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麦乡
玉麦乡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下辖乡。该乡位于阿克陶县城西南侧,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中印边境地区。玉麦乡位于阿克陶县县城以南,距县城3公里。全乡境域面积3644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1987平方公里,辖2个行政村,即玉麦村及纽林塘村民委员会。乡政府驻玉麦村,海拔3560米,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1996年之前全乡只有1户3口人。2021年7月27日,隆子县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玉麦乡常住人口266人。
受到印度洋水气较强烈的影响,玉麦乡形成了冬季多雪、春夏秋三季多雨的气候特点。11月至来年5月是大雪封山时期。玉麦乡森林面积约144公顷,草地约17000亩,林地约18.34万亩。主要树种有乔松、高山松、喜马拉雅杉、云杉、落叶松、西藏柏、沙棘、北京杨、银白杨、杉木,经济林木有山桃、苹果、花椒等。玉麦乡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属于隆子宗。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析设玉门乡,属扎日区。1960年,更名设立玉麦乡,属扎日区。2009年10月,成立玉麦乡人民代表大会。10月21日,玉麦乡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举行乡人民代表大会挂牌仪式。
2018年山南玉麦线被国家旅游局列为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之一。2018年底,玉麦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2020年10月20日,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人民政府获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截至2023年2月,玉蜀黍属已建成小康乡,2022年全乡人均年收入近4.4万元,人均居住面积达40平方米。不少村民用自家房屋开起了家庭旅馆、小卖部、快递站等。
历史沿革
概述
隆子县玉麦乡由隆孜县玉门乡改制而来,县名改写没影响版图,但玉门乡改为玉麦乡(2010年的报道还是称玉门乡),“宏观”时期大体对应扎日区的改制,该乡有重大的改制,包括原扎日区的大部分范围。
玉麦乡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属于隆子宗。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析设玉门乡,属扎日区。
1960年,更名设立玉麦乡,属扎日区。
1969年,玉麦乡改为玉麦公社,属扎日区。
1979年,玉麦乡随扎日区归陇子县管辖。
1984年,玉麦公社复置玉麦乡,属隆子县扎日区。
1999年7月,隆子县撤区并乡,撤销扎日区,析置玉麦乡,县直辖。
2009年10月,成立玉麦乡人民代表大会。10月21日,玉麦乡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并举行乡人民代表大会挂牌仪式。
历史发展
民主改革前,长期在玉蜀黍属生活的有20余户约300人。当时的玉麦人都是奴隶,没有自由,生死权都掌握在雪山背后的奴隶主手中。20世纪50时年代末,西藏民主改革,推翻了封建奴隶制度,玉麦乡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1960年,中国政府和共产党的工作组来到玉麦河谷,讲山外的变化,教村民识字,并建议桑杰曲巴担任乡长,乡政府就设在桑杰曲巴的家里。
1962年秋天玉麦乡打响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迅速歼灭了印度的王牌旅。这期间桑杰曲巴和青壮年牧民们牵着野牦牛,为前线部队运送弹药和给养。
之后,为了改善牧民的生活,政府在日拉山另一侧的曲桑村,给玉蜀黍属人盖起了新房,发了粮食和牲畜,人们纷纷搬进了曲桑村。起初,桑杰曲巴一家也跟着搬了过去。但桑杰曲巴的心里却始终牵挂着玉麦,他认为必须得有人在,这块土地才能守得住。最后,桑杰曲巴一家又回到玉麦。至20世纪90年代末,玉麦乡仅有卓嘎和她的父亲桑杰曲巴、她的妹妹央宗一户人家。桑杰曲巴同时担任守卫中国国土,定期巡山的工作。
1988年,卓嘎接替父亲当了乡长,央宗担任副乡长兼妇女主任。1996年7月,卓嘎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后来,央宗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期间,一位叫巴桑的青年来到玉蜀黍属,并与卓嘎走到了一起,他们的3个女儿也相继出生。有了巴桑的加入,玉麦乡的巡逻队伍壮大了。
