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区
梁溪区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是无锡市的中心城区,是无锡传统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是无锡工商业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的“丝市”“米市”“布码头”“钱码头”都发源于此。截至2024年,梁溪区面积71.5平方公里,实有人口98万,下辖9个街道。
2016年2月20日正式成立梁溪区,由原崇安、南长、北塘三城区合并而成。“梁溪”自古为无锡的别称,为了古地名的传承和保护,因此原三城区合并后用“梁溪”来命名。梁溪区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83处,其中东林书院等国家级文保单位13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8个,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
2023年,梁溪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4.13亿元,可比价增速6.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7.02亿元,同比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4.5%;全区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1.65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4+5行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5.33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6.35亿元,同比增长19.0%。
历史沿革
1949年4月,无锡县析设为无锡市、无锡县,是时无锡市辖12镇;同时设立城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个公安分局,此为无锡市核心城区市辖区的雏形。
1949年9月,无锡市撤销镇建制,由市直管,民政事务由五个公安分局代行。
1951年10月,无锡市设立8个区,其中第一至第五区为城区。
1955年12月,第一至第五区分别改称崇安区、工运区、南长区、西新区、北塘区。
1958年6月,撤销工运区,并入崇安区;撤销西新区,其所辖区域分划入南长区、北塘区。至此,无锡市城区形成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三区格局。
1960年5月,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改为人民公社体制,称崇安人民公社、南长人民公社、北塘人民公社。区与公社名义并存。
1962年4月,撤销城市人民公社体制,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不再保留公社名称。
1966年8月,崇安区改称崇武区。
1978年8月,崇武区恢复原名崇安区。
2015年10月,撤销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设立梁溪区。
2016年2月20日上午,无锡市委召开无锡市梁溪区成立大会。随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徐徐拉开红绸,“中国共产党无锡市梁溪区委员会”正式亮相。6月底前,召开中共梁溪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和梁溪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梁溪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梁溪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无锡市市中心,是无锡市中心城区,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贯穿城区,护城河呈环形分布。梁溪区西北与惠山区相接,东北部与锡山区相连,西南与滨湖区接壤,东南与新吴区相邻,总面积7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梁溪区境内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
气候特征
梁溪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气温,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该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毫米。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2003年无锡市气候特点是:气温特高,盛夏高温明显,降水正常略少,日照充足。
水文
梁溪区境内主要河流有梁溪河、京杭大运河等。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梁溪区拥有鸟类有170多种;鱼类为90多种,太湖中的银鱼,长江中的刀鲚、鱼、生气鱼是名贵鱼类;兽类有30多种,主要有华南兔、鳞甲目、囡猫、豹猫、黄鼬等。
植物资源
梁溪区拥有自然分布于地区内以及外来归化的野生维管植物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优良用材的树种有杉木王、檫树、香樟木、紫南、红楠、麻栎、锥栗、榆树等。药用植物400多种。
矿产资源
梁溪区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粘土矿、碳酸钙、大理石等非金属矿。
行政区划
2021年10月20日,撤销南禅寺街道、金匮街道,并入清名桥街道。撤销迎龙桥街道,并入惠山街道。撤销通江街道、五河街道,并入北大街街道。撤销广瑞路街道、上马墩街道、江海街道,并入广益街道。撤销金星街道,并入扬名街道。撤销黄巷街道,原黄巷街道社区(不含丰涵家园、刘潭新村、刘潭、庄前、前村)设立黄巷街道。设立瞻江街道。原黄巷街道丰涵家园、刘潭新村、刘潭、庄前、前村5个社区及原广益街道黄泥头社区和原广瑞路街道的广益新村社区划归瞻江街道。
截至2020年6月,梁溪区下辖16个街道。截至2021年10月,梁溪区下辖9个街道,分别是崇安寺街道、清名桥街道、惠山街道、北大街街道、广益街道、扬名街道、山北街道、黄巷街道、瞻江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崇安寺街道境内,办公地址为解放南路688号。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梁溪区户籍人口79.12万人,同比增长1.00%。2019年末,梁溪区常住人口96.51万人,同比增长0.37%。全年出生人口7462人,死亡人口607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3‰。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梁溪区常住人口为985465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梁溪区常住人口为985465人。
民族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梁溪区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
综述
2017年,梁溪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40.6亿元,分别增长7.2%和8.8%,同口径分别增长12.4%和15%,同口径增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225.6亿元,同比增长14.2%,增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281.9亿元,同比增速居全市8%,增速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亿元,同比增长10.8%;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9%;进出口总额23.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1.3亿美元,分别增长5.2%和5.7%;到位注册外资7274万美元,同比增长134.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4%。
