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黑糯米

黑糯米

黑糯米,又称紫米、血糯米,是水稻的一种品种,主要分为紫和紫糯两种。它的颗粒均匀,颜色为紫黑色,食味香甜,甜而不腻。黑糯米煮饭味道极香,而且又糯,被民间称为“药谷”或“紫米”、“长寿米”。黑糯米的营养价值很高,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科研部门调查发现,食用黑糯米对慢性病患者、恢复期病人、孕妇、幼儿、身体虚弱者都有滋补作用。黑糯米还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食品,具有明显的医疗效果。据《定番州志》记载,黑糯米自宋代起就是历代地方官府向皇帝进贡的“贡米”,是御餐中的珍品。当地农民传说,这是宋代的一位苗王发现的,为了纪念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都要打黑糯米粑以示祭祀,这一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简介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者食用。糯米黏腻,若作糕饼,更难消化,故婴幼儿、老年人、病后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饼。

食疗作用

多食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之功,对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均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价值

黑糯米以其具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被誉为“黑珍珠”。中医理论上,“有黑入肾,肾强则青春焕发,精力充沛”之说;民间则视为具有滋补健身和药用功效。根据贵州农学院对十七个黑糯米品种和五个白糯米品种进行分析化验对比的结果,黑糯米比白糯米的蛋白质赖氨酸维生素B2含量都高。黑糯米粗蛋白含量在百分之八点八至十四点一五,平均为百分之十一点四八,而白糯米仅为百分之七点五三至十一点一八,平均为百分之九点五二;黑糯米赖氨酸含量在百分之零点三二至一点五二,平均为百分之零点四一,而白糯米仅百分之零点二八至零点三七,乎均为百分之零点三二;黑糯米每百克含核黄素在零点一二至零点三一毫克,平均为零点一九毫克,而白糯米仅为零点零八至零点一五毫克,平均为零点一毫克。根据民食习惯,黑糯米以糙米进食,白糯米以精白米进食。因此,一般地说来,黑糯米的营养价值比白糯米高得多。产妇食用黑糯米较之白糯米有助于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黑糯米不仅对产妇有良好的滋补作用,而且对于慢性病患者、恢复期病人和体虚者,都是一种很好的营养滋补品。因此,多少年来,即成为当地农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逢年过节和待客送礼的珍品。

作用

稻米类植物,有补血养气功效,长吃可健身,也可泡酒。

食用须知

食用提示

食用每餐约50克,不宜一次食用过多。

食用指导

紫米直接食用容易因其粘性导致肠胃消化不良,若加入莲子、麦片或与白米以3:1的比例一起混煮,就可以避免肠胃问题。中医认为,糯米气味甘温、入脾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因此,夏天饮食讲究调理脾胃,吃点糯米非常有好处。

对中气虚脾胃弱,甚至在夏季经常腹泻的人来说,糯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方法是将糯米浸泡半小时后,装到猪肚内,炖熟后吃肉喝汤,内装的糯米取出晾干,分次食用。

糯米含钙高,有补骨健齿的作用。可将黑糯米浸泡后装入布袋,用线扎紧,然后与猪骨等一起炖煮,熟后喝汤,再将袋中糯米取出,分数次煮粥吃,还有养胃的作用。产妇食用黑糯米粥,有助于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

此外,常吃黑糯米还有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黑气入肾,黑色多补肾”。黑糯米煮枸杞,可治肝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黑糯米还可以使头发乌黑发亮,与黑桑葚黑芝麻同煮效果最好。

参考资料

“高原黑珍珠”黑糯米.惠水县人民政府.202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