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同小明绿豆

大同小明绿豆

大同小明绿豆是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原大同县)的传统名优特产,也是当地的出口产品。这种绿豆以其颗粒饱满、色泽深绿以及较高的发芽率和营养价值而闻名。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5.6%,并富含多种维生素。除了食用价值,大同小明绿豆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包括消肿下气、清热解毒等功能。2010年12月24日,大同小明绿豆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形态特征

外观特征

大同小明绿豆外观颗粒饱满、均匀,颜色鲜艳且质地柔软,带有黄土高原特有的清香气息。

内在品质

大同小明绿豆的内在品质表现为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5.6%,脂肪含量不低于0.8%,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绿豆芽维生素c的含量约为每百克6毫克。

药用价值

大同小明绿豆具有抗菌抑菌、降血脂、抗肿瘤和解毒等药用价值。研究表明,绿豆中的某些成分能直接抑菌,还能通过提高免疫力来间接发挥抗菌作用。绿豆中的香豆素、生物碱、植物固醇皂苷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此外,绿豆中的植物甾醇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绿豆还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的血脂升高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并显著减轻冠状动脉病变。绿豆对Morphine+亚硝酸钠诱发的小鼠肺癌肝癌有一定预防作用,其提取物对小鼠白血病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绿豆中的蛋白质鞣酸软膏黄酮能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减少毒性并降低胃肠道吸收。

自然地理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原大同县)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均气温6.4℃,年均积温2846.5℃,无霜期约135天,年均日照时数长达2987.8小时。年均降水量386毫米,有利于绿豆作物的生长发育。绿豆收获期间降雨少,适合晾晒和脱粒。云州区水资源丰富,拥有多个泉眼和充足的地下水,水质优良,无污染,可用于农田灌溉。地形以南北两山夹一川槽形为主,西部平坦,东部有火山堆点缀,山地丘陵约占37%,耕地面积达79万亩,其中保护性耕地62万亩。土壤类型多样,以褐土、黄绵土、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盐碱土为主,其中褐土有机质含量较高,但面积较小。

历史沿革

小明绿豆是云州区人民长期种植的经济作物。以往,当地农民通常在旱坡地上种植绿豆,种植面积约6万亩,亩产量约100千克。2010年起,云州区开始加强绿豆产业化建设,建立优质种植基地,推广新技术,提升绿豆质量和产量。2010年创建了绿豆高产示范区,2011年示范区亩产创下新高。2015年,云州区绿豆亩产量大幅增加,平均亩收益超过1000元。

生产情况

截至2018年,云州区绿豆种植面积接近8万亩。2014年,绿豆种植规模已达4万亩。2015年,绿豆总产量超过1.5万吨,产值过亿元,并完成了1.5万亩的无公害认证。2016年,小杂粮种植面积扩大至10万亩,绿豆面积近8万亩。

产品荣誉

2010年12月24日,大同小明绿豆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授予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标志许可

使用范围

大同小明绿豆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涵盖云州区周士庄镇、巨乐乡许堡乡峰峪乡吉家庄乡杜庄乡西坪镇瓜园乡共115个村庄。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3°20′00″—113°35′00″,北纬39°43′00″—40°16′00″之间。

技术规范

种植要求

大同小明绿豆的种植应选择第一茬结夹豆角的种子,优先考虑粒大饱满的种子。绿豆是旱作农业,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宜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小满前后播种,每亩播种量约1.5—2千克,亩施农家肥1500千克,肥力中等地块亩留苗3500—4000株。播种深度4—6厘米,覆膜生产普遍。田间管理包括中耕、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遵循相关技术规程和农药使用规定。绿豆蚜虫可用4.5%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收获处理

绿豆采收应采用人工采摘,避免籽粒破碎、霉烂。收获后自然晾干,上午露水未干或傍晚时收获。实行单收割、单拉运、单堆放、单脱粒、单贮藏。加工企业应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具备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加工人员健康。产品符合GB—1X123标准。

记录管理

绿豆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技术人员记录建档,从乡村绿豆生产合作社到县绿豆生产协会,都有明确的记录。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等均以表格形式详细记录。加工企业的加工工艺和时间、等级、数量也应有明确记录。

标志使用

大同小明绿豆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和包装上应统一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同小明绿豆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参考资料

大同小明绿豆.买购网.2024-11-21

大同小明绿豆.大同小明绿豆.2024-11-21

大同小明绿豆.中国.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