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耶律羽之

耶律羽之

耶律羽之(890年-941年),乳名兀里,字寅底,契丹迭剌部人,东平郡开国公,辽朝宗室、大臣,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堂兄弟。

耶律羽之随辽太祖攻灭渤海国,在原来渤海国的基础上设立了附庸于辽的东丹国,耶律羽之出任为东丹国中台省右次相,耶律倍被迫出逃后唐后,耶律羽之代耶律倍主政东丹国,成为东丹国后期的实际统治者。会同四年(941年),耶律羽之入京朝见,于当年八月十一日去世,享年52 岁,谥号文惠。

耶律羽之对于东丹国的成立和社会发展以及辽代西部边疆的稳定做出了贡献。耶律羽之主政东丹国时期,以其政治才能稳定了东丹国的政局。

人物生平

追随太祖

耶律羽之,为辽早期的皇族显贵,少年时豪放爽直,卓异不凡,成年后酷爱读书,通晓诸部语言。太祖规划营治天下的初期,羽之经常参与军事谋划。天赞四年(925年)底,耶律阿保机阿保机率领大军进攻渤海国,耶律羽之随军出征,辽朝征服渤海国之后,设立了附庸于辽的东丹国,耶律羽之开始为东丹国中台省右次相。

执掌东丹

天显元年(926年)七月,耶律阿保机病逝。十一月,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在母亲述律平的支持下登基为帝,长子耶律倍被软禁于皇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耶律倍后因争夺皇位失败,被迫出逃后唐,耶律羽之代耶律倍主政东丹国,成为东丹国后期的实际统治者。耶律羽之因有效地稳定了东丹国的政局,被加封太尉;不久因招抚边城有功加太傅,判盐铁,封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后任辽东丹国东京太傅兼左相,成为东丹国的实际管理者。

南迁遗民

天显三年(928年),李世民即位,耶律羽之上南迁东丹为一事。为防渤海人叛乱,耶律羽之建议耶律德光迁走遗民,使成千上万世代生活于今吉林省黑龙江省的渤海人背井离乡,迁至今天辽宁省辽阳市海城市一带。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天显三年十二月,迁徙东丹国都城,至天显五年四月,东丹国州城南迁全部结束,共耗时一年零五个月。

入朝病亡

会同四年(941年),因为朝廷举行册礼(册立、册封的礼仪),耶律羽之应召回京,加特进,于当年八月十一日去世,享年52岁,谥号文惠。会同五年(942年)三月六日,耶律羽之被葬在“裂峰之阳”,即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乡朝格图山南麓。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耶律羽之墓

1992 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赤峰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耶律羽之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该墓葬为砖石结构,由墓道、门庭、墓门、甬道、东西耳室和主室组成。墓道为斜长坡阶梯式,墓门由磨制精细的大型石构件组成,包括匾额、门柱、门楣及两扇石门;甬道呈长方形,石条垒砌,抹有白灰面,残存有壁画;东西耳室位于甬道两侧,平面呈方形,穹庐顶;主墓室平面呈方形,室内四壁及顶部均以绿色琉璃砖砌筑,以大型琉璃砖封顶,装饰华丽。

耶律羽之墓规模宏大、装饰讲究,墓室整体以琉璃砖为建筑材料,坚固美观,墓内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金银器、陶瓷器、丝织品、车马器具、铜器、铁器、木器以及玉、玛瑙水晶琥珀饰件等,做工精湛,许多文物在工艺和造型上都极具特色,以鎏金花银罐、盘口船带白瓷瓶最为名贵。另外,还出土了一方墓志,洋洋千余言,其中有关辽朝与鲜卑关系的记载殊为珍贵。墓主人耶律羽之为辽开国元勋,东丹国丞相墓志铭中“其先宗分首,派出石槐”的记载将契丹族源之争一举定论。

199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耶律羽之墓的发现,真实地再现了辽代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高超成就,该墓的考古发掘被评为 1992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关文物

耶律羽之墓出土与收缴回来的文物有金、银、铜、铁、木、石、丝绸等几大类,做工精良,代表了当时工艺水平的最高峰。

耶律羽之墓出土的瓷器主要为瓶、壶类等实用器,质地细腻,釉色光洁如新,为辽代瓷器中的精品。此墓还出土了大量的木器残片,上面皆施彩绘,其中几块绘有一组乐队正在演奏的情形,乐师们各操不同的乐器。

耶律羽之墓出土的金银器很多。金器主要有錾花金戒指、金耳坠、金杯、金镯等,首次发现锤击成型再加錾刻制作的圆口花腹金杯,圈足及内圈均饰莲瓣纹,杯外壁錾刻四对鸳鸯,周围饰有团花、桂枝纹。还有花式口圈足金杯,器腹錾刻五组精美的团花海冬青图案,圈足之上为莲座纹内底。银器主要有、唾盂等,还有一砚台,外套一银盒,上书“皇帝台”,应为耶律德光赐予耶律羽之的。

墓内西耳室的一件青铜饰牌,饰牌为桃形,上面凸出一立狮,工艺精细,为辽文物的精品。此墓主室内的丝织品,藏有墓主人四季所穿的衣服,有袜、袍、内衣及四壁所挂的幔帐等。这些丝织品一般都有图案,有的印有奔鹿图,有的绣有双凤图案,更多的丝织品上用金线绣制图案,在一件夹衣的残片上用金线绣制了一只大孔雀。

1992年10月10日,考古专家们撤回到阿鲁科尔沁旗旗府天山镇,在旗文管所,考古专家见到了耶律羽之墓出土的墓志及收缴回来的文物。墓志为一巨大的夹砂长方形石头,纵112厘米,横103厘米,厚13厘米,无盖,志身文字38行,满行35字。志首形题“辽朝东京太傅秀才墓志铭并序,门邢明远撰并书”,阴文,上涂有金粉,近两千字,主要叙述了耶律羽之的家事与生平。

史料记载

《辽史》《辽史·太祖纪》《耶律羽之墓志》对其均有加载。

人物评价

身为家宰,手执国钧,于辅政之余,养民之暇,留心佛法,耽味儒书,入箫寺则涤荡六尘,退庙堂则讨论五典。而又为政尚于激浊,举士不滥抡材。朝推正人,国家良相。(《大契丹国东京太傅相公墓志铭并序》评)

参考资料

耶律羽之墓.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09

辽博“耶律羽之墓志铭拓片”的光阴故事.文汇网.2024-05-09

最“傻”盗墓贼,盗了个大墓,国宝一件都没拿.上游新闻.2024-05-09

福建博物院展出辽代文物精品 哪件估价最高?.福州新闻网.2024-05-09

辽 ·《耶律羽之墓志》.中华法制文明虚拟博物馆.2024-05-09

聂定;史学方;耶律羽之墓出土“镐型器”用途及其意义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11期.知网空间.2024-05-11

“草原王朝”探秘.腾讯网.2024-05-09

东丹国南迁规划初探.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5-09

东丹耶律羽之传.中国社会科学文库.2024-05-09

丝绸之路文化瑰宝 草原文明历史见证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考古发现综述.呼和浩特市昭君博物院.2024-05-09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5-09

耶律羽之墓.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