1994年,西藏自治区组织相关部门,对玉麦乡的居住条件、配套设施进行考察调研,精心选择了新的乡址,提出了扩建方案。搬到新乡址以后,桑杰曲巴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1996年,两户人家从扎日乡回迁到玉麦,隆子县也是第一次向这里派了两名干部,玉麦乡结束了34年只有一家人的历史。
2001年9月,玉麦乡通往山外的公路修通。
2008年投资190万元施工修建水电站,次年9月9日,玉麦乡村民用上了电灯。
2011年,新的玉麦乡政府成立,卓嘎、央宗姐妹分别从乡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新成立玉麦公安边防派出所的官兵和当地联防队员在辖区内巡逻。
2012年10月玉麦乡综合文化站工程建成验收。
2014年,玉麦乡实现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
2016年全乡人口增至9户32人,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多元。2020年全乡人口增加到67户234人。家家户户住上了装配式小楼,村里的旅游、家庭民宿发展势头良好,卓嘎带头将自家房屋作为玉蜀黍属旅游的展示窗口。
截至2017年11月,全乡有边防派出所1个,边防驻军部队1支,乡卫生院1所,教学点(无老师和学生)1所,寺庙(无僧尼)1座。
2018年2月3日,玉麦乡国家电网工程提前合闸送电,玉麦乡群众用上了大网电。
2019年,国家投资超5亿元、总里程50公里的曲玉柏油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完工,解除了玉麦每年大雪封山的困扰。
到2020年7月玉麦乡村民增至67户230多人。随着西藏自治区边境建设的不断推进,玉麦乡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乡级基层组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玉麦乡地处北纬28°20′~28°40′、东经93°02′~93°32′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位于隆子县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北支脉日啦山、扎日山、博沙拉山南麓,喜马拉雅山主脉北麓的中印边境藏南地区,西与三安曲林乡、北与扎日乡、东与洛瑜地区、南与门隅地区接壤,到隆子县城的地理直线距离约40公里。玉麦乡到隆子县,直线距离不过40公里,但地形险峻,公路距隆子县城区197公里,到县城需翻过三座海拔4500米以上山口,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595公里。玉麦乡是通往我国领土印占塔克新地区的主要通道。
地形地貌
玉麦乡属高山峡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群山环绕,地形险峻。公路距隆子县县城197公里,到县城需翻过三座海拔4500米以上山口。平均海拔3650米,玉麦村海拔3560米。北部的日拉雪山海拔5001米,周围还有多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山。玉麦乡的冰雪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带,出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玉麦乡植被覆盖度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沿河谷地带。
气候特征
印度洋暖湿气流沿玉蜀黍属河谷北上,遇到海拔5000米的日啦山阻挡,造成玉麦冬季多雪、春夏秋三季多雨的气候特点。玉麦乡雨水太过充沛,以致长不出一粒稞麦,青稞秆子却长得很好。
玉麦乡周围有多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山,每年11月至来年5月是大雪封山时期,类似墨脱县历史上的状态。全乡年平均气温6.3℃,无霜期140天,年降水量300~450毫米。
自然资源
这里既有海拔5200米的雪山,又有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动植物资源丰富,风光秀美。玉麦乡地貌复杂,平均海拔3500米,年均气温6.3℃,空气湿润适宜人居住。亦有“草有党参,水有圣水”之称,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氧吧。玉蜀黍属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属于亚绕带气候,植物繁盛,海拔适宜,风景如画,山河如醉。森林面积约144公顷,草地约17000亩,林地约18.34万亩。主要树种有乔松、高山松、喜马拉雅杉、云杉、落叶松、西藏柏、沙棘、北京杨、银白杨、杉木,经济林木有山桃、苹果、花椒等。
玉麦乡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马鹿、狐属、獐、岩羊、雪鸡、藏马鸡、水獭亚科、棕熊、羚牛、雀鹰、金雕、野牛、枭等野生动物,也有川贝母、知母、冬虫夏草、黄花、黄连、大黄、天麻、红花等药材资源的分布。
行政区划
玉麦乡现辖2个行政村玉麦村及纽林塘村民委员会以及达昌、坡章、曲木松多、都仁错康、角杜国、塔克新、木比丁、里米金、达毒、马林、西比绕比、约罗、哥里西娘、海马西、局德、德阿、塔里哈、尼乌木等自然村。玉麦乡人民政府驻玉麦村。
