深度105米,最大深度130米,是纳米比亚仅有的两个永久天然湖泊中较大的一个,被列为世界第12大水下洞穴。

地下水

纳米比亚只有42%的土地覆盖着含水层,其中26%的面积包含多孔含水层和16%的裂隙含水层。在这些含水层中,只有约14000平方千米的井眼产量超过15立方米/小时,占总面积的3%,主要含水层位于下卡拉哈里·斯坦普里特盆地(Lower Kalahari-Stampriet Basin)、上卡拉哈里·库韦莱·赞比西盆地(Upper Kalahari-Cuvelai-Upper Zambezi Basin)。

水利

截至2022年末,纳米比亚共有18个水库,1个海水淡化厂、16个水处理厂,主要水库有哈达普水库(Hardap Dam)、冯巴赫水库(Von Bach Dam)、瑙特水库(Naute Dam)等,主要海水淡化厂为埃龙戈海水淡化厂(Erongo Desalination Plant),主要水处理厂有戈兰加布再生水厂(Goreangab Water Reclamation Plant)、沙卡蒂水处理厂(Oshakati Water Treatment Plant)、伦杜净化厂(Rundu Purification Plant)等。

其中,哈达普水库位于温得和克以南260千米处,是纳米比亚最大的水库,于1960年动工建设,并于1963年完工,容量为320.3亿平方千米;冯巴赫水库位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以北约60千米、奥卡汉贾(Okahandja)镇东南5千米处,是纳米比亚第三大水库,于1970年投入使用,容量约为4900万立方米,为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提供了约一半的用水;埃龙戈海水淡化厂位于斯瓦科普蒙德以北35千米处,是南部非洲最大的逆渗透海水淡化厂,于2010年6月1日开始运营,每年可产淡水量2000万立方米,自2013年以来,累计淡水产量已超过8300万立方米;戈兰加布再生水厂位于温得和克,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运行时间最长的直接饮用水再利用设施,于1968年开始运营,每天可供水2.1万立方米,为温得和克提供约35%的饮用水供应。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纳米比亚土地总面积82429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纳米比亚农业用地面积占47.2%(耕地面积占1%,永久作物面积0%,永久牧场面积46.2%),森林面积占8.8%,其他面积占44%。此外,纳米比亚45%的土地处于保护管理之下,包括公共保护区、私人或永久业权农田、国家公园和保护区。

矿产资源

纳米比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藏有金刚石、铀、铜、铅、锌、金等。截至2021年11月,纳米比亚已开采的矿产有30余种,铀、金刚石是纳米比亚的优势矿产,铀矿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金刚石储量居世界第六位,其他重要矿产还有铜、铅、锌和金等。

纳米比亚金刚石沿大西洋海岸和奥兰治河流域分布,储量747.10万克拉,资源量9187.80 万克拉。纳米比亚金刚石主要产在金刚石Ⅰ区、Ⅱ区(Diamond Area Ⅰ、Diamond Area Ⅱ)、奥兰治河口,以及库内(Knene)河口与金刚石T区之间的四个成矿区内,矿床类型主要为滨海砂矿型和洪积砂矿型,金刚石质量高、晶型好,其中宝石级的钻石比例高达95%。2021年,纳米比亚钻石产量为150万克拉。

纳米比亚铀矿多分布在大西洋沿岸纳米布沙漠及达马拉造山带陆内分支中央带,储量50.4万吨(八氧化三铅储量26.7万吨),资源量约65.99万吨。纳米比亚全国已发现8处铀矿,矿床类型主要包括白岗岩型、钙结岩型以及砂岩型,其中白岗岩型铀矿以罗辛(Rossing)铀矿床和湖山(Husab)铀矿床为代表,钙结岩型铀矿以兰格海因里希(Langer Heinrich)铀矿床为代表,而砂岩型铀矿化以72英里(Mile 72)铀矿床为代表。2021年,纳米比亚铀产品产量7050吨。

纳米比亚铜矿资源主要分布于奥塔维山和奥兰治河北岸,储量约为200万吨,资源量约623. 40 万吨。纳米比亚铜矿主要产于海伯(Haib)矿、茨丘迪(Tschudi)矿等,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2021年,纳米比亚铜出口量为43062吨。

水资源

纳米比亚水资源主要来源于边境河流、短暂河流上的水坝、地下水、喷泉、海水淡化和循环水,水资源保证年产量约500亿立方米。2020年,纳米比亚可再生水资源总量399.1亿立方米,内部可再生水资源总量(IRWR)61.6亿立方米,外部可再生水资源总量337.5亿立方米,可再生地下水总量21亿立方米,可再生地表水总量378.5亿立方米,人均可再生水资源总量15707.00立方米,总取水量2.9亿立方米,人均取水量113.35立方米。2023年6月8日,纳米比亚成为非洲南部第一个、全非洲第八个加入《保护和利用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公约》(联合国水公约)的国家。

森林资源

截至2021年末,纳米比亚森林面积为65678.9公顷,森林覆盖率8%,拥有43个已登记和新兴的社区森林,覆盖该国北部10个地区,面积约72537平方千米,其中95%与社区保护区重叠。1990~2010年期间,纳米比亚平均每年损失73600公顷森林或0.84%森林覆盖率,共损伤约1472000公顷森林面积、16.8%森林覆盖率。

渔业资源

纳米比亚海域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受南大西洋寒流影响,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幼鱼产地之一;主要渔业资源分为小型中上层鱼类和底层鱼类,主要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有鱼、沙丁鱼、鲤鱼和鲭鱼等,底层鱼类有鳕鱼、鲆鲽形目、梭鱼以及龙虾和蟹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纳米比亚野生动物丰富,哺乳动物有114种,其中特有哺乳动物8种,包括高角羚等;鸟类有644种,其中南部非洲特有鸟类90种以上、纳米比亚特有鸟类13种,包括红胸黑鵙珠鸡等;昆虫1500多种,包括蜣螂、蚱蜢等;爬行纲200多种,包括避役铅山壁虎等;淡水鱼类114种,其中特有鱼类5种,包括吉纳非鲫(Tilapia guinasana)、尖齿胡(Clarias gariepinus)等;两栖动物仅有蛙类1种,但蛙类很多,约有51种,包括散疣短头蛙、普通河蛙等;常见的一些动物包括斑马大林羚大象鬣狗科、角马和独特的犬羚属等;濒危动物主要有非洲野犬白犀黑犀山斑马猎豹、非洲丛林象、瓦氏赤羚等。

纳米比亚沿海水域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海葵属有紫点海葵、条纹海葵等,头足纲有章鱼、十腕总目等,甲壳类有鹰爪虾寄居蟹等,软体动物门有心蛤、青口贝等,海洋鱼类北方蓝鳍金枪鱼刀鲚等,海洋哺乳动物有鲸目海豚、海豹等,其中海豹种群数量超过100万只。

纳米比亚将大象、鳞甲目犀牛等濒危动物视为重点保护对象,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犀牛种群和世界上最大的黑犀牛种群,每年会进行野生动物种群的监测和打击野生动物偷猎的行为,以致黑犀牛种群于2020年被自然保护联盟(IUCN)从“极危”重新分类为“濒危”。2021年2月,纳米比亚在温得和克启动了修订后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和执法战略,规定了未来的野生动物保护、反偷猎和执法等战略计划领域。

植物

纳米比亚有三种主要的植被类型:稀树草原、林地和沙漠,64%的面积为热带草原,20%的面积为干燥林地和森林,16%的面积为沙漠,其中,稀树草原植被以大果紫檀等灌木植物为主,林地以金合欢树等阔叶树植物为主,沙漠以甘草等多年生草类植物为主;共有195个植物科,4300多个植物物种、亚种和变种,主要植物有阿房宫(Tylecodon paniculat)、沙漠、野生鼠尾草箭袋树等。

纳米比亚的特有植物超过1000种,包含500种多肉植物和300土生植物,主要有纳米芦荟(Aloe namibensis)、五十铃玉等;濒危保护植物超过500种,主要有魔鬼爪(Harpagophytum procumbens)、百岁兰等;外来植物300多种,主要有橡胶藤、银合欢等;药用和材料植物超过1000种,主要有马卢拉树、仙人掌等;有毒植物100多种,主要有瓶子树等;约25%的植物分布在多肉植物卡鲁地区,涵盖50多个科,约1000种。

纳米比亚濒危保护植物以爪钩草属、千岁兰为代表,其中魔鬼爪是纳米比亚最著名的植物之一,主要​​生长在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和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中,因药用价值而被过度使用,于1977年被纳米比亚列为受保护物种;千年兰巨魔芋海椰子并称为世界三大珍稀濒危旗舰植物,仅分布于纳米布沙漠里,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里,纳米比亚对一些生长年代久远的千岁兰植株使用铁丝网围栏保护。

自然保护地

纳米比亚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20个国家级保护区,总面积为135906.29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陆地面积的17%,超过了平均每个国家12.2%的保护区覆盖率。1907年3月22日,德国总督弗里德里希·冯·林德奎斯特(Dr Friedrich von Lindequist)宣布埃托沙河以南、以北和以西的地区为禁猎区,这一地区也被称为第2号野生动物保护区,总面积约90000平方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纳米比亚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5年,纳米比亚的前南非殖民政府颁布了《自然保护法令》,宣布要成立20个保护区。1990年,纳米比亚新独立的政府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保护措施,邀请统筹农村发展与自然保护组织(IRDNC)共同合作;1996年,纳米比亚的立法被修订,以建立社区保护协会;两年后,第一批四个保护区注册;截至2023年初,纳米比亚共有86个社区保护区。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大规模的商业偷猎、非法狩猎和严重的干旱,纳米比亚西北部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几乎消失。1983年,当第一次以社区为基础的保护工作开始时,只剩下黑犀、沙漠适应象和大多数其他物种的残余种群。纳米比亚除了要恢复原先的生态环境外,受非法市场影响(亚洲象牙和牛角市场以每公斤价格飙升的价格),还面临着大象犀牛偷猎问题,以及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

埃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位于纳米比亚最北部,是非洲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野生动物园之一,面积达2.2万平方千米。1851年,埃托沙国家公园地区被欧洲人首次发现,1907年成为动物保护区,此后保护区面积不断变化,至1956年达10万平方千米,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园内有一处面积达5000平方千米的巨大低洼盐碱地——“埃托沙盆地”,周围常年生活着约300多种非洲野生动物,包括许多濒危物种如黑犀、黑脸羚羊和非洲大象等。该地共栖息着340余种鸟类,是南部非洲火烈鸟的重要繁育地之一,每年雨季时,数以百万计的火烈鸟来此繁衍后代。游客可自驾车在公园内观赏野生动物。

纳米布·诺克卢福国家公园(Namib Naukluft Park)从纳米比亚中部的高原一直延伸到纳米布沙漠的广阔盆地,面积49768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的野生动物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区之一。由1968年的诺克卢福斑马公园、1907年的纳米布沙漠公园以及国有土地合并而成。公园共有四个部分:索苏斯弗莱(Sossusvlei)和塞斯里姆(Sesriem)、瑙克鲁夫特(Naukluft)、纳米布部分和三明治港。其中塞斯里姆(Sesriem)和索苏斯弗莱(Sossusvlei)是公园的亮点,塞斯里姆有18个露营地,配有公用洗浴设施,索苏斯瓦莱(Sossusvlei)拥有巨大的红色沙丘、骆驼刺和偶尔在丰雨后蓄满的浅水池(Vlei)。

纳米布-诺克卢福国家公园地理环境包括沙丘,塞里姆峡谷,砾石平原,诺克卢福山脉、北部的岛山和季节河等。生活在其中的野生动物有大羚羊、哈特曼山斑马(Equus zebra hartmannae)、黑犀长颈鹿跳羚等,其中鸟类有肉垂秃鹰(Torgos tracheliotos)、黑头鸨( Neotis ludwigii)和沙丘歌百灵(Calendulauda erythrochlamys)等。

自然灾害

纳米比亚自然灾害主要为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和洪涝,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等。此外,纳米比亚还有蝗灾等生物灾害。1980~2020年期间,纳米比亚年平均干旱灾害次数为9次,其中2013~2016年期间的干旱事件,影响了纳米比亚约45万人,并造成了大规模的粮食不安全。1980~2020年期间,纳米比亚年平均洪涝灾害次数为15次,其中2011年的洪灾影响了纳米比亚近50万人,超过6万人流离失所,19000人被安置在难民营,65人死于洪水。2021年4月4日9时41分,在纳米比亚(南纬19.85度,东经14.60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020年8月,纳米比亚出现蚱蜢灾情;10月,蝗虫入侵了40万公顷土地,使5000公顷牧草遭到严重破坏。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纳米比亚以区(省)作为国家以下一级行政区划。自2013年以来,纳米比亚共有14个行政区(Region),这些行政区又细分为121个选区(Constituency)。

主要城市

纳米比亚主要城市有温得和克、鲸湾港、斯瓦科普蒙德、奥沙卡蒂、楚梅布、吕德里茨港等。

温得和克

温得和克(Windhoek)是纳米比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地处中部高原,海拔1650米,人口约32.6万,被誉为“纳米比亚的心脏”。温得和克建于1890年,后为德国殖民者的统治中心;1915年后被南非占领,成为南非种族主义者统治的据点;1990年3月21日获得独立。温得和克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工商业、旅游业繁荣,有国际机场和方便的公路网和铁路线,市区分白人居住区和本地人居住区,主要象征和标志为一座具有古罗马式建筑风格的红色尖顶教堂。

鲸湾港

沃尔维斯湾(Walvis Bay)亦称沃尔维斯湾,位于纳米比亚西海岸,是纳米比亚第二大城市、重要的港口和旅游城市。鲸湾港作为货港,主要输出楚梅布的铅、锌、铜等精矿,铁路可通楚梅布、温得和克南非,并有国际航空站;作为海滨城市,风光秀丽,拥有海豚公园(Dolphin Park)和长滩(Long Beach)度假胜地,以及拉姆萨尔保护区湖(The 潟湖),栖息着火烈鸟、鸬鹚、普通海鸥等50种20万只鸟类。

斯瓦科普蒙德

斯瓦科普蒙德(Swakopmund),位于温得和克以西280千米,沃尔维斯湾以北33千米处,是纳米比亚西部大西洋沿岸的一座港市和埃龙戈区首府。斯瓦科普蒙德因位于斯瓦科普河入海口而得名,是纳米比亚主要的海滨度假胜地,主要景点包括斯瓦科普蒙德博物馆、国家海洋水族馆,水晶画廊和沙丘等,其中斯瓦科普蒙德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设有自然历史、矿物学、海洋生物和历史等部分展区。

