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正冠状病毒亚科(Middle East respiratory 综合征 coronavirus,MERS-CoV)是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它是一种具有包膜的类SARS病毒。
2012年6月,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在沙特阿拉伯被发现,病毒学家在病原检查时发现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这种冠状病毒在阿拉伯半岛长期存在并造成散发疫情。2013年5月国际病毒分类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这种病毒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015年韩国中东呼吸综合症疫情暴发,其中1名感染者进入中国引起输入性疫情。2018年沙特阿拉伯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疫情爆发。至2020年1月,全球已报告约2500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率约35%。
中东呼吸综合征正冠状病毒亚科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中间宿主可能是单峰驼,病毒主要通过气溶胶、密切接触传播。人们可能通过与受到感染的单峰骆驼直接或间接接触而遭受感染。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仅在家属、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中发现。中东呼吸综合症的潜伏期为2~14天,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头痛、肌痛等,随后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主要靠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诊,满足双靶标PCR检测阳性;单靶标PCR阳性产物基因测序确认;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中东呼吸综合征正冠状病毒亚科;恢复期血清中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抗体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水平阳转或呈4倍以上升高的即为确诊病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尚无预防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或抗体特效治疗手段。
命名
2012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出现一种类SARS病毒的感染,病程进展及严重程度类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病毒基因组信息显示与乙型冠状病毒属的C组密切相关,2013年5月国际病毒分类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这种病毒为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MERS-CoV)。
历史
2012年6月,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在沙特阿拉伯被发现,病毒学家在病原检查时发现一种之前没有见过的正冠状病毒亚科,后经核酸核糖确认为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这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阿拉伯半岛长期存在并造成散发疫情。2015年韩国前往中东地区旅游的一名受感染游客返回后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暴发,导致韩国186人感染、36例死亡,累计16693人被隔离,其中1名感染者进入中国引起输入性疫情。至2018年11月1日,全球录得的中东呼吸综合症冠状病毒感染个案为2262例,其中至少803例死亡。
病原学
中东呼吸综合征正冠状病毒亚科是一种具有包膜的类SARS病毒,基因组为长约30kb的大型单股正链核糖核酸,并带有至少10个开放阅读框(ORF)。它属于冠状病毒科,β类冠状病毒的2C亚群,携带编码辅助蛋白(AP;3、4a、4b和5)的基因,这些蛋白拮抗宿主的抗病毒反应并造成病毒的致病性和发病机制。
中东呼吸综合征正冠状病毒亚科带有多种表型和基因型,可感染蝙蝠、鸟、猫、犬、猪及人类等多个物种。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20~160nm。从基因组序列分析,该病毒bat-CoV-HKU4和bat-CoV-HKU5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基因组相似性均为70.1%,中东呼吸综合症正冠状病毒亚科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基因组相似性为54.9%。
传播机制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可能是单峰驼,病毒主要通过气溶胶、密切接触传播。人可能通过接触含有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单峰骆驼的分泌物、排泄物、未煮熟的乳制品或肉而感染。
易感人群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合并基础疾病者,易进展为重症。
感染机制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表面上的刺突糖蛋白和细胞膜上的CD26受体结合,进而感染目标细胞。中东呼吸综合症正冠状病毒亚科能够感染人类的下呼吸道、肾脏、小肠及肝脏细胞。在呼吸系统中,病毒主要袭击支气管上无纤毛的上皮细胞,与其他病毒侵犯纤毛上皮细胞不同。它能避开宿主体内起始的免疫反应,并阻止免疫细胞分泌干扰素。中东呼吸综合征正冠状病毒亚科还可以感染肾脏细胞,导致许多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生肾衰竭。
临床表现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潜伏期为2~14天,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头痛、肌痛等,随后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部分病例还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内进展为休克型肺炎,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部分病例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腹泻和肺炎。
诊断检查
检查
影像学检查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单侧至双侧的肺部磨玻璃影,主要在胸膜下和基底部分布,可出现实变影。部分病例可有不同程度胸腔积液。
实验室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
2.血生化检查:患者可有肌酸激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肌酊等升高。
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及时留取多种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或肺组织,以及血液和粪便)进行检测。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
患者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但尚无实验室确认依据。发病前14天内有中东地区和疫情暴发的地区旅游或居住史;或与疑似\临床诊断\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
临床诊断病例
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仅有实验室阳性筛查结果(如仅呈单靶标PCR或单份血清抗体阳性)的患者;满足疑似病例标准,因仅有单份采集或处理不当的标本而导致实验室检测结果阴性或无法判断结果的患者。
确诊病例
具备下述4项之一,可确诊为中东呼吸综合症实验室确诊病例:①至少双靶标PCR检测阳性;②单个靶标PCR阳性产物,经基因测序确认;③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中东呼吸综合征正冠状病毒亚科;④恢复期血清中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抗体较急性期血清抗体水平阳转或呈4倍以上升高。
鉴别诊断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主要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流行性感冒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等所致的肺炎进行鉴别。调查流行病学史有助于将中东呼吸综合征引发的肺炎和肾脏损伤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早期的病毒核酸检测可明确诊断。
干预治疗
一般治疗与密切监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确定治疗场所: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和防护条件的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病例应尽早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转运过程中严格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及胸部影像。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应进行无创或有创通气等措施。
抗病毒治疗
尚无明确有效的抗中东呼吸综合症正冠状病毒亚科药物。体外试验表明,利巴韦林和干扰素联合治疗,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临床研究结果尚不确定。可在发病早期试用抗病毒治疗,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治疗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细菌学监测,出现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菌药物。
预防免疫
预防措施
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时,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当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FAX)向当地县区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区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对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实行隔离治疗,同时对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实施有效防护措施(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接触传播预防)。
免疫与特效治疗
截止至2019年10月,除了完整人免疫球蛋白G(IgG)多克隆抗体(SAB-301)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得到一定的验证之外,尚无其他针对中东呼吸综合症正冠状病毒亚科的有效的预防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或抗体特效治疗手段。
流行病学
自2012年6月13日,沙特阿拉伯的Jeddah医院收治第一名患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病人起,至2015年6月初,全球共报告1149人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其中大约有97%来自中东地区的十个国家。至2020年1月,已报告约2500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死亡率约35%。2015年的韩国和2018年的沙特阿拉伯曾出现大规模的疫情爆发。
参考资料
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你该知道这些…….百家号.2024-03-28
中东呼吸综合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03-18
解读|一文看懂中东呼吸综合征.百家号.2024-03-28
沙特阿拉伯新增8宗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2024-03-28
注意啦!预防中东呼吸综合症的重点都在这里.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