政治
2009年10月21日,玉麦乡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玉麦乡人民代表大会举行挂牌仪式并正式成立。
2011年,新的有正规编制的玉麦乡党委和政府正式成立,下设玉麦村,卓嘎、央宗姐妹分别从乡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巴桑次仁被任命为玉麦村的第一任村支书。边防派出所进驻玉蜀黍属,军警民共同守边固土成为现实。
历任乡党支部书记:边巴达杰、付成聪、达娃。
历任乡长:首任乡长(曾经叫公社主任)桑杰曲巴(1960-1987);第二任乡长卓嘎(1987-2011);第三任乡长达娃;第四任乡长为胡学民。
玉麦乡现任乡长、党委副书记为仁青平措。
历任副乡长:央宗(任职17年,兼妇女主任)、扎西罗布、尚林佳。
基层组织建设
1996年,玉麦乡有了第一位党支部书记。
2011年,成立玉麦乡玉麦村村委会,时任村委会主任次旦扎西。
2015年,玉麦乡玉麦村有联防队员7名,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月守边巡逻一次。
2017年10月,玉麦乡共有农牧民党员9名。
重大会议
2017年11月7日,西藏自治区召开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玉蜀黍属幸福美丽边境小康示范乡建设有关事宜。会议要求加快规划编制,积极开拓进度,打造好让党中央和人民满意的幸福美丽边境小康示范乡。
人口发展
波动时期
历史上玉麦规模最大时曾有20多户300多人口(不包括印占区)。
1962年之前,玉麦居民离开家乡是因为印度大军侵占玉麦(1962年自卫战收复了部分玉麦地区,但仍有大片玉麦土地被印度侵占)。1962年后有人口迁入玉麦乡但因玉麦乡的土壤难以生长庄稼,粮食必须要从山外运进,而玉麦离最近的公路有40多公里交通不便等原因,人们又迁出去。而且每年11月过后,大雪封山,至来年5月积雪才能融化,这之间的近半年时间玉蜀黍属都与世隔绝。最后,这里只剩下包括桑吉曲巴在内的3户牧民。
独户时期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玉麦乡仅有卓嘎和她的父亲桑杰曲巴、她的妹妹央宗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父亲桑吉曲巴是乡长,两个女儿是乡民。桑杰曲巴是一位老地方武装,两姐妹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爱国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祖国的领土,保卫着国土安全。
户数增加
直到1996年,政府为玉麦乡派来了一名时任乡党委书记的干部和一名医生兼任副乡长和教师,他们的家人也一同搬至玉麦乡,由此玉麦乡的住户数由原来的1户增加到了3户,全乡18个人。后桑吉曲巴退休,卓嘎任乡长。
1999年政府又为玉蜀黍属增加了两户人家,共5户、22人,这样,玉麦乡开。2000年7户23人,2001年7户25人,2002年7户26人,2004年,全乡7户27人。即书记一家有3个人,医生一家4个人,乡长卓嘎一家5个人,央宗一家3人,开小卖部的一家3人,从扎日乡搬迁进来的两户共9人。2015年,玉麦乡人口共9户31人。2016年,共有9户居民32人。至2016年干部群众一共是50多人。2017年11月,玉麦乡共有村民9户32人,其中在校就读学生12人、残疾儿童1名(未上学)、学龄前儿童2名、成年人16名(男8人、女8人)。2019年4月,又有47户人家迁入玉蜀黍属,玉麦乡常住人口达到56户。
从卓嘎的父亲开始算起,卓嘎一家已经坚持了半个世纪。在他们的带动下,到2020年7月玉麦乡村民增至67户230多人。随着西藏自治区边境建设的不断推进,玉麦乡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乡级基层组织,这片人烟稀少的土地也有了公安边防部队驻守。
2021年7月27日,隆子县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玉麦乡常住人口266人。
经济
玉麦乡经济林木有山桃、苹果、花椒等,蔬菜有白菜、萝卜、马铃薯等,其畜牧业以饲养野牦牛、山绵羊为主。
1994年,玉门乡(今玉麦乡)以牧业生产为主,兼搞竹编等副业,编织品用马或牦牛驮到山外交易,人均年收入700多元。因为玉门乡不产粮食,国家每月给这个乡人均供应45斤粮食。
1999年开始,玉麦乡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西藏自治区农牧民的平均收入。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具走进了玉麦乡的家庭。
2004年,全乡总收入10.8万元,人均收入增加到3541元。其中现金收入2000多元。
2008年,全乡总收入248015元;人均收入5551元,其中人均现金收入5000元。,位居隆子县11个乡镇之首。
2009年,该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69212.9元,人均收入6247元,有白菜、萝卜、马铃薯等蔬菜的栽培。
2010年,玉麦乡人均纯收入达到7485元,高于全区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
