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巴塘县

巴塘县

巴塘县,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县。总面积7852平方千米。巴塘县下辖5个镇,1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巴塘县金弦子大道347号。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4.91万人。

巴塘县处于横断山脉和山原交界地带。东与乡城县、理塘县接壤,南连得荣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自治区芒康、盐井、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北接白玉县。除金沙江河谷地带外,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古为部落之地,周曰戎,秦称西羌,汉系白狼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设流官,将巴塘改为巴安县,同年7月,升为巴安府,为巴塘县治之始。

巴塘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3.7%,第二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同比减7.2%,第三产业增加值11.58亿元,同比增2.2%。三次产业比由2021年的28:13:59调整为27:13: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826元。

巴塘县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藏区特色,石刻文化、民俗文化、舞蹈戏剧等民俗艺术别具特色,其中巴塘弦子舞和巴塘藏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措普沟景区、夏邛古镇景区、中咱桃花谷景区等3个州级A级景区。巴塘县自然资源丰富。林地面积431219.71公顷,森林覆盖率41.83%。水能资源储备丰厚,县境内拥有长江干流水电站三座。

名称由来

巴塘一名,见诸正史,最早为《清实录》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事。

传统认为,巴塘这块北自洛容龙,南至巴曲河口,上下3千米,面积约6平方千米的大坝在开发前,四山重合,绿野中开,系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处一片“咩咩”叫声。在藏语里,“咩”即为“RAR(巴)音。因而将声音定为地名,意即绵羊声声的坝子。此说简单明,又符合藏区“以声定名”的特点,故常被引用。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至南北朝时期

巴塘,古为部落之地,周曰戎,秦称西羌。

从1978年甘孜考古队在巴塘扎金顶发掘的石板墓出土文物证明,战国以前,巴塘就有人类活动,并在此定居生产、繁衍生息。秦以后,白狼部落住牧于此,故巴塘汉代为“白狼国”。

汉永平年间,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向白狼国宣示汉德,白狼王慕化归义,举种贡奉。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魏、晋、南北朝系白狼国,立于西南部落之林。

隋唐至宋元

唐武德元年(618年),白狼国举土内附。唐乾封二年(667年),白狼国被西藏自治区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所灭,从此巴塘受吐蕃统治。

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兀良合台为先锋的西路大军征服南诏,西南各地归属,巴塘也在其列。元代,朝廷对藏区实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巴塘属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及奔不招讨司管辖。

明清

隆庆二年至崇祯十二年(1568-1639年),云南省丽江土知府纳西族木氏土司攻占巴塘。明崇祯十二年底,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南下打败木氏土司,结束了木氏土司在巴塘等地71年的统治,巴塘转隶青海和硕特部图鲁拜呼统治。

康熙三年(1646年)到康熙五十八年(1701年)清廷收复巴塘为止,西藏统治巴塘55年。雍正四年(1726年),巴塘、理塘县划入四川省,宁静山以南的香格里拉市、阿墩子划归云南。自此,巴塘所属之奔子栏以南地域归云南管辖。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将巴塘改为巴安县,同年7月升为巴安府,此为巴塘县治之始。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三年(1914年),北京政府以川边为特区,治所康定市,巴安县隶川边特别行政区。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巴安县宣告和平解放。1950年8月,巴安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1951年3月,正式成立巴安县人民政府,同年10月,经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巴安县改为巴塘县。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巴塘县改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地理

位置境域

位于四川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地理坐标东经98°57′53″~99°44′21″,北纬29°02′09″~30°37′50″,东以拉隆阿玛、德达牧场、呷交东曾与理塘县接壤,以各龙卡、乃依、顶工帮顶与乡城县连界,南以热思沟口、吉绒山、顶工帮顶与得荣县毗邻,西以金沙江中心为界与西藏贡觉、芒康县和云南德钦相望,北以欧帕拉、扎金甲博与白玉县相连。全县南北长176.89千米,东西宽72.48千米,幅员7852平方千米,县治夏邛镇,海拔2580米,距州府康定市483千米,距省会成都市851千米。

