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宇文毓

宇文毓

北周明帝宇文(公元534年~公元560年5月30日),小名统万突,化政郡岩绿县(今靖边县一带)人,鲜卑族宇文泰宇文泰的庶长子,母亲为姚夫人;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二位皇帝,557-560年在位。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宇文毓生于统万城遗址西魏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宇文毓被封宁都郡公,累授大将军,镇守陇右(今关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公元557年,宇文觉宇文觉受禅继位,建立北周,宇文毓进位柱国、岐州刺史、宜都王等,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九月,晋公宇文护废黜孝闵帝,宇文毓继位天王。公元559年宇文毓亲政,称皇帝,改元武成。在位期间他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政治上改革郡县制度以及吏治,军事上击退吐谷浑部落,巩固了北周的边境;文化上主持编著《世谱》传世。

武成二年(公元560年5月30日),为宇文护所害,年仅二十七岁。临终前其口授遗诏传位于四弟鲁国公宇文邕,是为北周武帝。宇文登基后,谥宇文毓为明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昭陵

宇文毓宇执政期间,尤其重视文化的发展,他自己也博览群书,尤其擅长写文章,其文词采温丽、音韵和谐,和宇文逍、宇文招被并称为“宇文三才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后期,时任丞相宇文泰到达夏州(今陕西省的白城子村),在统万城遗址生下宇文毓,因此为其取小名统万突。

宇文毓自小就跟随父亲征战,大统十四年(549年),宇文毓被封为宁都郡公 ,食邑三千户。大统十六年(551年),宇文毓代行华州政事,随即被拜为开府仪同三司、宜州诸军事、宜州刺史。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授任大将军,镇守陇右。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病逝,临终前以“诸子幼小,寇贼未宁。天下之事,属之于汝。宜勉力以成吾志”为由将军政大权移交给一直跟随自己征战的侄子宇文护,宇文护大权在握。

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护迫使拓跋廓禅位于宇文觉,宇文觉建立北周,称孝闵帝,拜宇文护为大司马、进爵晋国公。

孝闵帝即位后,宇文毓升任为柱国,转任南岐州诸军事、岐州刺史。宇文毓在地方任职时,很有政绩,深得百姓爱戴。

继任天王

直到周孝闵帝元年(557年)九月,为摆脱宇文护专政,孝闵帝设计诛杀宇文护,因密谋泄露失败。宇文护废黜孝闵帝,派遣使者到岐州迎宇文毓。

当年九月二十七日,宇文毓抵达京师,住在原来的府邸。九月二十八日,群臣上表劝说宇文毓登基,并准备了法驾仪仗来迎接他,宇文毓没有答应,而是一再推让,群臣坚决请求,最后宇文毓才答应即位。宇文毓继位天王,接受群臣朝拜,大赦天下囚犯,给勋贵们加官进爵。

次年(558年)春正月,宇文毓封宇文护为太师,赏赐辂车、冕服;之后又立贞懿皇后为王后。同年三月,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带领全州前来归附,宇文毓派柱国、高阳公达奚武与大将军杨忠率众来迎接。后来他又改雍州刺史为雍州牧,京兆郡守为京兆尹;任命宇文护为雍州牧。六月,宇文毓派遣使者分头视察州郡、审理囚犯,察看风俗,收葬暴露的尸骨。

继位之后,除了对郡县制度和吏治进行改革,宇文毓还组织学士,在麟趾殿校刊经史,编撰《世谱》。

开始亲政

武成元年(559年)正月,太师宇文护上表表示归还政权,宇文毓开始亲政,但是关于军旅方面的事情,还是归宇文护全权掌理。北周开始把都督诸州军事改称为总管。不久后,封大将军、章武孝公宇文导的儿子宇文亮为永昌公,宇文翼为西阳公。三月,宇文毓亲自穿上甲胄检阅六军,在东方迎候太白星。五月,宇文毓下令让有关官员,参稽六历,仰观七曜,广泛地推演古今时节,编写新历法。