至2011年年底,玉蜀黍属人均收入过万元,实现脱贫。全乡9户人家有7辆汽车,边民补贴、生态补偿和草场补助等政策性收入节节攀高,每户人家一年能拿到4万多元。来玉麦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有4户人家开起了餐馆和家庭旅馆,村民自制的竹器、鸡心藤手镯、奶渣深受游客欢。家家户户都装上了Wi-Fi,不论给孩子寄零花钱还是在商店买东西,人们都开始网上支付。玉麦乡人均收入过万元,实现了脱贫。
2012年,玉麦乡人均收入1.19万元。
2015年,全乡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余元。
2016年,玉麦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5752元,比2015年的26202元增长112.7%,位列隆子县第一。10月,玉麦乡有放牧点10处,有大牲畜333头(只),牲畜以野牦牛、山绵羊为主。
截至2017年11月,全乡农牧民群众均按政策标准享受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牧区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全乡农牧民收入中,包括各种政策性收入。如:普惠性边民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及护边联防队员、边防辅警、村医、兽医学等补助或待遇。再加上畜牧业、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产业,群众人均收入较高。2017年,玉麦乡人均收入5.53万元。
2018年7月,玉麦乡共有牲畜365头,其中黄牛42头、犏牛23头、野牦牛281头、马19匹。
2018年玉麦乡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多元,同比增长了11.1%。有了人气,商店、餐馆、家庭旅馆、甜茶馆也越开越多,竹器、密花豆手镯等手工艺品经常卖断货。
2020年全乡人均纯收入达34012元,是1991年的68倍。
2022年,玉蜀黍属全乡人均年收入近4.4万元,人均居住面积达40平方米。
截至2023年2月,玉麦已建成小康乡,2022年全乡人均年收入近4.4万元,人均居住面积达40平方米。不少村民用自家房屋开起了家庭旅馆、小卖部、快递站等。
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
20世纪玉麦通往外界的仅有的一条公路是到附近曲松村的,长度为33公里,每年只能在夏季可以勉强通行(上图),其余大半年时间都被大雪封山。从县城出发,仅有1条公路经列麦乡、加玉乡、准巴乡、斗玉乡、三安曲林乡,顺蜿蜒而上的土路,翻过海拔4627米的日拉山山口,才能到达乡驻地玉麦村。向南,沿玉门曲河谷,还有一条通往曲木松多村的边防公路。这条公路可以一直通往“麦克马洪线”方向,可谓玉麦的“生命线”。玉蜀黍属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群山环绕,因此长期以来,本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2001年公路修通之前,当地人外出,只能赶着马队,穿越沼泽遍地的原始森林,翻越海拔5000米的日拉雪山,再走过一个陡峭的山谷,才能走到外面的世界。
玉麦村的西边有一座云雾缭绕、被积雪覆盖的山峰,它和周边其他高耸的山峰一起包围了山脚下的玉麦河谷,河谷的平坦地带散落着一些民居,那就是玉麦村了。这座云缠雾绕的山峰下有几座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平房,是养路工人居住的道班房屋。正是养路工人的维护,才保证了几乎与世隔绝的玉蜀黍属与外界道路的通畅。
2001年9月,玉麦乡通往山外的公路修通,当第一辆汽车开进玉麦的时候,桑杰曲巴高兴地给这个“铁托牛”献上了哈达。
公路改变了玉麦人的生活,至2011年年底,人均收入过万元,全乡9户人家有7辆汽车。因为交通改善,来玉麦的游客也多了起来,村民自制的竹器、鸡心藤手镯、奶渣深受游客欢,并有4户人家开起了餐馆和家庭旅馆。
2019年,国家投资超5亿元、总里程50公里的曲玉柏油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完工,解除了玉蜀黍属每年大雪封山的困扰。
水利电力
20世纪90年代末,桑杰曲巴家里装上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和电视接收器,灯泡可以亮上几小时,如果阳光充足,还能看上一两小时电视。2.5千瓦水电站和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建成,使桑吉曲巴一家有了照明电视,并看上了电视。
2008年投资190万元施工修建水电站,次年9月9日,玉麦乡村民次旦扎西就用上电灯。
微型水电站2.5千瓦,能保证乡民24小时用电,结束了玉麦乡没有电的历史。有了电,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电器家具就能够走进这个偏远山村。但随着人口增多,百姓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2017年底,隆子县玉麦乡国家电网电力线路全线贯通,总长15公里、10千伏,从曲桑变电站输出,由108级电杆架成,跨越海拔5000米的日啦山。待大雪封山期结束,变电所工程竣工,玉麦乡有望彻底告别缺电历史。