政治

政体

纳米比亚实行三权分立、两院议会和总统内阁制。根据纳米比亚宪法,政府的权力由三个独立但相互制衡的机构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负责,立法权由国民议会行使,司法权由独立的司法系统行使。其中,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全国大选直接选举产生,负责指导国家政策、任命内阁成员和担任最高指挥官等职责;国民议会是立法机构,由两院制组成,其中上院为全国委员会,下院为国民议会,国民议会由直接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负责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工作和代表人民利益;司法系统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最高法院是最高上诉法院,负责解释宪法和审理重大案件,高级法院和地方法院则负责处理其他民事和刑事案件。

宪法

1990年2月,纳米比亚制定了现行宪法;1990年3月21日,该宪法生效,后于1998年、2010年、2014年修订。宪法规定:纳米比亚实行三权分立、两院议会和总统内阁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5年,不得超过两任;经内阁建议,总统可以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举行全国大选;同时总统应辞职并在议会解散后的90天内选举新的总统;修改宪法须经议会两院各2/3多数通过等。宪法还规定,政府如不能有效执政,经内阁建议,总统可解散国民议会。国民议会一旦解散,则应在90天内举行全国大选,选举新议会和新总统。国民议会解散后,原议员仍继续履行其职责,总统仍有权召集国民议会议事,直至大选前一天为止。

议会

纳米比亚设有国民议会(National Assembly)和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国民议会为下院,由直接选举产生的96名议员和总统指定的8名议员(无表决权)组成,每届任期5年。国民议会的职能为: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审批国家预算;批准和废止对外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建议、批准或决定就国家重大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向总统提供咨询;执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其他职责。 国民议会每年至少召开两届例会。 本届国民议会于2020年3月组成,共104个议席,任期至2025年3月。

全国委员会为上院。根据宪法,全国委员会由全国14个区委员会选举42名代表组成, 每届任期6年,可连选连任。全国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审议国民议会通过的所有法案, 并向国民议会议长提出有关建议;调查国民议会提交其征询意见的附属性法规、报告和文件,并做出报告;建议向国民议会提交并提请其审议有关各省问题的法规;执行国民议会或议会条例指定的其他工作;设立有关委员会;通过全国委员会议事准则和程序。全国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两届例会。总统无权解散全国委员会。

司法机构

司法机构由一个最高法院、一个高级法院和众多初级法院组成。法院依据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最高法院拥有终审权。 最高法院设在首都温得和克,由一般法庭、上诉法庭和宪法法庭组成,成员包括一名首席法官和多名法官。法官(包括首席法官)任期5年,可连任。最高法院受理的案件主要是:与宪法的解释或执行等有关的民事和刑事上诉案件;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保障的上诉案件;根据宪法提交给总检察长决定的有关案件;初级法院的上诉案件;以及根据《议会法案》(Act of Parliament)处理其他有关案件。初级法院由14个省法院和29个其他地方法院组成,由地方法官或其他审判官主持, 受理本地一般刑事和民事案件。

政府机构

纳米比亚行政机构由中央、省和地方三级政府组成。中央行政机构包括内阁和政府各部(委、局),省级主要行政机构为省议会,地方主要行政机构为地方议会。中央政府机构中,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委、局)负责处理事关全国的重大事务和涉外事务。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处理本省和地方事务。

由内阁和各职能部(委、局)组成。内阁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由总统、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国家计委主任等组成。内阁会议由总统主持,如总统因故不能出席,则由总理主持。

政党

纳米比亚实行多党制,1989年,纳米比亚独立大选时有大小政党40多个,大部分政党都以特定部族为基础;2022年,在选举委员会登记注册的合法政党有15个,其中10个政党在议会有席位;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党是该国的执政党。

元首

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通过内阁执掌国家行政大权。 总统由全国大选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不得超过两届。若国民议会以2/3多数通过决议,并得到全国委员会2/3多数的核准,便可在总统违宪或严重失职时予以弹劾。总统因故不能行使其职责时,若离下届大选不足一年,总理、副总理或内阁指定的任何人均可代行总统职权。若离下届大选还有一年(含一年)以上时间,应在总统辞职之日起90天内举行全国大选,产生新总统。

政要

国际关系

综述

纳米比亚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支持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合作,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注重周边外交,加强同周边国家、亚洲国家的经贸往来。截至2023年7月,纳米比亚已与15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与德国的关系

纳米比亚与德国关系特殊,曾是德国的殖民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传教士来纳米比亚传教,这是两国第一次接触;从19世8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纳米比亚一直被德国人统治,称为德属西南非洲。1904年至1908年期间,德国联邦国防军屠杀了数以万计的纳米比亚人,这被认为是20世纪的第一次种族灭绝。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不久,该国与德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98年3月,德国联邦总统罗曼·赫尔佐格(Roman Herzog)访问纳米比亚,随后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处理双边关系的协定。2021年,纳米比亚与德国就种族屠杀达成和解协议,柏林承诺在30年内投入11亿欧元(13亿美元),用于纳米比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援助。

纳米比亚与德国发展合作是两国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纳米比亚是德国政府在非洲人均投入最高的国家,德国是纳米比亚的主要援助国。纳米比亚与德国的发展合作基于两国之间的协议,这些协议是两国政府每两年在谈判中达成的,合作领域包括经贸、基础建设、文化、体育等多方面。自1990年以来,德国为纳米比亚提供了大约16亿欧元的公共资金;2021年,纳米比亚从德国进口商品价值5550万欧元,主要是食品、机械和电气工程产品,该国向德国出口商品价值2.62亿欧元,主要是食品和金属;2021年8月,两国签署了联合意向声明 (JCoI),以建立绿色氢伙伴关系;2022年4月21日,两国签署了财政合作和技术合作两项政府协议。截至2023年7月,纳米比亚有近4万德裔白人,有30所学校教授德语。

与英国的关系

纳米比亚与英国都是英联邦的成员国,两国在经贸、教育等多个方面展开合作。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英国与该国正式建交,设有高级专员公署。经贸方面,纳米比亚和英国之间签订了双重征税协定,2022年,纳米比亚与英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为1.39亿美元,纳米比亚对英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木材、机械发电机、蔬菜水果等,英国对纳米比亚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汽车、医药产品、纺织面料和塑料等;教育方面,纳米比亚与英国有多所学校签署了长期结对协议,如纳米比亚的马兰古小学与英国的圣三一教会小学是姊妹学校。

与南非的关系

纳米比亚是与南非关系最密切的邻国,曾是南非的殖民地,被南非统治了75年。随着纳米比亚于1990年独立,纳非两国建立了代表处级别的关系,并于1994年升级为正式外交地位。同年,南非将此前占领的鲸湾港还给纳米比亚,两国之间的边境问题也得到了彻底解决。自1997年起,纳非双边关系通过国家元首双边经济会议(HOSEB)和和国防与安全联合常设委员会(JPCDS)进行的,HOSEB涵盖联合经济合作、环境(特别是跨境公园)、海洋和沿海管理、运输、能源、科学技术、贸易和工业、空间发展倡议以及与区域一体化有关的问题等问题,JPCDS处理国防、国家和公共安全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

多年来,纳非两国共签署了约66项协议和谅解备忘录,这些协议/谅解备忘录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国防和安全合作等广泛领域。2012年,纳米比亚为南非旅游业的增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纳米比亚去南非的游客数量约为20万,位居南非全球第九大旅游来源国。2014年,南非政府向纳米比亚提供了1亿纳米比亚元的旱灾捐款。南非是纳米比亚的主要进口伙伴,约占纳米比亚进口总额的66%至80%。2022年,纳米比亚大约15%~20%的出口流向南非,约70%的进口来自南非;纳米比亚主要进口南非的车辆、机械、药品、加工食品、服装、水泥、石油和石油产品以及钢铁等,主要出口饮料、牲畜、肉制品、鱼类和矿产等。2023年10月,南非总统马塔梅拉·西里尔·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与纳米比亚总统哈格·根哥布共同主持南非共和国和纳米比亚共和国两国委员会(SA-Namibia BNC)第三届会议。

与博茨瓦纳的关系

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之间拥有长达1583千米的边界线,但因长时间没有签署边界条约而存在边界和领土纠纷。自1992年以来,纳博两国关于乔贝河(Chobe River)卡西基利(Kasikili)/塞杜杜岛(Sedudu)的所有权存在长期争端,该岛是构成两国边界的一部分;1999年12月,国际法院将塞杜杜岛判给了博茨瓦纳。2018年,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签署了有争议的边界条约。2020年,纳米比亚谴责博茨瓦纳对偷猎者的“射杀”政策和博茨瓦纳国防军杀害纳米比亚渔民事件,自独立以来,已有40多名纳米比亚人在乔贝河沿岸被博茨瓦纳国防军成员杀害。

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作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成员,在贸易、卫生、环境保护、国防和安全、农业、教育和运输等领域密切合作。2002年,纳米比亚电力公司(NamPower)与博茨瓦纳电力公司(BPC)签署了合作协议,分别向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的甘齐和德霍克地区供电。截至2020年末,纳米比亚对博茨瓦纳出口了价值近5亿美元的产品,主要出口产品包括钻石、精炼石油和电力等。2022年9月,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设立了两国委员会,以加强更好的合作。2023年2月24日,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缔结了关于人员流动的双边协议。

与安哥拉的关系

纳米比亚和安哥拉双边关系良好且牢固,两国在国防和安全、工业、贸易、能源和水、渔业、旅游和运输等多个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免签证协议。纳米比亚独立战争期间,安哥拉曾为人组党提供物质支持,并是纳米比亚独立后最早与其建交的国家之一。1999年,纳米比亚与安哥拉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这影响了自1975年安哥拉独立以来一直持续的安哥拉内战;2001年,纳米比亚接纳了6000多名安哥拉难民。

2005年2月,安哥拉和纳米比亚正式划定两国之间200海里长的大西洋海上边界线,以表明两国关系很好。2020年3月,纳米比亚政府与安哥拉政府共同签署了一份双边协议,计划在流经两国边界的库内纳(Cunene)河上建设贝恩斯(Baynes)水电站。2022年12月,纳米比亚与安哥拉签署油气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据此设立相关机制,促进信息交流、数据管理、地质研究、制定联合项目。2023年8月,纳米比亚提议扩大与安哥拉的电力和牛肉贸易,加强经济伙伴关系。

与中国的关系

自1960以来,纳米比亚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时,受到了中国政治、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1990年3月22日,纳米比亚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高层交往频繁,江泽民主席(1996年)、胡锦涛主席(2007年)曾访纳米比亚。2018年3月,纳中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994年,中纳两国签订贸易协定。2004年,中纳两国建立经贸联委会机制;2007年4月,举行第二次会议;2018年3月,举行第三次会议。2022年,中纳双边贸易额11.5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5.6亿美元,进口5.9亿美元;中国主要向纳米比亚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家具等,进口天然铀、矿产品(铅、锰、铜矿砂)等。

中纳建交以来,中国完成了打井、经济住房、儿童活动中心、农村小学、青年培训中心、灌溉工程、水产养殖中心、毛泽东中学等援助项目。截至2022年5月,中方在纳米比亚的援建项目已超过20个,涉及农业、交通、边防、医疗、公共治理等多个领域,主要援建项目有纳米比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公路项目、奥姆萨蒂省和卡万戈省两座地方议会大厦项目等。此外,中方在纳米比亚派有医疗队,共派遣15批60人次,截至2023年7月,在纳米比亚有中国医疗专家4人。

中纳两国政府签有文化、教育合作协定。中国派遣了多名教授和讲师赴纳米比亚任教;自1994年至2017年末,中国共接受纳米比亚奖学金留学生262名;2020至2021学年,在中国就读的纳米比亚学生总数为363名。2005年12月,中国宣布纳米比亚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并签署了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条约。2018年6月,在重庆举行的2018中国足球协会中国之队国际足球赛上,中纳两国U23国家男子足球队进行了友谊赛。截至2023年7月,中纳两国共有13对友好省(市)。

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纳米比亚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特别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邻国的关系,主张南共体国家建立促进贸易、投资、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机制,支持南共体政治、防务与安全机构的工作,支持非盟主导非洲事务。纳米比亚与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国保持亲密关系;与斯威士兰、莱索托等国为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的成员国,成员国之间享有通关和关税减免等优惠待遇;为南部非洲共同体(SADC)成员国,与南部非洲13个国家的市场连通。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纳米比亚担任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轮值主席。

自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纳米比亚和赞比亚建立外交关系。2022年,纳米比亚和赞比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建造一条连接两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该项目将加强纳赞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经济合作,释放赞纳两国及整个南共体地区经济潜力。

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与尼日利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纳米比亚与尼日利亚发展了有效的战略双边关系。2014年3月,尼日利亚总统古德勒克·乔纳森(Goodluck Jonathan)访问纳米比亚,参加纳米比亚3月20日至21日的独立日庆祝活动。

1992年2月28日,纳米比亚与斯威士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美国的关系

美国是纳米比亚主要援助国之一。美国每年向纳米比亚提供1000万~1500万美元的双边和地区发展基金,美国公司占外国在纳公司的1/3以上。2001年,纳米比亚获得美国《非洲增长与机会法》受益国待遇。2006年,美国接受纳米比亚为“千年挑战账户”受惠国。2019年6月,哈格·根哥布总统赴莫桑比克出席美非商业峰会。2023年7月,根哥布总统赴莫桑比克出席第十五届美非商业峰会。美和平队青年志愿者计划自纳米比亚独立伊始即开始实施,截至2023年7月,约有100名青年志愿者在纳政府机构、中小企业、诊所、学校和社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

与俄罗斯的关系

纳米比亚与俄罗斯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纳米比亚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纳米比亚独立前的几十年,前苏联一直是人组党争取该国独立解放斗争的主要国际支持者之一。2018年,谢尔盖·拉夫罗夫俄罗斯外交部长访问了纳米比亚。2019年10月,哈格·根哥布总统赴俄罗斯出席首届俄非峰会。

国际组织

纳米比亚是联合国难民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粮农组织、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组织的成员。1910年,博茨瓦纳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成立了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SACU),其秘书处位于纳米比亚温得和克。1990年8月24日,开国总统塞缪尔·沙菲舒纳·努乔马博士代表纳米比亚共和国签署了加入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前身)的文书,成为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的第10个成员。

军事

军事力量

根据2019年全球火力指数(GFP)报告,纳米比亚是世界上军事力量最薄弱的国家之一,火力指数为2.6519(0.0000为满分),在137个国家中排名第126位,在34个非洲国家中排名第28位。该国的军事力量估计为10000人,占纳米比亚人口的0.4%;而该国的可用军事力量总数为582642人,约占该国人口的23%;此外,该国每年有29919人达到服兵役年龄。纳米比亚共有31架军用飞机(排名第93位),其中包括6架战斗机(排名第63位)、6套攻击系统(排名第70位)和3架运输机(排名第51位);共有8架直升机(排名第83位),其中包括2架攻击直升机;共有7辆坦克,410辆装甲车,而海军总资产为8艘。据纳米比亚财政部向议会提交的2019/2020年度财政预算,纳米比亚国防预算为59亿纳元,约占政府财政预算的8.9%。截至2023年7月,纳米比亚国防军总兵力1.9万人,其中陆军1.67万人,空军1100人,海军1200人,另有警察部队1.4万人。