气候

除金沙江河谷地带外,巴塘县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塘所处的地理纬度,应属于亚热带气候,但由于平均海拔、南北走向的山脉和大气环流的影响,除金沙江河谷地带外,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6℃;年均降水量467毫米;年均无霜期184天,日照时数累年平均为2450.6小时,光热条件好。

巴塘县的气候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冬长夏短,四季变化不分明,干雨季分明。其次垂直气候明显,县境北部地区,海拔高度多在4500米以上,南部最低处仅2240米。巴塘县自南往北依次出现山地亚热带(海拔2400米以下地区)、山地暖温带(海拔2400~2800米地区)、山地温带(海拔2800~3300米地区)、山地寒温带(海拔3300~4200米地区)、山地亚寒带(海拔4200米以上地区)等气候类型。以及雨热同季,县境内海拔3400~3500米地带为雨热同季地区。年内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

地质

巴塘属于四川省西部地槽区构造单元中的赠科——稻城县向斜金沙江背斜地带,是青、藏、川、滇、緬、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的一部分。其地层除缺失寒武纪以前元古代和中生代的诛罗纪、白垩纪外,其他各纪地层均有分布,其中以二迭纪、三迭纪地层分布最广,整个地层厚度在56〜62公里之间。

地形地貌

巴塘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东岸河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低,“歹”字型地质构造严格控制着巴塘的地貌格局。根据地貌特征和地质构造单元的岩性特点以及外营力等,全境地貌属“川西高山、高原区中的“金沙江东岸极高山亚区”。县内地貌类型又可分为北部极高山区、中南部高山峡谷区和东部半高山山原区。北部极高山区,处于横断山脉和山原交界地带,海拔均在3300米以上,主要山峰多在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并有辽阔的措木龙、毛垭、章德草原、扎金甲波雪山、措普湖、刀许草原。中南部高山峡谷区,地处金沙江东侧河谷与巴曲莫曲松麦河下游的干旱河谷,海拔在2800米以下,河流深切,山高坡陡,冲沟和支流汇合处形成大量堆积物和面积不等的洪冲击扇。中东部半高山山原区,地处巴曲、莫曲、定曲中游半高山和山原地带,海拔2800米至3300米之间,河滩较宽阔,台阶地发育良好。

水文水利

水文

巴塘县的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水由北向南通过县西境,其主要支流有巴曲、莫曲、定曲。在高山峡谷中还有长期流水的溪沟58条,其中积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9条。县境内还有大小湖泊107个,总面积19306亩,最大的为亚莫措根湖,面积3142亩。这些湖泊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冰川地带,为县内金沙江各支流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巴塘县拥有众多温泉,分布在荼洛、德达、波戈溪和夏邛区,特别是茶洛温泉群和喷泉,温度高达80℃。

水利

巴塘县全县的水能资源皆源于冰川或高山坡麓,天然落差达360米。水能资源总量为36.6亿立方米,蕴藏量达283万千瓦,可开发量达23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7.8亿千瓦时。到2006年,已开发水能1.157万千瓦,年发电量3961万千瓦时。县境内拥有长江干流水电站三座,拉哇乡沟口至其上游约7km,坐落的拉哇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规划“一库十三级”的第8级电站(2000MW),其下游梯级的巴塘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河段规划的13座梯级电站的第9座梯级(750MW),以及位于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苏哇龙乡的苏哇龙水电站(1160MW,又名王大龙水电站)。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巴塘县各褶断带正处于川藏系“歹”字形的急剧转弯部位,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到2011年,巴塘县已探明境内地下贮藏有铁、锰、铜、铅、锌、锡、钨、钴、金、银、锑、镁、铬、白云母水晶、自然硫、石灰岩白云岩、煤等矿19种,形成固体矿产地69处,温泉19处。能源矿产主要工分布于措拉、松多和拉纳山等地。特种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苏哇龙(白云母)、中咱(水晶)、茶洛一带。纳交西铅锌矿位于巴塘县城东南60度方向,平距75公里处,矿区海拔3350米至3650米,储量为97.85万吨。夏塞银多金属矿位于巴塘县城北东方向,平距65公里处,矿区海拔4400米至5000米,银的金属储量D+E级3150吨,铅金属储量40.4万吨。砂西银多金属矿位于巴塘县城东北东方向的措拉乡境内,直距60公里处,距县城120公里。银的金属储量2148.81吨,铅金属储量51.09万吨,锌储量18.68万吨。

