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远
人物形象
孙淳饰演的陈怀远是中国国民党的一名骁将,临江城防司令长官。黄埔区一期出身的他能征善战、智谋过人,其实他的主要原型就是战功彪炳又个性十足的名将陈明仁。1949年8月4日,陈明仁率部起义,使长沙市免遭战火涂炭,毛泽东给予他极高的评价。1955年,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级解放勋章,他参与的两湖解放至今仍被两湖人民铭记。”说陈明仁是陈怀远的主要原型,尤小刚坦言是因为剧中设计陈怀远从白部脱身提前发动起义的情节借鉴了另一位国民党将领张的事迹,“不过,打昆仑关和守四平的战功、被蒋介石排挤、被白崇禧疑忌和拉拢,还有部下在起义之际叛变的情节,还是契合了陈明仁的生平。”
人物原型
由著名导演尤小刚、陶玲玲联手打造,孙淳、钟汉良、孙菲菲、杜雨露、张大礼、徐箭等主演的战争悬疑大戏《内线》在湖北天津上海三地热播,收视率蝉联第一稳剧榜首。剧中陈怀远的主要原型是战功彪炳又个性十足的名将陈明仁将军,以及从白部脱身提前发动起义的另一位中国国民党将领张轸的事迹。
张轸(1894-1981)别名翼三,罗山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国民革命军中将。兵团司令,河南省主席,1949年起义。
1894年4月15日生于河南罗山县河口寨。1909年8月。张轸投考开封陆军小学,以第七名的成绩考中。1913年夏,张轸又考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1915年起人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就读。1918年,张轸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学习。1919年,张轸因成绩突出。提前一年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1923年春。张轸毕业回国,经同盟会会员任芝铭推荐,来到陕西省。任刘镇华的第一师四团少校团副,次年晋升为中校。1924年10月,冯玉祥等发动“辛酉政变”。囚禁了中华民国总统曹锟,组成了国民军。张轸脱离镇嵩军(民国初年,刘镇华任豫西地方部队的统领,因所部驻地靠近嵩山。故有镇嵩军之称)。投奔国民军第二军,就任第二军开封训练大队大队长兼战术教官。1925年10月。张轸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战术总教官。1926年2月。程潜所部由攻鄂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张轸调任第六军第十九师五十六团团长。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张轸率五十六团在军长程潜指挥的第六军序列内参加北伐,在攻南昌市时立下了汗马功劳。五十六团在张轸指挥下,一路北上,抵达湖北汀泗桥。部队好不容易到了汀泗桥,8月30日,接到新命令,由汀泗桥经崇阳县、溪口、三都等地。向修水县折返江西省,官兵们一时想不通。程潜要求部队做好顾全大局的教育。
张轸教育所部说:“现在,第一路军的第四军已将吴佩孚包围。的确,我们加盟会加速吴佩孚的灭亡。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对袭击第四军背部之敌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一旦让他们如期赶到。不仅我们消灭不了吴佩孚,而且还会导致我们陷入被动的两难境地。如若现在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命令,迅速回撤江西,及时消灭修河、铜鼓县之敌,那么我们就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不仅可以消灭吴佩孚,而且还可以消灭孙传芳!”