纳米比亚国防军由纳米比亚陆军、纳米比亚空军和纳米比亚海军三个军种组成,另有警察部队。其中,纳米比亚陆军于1990年9月3日成立,曾有效地执行了曼杜梅亚·恩德穆法约行动(Mandume ya Ndemufayo Operation)、刚果大西洋行动(Operation Atlantic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等任务;纳米比亚空军于1994年成立,航空队的基本作战结构由VR-1 SQN和直升机SQN两个中队构成;纳米比亚海军始建于1994年,而正式成立于1998年9月11日(当时被称为海上联队)。

军事活动

安哥拉内战是安哥拉独立战争后,国内3个民族解放组织为争夺领导权而发生的武装冲突,始于1975年,一直持续到2002年。战争期间,纳米比亚军队在安哥拉政府同意的情况下,部署部队帮助打击活跃在卡万戈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安盟叛乱分子。2001年5月,纳米比亚国防军与安哥拉武装部队进行了联合行动,将安盟从马文加(Mavinga)赶走。

第二次刚果战争,也被称为非洲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98年至2003年在中非地区爆发的武装冲突。这场战争波及刚果民主共和国、津巴布韦、安哥拉、纳米比亚、乌干达和卢旺达等国家,战争的根源包括政治角逐、资源争夺和种族冲突等因素。1998年8月,纳米比亚介入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冲突,向刚果民主共和国派遣了大约2000名士兵,支持刚果政府对抗卢旺达和乌干达的叛乱分子。2001年,纳米比亚从刚果撤兵,至少有30名士兵在执行任务期间死亡。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纳米比亚总人口为2567012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238563人,女性人口为1328449人;城镇人口为1385057人,农村人口为1181955人;0~14岁男性人口为463529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1885人;劳动力人口为963465人。2021年,纳米比亚人口密度为3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仅高于蒙古(2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2.7%,新生儿死亡率2%,人口增长率1.8%。

2021年,在纳米比亚14个省中,中部霍马斯省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18.5%。北部奥汉圭纳区占比10.8%,奥穆萨蒂占比10.5%。南部卡拉斯省、哈达普省、西北部库内内省和东部奥马赫科省人口较少。

族群

纳米比亚最大的部族是奥万博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属于班图语系族群;其他主要部族有:卡万戈(9%)、达马拉(7%)、赫雷罗(7%),卡普里维(4%)、纳马(5%)、萨恩(3%)、布须曼(2%)和茨瓦纳族(0.5%)。奥万博、卡万戈和东卡普里维亚族居住在该国水源相对充足、树木繁茂的北部地区,是定居的农民和牧民;纳马族、达马拉族和赫雷罗族在该国中部地区游荡。此外,还有欧洲和非洲混合血统人(6.5%),欧洲人(6%),主要定居在该国北部和中部,其中混血人主要为南非、英国德国血统。

语言

纳米比亚尽管人口稀少,但却拥有来自多个语系的各种语言:印欧语系(如南非语、英语等)、班图语系(奥万博语、赫雷罗语等)和科伊桑语(布须曼语和纳马语)。南非统治时期,南非荷兰语、德语和英语作为纳米比亚官方语言享有平等地位;1951年,反抗运动将英语作为反对种族隔离运动的语言在群众中传播;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后,英语被写入纳米比亚宪法,成为该国唯一的官方语言,而德语和南非荷兰语则被认为是殖民历史的遗物。

纳米比亚人通常讲2~3种语言,人们小学阶段包含本地语言,中学以上阶段的授课语言为英语;使用最广的当地语言为奥万博语和纳马语,使用的欧洲语言包括德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法语。大多数白人讲英语、南非荷兰语或德语。

2016年,纳米比亚各种语言的使用比例大致为:奥万博语49.7%,纳马/达马拉语11%,卡万戈语10.4%,南非荷兰语9.4%(也是一种通用语言),赫雷罗语9.2%,赞比西河语4.9%,英语(官方语言)2.3%,其他非洲语言1.5%,其他欧洲语言0.7%,其他1%。

宗教信仰

纳米比亚9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部分非洲信仰会和其他教派结合)。截至2015年7月,纳米比亚约有220万人信仰宗教,其中约有213.4万人信奉基督教,而穆斯林、巴哈教徒、犹太人、佛教徒、无神论者和其他非基督徒加起来约6.6万人。

1814年,伦敦传教会派遣传教士进入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在塔贝尼建立该地区第一个传教站;1833年,循道宗牧师爱德华·库克(Edward Cooke)在瓦尔姆巴德建立传教站。截至2013年末,纳米比亚大约50%的人信仰路德教,20%的人信仰天主教;其他教派,包括英国圣公会、各种宗教改革教派、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浸信会、卫理公会、五旬节派、福音派、灵恩派和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占基督徒人口的剩余27%;主要宗教场所有温得和克教堂(Christuskirche in Windhoek)、比亚韦斯托克大教堂(Bialystok Cathedral)等。

1980年,来自纳米比亚纳马部落的雅各布斯·萨尔曼·达米尔(Jacobs Salmaan Dhameer)参加了在马塞卢莱索托)举行的伊斯兰会议,并皈依了伊斯兰教,随后他将该教传播到纳米比亚的纳马部落。截至2010年末,纳米比亚的穆斯林约有9000人,大多是逊尼派,主要来自非洲、南亚其他地方的移民或最近皈依的人;主要宗教场所有7个,包含库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等。

19世纪中叶,犹太教传入纳米比亚;1917年,在该国成立了希伯来会众(Hebrew Congregation);1925年,建立了第一座犹太教堂。截至1993年末,纳米比亚有100~300名犹太人,主要定居在温得和克;主要宗教场所仅有1个,为温得和克犹太教堂(Windhoek Synagogue)。

社会

教育

纳米比亚独立后,政府废除了南非在纳米比亚实行的种族隔离教育制度,决定建立符合纳米比亚需要的普及教育制度,2012年实现小学免费义务教育。截至2021年末,纳米比亚拥有近1954所中小学校和特种学校,在校学生802655人,教师32003人,主要高等学府有纳米比亚大学和纳米比亚科技大学,另有十多所中等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2020年,纳米比亚初等教育入学率达93.6%,高中入学率为49.5%,高等教育普及率为24%,全国识字率从独立时不到75%上升至90%,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纳米比亚还分别与南非、德国、中国等签署联合研究和科技合作文件,但教育事业发展仍面临辍学率和不及格率过高、教室严重缺乏和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等挑战。

纳米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Namibia)创办于1992年,是一所统筹理科、工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大学,为该国排名第一的高校。在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纳米比亚大学位列非洲百强大学第16名。纳米比亚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由4个学院和12个校区组成,主校区位于首都温得和克,教学设施完善,图书馆藏有超18万册书籍和近300种期刊。2021年,纳米比亚大学进行学部调整,设置了农业、工程与自然科学学部、商业、管理与法律学部、教育与人文科学学部和健康科学与动物医学部4个学部。截至2023年初,纳米比亚大学有3万余名在校生,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此外,还有来自41个国家的留学生,占在校总人数3%。

卫生健康

纳米比亚独立之初,政府对殖民时期的医疗和社会服务机构进行改革,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Primary Health Care)。医疗机构包括国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两种性质。国立医院对全民实行免费医疗服务,私立医院实行收费制度,有保险者由保险公司支付。纳来比亚的医疗保险系统包括由财政部主导的公共服务雇员医疗援助计划(PublicService Employee Medical Aid Scheme,PSEMAS)和纳来比亚医疗援助基金协会(Namibian Association of MedicalAid Funds,NAMAF)的商业保险系统等。

截至2022年末,纳米比亚共有医疗设施708家,其中医院43所、诊所497个,保健中心61个,主要医院有温得和克中心医院和卡图图拉州立医院等;截至2021年末,共有6435张床位,平均每千人拥有3.6张。据纳米比亚金融机构监管局粗略估计,医疗保险目前覆盖人口约为41万,仅占全国人口的17%(其余人口受制于公共医疗体系中关键药物、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的缺乏)。2018年,纳米比亚医生与病人的比例为1:3650,医生密度为0.59/1000。

据世界银行数据,纳米比亚的人均寿命为64岁。纳米比亚曾经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努力,现艾滋病感染率趋于稳定,当前纳米比亚艾滋病感染率(15~49岁人群)为11.6%,治疗覆盖率为88%。纳米比亚北部地区仍存在少量疟疾病例。据统计,2021年有13740疟疾病例和15例死亡病例。

温得和克中心医院(The Windhoek Central Hospital)于1982年投入使用,并于1984年作为保健设施全面运作,是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的一家公立医院。独立后,该医院仍然是政府设施,并被确定为专门保健服务的国家转诊中心。温得和克中心医院与卡图图拉州立医院一起,是该市两家州立医院之一,可容纳855名病人。

媒体

截至2022年末,纳米比亚全国有192家新闻机构和组织。截至2021年12月,纳米比亚有130万互联网用户,占总人口的52%。

全国有报刊10余种。五大日报为《纳米比亚人报》(The Namibian)、《新时代报》 (New Era)、《纳米比亚太阳报》(Namibian Sun)、《共和者报》(The Republikein, 南非语)和《文汇报》(德语)。其他还有《纳米比亚经济学家报》(The Namibian Economist)、《南方时报》(Southern Times)、《今日纳米比亚》(Namibia Today)和《温得和克观察家报》(Windhoek Observer)等周报。另外还有《洞察纳米比亚》(Insight Namibia)、《纳米比亚大事》(Big Issue Namibia)等杂志。

《纳米比亚人报》是纳米比亚最大的日报,以英文出版,每周五在恩顿加语(Oshiwambo)有一个版块。1985年,记者格温·李斯特(Gwen Lister)创办了这份周报,依靠捐助者的支持,旨在促进纳米比亚从南非独立出来。它的第一版于当年8月30日发行,印数为1万份。1989年4月1日,《纳米比亚人报》成为一份日报,归私人信托机构纳米比亚自由出版社所有,由其创始编辑管理。

纳米比亚广播公司(Namib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NBC)为国有全国性广播电视机构,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西南非洲广播公司,资金来源64%靠政府拨款。在纳米比亚开播10个电台频道, 用13种语言广播,包括英、德、南非荷兰语,以及多种地方语言,听众占全国人口的90%;有1个电视频道,以英语节目为主,观众占全国人口的45%。1998年7月,NBC开始与中国进行电视节目合作。此外,纳米比亚还有一家私营电视台(One Africa TV)和数家私营电台。

纳米比亚通讯社(Namibia Press Agency,Nampa)成立于1991年,依靠政府拨款运营,是半官方通讯社,总部在温得和克,与世界多家通讯社保持信息共享。2003年9月,纳米比亚通讯社与中国新华社签署《新闻互换协议》。南非在纳米比亚设有电视转播站。 近年来,纳米比亚国有新闻、通讯产业业绩突出。移动通讯核心骨干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随着信号传送基站建设速度加快,纳米比亚广播公司调频广播和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分别达到全国的98%和68%。纳通社开通全天多媒体新闻服务,并在全国设立6个分部,地方新闻采访能力明显提高。根据非营利的记者无国界组织(RSF)最新公布的《2022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报告》,2022年在世界180个国家(地区)中,纳米比亚的新闻自由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8位,在非洲位居第二,仅次于塞舌尔

科技

2022年,纳米比亚在非洲地区工业产权组织(ARIPO)中共申请专利520项,在非洲国家位居第四;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4项,工业品外观设计58项,商标380项。2020年,纳米比亚获得认证、重新认证和扩大的机构数量为20个,评价的资格数量为4401个,在国家资历架构注册的资历数为275个,在国家质量框架上登记的单位标准数65个,发放的认证状况核查次数1799个。2022年,纳米比亚商业和知识产权局(BIPA)共收到778个商标申请,授予1478个商标10年专用权。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纳米比亚共有65个公共图书馆、489个学校图书馆(并非所有学校都有功能性学校图书馆)、19个学术图书馆和14个部级/专业图书馆,主要图书馆有纳米比亚国家图书馆等,主要文化机构有纳米比亚图书馆和档案局(NLAS)等,主要文化协会有纳米比亚信息工作者协会 (NIWA)等。此外,纳米比亚还有纳米比亚国家档案馆、纳米比亚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纳米比亚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Namibia )位于温得和克,成立于1926年,当时是立法议会图书馆,其核心馆藏来自德国殖民时期的政府图书馆。图书馆于1957年成为西南非洲行政图书馆,1960年由教育部接管,1965年向公众开放,1981年闭馆,到1984年重新开馆时,更名为埃斯托弗图书馆。1994年4月1日,该馆正式成为纳米比亚国家图书馆,现是纳米比亚教育部国家图书馆和档案服务局的一部分。

纳米比亚图书馆和档案局是教育、艺术和文化部下属的一个机构,是一个中央机构,负责执行与图书馆和信息工作有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和维持专业知识以及全国性的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网络,确保终身学习的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NLAS是根据2000年《纳米比亚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法》合法建立的。

纳米比亚信息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90年,是该国唯一的国家图书馆协会,向纳米比亚所有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机构开放。NIWA努力团结纳米比亚的所有信息工作者,并通过提供广泛的培训研讨会、讲习班和其他相关活动来提高信息工作者的专业水平。NIWA还积极倡导图书馆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体育

纳米比亚的主要体育运动有田径、橄榄球、足球、板球、板球、以及高尔夫和拳击等,主要体育设施有独立体育场、萨姆·努乔马体育场等。1994年,纳米比亚首次参加奥运会,此后每届的奥运会都会参与,赢得的大部分奖牌都来自田径运动。纳米比亚在田径比赛迎来了第一位奥运奖牌得主弗兰基·弗雷德里克斯(Frank Frankie Fredericks),他共获得了四枚银牌;纳米比亚国家足球队由纳米比亚足球协会管理,参加的联赛是纳米比亚超级联赛,于2015年赢得科萨法杯;纳米比亚橄榄球国家队以“千岁兰”为名,由纳米比亚橄榄球联盟管理,在独立之前,纳米比亚的橄榄球世界杯赛球员代表南非参加比赛。

独立体育场(Independence Stadium)是纳米比亚的国家体育场,所有者为纳米比亚政府,它位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奥林匹亚郊区,可容纳25000名观众,主要用于举办足球协会赛事,也会用于田径等赛事,绰号“勇士”的纳米比亚国家足球队在独立体育场举行主场比赛。截至2021年,该体育场被形容为“破旧不堪”,由于该体育场不符合标准,非洲足球联合会 (CAF)已于2021年退役,纳米比亚没有其他体育场符合非洲足联的要求,纳米比亚国家足球队的国际比赛将不得不在国外进行。

萨姆·努乔马体育场(Sam Nujoma Stadium)也称为“萨姆·努乔马足球场”或 “SNSS”,以纳米比亚前总统萨姆·努乔马 的名字命名,它是位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卡图图拉的一座足球体育场。该体育场可容纳10300人,于2005年竣工。由于“结构缺陷”的安全问题,该体育场尚未使用,因此纳米比亚国家足球队必须在国外参加比赛。