森林资源

巴塘县林地面积431219.71公顷,森林覆盖率41.83%。以杉、松、柏、桦为主的木材蓄积量达2020.7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全县总面积8193.05平方公里,共计1229.0万亩,其中自然土地面积为1217.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9.02%。

土壤

由于全县地处高原的高山峡谷,岩层复杂,成土母质成分多样,垂直地带性明显,其土壤多为物理风化物,质地粗疏,岩石碎块多,而且有石灰性反映的土壤占了较大面积,使土壤中的磷和微量元素锌、铁、锰、硼等有效性低,养分缺乏。根据巴塘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土壤共有9个土类,18个土亚类,15个土属和35个土种(不含变种)。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巴塘植被孑遗植物多,在金沙江及其支流河谷地带,分布有属于古生代的孑遗植物松叶蕨、莲座蕨;中生代的里白白垩纪的瘤足蕨,第三纪的夙尾蕨、石松等。在海拔3800米内分布有白垩纪的梓、桑、松、云杉;起源于老三纪的有油杉冷杉属南方铁杉毛茛、金、桦和各种杜鹃花属等植物。

动物

巴塘的地表植被为各种动物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环境条件,干旱河谷灌丛气候干燥,植被低矮,主要分布有高原藏鼠兔、藏羚沙狐猞猁盘羊兔狲雪豹胡兀鹫和多种画眉,黑枕黄鹂、杜鹃、戴胜岩鸽等动物以及多种爬行纲。在森林内,则分布有豹、熊、猴、松鼠等具有弯曲利爪适于攀缘的动物和适于森林生活的白马鸡松鸡鼯鼠林麝等。在高山草甸和林边灌丛则分布有大型有蹄类动物,如白唇鹿、马鹿白臀鹿岩羊、等,另还有旱、高原兔,高山湖泊和溪沟水域偶见鸳鸯、天鹅和鹤类等,高山湖泊分布有原始种裸鱼,金沙江水域则分布有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等。

自然保护区

措普沟自然生态保护区

措普沟自然生态保护区,四川省省市州级保护区,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核心区面积为25464.8公顷,缓冲区面积为5095.9公顷,实验区面积为10912.1公顷。保护区内雪山、湖泊、森林、河流、峡谷、瀑布、温泉、草原、野生动物和寺院应有尽有,扎金甲博神山、扎金甲莫神山、措普寺、热坑地热温泉群等各种景观。

竹巴笼自然保护区

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四川省省级保护区,是以保护矮岩羊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2819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1040公顷、缓冲区面积1873公顷、实验区面积5285公顷。

自然灾害

巴塘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霜冻等。其中主要的是地震灾害,属于地震频繁地带。巴塘地处四川西部,位于世界性的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山脉大地震带范围内,属于我国的南北地震带。这里受印度板块活动的影响非常强烈,川、滇、藏交界处又正好面对喜马拉雅山弧与缅匈弧的交汇部位,地应力最大,也最为集中,能量也多在此聚积和释放。构造属于经向构造、“歹”字型构造两种,并与华夏构造交汇切割,这就成为地震的活动强烈部位。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巴塘县下辖5个镇和1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巴塘县金弦子大道347号。

政治

现任领导

人口

人口数量

巴塘2022年年末户籍总人口513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14万人,农业人口3.99万人,常住人口4.9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74人,死亡人口354人。

民族

巴塘是一个藏族聚居县,占全县总人口的90%左右。以藏族为主,有汉族、纳西族、回族、彝族、羌族、苗族、蒙古族等民族。

语言

巴塘县地方语言主要是藏语。巴塘县的藏语方言属康方言中的南路土语群,其用字遣词和语言结构基本上与其它地方的康方言相同。巴塘现代藏语是在继承历代本地方言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巴塘话在康方言南路土语群中具有代表性。