2018年2月3日,玉麦乡国家电网工程提前合闸送电,玉麦乡群众用上了大网电。
其它基础设施
1990年之前,玉麦乡的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老乡长桑杰曲巴的家。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隆子县政府拨款42万元,从山外运来水泥、铁皮等建筑材料,盖起了乡政府、卫生院和民房。
2003年通电话,至此玉麦乡实现了供电、电话、广播电视、公路等四通。
2004年,中国电信集团投资32万元为玉麦乡开通的两部卫星电话便利了玉麦乡与外界的联系。
2007年11月,玉麦乡开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2G基站,实现2G网络覆盖,让乡民与外界实现手机通信的畅通。
2012年9月,隆子县玉蜀黍属乡2012年放牧点建设工程通过县级自验,改善了4户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四个放牧点工程总投资34.8万元,每个放牧点占地面积120平米,建筑面积80平米。
2013年,玉麦乡实现移动通信3G网络覆盖。
2014年,玉麦乡实现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
至2017年,玉麦乡实现百兆宽带普及,虽然交通闭塞,但网络畅通无阻。这两年,随着外来人口增加,玉麦流行用起了微信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全乡Wifi全覆盖,4个家庭旅馆和4个小卖部都能使用微信支付。
2018年6月22日,玉麦乡无人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完成,7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安装有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向、风速等六要素观测设备。
从2018年开始,玉麦乡开展边境小康村及配套设施建设,轻钢龙骨架构民居及排水、通讯、学校、中心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拔地而起。
玉麦作为西藏自治区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样本,在2021年修通了标准更高的公路,并按人均55平方米的标准,由当地党委和政府给每户牧民修建了统一规划建设的装配式楼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7年,玉麦乡小学没有正规教室,在乡政府的一间土房上课。有学生5个,最大的10岁,最小的7岁。老师巴桑次仁一人身兼全职,给学生上汉语、藏语、数学、体育、音乐等课程,三年后,5个学生全部以优异成绩升入山外的扎日乡小学继续读书。
2009年年底,玉麦乡没有适龄孩子上学,玉麦乡小学停办。
2017年,玉麦乡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索朗顿珠从西藏大学本科毕业。
2017年11月,玉麦乡有1个教学点(无老师和学生);在校就读学生12人(大学4名、毕业1名、高中6名、小学2名)。
2019年11月,玉麦乡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建校之初,学校缺少音、体、美等课程的教师,该团选拔有特长的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教学生们打军体拳、打篮球、下棋、画画、唱歌。团里还挑选大学生骨干,与玉麦小学学生结成“一对一”助学对子,为学生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2020年12月,玉麦乡共有12名学生在外地上学。
医疗事业
1996年,政府为玉麦乡派来一名医生兼副乡长扎西罗布。
2010年底,玉麦乡小学教师巴桑次仁(兼任管理电站)被派往山南职校学习西医,原乡医调走(2010年)之后,巴桑次仁接任了玉麦乡的医生。
2012年,玉麦乡医生巴桑次仁通过函授学习取得藏医学院的专科学历。
截至2017年11月,玉麦乡有1所乡卫生院。玉麦乡卫生院是一幢二层小楼,设置了检验科、内科、预防科等科室,常用药物一应俱全,卫生院配有7名专业医护人员,包括了全科医生和护士。随着医疗卫生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玉麦乡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也能快速诊断和转运。
文化事业
1978年,邮递员白玛江才(也有新闻报道译为白玛坚参)接下了为玉麦送信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白玛江才成为定期进出玉麦的人(1978年至80年代初是否为不定期进出待查证),他牵马翻过雪山,把报刊等邮件定期送到玉麦乡。
2012年10月玉麦乡综合文化站工程建成验收。