2019年,梁溪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0.44亿元,可比价增速6.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2922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82.88亿元,可比价增速4.7%;第三产业增加值1097.56亿元,可比价增速6.6%。二三产比例为14.3:85.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5.7%。
2021年,梁溪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468.52亿元,可比价增速7.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00.60亿元,可比价增速3.0%;第三产业增加值1267.92亿元,可比价增速8.4%。二三产比例为13.7:86.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3%。
2022年,梁溪区生产总值1560.47亿元,可比价增速3.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18.16亿元,可比价增速2.4%;第三产业增加值1342.31亿元,可比价增速3.4%。二三产比例调整为14.0:86.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0%。
第二产业
2019年,梁溪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4.00亿元,同比增长3.0%。
202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18.16亿元,可比价增速2.4%。
第三产业
2019年,梁溪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5.31亿元,同比增长6.7%。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3.46亿元,同比增长14.7%。
202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342.31亿元,可比价增速3.4%。
交通
梁溪区境内有集火车站、汽车站、公交客运中心于一体的无锡综合交通枢纽位;地铁线路有无锡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在辖区内交汇,有地铁站点23个。
社会
教育
2019年,梁溪区拥有中学15所,在校学生数16060人。拥有小学33所,在校学生数50433人。拥有幼儿园89所,在园儿童27237人。
科技
2019年,梁溪区有效发明总数1214件。工商新登记企业9405户。
文化事业
2019年,梁溪区拥有公共图书馆(室)3个,文化馆(站)16个。境内有市级体育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等。
医疗卫生
2019年,梁溪区有医疗机构总数445家,同比增长3.7%。梁溪区境内有无锡市人民医院、二院、五院、八院等综合性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口腔医院、明慈心血管医院、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
社会保障
2019年,梁溪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66万人。
文化
地名由来
梁溪区是因境内有梁溪河而得名。梁溪河:梁溪河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无锡志》里记载有“古溪极狭,南北朝时梁大同重浚,故名梁溪,南北长三十里”。另一说,相传东汉时著名文人梁鸿挟其妻孟光曾隐居于此,故而得名。
名胜古迹
梁溪有3000年历史,区域内共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83处,其中东林书院等国家级文保单位13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8个。
旅游
无锡惠山古镇景区
无锡惠山古镇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由原锡惠公园(锡惠名胜区)和惠山历史文化街区合并而成,从区域功能上划分为文物古迹区、锡惠名胜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山林保护区四个游览区。景区面积为3.5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域为1.09平方千米。
惠山古镇景区有风景名胜景点200多处,有古街、古园、古寺、古泉、古书院、古诗社、古聂氏宗祠等多种传统文化资源,时跨数千年历史。所谓唐宋元明清,自古说到今。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个44个。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位于无锡市中心南端、古运河与伯渎河交汇处,以古运河为中轴、清名桥为核心,并行两条沿河古街。街区北起跨塘桥,南至水仙道院,东起王元吉锅厂旧址,西至定胜河沿线,总占地面积44公顷。
南禅寺景区
南禅寺景区位于古运河畔,始建于萧衍太清年间,是"鸡鸣寺"之一。每年在此举办元宵节庙会,它是集饮食、花鸟鱼虫市场、邮票钱币市场、古玩玉器和书画收藏的市场、旅游商品一条街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崇安寺景区
崇安寺景区位于无锡市中心,是无锡老城区核心,四周商贸繁华,自古以来就是无锡人文化商业娱乐的中心地段,景区由原华夏第一园——城中公园(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无锡首席MALL型态街区——崇安寺步行街区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近8万平米。
薛福成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健康路西侧。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薛福成(1838~1894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和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
无锡博物院
无锡博物院成立于2007年10月15日,由原无锡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和无锡科普馆“三馆合一”组建而成,位于无锡城市客厅——太湖广场,建筑面积71000平方米,分地下二层,地面五层,建设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是无锡市目前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整个建筑采用现代化全钢架结构,造型厚重,兼具吴地的水文化灵性,体现了“水光石色”的设计理念,是无锡的标志性建筑。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代表人物
梁溪区知名人物有薛福成、秦邦宪、张闻天、陆定一、钱锺书、顾毓琇、王选等。
获得荣誉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
2021年8月17日,位列2021年赛迪百强区第86位。
2024年11月19日,梁溪区入选“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94位。
参考资料
年度数据.无锡市统计局-数据无锡.2024-08-17
梁溪区:培根竢实 乐育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无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24-08-17
梁溪区情简介.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2024-03-01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11-19
无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无锡市统计局.2021-05-19
(无锡市)2021年梁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9-26
2022年无锡市梁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政府.2023-11-10
梁溪区情简介.梁溪市人民政府.2021-11-19
最新百强区榜单发布:东部地区占68席,江苏广东上榜数领跑.新浪.2021-08-18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发布 中国百强县市、中国百强区名单揭晓.中国日报.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