环保

纳米比亚将环境发展目标设定为可持续地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纳米比亚独立后,十分重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将可持续利用野生资源写入宪法,是第一个把保护环境写入宪法的国家。1999年,纳米比亚环境与旅游部成立“纳米比亚野生动物娱乐有限公司”,使所有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实行企业化管理,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资源。1975年~2015年,纳米比亚于先后出台了《自然保护条例》《第四号自然保育条例》(经修订)《自然保护修正案5》《环境管理法》等,并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著名的国际环境协定。

纳米比亚水污染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各种废物开始损害水资源,主要的水污染物是农用化学品、垃圾场和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油箱和掩埋危险废物的泄漏、采矿和工业废物,以及盐水侵入沿海含水层

治安

纳米比亚政局稳定,犯罪率低,是非洲社会治安比较好的国家。纳米比亚不存在反政府武装组织,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较小。根据纳米比亚法律,当地居民经批准可以合法持有枪支。近年来,由于纳米比亚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高企,当地社会治安形势有所恶化。根据纳米比亚警察局公布的数据,纳米比亚犯罪率有所上升,2020~2021年期间共记录92251起刑事案件

经济

综述

纳米比亚是非洲中高收入水平的新兴经济体,也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和兰特货币区成员国,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受到全球、大陆(非洲联盟—AU)和区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经济发展的影响;采矿业、旅游业、渔业、农业、对外贸易是纳米比亚的主要产业,而种植业、制造业较落后。2022年,纳米比亚国内生产总值126.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911美元。2021年,纳米比亚三次产业比为18.5:15.9:58.6。

纳米比亚原称西南非洲,欧洲人到达前,当地是原始部落制,靠狩猎、种植和畜牧等混合农牧业为生,北部边界河区以泛舟贸易和渔业为,陶瓷手艺流行较广,历时几千年;11世纪初,当地人在楚梅布开始采铜、炼铜,在安哥拉南部开始采铁、炼铁;至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南非代管西南非洲,由于共同的历史,纳米比亚的经济与南非的经济密切相关,纳米比亚几乎所有商品都从南非进口,许多出口产品同样销往南非市场或过境该国。纳米比亚正在寻求贸易关系多元化,摆脱对南非商品和服务的严重依赖,欧洲已成为纳米比亚鱼和肉的主要市场,而纳米比亚的采矿企业则从德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购买了重型设备和机械。

2004年6月,纳米比亚政府发布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2030年远景规划》(Vision 2030),该规划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稳定的政治体系建立一个繁荣和工业化的纳米比亚;2017年6月,纳米比亚发布了名为“共同努力迈向繁荣”的第五个国家发展规划(NDP5),时间跨度为2017年至2021年,该规划旨在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可持续性和平等增长,并设定了2030年成为高收入社会的经济目标,规划中包括了主要依靠制造业、出口业、旅游业和中小企业进行经济的发展等。

纳米比亚人口少,在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方面存在极端不平等,同时劳动力个人技能水平有限,工会力量强大,罢工较多,不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纳米比亚媒体报道,在彭博社监测的全球82个国家中,2021年第二季度纳米比亚以33.4%的失业率位居第二,青年失业率高至50.3%,此外,由于纳在非正式部门就业的人数约占总就业人数的60%,实际失业人数可能超出统计数据。

纳米比亚的国家银行为纳米比亚银行 (Bank of Namibia) ,另有4家商业银行纳米比亚元(Namibia Dollar,N流通货币,1993年9月推出,由于纳米比亚是南非兰特货币区成员国,南非兰特在纳米比亚可以等值流通。目前,纳元尚不可自由兑换,其汇率与南非兰特直接挂钩。因此,纳元没有独立的汇率政策,走势完全依赖南非兰特的走势汇率变动比较大。截至2022年3月31日,纳币兑美元汇率为0.068,兑欧元汇率为0.057。

第一产业

纳米比亚的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牧业和渔业。农业是纳米比亚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大多数纳米比亚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农业维持生计,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吸纳了65%的劳动力。2017~2022年,农业对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包括渔业)的贡献略高于百分之四,畜牧业约占农业生产的三分之二,种植业和林业占剩余的三分之一。

纳米比亚可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主要种植玉蜀黍属、小麦、大米、油菜籽等粮食作物,以及棕榈枣、葡萄、西瓜、番茄等经济作物。农作物主要产于北部地区,楚梅布赫鲁特方丹—奥塔维地区是玉米生产主要基地,称为“产粮金三角”;卡普里维省是潜在的粮食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和小米等。由于雨量稀少,土地贫瘠,农作物产出率低且不稳定,粮食不能自给,约有70%的粮食依靠进口,主要来自南非。2020年,纳米比亚种植业和林业产值5173百万纳币。2021,纳米比亚种植业和林业产值增长4.6%,对GDP贡献率为3%。

纳米比亚畜牧业较发达,85%的可耕地被用来发展畜牧业,收入占农牧业总收入的76%,以养牛、羊为主,每年养牛180万~300万头,养羊400万只,大部分出口南非和欧洲。纳米比亚主要养殖品种有卡拉库尔(Karakul)羊,每年大约有20万只卡拉库尔羊,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的基特曼斯胡普地区,其生产的紫羔羊皮深受市场的欢迎。2020年,纳米比亚畜牧业产值6285百万纳币。2021年,纳米比亚畜牧业增长2%,对GDP贡献率为9.4%,出口收入为30亿纳元,同比增长14.7%。

渔业是纳米比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自2007年以来约占GDP的3%,约占出口收入的20%。纳米比亚西频大西洋,海岸线长约1600千米,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是世界上著名的优质渔场,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年均海洋捕捞量达55万吨,价值约70亿纳元(约合5.4亿美元),在非洲居第三位,在全球居第30位,主要出产鳕鱼、鲔鱼繸鳞小沙丁鱼、荚鱼、龙虾和蟹,其中90%供出口,渔业出口约占出口收入的30%。2020年,纳米比亚渔业出口收入101.18亿纳元,同比下降3.8%。2021年,纳米比亚渔业增长3.2%,对GDP贡献率为2.5%。

第二产业

纳米比亚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等。

纳米比亚的制造业不发达,主要原因是市场小,资金、技术、原料缺乏,生产成本高,80%的市场由南非控制。纳米比亚的制造企业约300家,90%以上为小规模私人企业,主要行业有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革加工、木材加工和建材化工等,代表企业主要包括纳米比亚啤酒有限公司(Namibia Breweries Ltd)、 纳米比亚乳业有限公司(Namibia Dairies Pty Ltd)、塑料包装有限公司(Plastic Packaging Pty Ltd)、普克维茨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Pupkewitz Motor Holding Pty Ltd)等。2020年,纳米比亚制造业产值19434百万纳币。

采矿业是纳米比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矿产包括钻石、铀、铅、锌、锰、铜、银等,其中,钻石、铀和贱金属在采矿业中占主导地位。钻石产业方面,纳米比亚主要有纳米比亚钻石公司(Namdeb Diamond Corporation (Pty) Limited)、纳米比亚德比尔海洋钻石公司(De Beers Marine Namibia)等钻石生产企业,形成了陆地钻石、近海钻石两条发展路线;铀矿产业方面,纳米比亚主要有罗辛铀矿(世界最大的露天矿、第五大初级铀矿)、兰格·海因里希铀矿、中广核湖山铀矿(前世界第三大铀矿)等,铀矿主要出口法国、美国、日本、 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

纳米比亚是全球前五大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所在地,在《2030年远景计划》和团结繁荣计划二期等经济发展框架下,纳政府将发展绿氢产业作为实现国内经济复苏的重点。 截至2022年末,纳米比亚已启动南部走廊发展倡议(SCDI)绿氢计划,这是纳米比亚首个吉瓦级大型综合绿氢项目计划,总面积26000平方千米,预计每年可生产300万吨绿氢。连字符(连字号)公司于2021年11月被确认为该项目首选投标者,项目总投资约94亿美元,预计投产后每年能够生产约30万吨绿氢。该项目第一阶段将在2027年实现2吉瓦再生能源发电产能,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吉瓦并将电解槽产能扩大至3吉瓦。

第三产业

纳米比亚第三产业主要有旅游业、数字经济产业、金融业、对外贸易等。

旅游业是纳米比亚增长最快的行业,也是纳米比亚“团结繁荣计划”的优先发展领域之一。该国旅游业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当地人口密度较低且环境管理良好,拥有独特的野生动物、壮丽的风景和多元的文化,形成了桑人文化、野生动物保护区、跳伞等特色旅游项目。根据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TTC)的数据,2019年,旅行和旅游业约占纳米比亚GDP的4.7%,占总就业人数的15.4%。

纳米比亚政府注重发展数字经济,通过实施围绕信息技术(ICT)的立法和举措来推动其经济增长。纳米比亚国内已有一些电子支付、 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平台,但总体来看纳米比亚数字经济仅见雏形。纳米比亚当前处于数字化转型时期,发展重点仍然在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上。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2020年,纳米比亚信息通信业实现16%的快速增长,对GDP贡献率为17.4%。

纳米比亚金融市场是以国家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多种机构并存的综合性金融市场,主要商业银行有纳米比亚第一国民银行(First National Bank of Namibia Limited)等,主要国有专业银行有纳米比亚邮政储蓄银行(Namibia Post Office Savings Bank)等,主要保险公司有纳米比亚都市区(Metropolitan Namibia)等,主要证券市场为纳米比亚证券交易所(Nambian Stock Exchange,NSX);截至2021年末,纳米比亚有4家商业银行、4家国有专业银行机构、1家中小企业银行和1家微型金融银行,共有40家企业在纳米比亚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20年末,纳米比亚长期保险业的总资产达617亿纳元,收入为26亿纳元;短期保险业的总资产为65亿纳元,全年综合收入为2.8亿纳元。

纳米比亚对外贸易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主要出口矿产品、渔产品、畜牧产品及初级加工产品。2021年,矿产品出口占出口额的36%,渔产品占出口额的20%,其他制成品占出口额的16%,钻石占出口额的16%,食品和活畜占出口额的6%;经济对进口依赖性强,绝大部分生产、生活资料需要进口,接近90%的进口商品来自南非,主要出口市场为南非、英国、美国等;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469.6亿纳元(约合99.43亿美元),其中,出口577.61亿纳元(约合39.08亿美元),进口891.99亿纳元(约合60.35亿美元),贸易逆差314.38亿纳元(约合21.27亿美元)。

经济功能区

1995年,纳米比亚政府制定了《出口加工区法》,开始在全国范围陆续设立出口加工区,在港口城市沃尔维斯湾以及内陆城市奥希坎戈建有出口加工区,在首都温得和克、东部省份戈巴贝斯等地建有工业园区,主要出口加工有沃尔维斯湾工业区(Walvis Bay Industrial Park)、温得和克工业区(Windhoek Industrial Park)等,主要工业园区有太阳工业园(Sun Industrial Park)、生物质工业园(Biomass Industrial Park)等。

沃尔维斯湾工业区位于沃尔维斯湾,区内企业主要从事塑料托盘和产品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渔业相关配件制造以 及钻石切割和抛光。离岸发展公司(ODC)管理工业和商业园区,并负责园区内场地的出租。2013年,纳米比亚港务局(Namport)在纳米比亚共和国政府作为股东的支持下,启动了在沃尔维斯湾港建设新集装箱码头(NCT)的一项扩建计划。

太阳工业园位于温得和克北部工业区的拉弗伦茨,交通便利,可轻松前往B1高速公路,是一个仓库综合体。该园区仓库规模庞大,可用仓库面积为145~690平方米,一间145平方米的仓库租金为7500纳元/月。

交通

公路

纳米比亚的公路被认为是非洲最好的公路网之一,道路建设和维护符合国际标准。纳米比亚的公路系统包括铺面公路网、未铺面公路网和其他公路类别。截至2020年末,纳米比亚公路总长度约为48875.27千米,其中B级沥青路7892.7千米、沙石路26046.5千米,土路13315.6千米,盐泥路299.9千米,多数路况良好。年平均旅客运输量5万人次,货运量18万吨。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竞争力报告》,纳米比亚连续五年在公路基础设施质量居世界前列,全球排第23位,非洲排名第一。

2021年,纳米比亚拟在全国升级改造1480千米公路,完成正在进行的沥青道路建设。其中,重点项目包括温得和克—奥坎 哈贾双车道公路、升级斯瓦科普蒙德—亨蒂斯湾—卡曼亚布公路、斯瓦科普蒙德—鲸湾双车道公路、首都机场路、戈巴比斯—阿兰诺斯公路等。

铁路

纳米比亚拥有超过百年的铁路历史,在1894~1915年德国殖民统治期间,已建成一些铁路,其中部分铁路今天仍在使用, 由国营公司TransNamib独家管理。截至2020年末,纳米比亚铁路总长度约2687千米,都是窄轨铁路,轨距是1067毫米。其中有48%的铁路符合SDAC铁路18.5吨轴重标准,其余轴重为16.5~17.5吨,时速基本在60千米/小时。

航空

纳米比亚国内各主要城市均有机场,有注册机场27个,小型简易机场360个。全国有2个国际机场,分别是霍齐亚· 库塔科国际机场(Hosea Kutako International Airport)和沃尔维斯湾机场(Walvis Bay International Airport)。从纳米比亚可以直飞非洲的许多大城市,如南非的开普敦约翰内斯堡安哥拉的卢安达,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尼日利亚拉各斯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城等。此外,纳米比亚还有温得和克德国卡塔尔的定期国际航线。

霍齐亚·库塔科国际机场位于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市区以东45千米处,最初于1964年在南非政府下开放,是纳米比亚第一个国际机场。机场曾以时任南非总理的名字命名为J.G.斯特里多姆机场,并于1990年以纳米比亚第一位民族主义领导人霍齐亚·库塔科国际机场的名字重新命名。机场是前往纳米比亚的国际航班主要降落地,机场跑道长达4673米,是非洲以及全世界最长的跑道之一。

纳米比亚运营的航空公司有海湾航空公司(Bay Air Aviation)、西部航空(Westair Aviation)等,其中海湾航空是一家专门从事定期和不定期航空运输的包机公司,自1989年开始营业,使用轻型至中型飞机在纳米比亚及其邻国运输乘客和货物,截至2023年初,该公司在鲸湾港至温得和克航线上安全运送了数千名乘客,并在夜间快车时间表中跨境运送了超过5000吨货物。