宗教信仰

巴塘县境内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藏传佛教为巴塘县主流宗教。

藏文史籍载:“没有王前,先有苯教;没有王法之前,先有苯教之法。”苯教最初在今阿里地区(古称向雄地区)的南部形成,于六世纪沿雅魯藏布江自西向东传播到巴塘。祭祀内容主要是崇拜天地、山林、水泽的鬼神精灵和自然物,重祭祀、跳神、占卜攘解等。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公元十一世纪,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传入巴塘,经过不断的融合发展,至1990年,巴塘藏传佛教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3个教派,其中格鲁派、宁玛派是巴塘的两大主要教派。

全县已对外开放的寺庙有17座,宗教文化在广大藏区颇具影响力,位于县城内的康宁寺在整个藏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该寺传统的“各多节”(跳神)以及寺内壁画,佛像等构成了宗教的神秘特色。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央勒节”于每年农历八月中旬在县城南部的龙王塘举行,数百顶五彩的帐篷分散在树林里、草坝上。

经济

综述

巴塘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2亿元,同比增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3.7%,第二产业增加值2.55亿元,同比减7.2%,第三产业增加值11.58亿元,同比增2.2%。三次产业比由2021年的28:13:59调整为27:13: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826元。构建“北旅、中农、南水”发展思路,县域北部发展生态旅游业,措普沟国家森林公园开园,辐射带动6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县域中部发展农业,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重点打造松多蔬菜、中咱甘肃桃等八大基地,推动生态保护、富民增收“双提升”;县域南部发展能源业,开发建设苏洼龙、拉哇等4座电站,截止2021年累计实现投资115亿元、税收1.88亿元。

第一产业

巴塘县2022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88亿元,较上年增5.3%。农作物播种面积72590亩,较上年增0.51%。粮食产量15657吨,较上年减0.04%。各类牲畜存栏104164头(只、匹),较上年减18.9%,牲畜总增、出栏、商品三率27.98%、42.34%、29.27% ,全年肉类产量4378吨,较上年增1.6%。巴塘县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采取“基地建设+技术培训+种苗培育+试验示范”方法,优化种植方式。截至2022年4月,建成苹果、毛桃、生态蔬菜种植面积 1.05万亩、州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

第二产业

巴塘县2022年工业总产值完成465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85.3%,其中:规上30198万元,规下16333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15514万元,同比减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4.1%。巴塘县重工业集中于水力发电业,拥有长江干流水电站三座,拉哇水电站金沙江上游规划“一库十三级”的第8级电站(2000MW);巴塘水电站,第9座梯级(750MW);川藏段苏哇龙水电站(1160MW,又名王大龙水电站)。

第三产业

巴塘县2022年贸易、旅游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0859.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1.5%,其中城镇零售额47828万元,同比减3.1%,乡村零售额23031.3万元,同比增2%;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5327.6万元,同比增0.1%;零售业零售额30628.7万元,同比减2.9%;住宿业零售额3527.7万元,同比减5.4%;餐饮业零售额31375.3万元,同比增0.2%。全年旅游总收入8.98亿元,接待人数81.6万人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践行“公共服务教育先行”理念,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成功举办首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挂牌成立甘孜藏族自治州首个“少年军校”。出台教师队伍改革发展16条措施,完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严格执行控辍保学“八条规定”,完成“两项清理”,高效实施补偿教育,实现应读尽读。成功举办川滇藏三省教研活动,全面开展同课异构、骨干示范、创新课、汇报课等活动,学科研讨、校本教研、校级合作不断深化。截止2019年,高初中升学率分别达90.8%、99.2%,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优生率居全州第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截止2022年,全县共有小学学校数21所,在校学生5544人,初中1所,在校学生2784人。

文化事业

巴塘县县图书馆,于2014年建成,2019年投入使用。场馆面积2200平方米,并与县文化馆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体制2020年建设图书馆分馆“鹏城图书馆”,场馆面积1164平方米,县图书馆拥有各类藏书13万册,主要分藏书区、图书阅览区、少儿图书阅读区、办公区域等,还特别设有共享图书专区。2022年举办了双流巴塘文化交流系列活动。

