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西道
山南西道,唐朝一级行政区,治所设于兴元府(汉中市,今陕西汉中),管辖今陕西汉中、四川省东部、重庆市西部等地区。北宋初年,亦置山南西道,后改为峡西路,仍治于兴元府。
管辖范围
李旦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以山南道所辖区域阔远,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据《唐六典》卷三记载,山南西道辖有梁、洋、集、通、开、璧、巴、蓬、渠、涪、渝、合、凤、兴、利、阆、果等共十七州,贯通今四川、陕西省两省。
名称由来
李隆基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划天下为十五道,再次提及山南道分为东西二道之事,其所辖州县在开元后亦有调整。
《元和郡县图志》(806—820年)卷二十二载:山南西道所领州有兴元府(梁州)、洋、利、凤、兴、成、文、扶、集、璧、巴、蓬、通、开、阆、果、渠等十七州。与前相较,只是交界处个别州县略有变动(成、文、扶三州划入,渝州、合州隶剑南道东川节度使,涪州隶黔中道),对山南西道通贯川陕的地域格局并无根本性影响。
由于大巴山脉将山南西道分成南北两部分,北部属于陕南汉江上游,南部属于川北嘉陵江上中游,所以文献中常把南北两部分别称为汉中市诸州、巴南诸州。从历史沿革来看,与隋朝梁州所辖巴汉诸郡范围相当。
上元初年(760-761年),置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梁州,在今南郑区东二里。领梁、洋、集、壁、文、通、巴、兴、凤、利、开、渠、蓬十三州,兴元初兼领阆果金三州,而文州别隶西川,今陕西汉中道及四川东川道嘉陵道北部之地,其后分合不一。大顺初,杨守亮拒命,寻为李茂贞所并,天复初,双并于王建,北宋亦置山南西道节度,后罢。
所辖州
梁州汉中郡:治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辖南郑县、褒城县、西县、城固县、金牛县4县。
兴元元年(784年)六月,梁州升为兴元府
凤州河池郡:治梁泉县(陕西省凤县凤州镇)辖梁泉县、黄花县、两当县、河池县3县。
宝历元年(825年)省黄花县入梁泉县
兴州顺政郡:治顺政县(今陕西省略阳县)辖顺政县,长举县,鸣水县3县。
长庆元年(821年)鸣水县省入长举县
利州益昌郡:治绵谷县(今广元市)辖三泉县绵谷县、义清县、嘉川镇、葭萌县、益昌县、景谷县、三泉县7县。
永泰元年(765年)嘉川县隶集州
通州通川郡:治通川县(今达州市通川区)辖通川县、永穆县、三冈县、石鼓县、东乡县、宣汉县、新宁县、巴渠县、阆英县9县。
天宝九年(750年)置阆英县,967年省入宣汉县
永泰元年(765年)析石鼓置巴渠县
大和三年(829年)新宁县、巴渠县隶开州区,四年复属
洋州洋川郡:治西乡县(今陕西省西乡县)辖兴道县,黄金县,洋源县,西乡县,华阳县4县。
开元十八年(730年)析兴道置华阳县,天宝三(744年)载省。八载(749年)开清水谷路,复置,因凿山得玉册,更名真符县,隶京兆府。十一载(752年)来属
天宝十五载(756年)徙治兴道
宝历元年(825年)省洋源县
合州巴川郡:治石镜县(今合川区)辖石镜县、新明县、汉初县、赤水县、巴川县、铜梁区6县。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割石镜、铜梁二县置巴川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山南道则分为东、西道,合州属山南西道
集州符阳郡:治难江县(今四川省南江县南江镇)辖难江县、符阳县、地平县3县。
永泰元年(765年)符阳县隶壁州
巴州清化郡:治化城县(今巴中市)辖化城县、清化县、曾口县、盘道县、归仁县、始宁县、其章县、恩阳县、七盘县、大牟县10县。
永泰元年(765年)以大牟隶集州
蓬州蓬山郡:治大寅县(今四川省仪陇县大寅镇)辖大寅县、安固县、仪陇县、伏虞县、宕渠、咸安县、大竹县7县。
天宝(742年)安固更名良山
至德二年(757年),大竹割属山郡(渠州),咸安县更名蓬山县
广德元年(763年)大寅更名蓬池
壁州始宁郡:治诺水县(今四川省通江县)辖诺水县、广纳县、白石县、太平县4县。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六月,置太平县。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巴东县
天宝元年(742年)诺水更名大通江
开州盛山郡:治开州区(今重庆市开县)辖盛山县、新浦县、万岁县3县。
广德元年(763年)盛山县更名开江县
渠州潾山郡:治流江县(今渠县)辖流江县、始安县、潾山县、潾水县4县
宝历元年(825年)省潾水、大竹入潾山
渝州南平郡:治巴县(今重庆市城区)辖巴县、江津区、万寿县、南平县4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又分为东西两道,渝州属山南西道。
阆州阆中郡:治阆中县(今阆中市)辖阆中县、晋安县、南部县、苍溪县、西水县、奉国县、新井县、新政县、岐坪县9县。
后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
涪州涪陵郡:治涪陵县(今重庆市涪陵区)辖涪陵县、宾化县、武龙县、乐温县、温山县5县。
果州南充郡:治南充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辖南充县、相如县、流溪县、西充县、郎池县、岳池县5县。
贞观元年(627)年属山南道。
开元二十一年(733)属山南西道。
后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
宝应元年(762年)郎池县属蓬州
参考资料
古代陕西地理区划沿革概述.dfz.shaanxi.gov.cn.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