航运

纳米比亚海岸线长1600千米,有沃尔维斯港(又称沃尔维斯湾)和吕德里茨港2个港口。 鲸湾港是南部非洲第五大港,由Namport公司负责运营,行使港务局职能。鲸湾港有11个泊位,长度500米,最大吃水10~12.8米;有散货、集装箱、油轮渔船码头,装卸仓储设施完备,年吞吐量530万吨散杂货,集装箱量约25万标箱;每年运送货物最多可达800万吨,平均装卸效率为每天8000吨;中港湾公司承建的集装箱码头竣工后,吞吐量增加一倍,年处理量达75万个标准集装箱。2020/2021财年(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鲸湾港和吕德里茨港货物吞吐量增长11%,净增63.3万吨。其中,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增长5%,增加7338个标箱。 纳米比亚无内河运输。

公共交通

纳米比亚各城市市内公共交通落后。出租车车况欠佳,无计价器。一般按区划实行固定费率,可同时搭载数名陌生乘客。

文化

综述

纳米比亚的文化开放而多元,既保留了非洲土著文明的特点,又具有欧洲文化的鲜明色彩。纳米比亚拥有广泛的民族群体,文化传统在这些民族中得以传承和保存,从讲班图语的奥万博人和赫雷罗人到达马拉人和游牧的圣游牧民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各具特色。此外,德国的殖民统治给纳米比亚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当地拥有很多德国风格的建筑和美食。

饮食

纳米比亚的美食受到了土著居民和殖民者的烹传统影响。小米、高粱、香瓜、花生、牛肉、羊肉和乳制品被视为纳米比亚的主要自给食品,而玉米则是他们的主食。在殖民化之前,纳米比亚的美食使用从野生植物和狩猎野生动物获得的肉类中收集的各种植物产品。在殖民化之前,纳米比亚的美食主要依靠从野生植物和狩猎野生动物中获得的肉类以及各种植物产品。大约2000年前,纳米比亚开始饲养牲畜,这使得肉类和牛奶变得更加容易获取。19世纪,德国殖民者定居在纳米比亚时引入了德国菜肴,现今,德国酿造啤酒和维也纳炸肉排等传统菜肴在纳米比亚也非常受欢迎。

莫帕内蠕虫(Mopane worm stew)是南部非洲饮食中的一种重要昆虫。它以莫帕内树叶为食,是一种大型可食用的毛虫,被视为南部非洲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之一。莫帕内蠕虫在去除内脏后,可以通过水煮或油炸的方式进行烹饪。此外,人们还经常使用洋葱、番茄等配料将其煎炸,并加入辣椒制成美味的酱汁。通常,莫帕内蠕虫会与粥等食物一起食用。为了全年食用,人们也会晒干莫帕内蠕虫以备食用。据说莫帕内蠕虫是南部非洲六种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昆虫之一,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莫帕内蠕虫在当地已经变得非常罕见甚至可能已经灭绝。

卡帕纳(kapana)是一种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非常流行的传统街头食品。它由切片烤牛肉和脂肪制成,通常在开放式炉子上烧烤,然后包裹在报纸或放在炸面包里食用。这种食物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人们将煮熟的牛肉和脂肪切成小块,以便快速带走。当正确烹调时,卡帕纳的牛肉呈湿润烟熏状态,而咸味的脂肪则呈外脆内嫩的口感,有些类似于烤奶酪的味道。此外,每个烧烤站旁边通常都会提供一个盛放香料的纸板箱,供顾客添加调味品。

习俗

节日庆典

在纳米比亚,一些主要的节日具有不同的宗教、文化和政治意义。其中,宗教意义的节日包括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周一和耶稣升天日等基督教节日,它们每年的日期都会有所变化;历史文化意义的节日包括赫雷罗族的赫雷罗节,通常在每年8月底左右举行,届时赫雷罗族奥卡汉贾会聚集到奥卡汉贾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国家或政治相关的庆祝活动包括卡辛加日(5月4日),为纪念1978年对数百名纳米比亚难民发动袭击导致大量伤亡的事件,以及纳米比亚的美国独立日(5月21日)和英雄日(8月26日),这些庆典通常包括公职人员的歌唱、舞蹈和演讲等标志性活动,以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马鲁拉水果节是一个在三月至四月之间持续两到三天的庆祝活动,通过消费奥马贡戈(omagongo)(一种由马鲁拉果制成的饮料)将纳米比亚北部的八个Aawambo社区团结起来。为了准备这个节日,人们雕刻木制高脚杯和小葫芦,以及用牛角制作的工具来刺穿水果。与此同时,妇女们制作用于加工奥马贡戈的篮子和陶罐,在年轻人的帮助下采集成熟的果实,并在陶罐中提取果汁饮料并发酵两到七天。在此过程中,他们讨论影响他们的问题,例如家庭问题,唱传统歌曲,背诵诗歌并分享有关篮筐和陶器制作的知识。发酵过程完成后,社区成员和客人就可以享用奥马贡戈和传统美食。这个节日是一个轻松的社交聚会,社区和客人在此进行社交、唱歌和跳舞,男人们朗诵历史。2015年,马鲁拉水果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温得和克银行艺术节(Bank Windhoek Arts Festival)是纳米比亚的一个节日,旨在表彰当地艺术家及其作品,于每年二月举行。该节日有一个名为温得和克银行三年展的平台,纳米比亚的视觉艺术家可以在该展览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争夺有利的奖项。同时,节日还会举办一些活动,包括奥马莱什舞蹈和鼓乐、根纳登达尔和斯瓦科普蒙德艺术协会等。

独立日(Namibia Independence Day)是纳米比亚成为主权国家的日子,为每年的3月21日,这一天人们往往通过高层领导人出席的游行和政治仪式来纪念。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获得自由,改国名为纳米比亚共和国,萨姆·努乔马被选为纳米比亚共和国首任总统。此前自由战士们进行了漫长而艰难的解放战争,牺牲巨大。

温得和克狂欢节(WIKA)是温得和克和纳米比亚最重要的文化节之一,于每年四月举办,活动包括成人音乐表演和化装舞会,以及儿童嘉年华和独立大道游行。该节日也是德国占领时期留下的遗产,节日期间,游客会感受到浓郁的德国氛围。

非洲日(Africa Day)是非洲成立非洲统一组织(OAU)的节日,于每年的5月25日举办,以纪念非洲从殖民帝国主义手中获得独立、自由和解放的斗争。1963年5月25日,来自非洲大陆刚刚获得独立的32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一起,成立了非统组织,标志着非洲历史新轨迹的开始。节日期间,纳米比亚的当地社区会聚集在一起,讨论如何加强合作与和平共处。

英雄日(Herero Day)又叫马赫雷罗日(Maherero Day),是纳米比亚赫雷罗人为纪念已故酋长而举行聚会的节日,也是被联合国认为的纳米比亚日,于每年的8月26日举办。节日期间,数千名赫雷罗人来到奥卡汉贾以纪念赫雷罗人与德国人进行的战斗,他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装、军装和跃马,组成盛大的游行队伍,沿着一条从墓地开始的路线,走到温得和克主干道另一边的一个地方,举行盛大的部落宴会和庆祝活动。

生活习俗

纳米比亚人将婚礼视为极其重要的社交活动,在拉哈里沙漠部族,婚前有男方到女方家“服役”的风惯,即在求婚获女孩同意后,小伙子要搬到姑娘家里,为姑娘家干活一段时间,若女方家长满意,便会把女儿嫁给他;辛巴族姑娘出嫁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踏着节拍跳舞、唱歌和鼓掌;婚礼准备时,新娘要用香料涂抹全身,即馨香美容,香料通常由红赭石、奶油脂、香草和树脂合成;进入洞房前,要在新娘身上涂抹奶油脂,这些奶油脂取自新郎家的奶牛;婚礼仪式通常融合了基督教土著特色,新娘和新郎会在教堂举行宣读誓言仪式。

纳米比亚人在重要场合讲究着装,会屠宰牛或山羊,以及食用肉类、自酿啤酒、购买的饮料和其他食物;接受服务时通常会支付小费;初次见面一般不随意打听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情况等;讲究身份,常将职衔与尊称等连接,如总统阁下、部长阁下等,熟悉的朋友也可称兄道弟;对熟悉的外国朋友一般是边握手边问候,有时握手时间稍长;对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先热情握手,再拥抱、亲吻面颊,然后再交谈;不喜欢公开表达爱意和情感。

纳米比亚人禁忌“13”“星期五”;宗教活动场合不得吸烟、不可戴鸭舌帽;宰杀动物时孕妇不可在场;寡妇不得参加葬礼;兄弟姐妹长大成人后,男女间必须相互回避,兄妹、姐弟不可两人单独待在茅屋里;受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的影响,当地人对种族问题比较敏感,因而不可谈论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祖先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是指纳米比亚少数民族部落社区之一纳马人的特定传统音乐,伴奏乐器有音乐弓(khab)和传统吉他(guitsib)以及口簧琴(vlies)等,其中音乐弓和传统吉他通常由男性或女性演奏而,口琴通常近由女性演奏的,伴有歌唱、哼唱和哼唱。纳马祖先的音乐具有特定的声音、质地和节奏,由音乐弓、手风琴或吉他的主旋律和节奏组成,并伴有其他乐器产生的系统和声。音乐还通常辅以被称为“纳米人舞步”(Nama-stap)的舞蹈,在重要的社交场合提供娱乐,但更重要的是,也被用来教育和指导社区成员,例如关于环境意识。2020年,祖先的音乐声音知识和技能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会生活

纳米比亚的性别角色一般都有明确的界定。男性通常负责建造和维护房屋,从事田间劳作,照料牲畜以及进行耕种等农业活动,而女性则负责家务劳动,照料孩子,准备食物,同时也参与农业劳动。在过去,一夫多妻制是纳米比亚大多数族群中普遍存在的婚姻制度,但现在已被法律严格禁止。尽管如此,在现代纳米比亚,妇女仍然面临家庭暴力和强奸等问题,这导致了高发生率的相关案件,但该国的歧视性信仰和法律正在发生变化,虽然速度很慢。

艺术

文学

在纳米比亚,民间故事和传说形式的口头文学比书面文学更为成熟,主要出版以南非荷兰语和英语为主的诗歌和散文作品。纳米比亚文学创作以英语文学成就最高,其文学作品的写作题材和主题思想与南非文学相似。在纳米比亚的各种文学类型中,尤其是传记和诗歌中,都存在一种创伤元素。然而,与南非不同的是,纳米比亚没有设立可供反省历史伤痛、促进民族和解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因此文学写作成为文人们一种宣泄情感、净化心灵的工具,同时也是探寻身份和个人归属的途径。

纳米比亚英语文学主要由本土民族文化和殖民经历的故事构成。在殖民地时期,这片土地上发生了殖民者对纳米比亚的轮番践踏,而殖民地文学则如实地揭示了当时的种族隔离政策。其中一部典型的代表作是G.弗朗森的《彼得摩尔的西南非之旅》(1906年)。

在1915年至1990年的种族隔离时期,纳米比亚处于南非政府统治之下。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描绘了南非政府的残酷统治以及纳米比亚人民组织(SWAPO)对抗南非政权、摆脱种族隔离、争取独立建国的经历。其中一位代表作家是J.迪耶斯科,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太阳的诞生:纳米比亚小说》(1988年)和《浑水》(1993年)。

独立之后,纳米比亚英语文学的书写主题主要包括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与价值重估、家园、流放和解放斗争、性别问题、民族主义和身份认同以及独立后的社会批判。纳米比亚大学的英语教授D·哈尔霍夫是其中一位代表作家,他主要从事诗歌和儿童文学的创作,并著有文学评论专著。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还包括N.安德烈亚斯和S.施莱特温。安德烈亚斯的自传性小说《奥沙安图的紫罗兰》(2001年)奠定了她在纳米比亚文学界的地位;而施莱特温则是一位作家、评论家、时尚达人和艺术评论家,她的作品强调女性主义,并以《召唤雨水人》(2012年)为代表作。

音乐及舞蹈

纳米比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拥有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反映了其特有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纳米比亚人民擅长讲故事、热爱音乐、模仿和舞蹈,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音乐文化,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纳米比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通过国家剧院和节日等平台得以展示和传承。

传统服饰

纳米比亚奥万博人的传统服饰是由一种叫做“欧岱拉”(odelela)的材料制成的。女性穿着长裙或蓬松的短袖和短裙,裙子颜色通常为粉紫色,还会在脖子上佩戴精致的辫子和铜带或皮带,装饰品包括珠子、羽毛、唇板等;而男性则穿着由欧岱拉制成的衬衫。

纳米比亚赫雷罗人的传统服饰被称为“欧拉科瓦”(ohorokova),这是一种改编自维多利亚风格服饰的传统服饰。男人们穿着西式服装,戴着以模仿牛角为特色的帽子;女人们穿着维多利亚式连衣裙,这种裙子色彩鲜艳、有着蓬松的袖子和多层次的衬底,改编自莱茵传教士的妻子。

辛巴族妇女通常上身裸露,下身穿带褶牛皮制裙子,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外貌特征是她们的头发和皮肤都涂满由石粉,香料和油脂混合而成的赭色的泥,这种泥不仅能保护她们的皮肤不受阳光和蚊虫的伤害,还能让她们的皮肤不那么容易长皱纹,她们的头发会掺杂羊毛挫成一缕缕,头发风格也代表着她们的婚否情况,还未到青春期的女孩会把两个小辫子垂下在脸颊两边,小男孩则是一个辫子垂在脑门;而到了青春期还没有嫁人的准备的女孩则把辫子分成多缕,分到脸的两旁,足以遮住脸颊,成熟待婚女性则把头发放到脑后,这样男性就可以看清她们的脸;已婚或者已生育的女性则在头上加上用羊皮做的头饰。男士的传统服装包括一条简单的小牛皮裙,与衬衫或夹克等非传统服装相匹配,凉鞋鞋底通常是用旧汽车轮胎做的。

电影

纳米比亚在独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作品,基本上依靠前殖民国家来进行跨文化合作,代表作品有约翰·肯尼迪·马歇尔的《猎人》等;1990年独立后,纳米比亚成为几部国际和好莱坞制作的首选地点,代表作品有詹妮弗·洛佩兹的电影《细胞》和安吉丽娜·朱莉的《超越国界》等;2000年以后,纳米比亚电影委员会(NFC)促进了许多国际制作,包括《凤凰飞车》和《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等。

手工艺

纳米比亚土著艺术和手工艺品在纳米比亚的游客中很受欢迎,卡万戈人的木雕(Wood carvings of the Kavango people)和奥万博人的篮筐编织(the basketry skills of the Owambo people)最为引人注目。

纳米比亚东北部的卡万戈东、西地区被誉为“纳米比亚的木雕故乡”,那里的木雕工艺世代相传。雕刻品包括盘子、支架、杯子、独木舟等木制品,甚至还有野生动物雕像。他们雕刻生长在卡拉哈里沙漠绒毛黄檀,并制作各种仪式鼓、乐器和家居用品。装饰品、盆栽架、墙壁装饰、面具、厨房用具、桌椅和独木舟是常见物品。妇女们编织篮子、制作陶罐和装饰品,并将它们销往纳米比亚各地。

