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浆大戟
乳浆大戟(粉黛:Euphorbia esula Linn.),别名乳浆草、宽叶乳浆大戟、松叶乳汁大戟、东北大戟、华北大戟、烂疤眼、猫眼草,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其生于海拔800~4000米的路旁、杂草丛、山坡、林下、河沟边、荒山、沙丘及草地。其分布于中国(除海南、贵州、云南和西藏外),广布于欧亚大陆,且归化于北美。
乳浆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不分枝或分枝,常曲折,褐色或黑褐色。茎单生或丛生,单生时自基部多分枝;不育枝常发自基部,较矮,有时发自叶腋。叶线形至卵形,变化极不稳定,先端尖或钝尖,基部楔形至平截;无叶柄;不育枝叶常为松针状。花序单生于二歧分枝的顶端,基部无柄;总苞钟状,裂片半圆形至三角形,边缘及内侧被毛;新月形,两端具角,角长而尖或短而钝,变异幅度较大,褐色。雄花多枚,苞片宽线形,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球状,成熟时黄褐色;种阜盾状,无柄。
乳浆大戟的种子含油量达30%,可用于工业领域。其全草可入药。其味微苦,性平,有毒。归大肠、膀胱经。具有利尿消肿,散结,杀虫脒的功效。主治水肿,臌胀,淋巴结结核,瘙痒症。乳浆大戟可作为观赏植物。其全草有毒,并刺激性较强。
形态特征
乳浆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20厘米以上,直径3-5(6)毫米,不分枝或分枝,常曲折,褐色或黑褐色。茎单生或丛生,单生时自基部多分枝,高30-60厘米,直径3-5毫米;不育枝常发自基部,较矮,有时发自叶腋。叶线形至卵形,变化极不稳定,长2-7厘米,宽4-7毫米,先端尖或钝尖,基部楔形至平截;无叶柄;不育枝叶常为松针状,长2-3厘米,直径约1毫米;无柄;总苞叶3-5枚,与茎生叶同形;伞幅3-5,长2-4(5)厘米;苞叶2枚,常为肾形,少为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2毫米,宽4-10毫米,先端渐尖或近圆,基部近平截。
花序单生于二歧分枝的顶端,基部无柄;总苞钟状,高约3毫米,直径2.5-3.0毫米,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至三角形,边缘及内侧被毛;腺体4,新月形,两端具角,角长而尖或短而钝,变异幅度较大,褐色。雄花多枚,苞片宽线形,无毛;雌花1枚,子房柄明显伸出总苞之外;子房光滑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黑三棱状球形,长与直径均5-6毫米,具3个纵沟;花柱宿存;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球状,长2.5-3.0毫米,直径2.0-2.5毫米,成熟时黄褐色;种阜盾状,无柄。
花果期
乳浆大戟的花果期为4-10月。
物种分布
乳浆大戟分布于中国(除海南省、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外),广布于欧亚大陆,且归化于北美。
生长习性
乳浆大戟生于海拔800~4000米的路旁、杂草丛、山坡、林下、河沟边、荒山、沙丘及草地。
繁殖方式
乳浆大戟的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土壤
乳浆大戟适应能力强,大多数土壤中都可生长,以肥沃疏松、排水性能好的砂质或粘质土壤中栽培为佳。
施肥
乳浆大戟的幼苗定植后,应施1次稀人粪尿。现蕾时要及时摘蕾,同时再施一次粪肥或饼肥以促进植株的生长。
浇水
乳浆大戟耐旱不耐涝,平时适量浇水,保证盆土湿润即可,不要浇水过多,否则会产生积水,容易烂根。
温度
乳浆大戟不耐高温和严寒,温度过高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过低则易导致植株冻伤。栽培期间应当将温度控制在12-15℃之间为宜。
病害
乳浆大戟花的主要病害为锈病,会导致乳浆大戟花的叶片大量脱落,影响它的生长。喷洒波尔多液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都可以有效的防治锈病。
虫害
主要虫害为樗蚕、刺蛾科和大蓑蛾,它们以植株的叶片为食,吸取植株的养分,影响植株生长。可以用敌百虫溶液、杀螟松乳剂溶液等化学药剂喷洒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乳浆大戟的种子含油量达30%,可用于工业领域。
药用价值
乳浆大戟全草可入药。
药性
乳浆大戟味微苦,性平,有毒。归大肠、膀胱经。
《湖南药物志》:“微苦、平,有毒。”
功效与主治
乳浆大戟具有利尿消肿,散结,杀虫脒的功效。主治水肿,臌胀,淋巴结结核,瘙痒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9-2.4g。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
1.治颈淋巴结结核:乳浆大戟全草9g,切碎水煎,再将3个鸡蛋打入煮熟,单吃鸡蛋,7天1次,连吃7-10次。如已破成瘘,则用全草熬膏或研末麻油调敷,脓汁尽后改上生肌药。(出自《湖南药物志》)
2.治烧烫伤:乳浆大戟叶研粉,麻油调敷。(出自《湖南药物志》)
观赏价值
乳浆大戟在中国的辽宁省、黑龙江省等省区资源丰富,可作为观赏植物。
毒性与危害
乳浆大戟全草有毒,其乳浆含大戟苷、大戟苷元、大戟植物固醇、巨大戟萜醇等有毒物质。这类毒性物质刺激性较强,能引起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牲畜采食后可引起流涎,剧烈呕吐,咳嗽,腹痛,肠蠕动亢进,腹泻,间或血便和肌肉痉挛等中毒症状。由于大戟苷具抗盐酸肾上腺素作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压下降,心脏机能衰竭,泌尿减少,甚至无尿。还使牲畜头颈伸展,咳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肌肉震颤,步态不稳,甚至角弓反张,颈屈曲,陷于昏睡、虚脱状态。对于妊娠母畜,由于扩张末梢血管和兴奋子宫,可引起流产。多呈急性中毒过程,往往于1~2天内发生循环虚脱而死亡。
防控技术
在乳浆大戟集中分布的天然草原,可采取禁牧、物理防控和补播等措施,以减少其种群数量,提高优良可食牧草数量,促进草原植被恢复。在有乳浆大戟生长草地刈割时,要彻底剔除饲草中混杂的乳浆大戟,以防误食引起中毒。中毒牲畜尚无特效解毒疗法,只能采取一般解毒疗法和对症治疗。应用1%食盐水洗胃,同时给予收敛剂和吸附剂,保护胃肠黏膜,减少渗出和吸收。给予轻泻剂,促进胃肠道有毒物质排除。根据病情发展,采取强心、补液、解痉止痛、镇静安神等措施,促使病情好转。
物种区别
本种提示
乳浆大戟是中国大戟属植物中分布最广、变异幅度最大的种之一,常因复杂的生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诸如叶型、苞叶形状、植物体大小,不育枝存在与否、腺体两角的尖锐程度等均不稳定;但其主要识别特征是:直根系,没有念珠状根和不定根(与甘遂和钩腺大戟相异);总苞钟状,5裂,腺体4(与土瓜狼毒相异);花序基部无柄(与宽叶大戟相异)。因此,本种在中国产的乳汁大戟中是易于识别的。
参考资料
乳浆大戟.植物智.2025-02-19
乳浆大戟.物种2000官网.2025-02-19
乳浆大戟.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2-19
乳浆大戟Euphorbiaesula.植物智.2025-02-20
乳浆大戟.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2-19
大戟.中国植物志.2025-02-20
齿裂大戟.植物智.2025-02-20
乳浆大戟.河北省野生植物信息系统.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