自然,让第六军折返江西省的命令是蒋介石下的。当时,军阀吴佩孚已被国民革命军在汀泗桥打败,退守武昌喘息。而孙传芳仗其人多,给蒋介石发电报通牒:限24小时内撤攻赣部队。蒋介石咽不下这口气,摆开了与孙传芳决一死战的架势。这样一来,国民革命军在江西九江与军阀孙传芳展开了激战。
第六军的任务是攻打修水县。张轸率领的第五十六团是攻打修水的先头部队,他们由三都开始以最快速度通过20公里隘路险境,突然出现在修水北门外的凤凰山下,立即发起进攻。
守凤凰山的孙传芳部不顾一切地阻击张轸团的进攻,暗堡里的机关枪疯狂扫射。张轸一看,强攻不行,命令部队迅速隐蔽,派出敢死队从射击死角分别接近暗堡。端掉暗堡里的敌人。很快。第五十六团攻上了凤凰山。至此,程潜的第六军大获全胜,占领了修河、铜鼓与宜丰县。
这时传来消息,南昌市城内空虚。按照北伐的作战计划,攻占南昌城应由第二、三军及第六军一个师配合完成,但程潜下令第六军单独发起攻打南昌城的军事行动。北伐以来。张轸第五十六团的表现颇得程潜赞赏,所以这次行动时。程潜约见张轸,并委以张轸团重任:担任攻克南昌城的先遣团。
1926年9月上旬,张轸率第五十六团从修水县出发。第六军其他部队紧随其后。9月18日,张轸指挥部队悄悄地接近了南昌漳江门,快速占领有利地形。并迅速从漳江门城墙一段200米左右的没有修复的豁口潜入,打开城门,使部队一举攻进了城,孙传芳部措手不及,弃城而逃。次日,程潜率第六军全部进入南昌市城内。
蒋介石见程潜夺得头功,心头有些不快,就命令第二、三军就地休整。这一苗头被孙传芳看穿。孙传芳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扑。程潜的第六军在南昌城内孤军奋战。最后,程潜的第六军被打得七零八落。程潜本人只好脱掉军装,戴上一顶破斗链,披上烂蓑衣,化装成放牛翁,逃离了南昌。张轸率第五十六团抵御了两天两夜后,也不得不化装成渔民,逃出南昌。
程潜重招旧部,重整第六军,张轸存重整后的第六军任第十八师师长。程潜落荒而逃之时,蒋介石组织北伐军第二、三军进攻南昌市,打败了孙传芳,把“历史功绩”记到了自己的名下。对于蒋介石的行径,张轸十分看不惯。1927年3月攻打南京时,张轸率部英勇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一举拿下南京城。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后,共产党人有了自己的武装。8月,蒋介石被迫下野。宁、汉政府联合组成南京特别委员会,南程潜、李宗仁、白崇禧代替蒋介石职权。湘军唐生智联络汪精卫,不服程、李、白的特别委员会,起而反抗。程、李、白起兵讨伐唐生智,于1928年1月西征。打败唐生智。第六军攻克长沙市后,张轸兼任长沙警备司令。1928年1月5日,蒋介石复职,程潜反对。李宗仁拘程潜于武汉,第六军军长由胡文斗代理,张轸代理副军长。
程潜被软禁后,第六军在蒋介石的策反下,内部出现了分化,代军长胡文斗被人暗杀。张轸升任第六军代军长,但张轸拒绝投靠蒋介石。蒋介石对张轸恨之入骨,一路追杀张轸率领的第六军,直到彻底解除了这支军队的武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内的地位不断稳固,程潜也不再反对蒋介石。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后,张轸任由程潜指挥的独立四卜六旅和豫北5个新兵营合编的补充第二师师长,率部参加抗日战争。1938年1月,补充第二师改番号为第一一○师,编入汤恩伯军团,移师河南巩县孝义镇。
1938年3月,日军矶谷和坂垣两师团由京沪铁路北段向胶济路南犯,与李宗仁指挥的抗日战争第五战区进行了交战。3月20日,张轸接到命令,第一一○师开赴鲁南。担任万年闸至韩庄运河南岸15公里的防务。为了壮军威鼓士气扩大影响,张轸命令后勤部门专门制作了有一个“翼”字的臂章,统一佩戴在左臂上。“翼”字取自张轸之字“翼三”。因此。人们将第一一○师称为“翼字军”。后来,“翼字军”屡战屡胜,名声很快传遍整个抗日战场。
3月25日,张轸召开全师团以上军官作战会议,命令:“根据李(宗仁)司令长官的命令和日军的分布情况,我命令三二八旅明天拂晓进入韩庄附近运河南岸的防御阵地,以第六五五团为右派,第六五六团为左派,以第三三○旅为第二梯队,布控贾汪以北高地前沿。完成布防后:一、立即派小分队侦察监视敌人行动;二、派谍报队深入枣庄市、薛城区、峄县一带搜集敌情:三、利用夜幕作掩护抓紧构筑工事;四、密切关注韩庄日军动向,随时准备出击消灭增援韩庄之敌!”