纳米比亚最北部的奥卡万戈三角洲卡普里维地带,卡万戈人和奥万博人生产传统的编织篮子。编织工采摘当地的马卡拉尼棕榈叶,并使用祖先传下来的古老配方,用花瓣和根制造植物染料,让天然染料浸入蜡质棕榈叶中。染色的棕榈缠绕在草上,形成线圈的内部,通过控制线圈的厚度和均匀度来编织篮子,随着篮子慢慢变大,所耗费的时间也越长。

建筑

纳米比亚具有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分别为乡土风格和德国殖民风格。乡土风格保留着当地的文化和古老的传统,一般是具有圆形结构的传统建筑,如奥万博建筑和辛巴族建筑等;德国殖民风格融合了德国和当地的文化,以当地材料为底、辅以德国的设计,拥有欧洲哥特式建筑式元素,如喇叭形屋檐、金字塔尖顶和倾斜屋顶等建筑特点。

传统建筑

奥万博的传统宅基地一般由牛栏、几间睡觉的小屋和其他用于谷子、储存食物和生活用具等的小屋组成,屋子内部由圆形木栅栏或谷子隔开,建筑材料包括茅草、木材、泥土、泥砖、牛粪等。自从与长途贸易商、探险家和后来的传教士接触以来,奥万博建筑受基督教价值观和西方取向影响,呈现方形平面结构,建造方式与翁巴阿拉卡( ombaalaka)相同,通常有一个走廊和两扇门。

纳米比亚辛巴族居住的房屋大多是用树枝和掺有牛粪的泥巴搭建而成的圆锥形茅草屋,屋内面积一般只有三四平方米。辛巴人用枝条做篱,将村落圈在一个圆形区域内;男人的每位妻子和她生育的孩子住在一栋篱笆房里,有多少篱笆房,就有多少个老婆。

德国殖民风格

德国殖民建筑是德国人结合了纳米比亚的材料,将德国风格融合到纳米比亚房屋的建造中,通常使用晒干的砖和德国风格的阳台以及用锻铁和滑块制成的窗户,带有哥特式元素和维多利亚风格,代表建筑有纳米比亚的许多教堂、州议会大厦和官方建筑等。

国家象征

纳米比亚国旗于1990年3月21日独立后正式采用,设计者为唐·史蒂文森(Don Stevenson)、奥特鲁德·克莱(Ortrud Clay)和西奥·扬科夫斯基(Theo Jankowski)。纳米比亚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为左上方和右下方为蓝色和绿色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一条两侧有白色细边的红色宽带从左下角斜贯至右上角。旗面左上角有一个放射12首光芒的金色太阳。太阳象征生命和能力,金黄色代表温暖和该国的平原、沙漠;蓝色象征天空、大西洋、海洋资源和水及其重要性;红色象征人民的英雄主义,表达人民决心建设一个平等、美好的未来;绿色代表该国的植物和农业;白色象征和平与统一。

纳米比亚的国徽是在1990年独立时引入的,以取代南非政府使用的早期国徽。国徽中间的盾面上为国旗图案。盾徽两侧各有一只非洲直角大羚羊,象征勇气、优美和自豪;上端为一只鸬鹚,象征该国领导人的远见。盾徽之下的图案是该国沙漠性平原的象征,代表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印在沙漠性平原上的花饰象征该国的传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底部的饰带上写着“团结、自由、正义”。

纳米比亚国歌为《纳米比亚,勇者之地》(《Namibia, Land of the Brave》),它是由Axali Doëseb在1991年创作并谱曲,Doëseb是在独立后举行的国歌创作比赛中获胜后被选定为国歌创作的音乐团体总监。1991年12月,纳米比亚国歌被正式采用,在采用现行国歌之前,《南非的呼唤》(Die Stem van Suid-Afrika)是纳米比亚的官方国歌。然而,在脱离南非取得独立后,纳米比亚采用了“Nkosi Sikelel’iAfrika”作为其临时国歌。

纳米比亚的国花为千岁兰(Welwitschia mirabilis),属于雌雄异株多年生植物,雄球果光滑,紫褐色茎短;雄球果粗糙,青绿色至鲑鱼色。主根短,花粉球体呈红色,它短的木质不分枝的茎上覆盖着2片(很少是3片)带状叶子。千岁兰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南部,而从海岸到纳米比亚内陆约200千米(南纬20°~24°)的种群分布更广。现有数据表明,千岁兰整个物种范围内的种群密度变化很大,在库内内亚区中不常见到稀有个体。

非洲鱼鹰(Icthyophaga vocifer),又名非洲海雕,体长可达63-73厘米,拥有闪亮的黑色、白色和栗色羽毛,是非洲最著名的猛禽。非洲鱼鹰雌鸟比雄鸟大,未成熟的鸟呈斑驳的棕色,上面点缀着白色,眼睛里经常出现一条棕色条纹。非洲鱼鹰主要以捕食鱼为生,它们以小角度俯冲而下,用爪子抓住鱼,然后把食物带到栖息处吞掉。鱼鹰的叫声可能是非洲鸟类中最出名的,它们常常在在黎明和黄昏时分鸣叫。

萨姆·努乔马(Sam Nujoma),本名塞缪尔·沙菲胡马·努乔马(Samuel Shafiihuma Nujoma ),1929年5月12日出生于西南非洲奥万博(现纳米比亚),为纳米比亚独立时的第一任总统(1990-2005 年)。努乔马出生于奥万博兰偏远的翁甘杰拉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20世纪50年代末,他帮助创立了奥万博兰人民组织,该组织是西南非洲人民组织(SWAPO)。1960年,他流亡海外,并于当年4月19日成立人组党后被任命为主席。他数年向联合国请愿南非解除对西南非洲的控制,但毫无结果后,南非人民组织于1966年开始了武装斗争。1973年,联合国大会承认人组党为纳米比亚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1978年,安理会通过了第435号决议,其中规定了纳米比亚最终独立的条件,并最终于1988年被南非接受。1989年9月在流亡近30年后,努乔马回到纳米比亚,领导人组党在联合国监督的11月选举中取得胜利。1990年3月21日,纳米比亚独立当天,努乔马宣誓就任总统。

风景名胜

综述

纳米比亚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的西南角,是一个大部分地区干旱的国家,但却拥有对比鲜明、未受破坏的景观,从东北部郁郁葱葱的植被和河流林地,到西南部的山脉、峡谷和壮观的沙漠环境。2021年,纳米比亚共接待游客232756人,其中南非游客人数占纳米比亚游客总数的47%。

世界遗产

截止到2023年,纳米比亚本土共有2处文化或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文化遗产特威菲尔泉岩画(Twyfelfontein or /Ui-//aes )和自然遗产纳米布沙海(Namib Sand Sea),另有8处景点入选世界遗产暂定名单。纳米比亚首次入选世界遗产的是特威菲尔泉岩画,入选时间为2007年。

特威菲尔泉岩画

特威菲尔泉岩画(Twyfelfontein or /Ui-//aes)位于纳米比亚库内内区的达马拉兰,属于纳米布沙漠和库内内地区半沙漠之间的过渡地带。该遗址的缓冲区面积为9194公顷,核心区面积为57.4公顷,核心区内有游客设施、信息中心和接待处、厕所、小卖部和观景平台。特威菲尔泉岩画是非洲岩画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大约有2500种不同的岩石雕刻,可追溯到2000至3000年前石器时代晚期。

特威菲尔泉岩画绘画主题包括人类和犀牛大象非洲鸵鸟长颈鹿等动物,反映了当时人们从事的游牧业活动。在遗产地还发掘出石制工艺品、鸵鸟蛋壳串珠,片岩吊坠,以及人类和动物脚印的图画和用红赭石绘制的人物图案的岩洞。特威菲尔泉岩画是对非洲南部2000多年来的狩猎采集人群一个连贯的、广泛的和高质量的记录,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仪式和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及其对古人类社群的作用。核心区于1948年被指定为纳米比亚国家古迹,受到2004年《国家遗产法》的保护。200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第IV、V项规定,特威菲尔泉岩画作为文化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纳米布沙海

纳米布沙海(Namib Sand Sea)位于纳米比亚纳米布诺克卢福公园内,坐落在南大西洋干旱的非洲海岸,北起安哥拉和纳米比亚边界,向南穿过纳米比亚至奥兰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1900千米,是一片狭长的带状海岸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最狭处只有10千米,海拔不超过500米。纳米布沙海核心区面积3077700公顷,缓冲区面积899500公顷,在纳米比亚地区始于库伊塞布河以南,包括三明治港和索苏斯夫莱。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唯一的沿海沙漠 ,包括受雾影响的广阔的沙丘系统。沙海由2个沙丘系统组成,一个是古老的半固结沙丘系统,另一个是较年轻的活动沙丘系统。沙漠沙丘是由河流侵蚀、洋流和风力携带的物质从非洲大陆内陆将物质从数干千米的地方输送至此而成。这里地形多样,有砾石平原、沿海平原、岩石丘陵、沙海中的小沼泽、沿海泻湖和季节性性河流。沙丘构造的多样性,其不断变化的形式、颜色和纹理的范围,创造了杰出的自然美景。当地的植物和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与哺乳纲不断适应超干旱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小生境和生态位的独特环境。纳米布沙漠对于在以雾为主要水源的超干旱沙漠环境中适应生活的地方性物种的保护具有突出的重要性。2013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第VII、VIII、IX、X项规定,纳米布沙海作为自然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主要景点

沃尔维斯湾咸水湖

沃尔维斯湾咸水湖(Walvis Bay 潟湖)位于纳米比亚沃尔维斯湾沿海,面积约7000公顷,为南部非洲西海岸最大的浅水水域,也是世界三大湿地之一,拥有众多的鸟类数量。该水域形成于3000年前,现栖息着40余种涉水禽鸟,数量超过50万只,主要鸟类包括火烈鸟、鹈鹕属反嘴鹬黑翅长脚鹬等。其中以火烈鸟最为著名,南部非洲四分之三的火烈鸟在此栖息,数量达5~6万只。此外,全世界仅有2000余对鹈,绝大多数栖息在纳米比亚沿海一带。1995年,沃尔维斯湾咸水湖就一直根据《拉姆萨尔公约》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受到保护。

骷髅海岸国家公园

骷髅海岸国家公园(Skeleton Coast Park)是一个位于纳米比亚西北部海岸线的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1年,占地面积16390平方千米。这片沿海地区因其难以接近而著称,公园内的海岸线常受猛烈海浪冲击,沿岸有大量搁浅的船只,海岸线散布着许多沉船的残骸,因此得名“上帝在愤怒中创造的土地”。公园内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南部地区允许四轮驱动车辆进入并探索,而北部地区则禁止车辆进入。骷髅海岸国家公园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包括沙滩、卵石海滩、沙丘、短暂的河床和峡谷,以及色彩丰富的的火山岩壁和广袤的山脉。此外,骷髅海岸公园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主要有海豹、大象、狮子、黑犀猎豹等物种,以及火烈鸟、秃鹫云雀等鸟类。

福音路德大教堂

福音路德大教堂(Christ Church)位于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的菲德尔卡斯特罗街,于1907年修建、1910年落成,由建筑师戈特利布·雷德克(Gottlieb Redecker)设计,是温得和克著名的古迹之一。大教堂选用石英砂岩材料,融合了新罗马式、新艺术风格和哥特式建筑复兴风格,拥有高42米的哥特式风格尖顶,塔上悬挂的三座铜钟上分别刻着“荣耀归于至高无上的上帝”(Ehre sei Gott in der Hohe)、“地上和平”(Friede auf Erden)和“对男人的善意”(Den Menschen ein Wohlgefallen)。

瓦特贝格高原公园

瓦特贝格高原公园(Waterberg 高原 Park)位于纳米比亚中部奥奇瓦龙戈(Otjiwarongo)以东30千米,地理坐标为南纬20°25',东经17°13',是野生动物保护区,建立于1972年,面积40500公顷,拥有18600公顷的荒野地区。公园由高出周围平原100~200米的砂岩高原组成,东西两侧是近乎垂直的悬崖,以高耸的砂岩悬崖、恐龙脚印、神秘的岩石雕刻和纳米比亚一些最稀有和最珍贵的野生动物为特色。

瓦特贝格高原公园因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而被划为荒野、战利品狩猎和旅游管理区,有一座50千米长的多孔砂岩山,丰富的猎物、独特的植被和一系列永久性泉水,主要植物有风车木(Combretum imberbe)、绢毛榄仁(诃子属 sericea)、风车子(Combretum apiculatum)等和约140种地衣;主要野生动物有黑白犀牛水牛、羚羊和紫貂羚羊、伊兰羚羊等,其中鸟类超过200种。

埃普帕瀑布

埃普帕瀑布(Epupa Falls)位于纳米比亚和安哥拉边界上,是一个跨国瀑布和库内内河最下游的主要瀑布。该瀑布横跨纳米比亚和安哥拉边境,但大部分瀑布似乎位于纳米比亚境内。瀑布形成的地方是河流在一个冲刷过的基岩露头上分成多条河道,落差约65英尺,汇入几个狭窄的河槽。从河岸到河岸,瀑布的顶峰看起来有近3300英尺宽,但在季风季节之外,大部分河道仅限于两条狭窄的河道,每条河道最多只有几百英尺宽。埃普帕瀑布5英里范围内还有其他瀑布。

鱼河峡谷

鱼河峡谷(Fish River Canyon)是世界第二大天然峡谷和非洲最大的峡谷,仅次于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Grand Canyon in Arizona)。鱼河峡谷长约161千米,最宽27千米,最深处达550米。数百万年前,鱼河(Fish River)开始穿过纳米比亚南部峡谷中的山谷,现在每当12月至3月的雨季,它仍然冲刷峡谷,使峡谷变得更深更大。 鱼河峡谷深深地切入一片干旱的高原,峡谷地貌与美国大峡谷地区非常相似,整个大峡谷区无人居住,也几乎是生命的禁地——除了罕见的荆棘灌木和沙漠蜥蜴。鱼河峡谷是绝佳的徒步旅行目的地,鱼河峡谷徒步探险路线居于非洲南部徒步探险路线排名前列,最受欢迎的一条被命名为“鱼河徒步旅行小径”的线路,整条路线从大峡谷的最北点一直通到艾艾斯(在当地纳马语中是“炎热”的意思),艾艾斯有温泉,热水从泉眼中涌出,形成一个水池。

参考资料

纳米比亚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1-02

The world factbook namibia.CIA.2023-09-16

HOME.Namibia Embassy Berlin.2024-02-06

Flags, Symbols, & Currencies Of Namibia.WorldAtlas.2023-11-04

Namibia Independence Day – March 21, 2024.Nationaltoday.2023-11-13

About Namibia.Republic of Namibia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2023-10-31

The Country Namibia.Namib Info.2023-11-09

Explore All Countries Namibia.CIA.2023-10-31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纳米比亚(2023年版).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经商处.2024-10-04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纳米比亚(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31

纳米比亚.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0-31

海关统计贸易伙伴代码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2023-11-14

Population, total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Explore All Countries—Namibia.CIA.2023-11-02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14