2017年11月2日,隆子县文广局组织专门力量到玉麦乡,为9户群众更换和维修清流型直播卫星机顶盒及高频头、1555寸45CM接收天线,保障农牧民群众通过直播卫星接收设备享受高质清新的节目。
2017年11月9日至11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一行调研组到隆子县玉麦乡,开展文化调研和文艺创作工作,了解玉麦乡文化工作情况和今后文化建设需求,听取玉麦乡卓嘎和央宗姐妹及父亲生前的感人故事。同年11月19日至24日,西藏文联组织由作家、摄影家、书法家、音乐家和美术家组成的文艺家一行14人的采风团队,赴边陲玉麦乡采风,为村民和公安边防战士现场创作赠送文艺作品。
社会保障
至2017年11月,全乡农牧民群众均按政策标准享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牧区合作医疗惠民政策;享受边民补贴、生态补偿和草场补助等政策。
2018年5月25日,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玉麦乡设立了西藏首个基层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的建成将为玉麦乡干部群众在家门口提供社保登记、权益记录查询等服务,不用再到县城缴社保费和领养老金。
金融服务
2018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掌上银行村”在玉麦乡正式挂牌,玉麦乡乡亲们开通了“掌上银行”业务。
文化
2月19日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藏历新年前的古突,藏族群众在家吃面疙瘩,举行驱鬼等仪式迎接藏历新年。
玉麦人有时会自发组建舞蹈队,晚上在村里的文化广场燃起篝火,队员们身着藏式盛装,伴着传统的民族音乐,唱起歌曲,这是玉麦人每天最快乐的时光。此外,玉蜀黍属乡还有西藏自治区独有的文化符号——唐卡、藏餐、藏戏、藏医、音乐等及艺术团老师定期教授当地年轻人民族传统文化锅庄舞、工布舞等。
风景名胜
燕麦米乡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由于海拔落差大,玉麦乡能欣赏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景。玉麦乡云雾缭绕中,高山草甸、低矮灌木、原始森林、白云流水、牛羊满山,还有蓝顶藏式小屋和静静流淌的玉麦河,美不胜收。
“西藏山南玉麦线”在2018年2月被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列入“西部行”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在湖南省对口援建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玉麦边境小康示范村已经建成。
玉麦沟
玉蜀黍属沟是驻地所在的小河谷,玉麦沟全长14公里,一直通往藏南地区。欢快的溪水缓缓地顺沟而下。乡政府在峡谷上部即北部。玉麦沟全是原始森林,有几人才能围抱的参天大树。
玉麦沟与扎日沟、隆子沟(隆子河峡谷和山地)都是隆子县水文环境较好的地带。
转山路线
玉麦乡—扎日乡之间是西藏自治区著名的扎日山(号称藏区三大神山之一),猴年来此转山是很多藏民的习俗,玉麦乡东部属于广义的扎日景区(玉麦历史上就是扎日区的一部分)。
扎日景区的核心在扎日乡,同时包括玉麦乡靠近扎日山的地带,因为转山活动里传统的外转路线包括今玉麦的东部地带,由于扎日山的南部地带被印度侵占,外转路线难以完全转完。
战争遗址
玉蜀黍属乡是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第一枪的地方,迅速歼灭了印度的王牌旅,在勒布沟景区有战争遗址区。玉麦沟路途艰辛而没有成立景区,相关遗址还没有作为景点。
获得荣誉
2018年,玉麦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20年10月20日,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人民政府获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相关事件
一家3口守望国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人擅自画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并将其写入了印度的教科书,中国政府并不承认其合法性。而玉蜀黍属乡是麦克马洪线经过的地带,拥有绝对重要的边境战线位置,也正好在中印冲突的前线。而印度武装部队已经在属于中国的玉麦土地上设立了许多哨所。
1962年,面对印度的挑衅,新中国发起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并取得了胜利,击败了印度的王牌旅,完全清理了印军设在中国的据点。在这次作战中,桑杰曲巴和青壮年牧民们牵着野牦牛,为前线部队运送弹药和给养。正是由于桑杰曲巴一家的坚守,玉麦曲河谷东岸的山峰才没有成为印军的前沿哨所。
后来,为了改善牧民的生活,党和政府在日拉山另一侧的曲桑村,给玉麦人盖起了新房,发了粮食和牲畜,桑杰曲巴一家也跟着搬了过去。但桑杰曲巴的心里却始终牵挂着玉麦。桑杰曲巴对家人说,必须得有人在,这块土地才能守得住。最后,桑杰曲巴一家决定回到玉麦。