张轸率第一一○师很快进入指定位置。白天,张轸命令两个炮兵营向韩庄轰击,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夜晚,张轸命令武工大队,用梭镖、大刀等武器,偷袭日军营房,杀口军哨兵,闹得韩庄日军胆战心惊。
4月初,日军矶谷和坂垣两师团及小米内旅同等主力向台儿庄区发起总攻,日军后方顿时空虚,张轸立即命令幸少亭旅长派三二八旅两个营全线出击县,断敌后路,毁敌重,炸敌仓库。以配合友军在台儿庄作战。
台儿庄的战事呈胶着状态数日。4月5日,张轸趁机率部偷渡运河成功,向泥沟镇方向出击,打开了枣庄市以西、韩庄镇至薛城区以东、运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的日军粮仓。把粮食分发给当地民众。战地服务团的男女学生大做宣传发动工作,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要求参加张轸师当兵打日寇的人数骤增。
张轸一边扩军,一边指挥部队占领獐山、泥沟。配合孙连仲、汤恩伯主力军正面作战。7日,第一一○师六五六团(团长廖运周)完全占领南洛,截断了日军后方联络线。至此,日军在台儿庄区作战因腹背受到威胁,被迫停止攻击,连夜突围,向峄县、枣庄地区撤退。
第一一○师处在日军撤退的正面线上。张轸不顾连日疲劳,身先士卒,向日军进行猛打。在白山市阵地上,张轸率部与日军对抗。日军飞机数次轰炸向山。如此激战一日一夜。直至后继部队赶到接收防务,张轸才率全师转移到金陵寺、望仙山一线阵地休整。
台儿庄大捷中,张轸率全师将士战斗40多天,全师官兵英勇作战,被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司令部评为“运动战第一”而得到传令嘉奖。战地通讯更是以《台儿庄战场的翼字军》为题作了报道,全国各地报纸纷纷转载。一时间,“翼字军”名震全国。张轸也因此晋升为第十三军军长。
汤恩伯手下傀儡军长
第十三军原为汤恩伯所指挥,汤恩伯由第十三军军长提升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后,原本是把军长的位置留给自己心腹的。但台儿庄战役张轸有功,故接任了第十三军军长的位置。这引起了汤恩伯的不满。张轸这个军长自然就成了有职无权的“空壳子”。
1939年5月,中日爆发随枣会战,日军进攻河南唐河、新野县。具有浓重乡土情怀的张轸,看到妇女被日军奸污,房屋被烧毁,拒绝执行汤恩伯“向后撤退”的命令,下令部队与日军正面对抗,誓死保护民众。最后第十三军八十九师在战斗中伤亡2000多人。汤恩伯获悉伤亡数字后,大为光火,不向张轸打招呼,也不请示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就直接下令师长张雪中,撤走其嫡系部队八十九师。张轸接到报告,立即赶到汤恩伯的指挥所。据理力争。汤恩伯执意撤军。张轸火冒三丈,指着汤恩伯的鼻子,义正词严地说:“现在国难当头,日本鬼子步步紧逼,我们作为军人。为什么不去抗日?!你这样做,就不怕老百姓骂我们的祖宗三代,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吗?!”
汤恩伯被问得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他岂能容忍一个“傀儡军长”如此放肆,桌子一拍,大声吼道:“我撤了你的职,我看你还能蹦多高?从现在开始,十三军军长由我本人兼任!”这还不算,汤恩伯还当着张轸的面。让机要参谋记录撤销张轸军长职务的口述电报,并立即发给蒋介石。没想到,蒋介石竟批准了这一报告。显然,蒋介石心中还记着张轸过去的老账。就在蒋介石批准汤恩伯撤销张轸第十三军军长一职的时候,李宗仁也打了一个报告给蒋介石,要给张轸请功。蒋介石打电话问李宗仁:这是为什么呢?李宗仁说:“委员长。古人尚懂得赏罚必信、无恶不惩、为善不显的道理。我李宗仁作为带兵打仗之将,亦应该懂啊!张翼三被撤职是汤在气头上而为,难以服众。部队上下都知道。张翼三在抗日战场上足智多谋,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予奖赏,将会影响官兵的情绪啊!”蒋介石“嗯”了一声,放下电话,也批准了李宗仁的报告,给张轸一枚宝鼎勋章。同时,按李宗仁的推荐,任命张轸为豫鄂边游击总指挥。1939年7月,调张轸到重庆市任军政部第二补充新兵训练处当处长兼渝南警备司令。
参考资料
内线 (2009).豆瓣电影.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