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诗文集
《沈德潜诗文集》是收录沈德潜生活在康熙十二年至乾隆三十年间的诗文作品的套装,共4册。沈德潜(1733-1769),原籍湖州市,后定居苏州葑门外竹墩。他的名字由祖父沈钦圻取名,因爱兆吉的图章,将“潜”字上增加“德”字,取名“德潜”,字确士。四十岁时,他又将名字改为“归愚”。沈德潜在乾隆元年参加博学鸿诃科试却未能中选,后在乾隆四年中进士,成为庶吉士,官至礼部侍郎,加尚书衔,卒谧文。
内容简介
《沈德潜诗文集(套装共4册)》内容简介:沈德潜,康熙十二年《二八七三》生,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卒。其先本籍吴兴,先祖于明洪武时迁居苏州葑门外竹墩,遂定居于此。周岁时,祖父沈钦圻购图章二方,一“沈潜之印”,一“玉堂学士”,因爱图章兆吉,便于“潜”字上增“德”字,取名“德潜”,字确士。四十岁时,取韩愈《秋怀》诗“归愚识夷途,汲古得修绠”之义,更字“归愚”。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诃科试不第,四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官至礼部侍郎,加尚书衔,卒谧文悫。
书摘
东坡仇池之石疑云屯,壶中九华分卑尊。后来复得雪浪石,摩挲晤对忘昕昏。宛然孙知微画皆活水,跳波蹴浪绕烟云村。尺寸中有万里势,如接太行山与孟门。定州知府阅二载,海南省远伤清魂。仙人骑鹤一去竟不返,高阳仍见留云根。名园修整复旧观,此石妥贴位置拂拭莓苔痕。我皇嵩洛时巡偶经此,往迹凭吊堪评论。却嗤牛僧孺李德裕空爱名,侈汰似铸金莲盆。段文吕既贵,以金莲盆濯足。何如端明遭谗被黜足自乐,宵人君子千载昭然存。
恭和御制《九日幸旺泉导亭登高》元韵
中山发銮辂,时值霜露稠。已比先王观,不虑吾何修。奢俭省风俗,丰歉田畴。前行经旺泉,水利应求。壅之成一�,疏之环四周。昔壅今已疏,利导称安流。经画仰庙堂,大翠士高斌为总督,时承命经画此水。灌溉资锄�。作亭于高阜,可以扬远眸。嘉名锡导醴,如醇味倾投。我后此驻,旌罕飞崇邱。《虞典》协时巡火卷阿》咏来游。维日当重阳节,佳辰菊花秋。丹枫醉寒林,雪雁投沧州市。潭空鱼龙偃,天扫云烟浮。旷哉寰中景,邈矣象外搜。已穷千里目,无须上层楼。宸衷别有寄,念兹敷政优。教养苟后时,遇寒而索裘。万方一人心,民怀急须酬。诅比戏马台,觞咏空淹留。
恭和御制《真定隆兴寺迭旧作韵》
隆兴大佛昔所闻,七十三尺�称尊。贞观以后屡椎凿朱邪氏柴荣,成毁亦复怜空门。开宝之年复�铸,到今大众瞻慈云。丰碑屹立宣象教,仗大智慧超回轮。恒河沙数心遍历,救世浩浩同苍曼。姬孔之教莫与俪,信心颂述何纷纭。大君巡行诣嵩洛,翠经此逾秋分。森严豹尾卫七萃,飘翻影昭二辰。齐民填骈觐云日,斋阁憩息颐心神。召彼大吏询疾苦,闵此万亿颠连身。今年中收尚歉薄,满车满篝空有云。岂无桑扈误啄粟,亦闻瓦时生尘。即今小麦草乍茁土,蹂躏应禁从行军。复补助诏屡下,勿令口惠心不存。象教度人�有说,朝家发政行其真。丝纶布告揭日月,拊循�牧穷研论。事天以诚应如响,丰年会取仓中陈。无须稽首乞佛力,旋看万类俱回春。
目录
前言
凡例
归愚诗钞
序
卷一 古乐府
梁父吟
短歌行
陇头流水
篌引
战城南
将进酒
塘上行
种瓜篇
美女篇
猛虎行
行路难
山人劝酒
苦寒行
饮马长城窟
乌夜啼
吴趋行
作蚕丝
北风行
悲歌行
苦哉远征人
孤儿行
枯鱼过河泣
孟门行
折杨柳歌词
紫马
少年行
塞下曲
拟边庭怨
塞上四时辞
企喻歌
久别离
远别离
长别离
大墙上蒿行
野田黄雀行
乌生八九子
董娇娆
日出入行
履霜操
新嫁娘
神君曲
采菱曲
采莲曲
西洲曲
迎神曲
卷二 新乐府
慈乌叹
制府来
民船运
菱湖曲
毛白杨谣
圣驾陵礼成恭赋乐府十章
亢阳
奉敕恭撰平定金川铙歌八章
洞庭湖橘枝辞
恭拟补亡六章经进
补禽言
割麦插禾
于忽乎
稽古
麦枯
咄咄隆
卷三四言古诗
神龙篇
拟逸民诗
三贤诗
睢州汤尚书潜庵公
蔚州魏尚书环极公
当湖陆侍御稼书公
泰玄神庙
题查敬诚相国西征图
题塞晓亭阁学翰林院侍宴恩荣图
奉敕恭题御书《无逸篇》后
雷银台翠庭属题兰泽斋
题乔允升冲和公奉使图
题明孝廉包惊几遗像
潘甸村观梅小照
冬日乔慕韩自白田至,感旧言怀
出示近诗并《剑蹊说诗》二卷
未远风骚,欣焉成咏
颂韩文懿公
八十述怀
挽觉罗孝娥
逸园图三章
乾隆圣德诗
卷四五言古诗
古风
拟古诗十五章
曹植赠友
左记室招隐
陶彭蠡饮酒
谢灵运游山
谢朓登望
何水曹观梅
王右丞饭僧
孟浩然待友
储太祝田家
元道州谕旧
韦应物寄旧
柳仪曹溪游
水亭
晚过龙井庵
千尺雪
田家杂兴
琴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