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棉籽油

棉籽油

棉籽油是一种以棉花籽榨制的油,包括压榨棉籽油、浸出棉籽油、转基因棉籽油、棉籽原油和成品棉籽油几种。棉籽油的整籽含油17%~26%,籽仁含油40%左右。

棉籽油的精炼工艺分为传统的碱炼工艺和低温长混碱炼工艺。棉籽油经精炼后,有效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食用,除此,还可供工业用油。

棉籽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油酸亚油酸软脂酸,还含有脂肪、维生素、和微量的钙、铁、磷、硒等矿物质。食用粗制棉籽油可能会导致生精细胞损伤,从而导致无精不育。慢性施用棉籽油乳剂可引起复杂的不良反应。

基本信息

中文名:棉籽油

英文名:毛棉籽 Oil

别名:毛棉籽油(未经加工)、棉毛油、精炼棉籽油(加工后)、棉油、棉花籽油

植物属性: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棉花,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理化性质

基本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棉籽油,含热能895~900千卡左右,脂肪99.8~99.9克,维生素e43.0~130毫克左右及微量的钙、铁、磷、硒等矿物质。还含有硬脂酸植物固醇等。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40%~45%,软脂酸20%~25%,油酸30~35%以及棕榈酸的三甘油酯。精炼后的棉籽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籽油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较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籽油的吸收率为98%。

制油工艺

发展历史

早先棉籽油制取方法采用简单的压榨法。压碎棉籽提油记载于早期印度医药书中,由棉籽压碎后煮沸制得。 棉籽油的应用经过了几个世纪,却一直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并局限于当地局部区域。直到19世纪初期,欧洲的工厂才开始压榨少量的棉籽油。当时,对廉价油脂的需求使商人们开始从各种油料种子和坚果中榨油,包括棉籽。

1857年,Willian Fee发明了一种能有效分离出坚韧、含棉绒棉籽壳的剥壳机,解决了当时美国棉籽制油的主要问题。Fee随后又发明了一种改良的液压压榨机,这一基本技术一直沿用到20世纪。

现代工艺

现代棉籽油精炼工艺分为传统的碱炼工艺和低温长混碱炼工艺。传统的碱炼工艺除了传统的化学碱炼工艺,还有混合油碱炼工艺。但混合油碱炼要求所有的装置必须是密闭而且防爆的,还需增加皂脚脱溶系统,使用的不多,大部分油厂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碱炼工艺。在低温长混碱炼工艺中,碱和游离脂肪酸棉酚的皂化反应几乎是瞬间完成的,但为了尽可能脱除棉籽油中的棉酚,需要增加反应时间。通过60~90min较长时间的反应,以便生成的皂有充分的时间吸附棉酚,从而在碱炼工段内将棉籽油的色泽降低到Y35 R2.5左右(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在后道的脱色、脱臭中能比较容易地生产出色泽较好的棉籽油。

主要用途

棉籽油经精炼后可供食用,不经精炼的毛油可直接用于制作肥皂、人造黄油氢化脂肪、丙三醇、皮革敷料、润滑油、油脂、油漆、清漆、脂肪酸、化妆品和防水产品等化工产品。棉饼经脱毒处理可作饲料。棉籽壳可用于栽培蘑菇,制作包装纸。棉饼中提取棉酚,可用作男性避孕药物。

药性作用

在中医上,据《本草纲目

【性味归经】辛、热。有小毒。归大肠经。

【功效应用】

1. 润燥滑肠:用于肠燥便秘。

2. 解毒生肌疗癣:用于恶疮、猪疥螨病。用于外敷。

此外,用棉籽油煎沸,加入鲜鸡蛋,待熟后顿服鸡蛋,治咳嗽。

在西医上的治疗用途:

使用棉籽油,口服作为温和的泻药(剂量在30毫升或更多),具有轻度通便作用,对伴有营养不良的轻度慢性便秘有帮助。还可以用作肌肉注射的溶剂、静脉乳剂、胆囊造影的辅助剂和杀螨剂、和其他药物的润肤剂。

兽医学方面:

棉籽油可杀虱剂、杀螨剂、泻药、润肤剂。

毒性反应

粗制棉籽油中含有有毒的棉酚对人体生殖功能有严重危害,不宜食用。 棉酚在冷榨棉籽油中多呈游离状态存在,其含量在0.02%以下时,对健康无影响;含量0.02%~0.05%,呈弱毒性;高于0.05%则引起严重中毒。对神经、血管、实质脏器细胞生殖系统均有明显损害。

药物警告

棉籽油乳剂过去一直用于长期的静脉营养治疗。慢性施用棉籽油乳剂可引起复杂的不良反应,称为“过载综合征”。这包括厌食、恶心、腹痛、头痛、发烧和喉咙痛。报告了肝功能受损、贫血、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和延迟凝血引起的自发性出血等症状。

储存方法

棉籽油是稳定的,可以将容器紧紧地封闭起来,储存在一个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避免接触过多的热量.。

参考资料

棉籽油Cottonseed Oil.Cottonseed Oil.2024-12-27

关键词:棉籽油.中国化工企业联盟.2024-12-27

棉籽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