医疗事业

以“控费、减负、兜底、放心”为目标,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截止2019年,加大重传防控力度,甲型病毒性肝炎麻疹强制免疫接种率分别达95.3%、97.9%,建成传染病综合楼、妇幼保健等卫生设施,健全公共疾病防御体系。疾控中心、妇计中心积极申报二乙,标准化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实现全覆盖,调整充实基层医护人员42名,门诊治疗13.5万人次、住院治疗3400余人次,同比上升9.5%。严格落实“十免四补助”惠民政策和基药制度,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累计救助526人,发放救助金308万元,个人就医支出控制在10%以内。截止2022年,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4所,村级卫生室52个,拥有床位数418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8人。

人居环境

巴塘县推动卫生治理,落实专人全天候巡查保洁,强化公厕、市场等重点部位保洁力度,增加道路洒水降尘、垃圾清运频率,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建筑施工方签订《文明施工承诺书》。截至21年,转运垃圾25吨。人盯车巡,强化城区“九乱”治理,2021年拉网式排查城区街道的亮化灯具、围栏、座椅、栈道、窨井盖等市政设施。

社会保障

截止2012年,巴塘新农保养老保险参保人达到19567人,参保率63%;城镇居民参保55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709人,基金征缴642万元,其中实行企业养老办法基金征缴448万元,实行机关、事业养老办法基金征缴194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5377人,其中新农合42753人,参合率达到97%;城镇居民262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2396人,基金征缴37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00人,基金征缴1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23人,基金征缴3.1万元。

交通

公路

巴塘县位于川、滇、藏交界处,境内国道318线纵贯8乡1镇,全长175.042公里。巴白公路巴塘段为30公里。巴塘县城至西藏自治区芒康104公里,至康定市483公里,至成都市851公里,至理塘县198公里。

铁路

川藏铁路预设巴塘站建设中,川藏铁路从贡觉县方向向东,过金沙江、停巴塘站。川藏铁路建成后,将成为继青藏铁路之后世界屋脊通往内地的又一条大动脉,四川省、西藏两地民众出行时间将从目前的40多个小时缩短至13个小时左右。

人文

综述

巴塘县是农牧结合的自给、半自给性的自然经济,生活习惯、风俗、历史文化均围绕着相关的藏族文化展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巴塘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

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弦子藏语称“嘎谐”,又称为“谐”“叶”“巴叶”等,意为圆圈舞,属藏族三大舞种之一。弦子也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弦子舞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表演大部分为迎宾、相会、赞美、情意、辞别、祝愿的内容。弦子舞流行于西藏东部、云南、四川、青海藏族聚居区,以四川巴塘弦子最为有名。

藏戏(巴塘藏戏)

巴塘藏戏是康巴藏戏的一个流派,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康巴藏戏藏语称作“江嘎冉”,是藏戏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清代顺治十年(1653),其后又在巴塘不断发展,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藏戏演出样式。巴塘藏戏的演出分为舞台演出和坝子演出两种,而以坝子演出为主。演出时有简单的化装,通常要戴面具,尤其注重勾画神话传说中邪恶形象的脸谱,观众通过不同色彩的化妆、不同形象的面具和表演动作来区别剧中人物的美丑善恶。

巴塘歌卦

巴塘歌卦,藏语叫“谐莫”或“谐莫岛”(即算卦歌),是全县最为盛行的一种游戏歌。歌卦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为“藏卦”,即欢聚时,都将自己身上一件小东西交给一个人藏起来,并在所藏的物件中随便取出一件握在手中,接着大家随心所欲地唱出歌来(一般唱情歌),每唱完一首,均由懂得其意的人解释歌词含义,然后由藏物人出示物件,示众招认,以便用所唱歌词取笑于他,有多少物件,就唱多少首歌,照此唱歌轮流三遍,即告结束。第二种为点卦,即由一人随歌唱节拍按座位顺序指点参加游戏的同伴,每拍指点一人,照此点到歌词唱完时,最后一拍点到谁,此歌词的意思就属于谁,众人视歌词的内容作乐调笑于他。