Market Challenges.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2023-11-17

国家货币代码.IBAN.2023-11-14

Namibia.Unesco.2023-11-03

在纳米比亚攀登世界最高沙丘.中国日报网.2023-11-03

特威菲尔泉岩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3-11-03

纳米比亚.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1-14

Namibia.Culture of Namibia forum.2023-11-12

Namibia Stamps : SAPOA Sheetlet.Wayback Machine.2023-11-04

Welwitschia mirabilis.The Gymnosperm Database.2023-11-04

NAMIBIA .Microsoft Word.2023-11-07

Sam Nujoma.Britannica.2023-11-04

Namibia.The Commonwealth.2023-11-16

Languages Of Namibia.WorldAtlas.2023-11-05

History Popula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Ministry of Environmel Forestry & Tourism.2023-11-10

Namibia For Kids.kids-world-travel-guide.2023-10-30

张益明大使在纳米比亚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纳米比亚共和国大使馆.2023-11-14

History.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09

全球唯一的四国交界点,纳米比亚国土为何宛如斧头深入非洲内陆?.澎湃新闻.2023-11-21

Namibia.Britannica.2023-11-15

Geography.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07

Namibia: Land Degradation Causes Poverty.Allafrica.2023-10-31

Namibia.Climate Change Knowledge Portal.2023-11-08

Overview of National Parks.Ministry of Environment Forestry & Tourism.2023-11-06

State of Protected Areas in Namibia.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Namibia.2023-11-06

World Bank Country and Lending Groups.Datahelpdesk.2023-11-17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S.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23-11-17

2021 Economic Development Repor.National Planning Commission.2023-11-06

Market Overview.INTERNATIONAL TRADEAD MINISTRATION.2023-11-11

Namibia - Country Strategy Paper 2020-2024 Mid-Term Review and 2022 Country Portfolio Performance Review.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2023-11-11

“中国是纳米比亚最好的朋友!”.中国作家网.2023-11-13

An architectural review of a location: Namibia.RethinkingThe Future.2023-11-12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s of Finnish Missions in North-Central Namibia.IntertwinedHistories.2023-11-12

Browse the Lis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Register of good safeguarding practices.Unesco.2023-11-12

Africa: Namibia.WWF.2023-10-30

Opinion: On Professor Mburumba Kerina.Neweralive.2023-11-28

The Man Who Named Namibia- Mburumba Kerina.Namibian..2023-11-28

Historical background.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2023-11-11

Namibia.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2023-11-10

Namibia.lumen.2023-11-10

World Directory of Minoritie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 Namibia : San.Refworld.2023-11-10

San.Britannica.2023-11-10

25000 B.C. - 1486 .Namib info.2023-11-11

Twyfelfontein Heritage Site.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03

The Damara People.BRADSHAWFOUNDATION.2023-11-10

THE DAMARA PEOPLE OF NAMIBIA.AREBBUSCH.2023-11-10

Namibia (Damara).Atlas Of Humanity.2024-01-29

Damara.Visitnamibia.2024-01-29

The Khoisan.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2023-11-10

La hutte du peuple Nama. Mentions légales.2024-01-29

Spotlight on Culture.Cultural Diversity Resources.2024-01-29

SLAVERY IN THE CAPE.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lavery and its Legacy – South Africa..2024-01-29

THE IMPACT OF THE HORSE ON THE AMATOLA'BUSHMEN’:NEW IDENTITY IN THE MALOTL-DRAKENSBERG MOUNTAINS OFSOUTHERN AFRICA.ResearchGate.2024-01-29

City prepares for replacement of Von François statue.Namibian.2023-11-10

1850 - 1870 .Namib Info.2023-11-09

1486 - 1850 .Namib Info.2023-11-09

Diogo Cão.Britannica.2023-11-10

Padrão português com 500 anos foi roubado da Namíbia no século XIX. Vai ser devolvido.OUVIR RÁDIO.2023-11-10

British occupation of the Cape.Britannica.2023-11-12

Bethanie.Wayback Machine.2023-11-12

1870 - 1889 .Namib Info.2023-11-09

1889 - 1904 .Namib Info.2023-11-09

Zanzibar Treaty.Britannica.2023-11-10

The treaty of Helgoland-Zanzibar :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the Anglo-German friendship?.UR Scholarship Repository.2023-11-10

Samuel Maherero.ENCYcLopedia.2023-11-10

1904 - 1914 .Namib Info.2023-11-09

锐读丨20世纪初德军在西南非大屠杀仿佛纳粹预演.新华网.2023-11-10

Namibia: A timeline of Germany's brutal colonial history.DW.2023-11-02

锐读丨20世纪初德军在西南非大屠杀仿佛纳粹预演.新华网.2023-11-25

1914 - 1920 .Namib Info.2023-11-09

纳米比亚为什么要从南非独立出去?.澎湃新闻.2023-11-11

1920 - 1951 .Namib Info.2023-11-09

The Bondelswarts surrender to the German forces.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2023-11-11

Independence and decolonization in Southern Africa.Britannica.2023-11-13

Apartheid.History.2023-11-13

1951 - 1969 .Namib Info.2023-11-09

THE LION RANGERS.Lionrangers.2023-11-13

1969 - 1975 .Namib Info.2023-11-09

Namibia:SWAPOs Army—Organization,Tactics,and Prospects.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2023-11-13

Western Contact Group.ResearchGate.2023-11-19

1975 - 1985 .Namib Info.2023-11-11

纳米比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2023-11-11

since 1985 .Namib Info.2023-11-11

Namibia (03/05).U.S.DEPARTMENT OF STATE.2023-11-19

Namibia (04/08).U.S.DEPARTMENT OF STATE.2023-11-19

Namibia: The Caprivi Liberation Front (CLF): its goals and methods; whether its members have been arbitrarily detained, beaten or otherwise mistreated by the police (August 1999 - March 2001).Refworld.2023-11-13

Info | Namibia.Safpol.2023-11-13

Country report: Spotlight on Namibia.Wayback Machine.2023-11-19

A burden lifts with Caprivi high treason trial’ s end.Namibian.2023-11-25

Namibia profile - Timeline.BBC.2023-11-13

U.S. Committee for Refugees World Refugee Survey 2002 - Angola.Refworld.2023-11-19

..2023-11-01

Utilize este identificador para referenciar este registo.Repositorio.2023-11-13

姆本巴宣誓就任纳米比亚总统.新华社-今日头条.2024-02-04

“If there is one piece of advice that Namibians would want to give travelers, aside from ‘don’t litter’, ‘save water’, ‘spend more money’ and ‘our beer is the best, so buy us another round’, it would be, ‘we know that you are driving a large, overpowered offroad vehicle, but for God’s sake be careful of the rivers’.”.Wayback Machine.2023-10-31

..2023-11-17

THE GEOLOGY OF NAMIBIA.Ministry of Mines and Energy.2023-11-07

namibia.Nature and Wildlife by Dr. Alan Harley.2023-11-07

Namibia.Nations Encyclopedia.2023-11-07

Namibias geography.Info-Namibia.2023-11-16

The Great Escarpment Of Southern Africa.WorldAtlas.2023-11-07

Fish River Canyon.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04

Bushveld.Britannica.2023-11-16

Geography Of Namibia.Academic Accelerato.2023-11-07

Biomes and vegetation types.Botanical Society of Namibia.2023-11-17

Hydrologic controls of physical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Namib Desert ephemeral rivers: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ResearchGate.2023-11-08

Groundwater in Namibia.BGR Bundesanstalt für Geowissenschaften und Rohstoffe.2023-11-08

Rivers.Namibian.2023-11-08

The Kunene River.Namibian.2023-11-08

THE KAVANGO RIVER.Namibian.2023-11-08

Lake Otjikoto and Lake Guinas.Discover Namibia.2023-11-08

Lake Otjikoto.lonely planet.2023-11-08

Otjikoto Lake.Sygic Travel.2023-11-08

Lake Guinas.Wikiwand.2023-11-08

Namibia's Otjikoto Lake.USRA.2023-11-08

Hydrological Services.NAMWATER.2023-11-09

Doing Business in Namibia.UK Government.2023-11-17

Inside Namibian twins’ innovative water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Amazon Web Services.2023-11-08

Namibia to construct second desalination plant.smartwater magazine.2023-11-16

Goreangab Water Reclamation Plant, Windhoek, Namibia.Water360.2023-11-17

纳米比亚政府阐述长期水资源发展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16

HARDAP RESORT.Namibianwildliferesorts.2023-11-08

Von Bach Dam Game Park.WHERETOSTAY.2023-11-09

Von Bach Dam.Info Namibia.2023-11-08

Von Bach dam now 43% full.Namibian.2023-11-09

NamWater opens Hardap Dam sluices.Namibian.2023-11-09

ERONGO DESALINATION PLANT PROVIDED 55 MILLION CUBIC METERS POTABLE WATER TO THE REGION DURING 10-YEAR OPERATION PERIOD.Economist Namibia.2023-11-16

ERONGO海水淡化厂释放绿色能源潜力.Chamberofmines.2023-11-16

【科普知识】水资源短缺下,你愿意喝再生水吗?.澎湃新闻.2023-11-17

DPR project in Africa 'cradle of water reclamation'.American Water WorksAssociation.2023-11-17

Overview.Land-links.2023-11-08

landscapes.WWF.2023-11-08

Uranium in Namibia.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2023-11-09

Tschudi Copper Project, Namibia.Mining Technology.2023-11-09

Country, Variable by Year.AQUASTAT.2023-11-13

纳米比亚.UnitedNations.2023-11-13

Namibia becomes first Southern African country to join UN Water Convention.UNECE .2023-11-17

Forest area (sq. km)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13

Forest area (% of land area)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13

FORESTS.WWF.2023-11-13

Namibia Forest Information and Data.Tropical rainforest information.2023-11-09

Mammals.Namibian.2023-11-19

Animals in Namibia.ANIMALS.2023-11-07

Animals In Namibia.KIDS-WORLD-TRAVEL-GUIDE.2023-11-07

Freshwater fish.Namibian.2023-11-18

Reptiles & frogs.Namibian.2023-11-18

Marine life.Namibian.2023-11-18

Anemones.Namibian.2023-11-18

Cephalopods.Namibian.2023-11-18

CRUSTACEA.Namibia.2023-11-18

Mollusc.Namibian.2023-11-18

Fish.Namibian.2023-11-18

NAMIBIA.WWF.2023-11-18

3500 Seals Rescued from Plastic Rubbish.Ocean Conservation Namibia.2023-11-18

Wildlife Protec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in Namibia.Conservation Namibia.2023-11-19

Revised National Strategy on Wildlife Protection and Law Enforcement 2021 - 2025.Ministry of Environment, Forestry and Tourism.2023-11-19

Wildlife Monitoring.Community conservation namibia.2023-11-19

Wildlife Protection.NACSO.2023-11-19

Plants.Namibian.2023-11-07

Namibia's plants.Botanical Society of Namibia.2023-11-17

Succulent Karoo - Species.CRITICAL ECOSYSTEM PARTNERSHIP FUND.2023-11-17

See Ancient Plant Species And The Desert Vegetation Of Namibia.THE EXPLORATIONS COMPANY .2023-11-07

Aloe namibensis.Namibian.2023-11-17

Window plant.Namibian.2023-11-17

Atlas of indigenous plants.Atlasing in Namibia.2023-11-17

纳米比亚MEFT官员:野生植物非法走私规模巨大 | 肉锥清网行动关注(CIC-110).中国绿发会.2023-11-17

Welwitschia.Siyabona Africa (Pty) Ltd.2023-11-19

Alien plants.Botanical Society of Namibia.2023-11-17

Uses of Namibia' s plants.Botanical Society of Namibia.2023-11-17

Devil's Claw - Kalahari's Treasure.gondwana-collection.2023-11-19

植物“云”科普丨神秘的千岁兰.国家植物园.2023-11-19

世界珍稀植物千岁兰——沙漠上的千年植物景观.中国管科院红豆杉中心.2023-11-19

【珍稀濒危植物展】沙漠中的寿星——千岁兰.杭州植物园.2023-11-19

Namibia: Living in balance with Nature.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2023-11-06

INTEGRATED RURAL DEVELOPMENTAND NATURE CONSERVATION.IRDNC.2023-11-07

大象日特刊|从在地保护到遏制非法贸易的亚非“护象”阵线.WWF世界自然基金会.2023-11-19

Home Conservation History.Conservancy Safaris.2023-11-07

Lessons from the Field.Integrated Rural Development and Nature Conservation.2023-11-07

以公平公正的利益分享机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访纳米比亚环境部长希菲塔.澎湃新闻.2023-11-19

纳米比亚城市及风景名胜.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纳米比亚共和国大使馆.2023-11-03

Etosha National Park.Etosha National Park.2023-11-03

ETOSHA NATIONAL PARK General Information.Etoshanationalpark.2023-11-03

Namib Naukluft Park.Wayback Machine.2023-11-03

Namib-Naukluft Park.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03

Namib-Naukluft Park.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03

Namibia.Climate Change Knowledge Portal.2023-11-09

纳米比亚发生5.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环球网.2023-11-09

Exceptional Scarp Preservation in SW Namibia Reveals Geological Controls on Large Magnitude Intraplate Seismicity in Southern Africa.WileyOnlineLibrary.2023-11-09

纳米比亚蝗灾进一步恶化 已入侵40万公顷土地.环球网.2023-11-09

Namibia Flood and Drought Monitor and Early Warning - A Participatory Workshop Addressing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Towards the National Framework for Climate Services - July 13th, 2021.unesco.2023-11-09

非洲观察丨纳米比亚蝗灾进一步恶化 南部非洲粮食安全面临威胁.光明网.2023-11-09

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09

Namibia: President Divides Kavango Into Two.Allafrica.2023-11-01

ABOUTGOVERNMENT.Government of Namibia.2023-11-01

REGIONAL & LOCAL GOVERNEMENT.Government of Namibia.2023-11-05

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纳米比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南省委员会.2023-11-06

Info Portal.City of Windhoek.2023-11-05

【非洲介绍】纳米比亚.中非创业学苑.2023-11-05

Opportunity awaits…..Municipality of Walvis Bay.2023-11-05

Tourism Activities.Municipality of Walvis Bay.2023-11-05

Swakopmund.Britannica.2023-11-21

Swakopmund.Namibweb.2023-11-21

纳米比亚 NA001.WIPO.2023-11-17

Semi-Presidential Systems: Dual Executive and Mixed Authority Patterns.Wayback Machine.2023-11-01

纳米比亚总统哈格·根哥布逝世.今日头条.2024-02-04

Namdeutsch: How has the German colonial period left its mark on Namibian culture?.THE LOCAL.2023-11-25

BIOGRAPHIES OF NAMIBIAN PERSONALITIES.Klausdierks.2023-11-25

Namibia’s bilateral relations with Germany: A crucial relationship.Konrad-Adenauer-Stiftung.2023-11-25

