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颁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隋朝将领,王僧辩的次子。
王颁年少时就具备文才武略。他曾被宇文毓授予左侍上士之职,此后逐步升迁,出任汉中市知府,不久又获授仪同三司。隋开皇(581至601)初年,他凭借平定蛮族之功加位开府,封蛇丘县公。后担任隋灭陈之战的先锋,在胜利后为父报仇而掘墓烧骨饮灰。随后,他获授代州刺史,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守丧,后赴任齐州刺史,在任上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
人物生平
王颁是太原祁县(今祁县)人。其年少时具备文才和武略方面的才能。他的父亲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的时候,把王颁留在荆州市(今江陵县)做人质,正好赶上荆州被北周的军队攻陷,王颁于是就进入函谷关。当他得知父亲被陈霸先杀害后,伤心气绝。到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王颁常常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铺着蒿草睡觉。宇文毓赞赏他的行为,征召并授予他左侍上士的官职,后来逐步升迁担任汉中市(今陕西汉中)知府,不久又被授予仪同三司的职位。
开皇(公元581年至601年)初年,王颁因为平定蛮族的功劳,被加封为开府,被封为蛇丘县公。等到朝廷大规模讨伐陈国的时候,王颁主动请求参战,率领几百名部下,跟随韩擒虎先渡过长江,奋力作战。后来王颁被授予代州(今代县)刺史的官职,他处理政务时多有好的举措。因为要为母亲守丧而离职。后来他又担任济南郡(今山东济南)刺史,在任上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家族成员
焚骨饮水
王颁的父亲王僧辩,曾任南梁梁朝太尉,被南朝陈霸先陈霸先杀害。王颁闻讯, “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服丧时“布衣蔬食,藉藁而卧”,从而立下了替父报仇的决心。杨坚时,他任汉中知府,封蛇丘县公,参加攻灭南陈的战争。战争大获全胜。王颁密召父亲旧部千余人,意欲挖掘陈霸先陵墓。众人齐声响应,奋力干了一夜,挖陵剖棺,取出陈霸先骨骸。王颁将骨骸焚烧,投灰于水中,然后舀水而饮,算是报了父仇。第二天,他自缚请罪,因为他的做法并未得到上司的许可。隋文帝听说其事,说:“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朝廷论平陈之功,拟授王颁为柱国将军,赐帛五千匹。王颁不受,说:“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随即辞去所有官爵,一心一意孝养年迈的母亲。
史书记载
《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七·孝义》记载:
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卫将军。父僧辩,太尉。
颁少倜傥,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市,遇刘奭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霸先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阕,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宇文毓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市太守,寻拜仪同三司。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虎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市。
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其间壮士或问颁曰:“郎君来破陈国,灭其社稷,雠耻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将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请发其丘垄,断榇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颁顿颡陈谢,额尽流血,答之曰:“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诸人请具锹锸,一旦皆萃。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霸先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颁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
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王表其状,高祖曰:“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舍而不问。有司录其战功,将加柱国,赐物五千段,颁固辞曰:“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高祖从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母忧去职。后为齐州刺史,卒官,时年五十二。弟頍,见《文学传》。
《北史·王颁传》中载:“隋开皇初……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颁父王僧辩为陈霸先所杀),率兵数百人从韩擒虎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戚呜咽。夜中睡梦有授药,比寤而疮不痛,时人以为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