传统习俗

婚嫁

解放前,巴塘的婚姻制度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个别乡村也有兄弟共妻或姊妹共夫、姊逝妹填房的现象,但一般都需要女家同意,而且为数甚少。分为传统婚姻和新式婚姻,传统婚姻主要有以下几种:自有婚配、包办婚配、交换婚配、抢夺婚配(新中国成立以后被取缔)。

丧葬

巴塘县的丧葬主要有水葬、火葬、天葬、土葬等4种。

藏舞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西藏山南地区的舞蹈,以充满浓重劳动气息、节奏鲜明、步法稳重为特点。男女舞者沿顺时针方向携手旋转,分共同起舞与轮流起舞等不同形式。至 今西藏农村在修建房屋、铺打地面时还可见到《果谐》的形式之一“打阿嘎”。

祭祀

巴塘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祭佛、祭天、祭山神、祭祖先、祭财神祭关羽。

传统服饰

巴塘县的传统服装为藏装,其特点是袖长、腰宽、襟大。藏装的种类有藏袍、藏衣、藏衫等。男子一般着齐腰短衬衫,左襟大,右襟小,其颜色多为白色和红、黄色,外罩圆领宽袖长袍,并用红、蓝、绿、紫色等色布料做长带束于腰际,长袍多以黑白为料,其领子、坎肩、大襟袖口和底边均镶有彩色金丝料或獭皮、豹皮、黄红眼鹦鹉等装饰。妇女的传统服装,早期是坎肩连衣百折裙。平常穿着为红、黑色的毡子褶裙;在喜庆日子里,则穿上衣料考究的裙衣。现在普遍着圆领无袖或有袖长袍(长及脚背),穿艳丽色彩的长袖衬衫,腰彩色绸带,并系色彩绚丽的围裙。

文物古迹

巴塘扎金顶石板墓地

巴塘扎金顶石板墓地较大,其墓葬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密集;葬式均为头朝东隆山(红军山),脚对巴曲河。巴塘扎金顶墓葬属于土坑墓葬,墓顶用岩石打制的石板覆盖,土坑为长方形。巴塘扎金顶石板墓葬均有随葬物品,出土的文物有陶器、铜器、石器等。除上述文物外,在四号墓中还发现两具鸡骨。另外,大曲批和色斗曲珍在扎金顶建房时,还挖出石斧1件和用桦树皮书写的经文1卷,但已破碎,无法修复。

巴塘石刻

巴塘的石刻较多,据现有资料,最早的石刻为康熙帝五十八年(1719年)岳钟琪西征路过巴安时在城南巴久曲上修建一座桥梁后所刻的“岳公桥”石碑。此碑立于该桥的北端,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最具规模的是城东五里处巴久曲畔的鹦哥嘴石刻。清代至民国巴安发生的所有重大事情以及墨客骚人对巴安的感慨等,都题词镌刻在该处石壁上。在县内的农区和牧区,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嘛呢”石刻随处可见,有的刻在石板上,有的刻在石包上,有的刻在悬崖上,有的刻在石片上堆积在路旁(俗称嘛呢堆)。

饮食

巴塘金丝冒面

历史上,长年奔波于茶马古道的晋陕商人,擅长面食,来到巴塘后,在长期的民族交流与交融中,丰富了巴塘的面食,于是巴塘金丝冒面由此而生。巴塘人吃金丝冒面的时间很讲究,一般是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的早上吃,寓其新年吉祥,意其幸福生活像金丝面一样美好流长,老人生日必吃,雨衣福寿安康、健康长寿。

团结包子

团结包子流行于四川藏族地区,它外形别致,似包非包,似饼非饼,可大可小,小的一个可供五口之家一顿食用,大的一个可供一排人果腹。主食副食兼有,味道鲜香、油而不腻。每逢过年过节或者亲友团聚,常常蒸制这种团结包,以示庆贺。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巴塘,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老百姓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于是,就尊称他们为“金珠玛”。为了表达对“金珠玛”的深情厚谊,就蒸制“蒸肉”来款待。但是,家用的笼屉小,蒸出的数量有限,就到喇嘛庙借来大笼屉,一屉就够一排人食用。军民共食蒸肉,畅叙友情,洋溢着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的欢快气氛。为了永远纪念这次难忘的会见,大家就把蒸肉改称为“团结包”。