Germa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with Namibia.German Embassy Windhoek.2023-11-25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reements signed - German Government continues its support to Namibi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fforts.German Embassy Windhoek.2023-11-25

Germany and Namibia: Bilateral relations.Federal Foreign Office.2023-11-25

Karliczek: Germany and Namibia form partnership for green hydrogen.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and Research.2023-11-02

Member countries.The Commonwealth.2023-11-25

About The High Commission.NAMIBIA HIGH COMMISSION LONDON.2023-11-25

About The High Commission.NAMIBIA HIGH COMMISSION LONDON.2023-11-25

Trade and Investment Factsheets.Department for Business & Trade.2023-11-25

..2023-11-01

Bilateral Relations (country profiles listed alphabetically).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2023-11-18

纳米比亚为什么要从南非独立出去?.澎湃新闻.2023-11-01

South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SOUTH AFRICAN HIGH COMMISSION WINDHOEK,NAMBIA.2023-11-18

Mixed fortunes for Zuma N$100m drought donation.Neweralive.2023-11-01

Depreciation of South African rand threatens Namibia's economic growth: expert.新华网.2023-11-18

纳央行表示尽管面对各种挑战但没有计划与兰特脱钩.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18

Welcome to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Cooperatio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Cooperation.2023-11-01

Botswana has no border treaty with Zim, Namibia.Wayback Machine.2023-11-18

Botswana: Country Has No Border Treaty With Zim, Namibia.Allafrica.2023-11-18

Namibia, Botswana Improve Cooperation.Africa Defense Forum.2023-11-18

World: Africa Namibia-Botswana border dispute before UN court.BBC NEWS.2023-11-02

今日纳米比亚新闻(12月8日).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2023-11-02

博茨瓦纳国防军杀害纳米比亚渔民事件引发边界局势紧张.光明网.2023-11-18

Geingob engages Masisi on border security.Namibian.2023-11-18

Geingob engages Masisi on ‘ shoot to kill’ policy.Namibian.2023-11-18

Member States.SOUTHERN AFRICANDEVELOPMENT COMMUNITYTOWARDS A COMMON FUTURE.2023-11-02

6 June 2002 Namibia-Botswana Power Corporations Sign Agreement.Wayback Machine.2023-11-18

Botswana and Namibia concluded an agreement on the movement of persons.Tralac.2023-11-18

Angola and Namibia assess bilateral cooperation.FURTHER AfRICA.2023-11-18

ABOUT THE EMBASSY.Embassy of the Republic of Namibiato the Republic of Angola.2023-11-18

今日纳米比亚新闻(8月31日).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2023-11-01

安哥拉和纳米比亚正式划定海上边界线.新华网.2023-11-01

纳米比亚和安哥拉共建贝恩斯水电站.全国能源信息平台.2023-11-18

纳米比亚与安哥拉签署油气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18

纳米比亚提议扩大与安哥拉的电力和牛肉贸易.每日经济.2023-11-01

他曾亲眼见证中国重返联合国,十年前观礼中国国庆阅兵式.中国侨网.2023-11-01

60年,中国医疗队大爱无疆书写中非友谊动人篇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11-01

中国同纳米比亚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1-01

中国援建纳米比亚首都机场公路三期工程正式开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11-01

中国援建纳米比亚的两座地方议会大厦向纳方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1-01

【认识非洲】非洲国别投资环境概况之纳米比亚|中国投资.澎湃新闻.2023-11-01

Namibia, Zambia sign MoU to develop oil, gas pipeline.AA.2023-11-02

..2023-11-01

今日纳米新闻(10月10日).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2023-11-02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Swaziland and Namibia as of 28 Feb. 1992.digitallibrary.2023-11-01

今日纳米比亚新闻(12月8日).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馆.2023-11-02

俄外长5天访非洲四国,不仅仅是“粮食之旅”…….上观新闻.2023-11-02

History of SACU.SACU.2023-11-18

NAMIBIA.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TOWARDS A COMMON FUTURE.2023-11-18

Namibia ranked weak in military strength.Namibiansun.2023-11-02

About NDF - MODVA.Republic of Namibia Ministry of Defence & Veterans Affairs.2023-11-02

Army.Republic of Namibia Ministry of Defence & Veterans Affairs.2023-11-02

Air Force.Republic of Namibia Ministry of Defence & Veterans Affairs.2023-11-02

Navy.Republic of Namibia Ministry of Defence & Veterans Affairs.2023-11-02

安哥拉内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3-11-18

Namibia: Police clash with Angolan army.Reliefweb.2023-11-18

Angola-Namibia: UNITA soldiers give themselves up.Reliefweb.2023-11-18

Namibia: Government reiterates support for Angola.Reliefweb.2023-11-18

Namibia: NDF Claims Major Victory Against Unita.Allafrica.2023-11-18

Regional Collective Self-Defence: A Case Study of Southern Africa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 Military Intervention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DRC).Wayback Machine.2023-11-18

Namibia: Troops home from DRC.Reliefweb.2023-11-18

Population, male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Population, female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Urban population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Rural population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Population ages 0-14, male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Population ages 65 and above, total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Labor force, total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Population density (people per sq. km of land area)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Population density (people per sq. km of land area) - Mongolia.The World Bank.2023-11-21

Did you know... …that Namibia is the second lowest populated country in the world?.Namibia-eco-tours.2023-11-21

Birth rate, crude (per 1,000 people)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Mortality rate, neonatal (per 1,000 live births) - Namibia.THE WORLD BANK.2023-11-03

About Namibia.Namembassy.2023-11-03

Namibia was under German colonial rule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Spiegel.2023-11-21

Owambo.Namibia Travel Guide.2023-11-21

Namibia (04/95).U.S.DEPARTMENT OF STATE.2023-11-17

Opinion - Revitalisation of endangered indigenous languages.Neweralive.2023-11-21

Namibia's new language policy.Sabinet African Journals.2023-11-21

Languages.Namibia Travel Guide.2023-11-21

Languages Spoken in Namibia.Wayback Machine.2023-11-21

2015 Report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Namibia.US.DEPARTMENT OF STATE.2023-11-06

..2023-11-06

Christuskirche in Windhoek.Namibweb.2023-11-06

Bazylika Archikatedralna Wniebowzięcia NMP.Gcatholic.2023-11-06

Islam in Namibia…Making an Impact.Islam Online Archive.2023-11-06

Table: Muslim Population by Country.Pew Research Center.2023-11-06

To KOUTOUBIA MOSQUE Marrakech..koutoubiamosque.2023-11-06

CommunityinNamibia.Worldjewishcongress.2023-11-06

Namibia Virtual Jewish History Tour.JEWISHVIRTUAL LIBRARY.2023-11-06

Economy of Namibia.Britannica.2023-11-21

EMIS 2021 Report.Ministry of Education, Arts and Culture.2023-11-04

【认识非洲 · 非洲大学纵览】纳米比亚大学|中国投资.澎湃新闻.2023-11-04

About UNAM.University of Namibia .2023-11-04

NAMIBIA MASTER HEALTH FACILITY LIST.Namibia Master Health Facility List by Maternal and Child Survival Program.2023-11-04

HOM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Namibia.2023-11-04

浙江援外医疗50周年 累计派出医疗队53批、队员1127人次.中国网.2023-11-04

Windhoek Central Hospital.Mapcarta.2023-11-04

About WCH.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Namibia.2023-11-04

Namibia media guide.BBC.2023-11-06

About Us.namibian.2023-11-04

World press freedom, 30 years after the Declaration of Windhoek.The GroundTruth Project.2023-11-04

纳米比亚概况.中国人大网.2023-11-04

About Us.The Namibia Press Agency, (NAMPA),.2023-11-06

ARIPO Annual Report 2022.Copyright ARIPO .2023-11-04

ANNUAL REPORT 2020.Namibia Qualifications Authority.2023-11-04

纳米比亚2022年企业登记数下降7.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04

NAMIBIA.Library Map of the World.2023-11-04

NLAS Annual Report 2020-2021.Ministry of Education, Arts and Culture.2023-11-04

Home.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Namibia.2023-11-04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Namibia.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Namibia - All Rights Reserved..2023-11-04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NAMIBIA.NATIONAL LIBRARY OF NAMIBIA.2023-11-05

About Us.NATIONAL LIBRARY OF NAMIBIA.2023-11-05

Sport in Namibia.Topendsports.2023-11-14

Independence Stadium.Worldofstadiums.2023-11-14

Sam Nujoma Stadium.TheInfoList.2023-11-14

Namibia at the Commonwealth Games.Topendsports.2023-11-14

Frankie Fredericks - A Namibian gentleman.Olympic Channel.2023-11-14

AFRICAN STARS FC .Soccerway.2023-11-14

Namibia win Cosafa Cup for first time in their history.BBC.2023-11-14

National team appearances in the Rugby World Cup:.Blogworldwideticketsandhospitality.2023-11-14

About: Independence Stadium (Namibia).Dbpedia.2023-11-14

纳米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西南部 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华人头条.2023-11-06

About Us.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Namibia .2023-11-06

纳米比亚 惊艳“氧化红”.人民网.2023-11-19

Namibia’s environmental laws.LEGAL ASSISTANCE CENTRE.2023-11-06

Namibia - Country Commercial Guide.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2023-11-11

纳米比亚产业概况.一带一路·中非智库.2023-11-11

Agriculture Statistics Bulletin 2020.MINISTRY OF AGRICULTUREWATER AND LAND REFORM.2023-11-11

Karakul the oldest sheep breed.Namibian.2023-11-11

Commercial Fishing.Namibia - Country Commercial Guide.2023-11-11

Namibia.Britannica.2023-11-11

Travel and Tourism.Namibia - Country Commercial Guide.2023-11-11

Top 10 Things to Do.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11

EMBRACING TECHNOLOGY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Namibia Economist.2023-11-11

Foreign trade figures of Namibia.LLOYDS BANK.2023-11-14

WHY TRADE AND INVEST WITH NAMIBIA?.Consulate General of theRepublic of Namibiain Cape Town.2023-11-06

【认识非洲】纳米比亚:南部非洲投资目的地新秀|中国投资.澎湃新闻.2023-11-06

Namibian Government seeks Walvis Ba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Partner.NIPDB.2023-11-06

New industrial park coming to Walvis.New Era.2023-11-06

Sun Industrial Park.FindGlocal.2023-11-06

RA needs over N$1 billion.NATIONAL LIBRARY OF NAMIBIA.2023-11-05

2.1 THE RAIL HISTORY UNTIL THE 1990s.Klausdierks.2023-11-05

Notes on railway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1914-15 campaign in German South-West Africa.Sabinet.2023-11-05

About this NAC Airport.Namibia Airports Company.2023-11-06

HOME.Namibia Airports Company.2023-11-06

About Us - Corporate Profile.Wayback Machine.2023-11-21

Westair Aviation outlines preliminary scheduled service from April 2018.Wayback Machine.2023-11-21

Namibian Culture.Rhinoafrica.2023-11-13

The Culture Of Namibia.Worldatlas.2023-11-05

Traditional Food.Wayback Machine.2023-11-11

Getting Intimate With Namibia's Capital City.EXPLORE.2023-11-11

Namibia, the land of meat lovers.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23-11-11

Oshituthi shomagongo, marula fruit festival.Unesco.2023-11-12

Oshituthi Shomagongo | Fruit festival in Northern Namibia | Where? What? When?.TasteAtlas.2023-11-12

Namibia Holidays and Festivals.Iexplore.2023-11-12

Namibia's 8 most interesting cultural festivals.TripLegend.2023-11-12

Bank Windhoek Arts Festival.Musicinafrica.2023-11-13

Events and festivals in Namibia.Exoticca.2023-11-12

Wika Carnival in Windhoek.Namibweb.2023-11-13

10 Things to Know About Africa Day.Africa.2023-11-13

Namibia commemorates Africa Day.Windhoek Observer.2023-11-13

KIU Trivia: August 26 in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KIU News.2023-11-13

Herero.Namibweb.2023-11-13

纳米比亚习俗(礼仪漫谈).人民网.2023-11-13

Aixan/Gana/Ob#ANS TSI //Khasigu, ancestral musical sound knowledge and skills.Unesco.2023-11-12

Namibian ancestral musical inscribed in 2020 on the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Need of Urgent Safeguarding.World Music Central.2023-11-12

纳米比亚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2

The Rhythm of Heritage.OUR HABITAS.2023-11-12

纳米比亚服饰文化.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11-13

Ovambo.AFRICA 101 LAST TRIBES.2023-11-12

OVAMBO (OWAMBO) PEOPLE: THE AGRICULTURAL AND POWERFUL BANTU PEOPLE OF NAMIBIA AND ANGOLA AND THE LARGEST ETHNIC GROUP IN NAMIBIA.Kwekudee-tripdownmemorylane.2023-11-12

美丽的邂逅 缤纷的世界 -----第25届纳米比亚大学文化节开幕式侧记.中华人民共利国驻纳米比亚共和国大使馆.2023-11-12

Namibian Culture.Unesco.2023-11-12

Traditional Herero dress – one of the most elegant female folk gowns in Africa.Nationalclothing.2023-11-12

Top Films Shot in the Spectacular Namibian Desert.Culture trip.2023-11-12

Writing Namibia: Literature in Transition.Jstor.2023-11-14

Namibian artists with eyes on market to keep traditional wood carving thriving.Global Times.2023-11-12

Kavango.NAMIBIA TOURISM BOARD .2023-11-12

WEAVING BASKETS IN NAMIBIA.Baskets of Africa.2023-11-12

古屋深情 各地极具特色的石砌砖塑木雕楼.手机环球网.2023-11-12

小科普 | 一起认识世界上最酷的12种国鸟(上).The Nature Conservancy.2023-11-04

非洲鱼鹰 African Fish Eagle.Academic Accelerator.2023-11-04

About Namibia.Ministry of Environment,Forestry-& Tourism.2023-11-03

TOURIST STATISTICAL REPORT 2021.Ministry of Environment, Forestry and Tourism.2023-11-03

Twyfelfontein or /Ui-//aes.Unesco.2023-11-03

Namib Sand Sea.Unesco.2023-11-03

Twyfelfontein: a World Heritage Site.Wayback Machine.2023-11-03

Namib Sand Sea.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03

纳米布沙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3-11-03

Walvis Bay Lagoon: a bleak future.Bradtguides.2023-11-17

Skeleton Coast Park.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17

Skeleton Coast National Park.NATIONAL PARKS.2023-11-17

Namibia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Sightseeing.World Guides.2023-11-17

COUNTRY Namibia.WCMC.2023-11-03

Waterberg Plateau Park.NAMIBIA TOURISM BOARD.2023-11-03

Epupa Falls Namibia.World Waterfall Database.2023-11-03

到纳米比亚烟雾瀑布看鳄鱼眼泪.环球网.2023-11-03

探秘非洲最大的峡谷——鱼河峡谷(组图).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