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洁
郭永洁,男,汉族,生于1970年,洛南县人,著名画家。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长安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陕西省人民政府等单位授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陕西 贡献陕西 文化名人”。
画家郭永洁先生为中国美术史上抗震救灾、民族抗战历史题材创作的先驱。
代表作品:《震起之丰碑》、《玉树不倒青海常青》、《玉树的明天更美好》、《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娄山关战役》、《浴血淞沪》、《南京大屠杀》等。
社会评价
十余年来他胸怀文化报国的崇高精神,在人们难以想象的狭小空间和十分窘困环境里极其难能可贵的一次次抛弃市场商业化的巨大诱惑,披荆斩棘的身体力行着自己“文化报国”的美好愿望。他自始至终奉行着——每一位艺术家都应该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呼吁人们能够在当前错综复杂的文化乱象里正视自己,坚持真理,把握好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人生观。作为一位画家和教育工作者,他长期以来践行着以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来引导教育,以教育来传导和创造优秀和先进的文化。
诸多年过去了,无论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的《震起之丰碑》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展,还是为此而举行的全国数十所著名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巡回展;还是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博物馆主办的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玉树不倒 青海常青》纪念展;还是陕西省文化厅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纪念玉树地震三周年《玉树的明天更美好》的纪念展。毋庸置疑,他通过自己多年来的不懈的努力,为我们的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巨大贡献。他是近现代为数不多的,只身鼎力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创作出了数百米颂扬中华民族伟大抗震精神国画巨作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美术史上的又一奇迹;在创作出数百米《丰碑》巨作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无愧于历史时代的不朽丰碑。是于卑俗文化劣根性的有力呐喊!难怪有人以鲁迅笔下的“中国脊梁”精神来评价。在他长期以来的文化报国实践中始终奉行着吃草献奶的精神,放弃荣华富贵和市场的诱惑,节俭度日,披肝沥胆地忘我置身于国家和民族灾难的题材创作当中。虽身处无数次的困境,但他始终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光热来照亮和温暖着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想以自己清贫困顿的坚韧固守,保持着我们已经严重透支的文化领域里仅存无多的圣洁!他期盼和呼吁着我们文化圈内的人士,以史为鉴,能够少些市场的奴性,求真务实地对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觉醒、自省和责任担当。为此虽居无定所困顿狼藉,但他以自己满腔的赤诚心系国家和民族,接二连三的奉献给我们一幅幅的百米巨作,也无比强烈的一次次震撼着我们!其实不仅仅是这些,而是通过此为我们投射出了一位“圈外”文化人的社会良知、责任和伟大担当,也更体现出了我们身处优越条件下的文化正规军的自愧不如和尴尬。他十余年如一日的困守,以牺牲个人的巨大利益为代价,将真切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深融汇于自觉肩负民族责任的艺术探索和奉献精神,无疑是我们时代学习的楷模,他在史无前例的艰难环境里所创作的抗震救灾题材的美术巨作,以其规模精神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抗震题材之父”!
2013年4月14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的纪念玉树地震三周年活动,得到了陕西省文化厅刘宽忍厅长的关心支持和充分肯定。(相关事迹请看媒体的报道)
他常谈“感恩”,感恩于自己每逢困顿之时,无私无畏与自己一道承载着历史使命和文化担当的人们!
大 事 记
一、为纪念“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而创作的百米长卷中国人物画《震起之丰碑》成为以新华出版社、新华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新闻网、成都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西安商报、长江日报、武汉晨报、德州日报、晋城日报、巴中日报、新民晚报、《当代陕西》、文化艺术报、商洛日报;中国网、中国成都市、魅力成都、中国陕西、中国山东、四川在线、浙江在线、浙江新闻网、中国网滨海高新、中国河北经济网、合肥在线、台湾网、胶东在线、大洋网、银河网、贵州信息港、华商网、21CNW网、晋城在线、东北网、西北信息网、新民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视窗、中国国防资讯网、巴中新闻网、四川灾后重建网、MSN中文网、新华视川网、西部网、新华网陕西频道、新华网四川频道、新华社视频专线、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浙江在线、华龙网、中华网、漯河教育网、湖州在线、东阳新闻网、长兴新闻网、横峰之窗、日照新闻、镇江新闻网、桐乡新闻网、盐城热线、永嘉热线、宝鸡新闻、德州新闻网、华阴市人民政府网、邵阳新闻、好讯网、商洛新闻网、洛南网、陕西省公安厅警韵网、看中国、历史大地震网、秦文化资源网、西安商情网、金号网、央视网;陕西广播电视台、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西安广播电视台;新浪新闻网、网易新闻网、中国新闻网、土豆新闻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古城热线;教育部网、中国校媒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网、大学生活网、长安大学新闻网、陕西师范大学新闻网、为学网、西北大学红帆网、南开大学学生工作网、大学亿歌网、陕西大学生在线;雅昌艺术网、寰球艺术网、中国当代画家、中国收藏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书画收藏、新华书画网、天津文化艺术网、天越艺术网、TOM网、书法网、国画网、中国艺术家个案网、中国礼品商城、中国艺术收藏网、艺讯网、盛世国际在线、世界艺术品网、藏品艺术网、收藏与投资网、美术在线、书画徐州网、保定书画、陕西书画艺术网、广西书画艺术网、中华艺术品网、中国艺术品拍卖、中国艺术品、中国美术联盟、中国美术之家、中国书画苑、香港书画网、中国收藏信息网、艺网、ZMZ艺术网、99艺术网、艺术530、七零艺术网、中国慧谷艺术网、东方书画网、全球资讯网、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大西南发现收藏网、中国收藏网、中国国家画院网、陕西省文物局汉唐网、四川美术网、秦汉文化网、艺通网、卓克艺术网、博宝网、博艺网、艺名在线、美术家网等中央和地方媒体的采访报道。也是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时全国媒体最为关注的国画作品《震起之丰碑》百米长卷作品2009年5月12日——14日,由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主办,在其东展厅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场免费展览,同时也创造了该馆建馆以来中国画人物作品的展览长度之最。