醋海椒

醋海椒:藏语称“斯醋”,主要是用巴塘南区海椒泡制而成,清脆爽口。将洗净的海椒放置于阴处沥干水分,用牙签在其表面戳上几个小孔以便腌制入味;通过一定比例调制酱油与醋,大火烧开后放凉,加入海椒、冰糖、花椒、蒜若干,一起放进密封坛子,腌制两周即可。

地方特产

巴塘苹果

巴塘苹果有生长快、产量高、味道好、品种多的特点。早熟品种有冰糖、点心、枣子香;中熟品种有玫瑰香、对窝、梨苹果、香蕉香、水果糖等;晚熟品种有小冬红、大冬红、变异小冬红、金冠(引进)等。其黄色品种果实金黄光亮,阳面带红晕;红色品种大部或全部浓红,蜡质较厚耐贮藏。国内市场畅销的中上品种有香蕉香、枣子香、桂花香、水果香、人头、大冬红等22个;可进入国际市场的上等品种有玫瑰香、小冬红、碓窝、冰糖、红冠、金冠等6个。

巴塘南区辣椒

巴塘南区辣椒具有形美、皮薄、味足的特点。其大小均匀,色泽光亮鲜艳,果肉薄,辛辣味强。常作为藏族地区醋海椒的主要原料,藏语称“斯醋”。

巴塘黑美人土豆

巴塘县境内“黑美人”的种植面积约为350亩,全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产出的“黑美人”富含植物花青素,被冠以蔬菜中的“花青素女皇”,除了对致癌物有抑制作用之外,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和视力。巴塘黑美人土豆富含花青素,达到了每千克含量1700毫克。因其皮肉皆为黑色,特别是肉质部分呈现蓝宝石般晶莹亮丽的色泽,故冠以“黑美人”土豆之名。

巴塘紫皮大蒜

巴塘紫皮大蒜含有200多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物质,除蛋白质维生素e、C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外,还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S一烯丙基半胱氨酸(SAC),以及极具杀菌力的大蒜素。巴塘紫皮大蒜与白皮大蒜的的活性成分更加高,所以巴塘紫皮大蒜中的抑菌效果比白皮大蒜要明显一些,味道也更加辛辣一些。巴塘紫皮大蒜含有的花青素较多,多食用可以增加免疫力,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

风景名胜

四川格木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四川格木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位于甘孜州巴塘县格木村,海拔3700-4000米,面积约为2100公顷。格木风景区包括格木草原、党结曾然神山、亚莫措根湖、格聂峰、扎哇拉山。此景区集雪山、冰川、华山、森林、草原于一体,自然神态处于原始状态,生长着从温带到亚寒带的几乎所有植物带谱,各类植物种类独自成林,交相辉映。种类繁多的植物群落,成为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盘羊亚洲黑熊西藏棕熊雪豹白马鸡、岩驴、白雉鸡、绿尾虹雉、獐、鹿、猴、野猪等400余种动物栖息于此。

地坑温泉群

措普沟内有四川省十大地质公园之一的地坑温泉群,有众多的气孔、沸泉、脉动喷泉、地面温泉等,有的水温高达60℃以上。当地的牦牛常常会来到温泉边享受蒸气浴。热坑泉水水温高,富含矿物质,据说对皮肤病、风湿病等有特殊的疗效,是远近闻名的"药泉"。