此后桑杰曲巴雷会定期进行巡山,每次巡山前,桑杰曲巴总要叮嘱女儿们,自己两天就能回来,如果第三天还没回来,赶紧出山去曲桑报信。巡山路上,桑杰曲巴检查着自己以前楔下的木桩、挂上的国旗、刻下的文字。木桩如果被人拔掉了,他就重新楔上。国旗不见了,他就再次挂上。慢慢地,两姐妹也渐渐明白:“守护好祖先留下来的这片牧场,就是守卫了国家。”长大后,卓嘎、央宗姐妹也开始巡山。
之后卓嘎逐渐成为玉麦乡的活地图,玉麦有多少个通道、多少座山口,她能描述得很准确,解放军官兵有时也会来向她请教。
总书记勉励
2017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肯定她们父女两代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感谢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勉励广大农牧民扎根边陲,守护好国土,建设好家乡。习近平在信中说,在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边境高原上,你们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这种精神令人钦佩。我向你们、向所有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18年3月1日,玉麦乡的姐妹卓嘎和央宗荣获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称号。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卓嘎和央宗的颁奖辞: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住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
同年,卓嘎、央宗姐妹俩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以表彰她们半个多世纪以牧带巡、爱国守边、守护祖国神圣领土的事迹。2021年6月29日,卓嘎又荣获“七一勋章”,更多人知道了卓嘎、央宗一家人的感人故事与可贵精神。
2018年,作为玉麦乡第一位大学生,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玉麦乡政府的干部;2019年,卓嘎的大女儿巴桑卓嘎大学毕业,回到玉麦乡纽林塘村,成为一名乡村振兴专干。“我愿意跟外公、妈妈、姨母一样,坚守这片土地,推动家乡发展。”巴桑卓嘎说。
趣闻轶事
1997年新华社记者首次对中国人口最少的玉麦乡(当时的玉门乡是玉麦乡的前身)进行了报道之后,给卓嘎和她的妹妹央宗的生活带来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那段时间,每次送信员来到乡里,都有我们的信件。"卓嘎回忆当时的情形说。上千封信件纷塌沓沓,让卓嘎和央宗一时莫名其妙。更让她们奇怪的是所有信件都是寄自内地。不识汉字的卓嘎和妹妹央宗于是找到当时被分配到玉麦乡的医生扎西罗布(毕业于山南市职业中学),请他帮忙翻译里面的内容。原来,这些来自内地的信件绝大多数都是求爱信。这让当时年轻的姐妹两即高兴又害羞。当然,这个插曲没有改变两个人的生活。后来,卓嘎和央宗相继结婚,邻近的三安曲林乡和扎热乡的两个藏族汉子成为了他们的丈夫。
参考资料
23年前的玉麦乡长啥样?.中国西藏网.2024-03-21
西藏强化政治考察严把政治关口 做好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2024-03-28
西藏——强化政治考察 严把政治关口(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中国青年网.2024-03-28
隆子县玉麦乡从昔日的“三人乡”到今天的56户191人.隆子县人民政府.2021-07-21
403 Forbidden.中国文明网.2024-03-21
习近平牵挂玉麦乡.人民网.2024-03-02
隆子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_隆子县人民政府.隆子县人民政府.2021-08-17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人民网.2024-03-12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国家统计局.2024-03-02
玉麦乡.中华家脉.2024-03-21
中国人口最少的乡,常年只有一户人!.新浪看点.2024-03-02
走进最美边境乡—玉麦.凤凰网宁波.2024-03-02
民主改革促发展 家国情怀铸楷模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60年历史变迁.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2024-03-02
打开 西藏雪域边陲 军民共建新玉麦.澎湃新闻.2024-03-02
这份国家级名单公布!西藏2市7县1乡2个人获奖.澎湃新闻.2024-03-02
山南玉麦线列入国家自驾游线路.中国政府网.2024-03-02
玉麦乡跨越半个世纪的深情守护 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腾讯网.2024-02-29