二、为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创作《玉树不倒 青海常青》百米巨作(120X1.65米)。该作品于2011年4月14日纪念玉树地震一周年纪念日由青海省博物馆在其馆的北展厅主办和举办了纪念展。参与现场采访和报道的新闻媒体有:青海日报、青海卫视、西宁电视台、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报、文化艺术报、香港商报、青海法制报、华商网、西安商报、陕西工人报等。转载报道的网络媒体有:新华社、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网、中国日报网、青海省新闻网、新民网、大公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海、中国·西宁、中国·玉树、中国藏族网通、天津网、网中网、网易、玉树藏族自治州新闻网、青海与台湾、中国通用旅游、中国西部三农网、中国网事、西北九象网、昆仑山脉在线、华文在线、青羚网、全国社区通讯、青海广播网、中国西藏网、品客网、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网、夏都网、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和网、中国土族文化信息网、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中国电信集团号码百事通、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达日县人民政府网、刚察县人民政府网、中国·黄南、中安在线、玛沁县人民政府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视、第一视频、土豆网、优酷、酷6网等。
三、爱国主义教育巡回展:
《震起之丰碑》2009年5月12日——14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完毕后,与5月9日——6月22日开始分别在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举行了巡展,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也创造了纪念大地震一周年全国作品巡展之最。陕西广播电视台、金号网、文化艺术报、长安大学网站、西北大学红帆网、陕西师范大学网站、为学网、《当代陕西》等报刊媒体都不同程度对巡展的盛况进行了相关报道。军事院校对此次巡展进行盛大空前的支持,将自己院校师生签名的横幅作为本校的馆藏文物,自己院校的电视台、报刊、电台进行了专门的拍摄报道(详情见网络报道)。
四、纪念青海玉树地震三周年《玉树的明天更美好》(60X1.65米)连同《玉树不倒 青海常青》(123X1.65米),2013年4月14日,在陕西省文化厅刘宽忍厅长热情支持下,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参与采访报道的媒体有:新华出版社、中国新闻社、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新民网、中国日报、中国文化传媒、陕西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青海日报、吴忠日报、遵义日报、六盘水日报、池州日报、中国书画报、文化艺术报、环球市场信息导报、中国美网报等;陕西广播电视台、商洛电视台、洛南电视台等。
该次纪念作品展为期5天,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打破了许多文化方面的历史记录,冲破了文化圈许多樊篱,为陕西省的文化强省大战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开创和突破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在抗灾救灾题材方面的历史性局面,作为人类历史上抗灾救灾方面最伟大的宏篇巨作将永载史册,代代相传。见陕西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编审吴建华先生《文化自觉与文化的担当精神》——画家郭永洁现象值得研究、马士琦先生《报国志永 冰清玉洁》等。
代表作品
作品《乡音》、《百年沧桑》、《黄山西海烟云》等分别先后在天津大学、大阪、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炎黄艺术馆展出。《震起之丰碑》、《玉树不倒 青海常青》、《玉树的明天更美好》等。
人生履历
郭永洁 男 生于1970年,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16岁时出任生产队会计,17岁时出任乡工作组组长,主持站马沟社的荒山承包工作。1988年2月16入泊头市东郝美术学校基础班学习;1988年9月7日入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附中,1992年美术教育系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从1995年起先后担任陕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爱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伴侣》、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各界》、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药与保健》、陕西省音乐家协会《音乐天地》、中共陕西省委政法委员会《警戒线》等杂志的美编、责编、记者、执行主编等职。
社会职位
目前为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东方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翰墨书画院艺术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长安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艺术学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2008年12月获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陕西省、贡献陕西、文化名人”称号。
名字录入《中国书画名家大辞典》(电子版)。
大事年表
1987年入泊头市东郝美术学校基础班学习;
1988年9月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92年美术教育系毕业参加教育工作。