措普寺

藏传佛教中“宁玛”派寺院,全称为“吉祥措普佛法讲修兴盛洲”,背依扎金甲博神山,面对措普湖。寺庙大殿内有雕刻、壁画工艺。

康宁寺

康宁寺现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古柏路3号,是巴塘县重点寺庙,原名康宁寺。六百年前,巴塘的苯教徒在城东虎头山上,建造了一座寺庙,取名“丹戈寺”。丹戈寺后因受到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排挤,迁至县城东北的扎金顶,又更名为“扎塔寺”。1648年改宗为格鲁派寺院,命名为丁宁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受朝廷册封的西藏五世达赖派员到巴塘在原云南丽江土知府木氏土司官寨内(即喇嘛城内)仿照拉萨哲蚌寺洛色林规模,在木氏土司官寨原址上扩建了“扎塔寺”,并亲自为该寺命名为“噶登彭德林”。由于一直受清政府的扶持,又被赐汉名“康宁寺”。

金沙江峡谷

金沙江峡谷位于巴塘县境南部,沿江村寨集中,植被繁多。江畔有“长漂烈士纪念碑”,苏洼龙水电站金沙江大桥横卧江上;江中深潭漩涡起伏,险滩暗礁林立,尤其是基里滩、岗达滩、南戈滩、王大龙滩,水流湍急,峡谷幽深。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0年2月18日,退出贫困县。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巴塘简介.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09-26

巴塘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2-10

《巴塘县志(第一轮)》.四川省情网.2023-09-27

四川地情 四川省情 市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3-09-26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26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26

巴塘县2022年统计公报.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09-26

政务在线.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09-29

巴塘文旅简介.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10-01

弦子舞(巴塘弦子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30

藏戏(巴塘藏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9-30

甘孜州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2022年4月11日).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023-10-01

我国长江干流上的水电站汇总揭秘.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3-09-27

四川地情 四川省情 市县地情.四川省情网.2023-09-26

历史文化背景.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09-26

巴塘县.中文百科.2023-09-26

巴塘拉哇水电站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四川经济日报.2023-09-27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汇总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3-09-28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四川措普沟州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确认的公示.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9-28

揭密神山圣湖照拂下的隐秘天堂——措普沟.环球网 百家号.2023-09-28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四川竹巴笼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和范围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09-28

新一届中共巴塘县委常委会产生 张家志当选巴塘县委书记.四川频道.2023-09-29

何述斌当选巴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频道.2023-09-29

中央人民政府.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09-29

达瓦泽仁当选巴塘县政协主席.四川频道.2023-09-29

巴塘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10-09

巴塘县打造多元农业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农村局.2023-10-09

巴塘县.特色小镇发展网.2023-10-01

巴塘县图书馆.四川政务服务网.2023-10-01

2022年双流巴塘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之国家级非遗——巴塘藏戏专场演出在区文化馆爱心公园直属分馆成功举办.双流文旅体 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1

巴塘县“三到位”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09

甘孜巴塘县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西藏在线.2023-10-09

科锐得公司:川藏铁路巴塘至澜沧江500kv线路工程(四川段)启动运输.中国网物联.2023-10-01

中国能建西南院中标川藏铁路巴塘变电站扩建及金沙江跨越(含)至巴塘变线路可研设计一体化项目.BHI.2023-10-01

加快建设川藏铁路,许你一个美好未来.中国青年网.2023-10-0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3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27

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文化网 .2023-09-30

藏族舞蹈.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10-01

独具特色的巴塘弦子服饰.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01

甘孜,有滋有味!.四川发布.2023-10-01

团结包子 .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10-01

巴塘苹果.巴塘县人民政府.2023-10-01

巴塘南区辣椒.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农村局.2023-10-01

2+11,“邓柯枸杞”“石渠人参果”,我州又新增两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康巴传媒 百家号.2023-10-01

藏式风味美食汇总.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10-01

巴塘黑美人土豆.特产民俗 .2023-10-01

巴塘紫皮大蒜.特产通.2023-10-01

狼网 | 我国首次设立39处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狼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2023-10-01

来我家吧,带你去看格木草原.人民咨询 百家号.2023-10-01

【航拍甘孜】第③期:巴塘——那洒落于雪山脚下的两滴翡翠色眼泪.澎湃新闻.2023-10-01

措普寺.旅游分享.2023-10-01

【深游甘孜·巴塘篇】鹏城之眼——康宁寺.国家旅游地理.2023-10-01

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01

新闻浏览.新闻浏览.2023-09-26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