【读史忆人·典故】卓嘎、央宗姐妹: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中国藏学网.2024-03-02
西藏移动:雪域高原架起信息高速,党建引领助力固边惠民.西藏主要新闻.2024-03-02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今日玉麦,如您所愿!.新华网.2024-02-28
山南有一个“世外桃源”,除了绝世美景还能微信支付.山南市旅发委.2024-03-02
玉麦乡 地形图.地形图.2024-03-07
太阳照在玉麦乡(下).中国西藏网.2024-03-02
群众的当家人,边陲的定盘星——记西藏山南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百家号.2024-03-02
放牧守边“爱国乡”.搜狐网.2024-03-02
在玉麦感受中国力量——中国人口最少乡的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2024-03-12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再访我国人口最少乡玉麦.东南网.2024-03-02
姜杰主持召开政府专题会议 研究玉麦幸福美丽边境小康示范乡建设有关事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3-02
刘文星:藏行记.湖南省企事业文联.2024-03-02
中国人口最少乡 32村民喜马拉雅山脚下戍卫边陲.中国青年网.2024-03-02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带你走进八年前的玉麦.微山南官方.2024-03-02
中国人口最少乡 32村民喜马拉雅山脚下戍卫边陲.中国青年网-新闻.2024-03-02
中国最小的乡——玉麦乡.中国西藏网.2024-03-02
1家人3人乡34年坚守高原孤岛,这组数字隐藏了什么秘密?.澎湃新闻.2024-03-02
数说宝“藏”|这五年,“小康玉麦”人均纯收入增至3.4万多元.新民网.2024-03-02
—中国电信西藏分公司助力祖国边陲通信信息化建设走笔.搜狐网.2024-03-02
“三张网”助力西藏幸福家园建设.央广网.2024-03-02
雨雪、浓雾、落石,排除万难险阻,五进玉麦,只为…….中国气象报.2024-03-02
昔日三人乡 如今人气旺 玉麦乡小学开学啦.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2024-03-02
玉麦人的故事: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搜狐网.2024-03-02
卓嘎、央宗姐妹: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政府.2024-03-02
在这里,见证中国力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掠影.中国西藏网.2024-03-02
玉麦的守望.凤凰网.2024-03-02
家门口就医 方便又放心.人民日报.2024-03-07
玉麦邮递员白玛江才:37年坚守期待幸福未来.国际在线.2024-03-02
带领边境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记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人民网.2024-03-02
自治区调研组赴隆子县玉麦乡调研.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3-02
西藏首个基层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在玉麦乡揭牌.新华社.2024-03-02
西藏首个基层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在玉麦乡揭牌.中工网.2024-03-02
农行“掌上银行村”在玉麦挂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3-02
新春走基层|玉麦乡扎西江村的巡边路.手机中国西藏网.2024-03-07
守边固边兴边 :昔日“三人乡”如今大变样.中国网.2024-03-07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4-03-07
60年 关于西藏的真相与谎言.西藏旅游网.2024-03-07
我亲历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界线就是底线,血债要用血来还!仅用一天就全歼印军王牌旅并俘获旅长.文汇网.2024-03-02
中印边境问题:英国人随手画了一条线,结果造成中印两国百年纷争.百家号.2024-03-02
红色热土丨《八佰》热映,山南这些红色景点带你回忆烽火岁月!.山南旅游发展局.2024-03-02
4人小乡村,深圳般大小,现况如何.百家号.2024-03-02
习近平回信勉励西藏牧民群众.央视新闻客户端_央视网(cctv.com).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