1995年起先后担任《爱人》、《伴侣》、《各界》、《音乐天地》、《警戒线》等杂志的美编、责编、记者、执行主编等职。
2004年辞去职务从事美术专业创作。
1991年荣获中日衣带水奖学金中国画大展佳作奖;
1997年荣获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三届优秀报刊评比创作三等奖;
2004年作品《巫山云开水流长》入选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优秀作品集》;
2005年7月作品获得第五届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并获得“优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5年8月《浴血藤县》荣获“强国之梦”纪念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画展一等奖;
2005年8月作品荣获桂林·圣保罗中巴友好书画交流展金奖;
2005年8月15日国画作品荣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艺术展优秀奖,同时名字被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纪念碑上;
2005年11月作品荣获“绿天庵”中国书画大赛银奖;
2005年11月作品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华表奖创作大赛”金奖;
2005年11月5日作品《血战台儿庄》参加由文化部中国画创作中心、香港美术家协会、天津书画院主办的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艺术精品展,已通过初评进入等级奖评选,同时收入《永恒的丰碑全国书画艺术大展作品集》;
2005年12月作品《浴血淞沪》入编《和平颂·中国传统书法绘画作品集》,同时被授予“和平艺术大使”称号;
2005年12月作品荣获第二届“台庭湖·岳阳楼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
2005年12月作品荣获“中华情”杯全国书画作品大赛金奖;
2005年12月28日作品荣获首届中国北京“国宝堂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优秀奖;
2005年12月29日作品《百年沧桑》荣获“中国电影百年全国书画大展”佳作奖,该消息以我的名字为标题刊登在2005年12月31日的《西安晚报》第13版上,同时刊登在新华网陕西省新闻频道。
2005年7月23日《浴血奋战》刊发与《美术报》第20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版上。同月25日作品《血战台儿庄》刊发于《西安日报》第8版上。
2006年元月作品荣获“唐诗、宋词、元曲”全国书画大赛银奖。
2006年11月30日国画作品《峡江图》参加国家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赛”获得金奖,作品被商务部收藏。
2008年11月被中国艺术学会增补为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8年12月26日与刘文西、王西京、杨晓阳、陈忠实、贾平凹、赵季平、冯健雪、丁祖怡、周延波、王晓、高峡、王蒙、王胜利、郭北平、罗宁、范桦、张立柱、邢庆仁、贺荣敏等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长安文化研究中心授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陕西、贡献陕西文化名人”。
2009年2月8日被推选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
2009年2月11日被增补为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
2009年5月12日为纪念“5.12”5·12汶川地震一周年而创作的百米长卷国画作品《震起之丰碑》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此展由陕西历史博物馆特别主办,也是历史博物馆建馆以来举办的最长中国人物画作品展览。此幅作品引起了全国以新华出版社、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日报、成都日报、长江日报、四川农村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西安商报、商洛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洛南电视台等近百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纪念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前夕中国新闻社指派记者对作者又进行了专访,见题为(5·12汶川地震3周年:画家百米长卷绘《震起之丰碑》)。
2009年5月19日至6月23日,《震起之丰碑》分别在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举行巡展。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接受陕西日报的专访,以题为《为了历史的记忆》,对其长期坚持民族抗战历史题材创作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2018年11月16日,“风从长安区来——长安画派当代名家精品展”南京展期间,陕西日报以题为《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对郭永洁创作的抗战重大历史题材《南京大屠杀》进行了采访报道。
2018 年11月18日,西部法制报以题为《如果文人还能把“纸弹”当做子弹 那我只能拿起我的画笔》对郭永洁创作民族抗战历史系列进行了专访报道。
人物简介
郭永洁,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任上海市感染病协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主任,擅长慢性消化性疾病,如痞满、胆囊炎、溃疡病。老年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脊椎病等。以及中医下焦湿热、虚症调理。上海中医药报责任编辑,参加多项科研研究,获专利一项,主编专著三部,参编十多部。
科 室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分院中医内科
职 称
副主任医师
擅 长
消化道肿瘤、肝胆疾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擅长十二指肠镜的治疗慢性消化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胆囊炎、溃疡病。老年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脊椎病等。以及中医湿热证、虚症调理围产保健,高危妊娠,胎教咨询 慢性消化性疾病,如痞满、胆囊炎、溃疡病。老年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脊椎病等。以及中医下焦湿热、虚症调理
参考资料
文化自觉与文化的担当精神——画家郭永洁现象值得研究.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09-09
百米长卷《玉树不倒 青海长青》作品展在西宁举行.青海日报.201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