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紫菀
巴塘紫菀(学名:紫菀属 batangensis Bureau \u0026 Franch.)为菊科紫菀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
形态特征
亚灌木,根状茎(或茎)平卧或斜升,多分枝,木质,径达1.5厘米,常扭曲,有密集的枯叶残片,外皮撕裂或缝裂,常有不定根。
枝端有密集丛生的基出条和花茎。基出条短或长达2厘米,有密集的叶和顶生的莲座状叶丛;叶匙形或线状匙形,长1.5-8厘米,宽0.3-1厘米,下部渐狭长具翅的柄,顶端圆形或微凹,或有小尖头。花茎直立或斜升,纤细,被疏短柔毛,下部有密生的叶。下部叶线状匙形或线形,长1.5-3.5厘米,宽0.2-0.7厘米,基部渐狭,顶端圆形或渐尖;上部叶小,苞叶状;全部叶质较厚,两面被疏短柔毛,有缘毛,中脉与侧脉几平行。
头状花序单生,径3-4.5厘米。总苞半球状,径10-15毫米;总苞片约2层,近等长,线状披针形,长7-12毫米,宽1-2毫米,渐细尖,外层全部草质,背面有腺,有短毛或无毛;内层上部草质,边缘宽膜质,背面有腺。
舌状花15-20个,管部长3毫米,舌片紫色,长12-22毫米,宽1-2.5毫米;管部花长约5毫米,管部长1.5毫米,裂片长1毫米;花柱附片长0.5毫米。冠毛2层,白色或稍红色,外层有少数极短的毛;内层长达5毫米,有多数不等长的微糙毛。
瘦果长圆形,长几达4毫米,稍扁,下部渐狭,一面有1-2肋,一面有1肋或无肋,被密粗毛。
花期5-9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蒙古、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在中国,主要产于西藏芒康、左贡县,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西北部等地。
栖息环境
巴塘紫菀生长于海拔3,400米至4,400米的灌丛林地、林缘。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集晒干。
相关变种
1. 原变种
叶长1.5-8厘米,两面被疏柔毛;总苞片外面被腺和短柔毛。据原始记载,叶和头状花序都较小。但大花大叶的类型常可见到。
产于四川西部、西南部(康定市、道孚县、雅江县、九龙县、里塘、木里藏族自治县、巴塘县)及云南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丽江市、香格里拉市)及西藏昌都市。生于森林和灌丛边缘、开旷草地或石砾地。海拔3400-4400米。
2. 匙叶变种
叶长2-5厘米,宽0.4-0.6厘米,仅沿脉有微柔毛;总苞片外面常有腺,但无毛。
产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四川省西南部。生于开旷坡地。海拔2500-4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