武成元年(559年)三月,吐谷浑部落侵扰北周边境,宇文毓派时任大司马、博陵公的贺兰祥率兵讨伐。到六月,贺兰祥攻拔洮阳(今卓尼县西南洮河南岸)、洪和二城,吐谷浑逃走。

登基为帝

武成元年(559年)八月十四日,宇文毓认为称王不足以威慑天下,故改称皇帝,追尊宇文泰为文皇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成。之后,他大力整顿吏治,任命大将军、安城公宪为益州总管;后来又增设御正四人,等级相当于上大夫;接着他任命大将军、天水公宇文广为梁州总管;将宇文邕、宇文宪等多名宗室子弟以及重臣晋升为“公”,食邑各一万户。

中毒去世

宇文毓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北周的发展,让自己的威望大大增加。这也宇文护意识到他不好控制,深深地忌惮他,并决定设法加害他。当时宇文护有一个很宠信的厨子叫李安,被任命为膳部下大夫。宇文护暗地里命李安在宇文毓的食物中下毒。

武成二年(560年)阴历四月十九日,宇文毓中毒后病情恶化,弥留之际,他口授遗诏五百多字,称其子年幼,不能担负治国大任;而鲁国公宇文邕为人宽厚,声望传于四海定能弘扬壮大周国,遂将皇位传位给鲁国公宇文邕。四月二十日(5月30日),宇文毓在延寿殿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谥曰明皇帝,庙号世宗。五月二十一日,葬于昭陵

为政举措

政治

宇文觉二年(558年),宇文毓下令改革州郡制度,设置了十二个郡。在雍州设置一二个郡,又在河东设置浦州,在河北设置虞州,在弘农设置陕州,在正平设置终州,在宜阳设置熊州,在邵郡设置邵州。 以广业、修城二郡设置康州,在葭芦郡设置文州。 四月,从长安分出万年县,治所设在京城。改革郡制之后,宇文毓又对官员职位进行改革,改雍州刺史为雍州牧,京兆郡守为京兆尹

军事

武成元年(559年)三月,吐谷浑部落侵犯北周边境地区。宇文毓果断派大司马、博陵公贺兰祥率军讨伐吐谷浑。到了 五月,贺兰祥成功攻克洮阳、洪和二郡,迫使吐谷浑落荒而逃,大大巩固了北周的边境。

文化

字文毓少时就和弟弟宇文震一起拜卢诞为师,学习礼记、尚书,所以他很重视儒学。登基之后就召开麟趾学,招揽文学之士,如萧捴、王褒、颜之仪庾信宗懔等80余人,在麟趾殿校刊经史,又博采众书,从伏羲、神农,直到魏末,编成《世谱》500卷,他自己著写的文章就有10卷。宇文毓在位期间使汉族文化逐渐深入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加快中华文化的大融合,为宇文邕学习汉文化奠定了基础。

经济

为了提高北周的经济水平,宇文毓以身作则,注重节俭,不用丝绸锦绣雕刻之物,严禁官吏贪污,努力清明吏治。

文学作品

文学地位

宇文姓在执政其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对汉族文化采取了礼让宽容的态度,这就鼓励了汉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尤其是王褒庾信到来之后,著文作诗一时蔚然成风。是时,“世宗雅词云委,滕、赵二王雕章间发。”这里的“世宗”和“腾”,“赵”二王,分别指世宗宇文毓,腾闻王宇文逍,赵王宇文招。他们的诗文颇为当世称道,人称“宇文三才子”。

文学作品

宇文毓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写文章,其文词采温丽、音韵和谐。在他组织编撰的《世谱》500卷中,其本人所著诗文就有10卷,遗憾的是流传下来的只有3首,分别是《过旧宫》《赠韦居士诗》《和王褒咏摘花》。

《过旧宫诗》

玉烛调秋气,金舆历旧宫。

还如过白水,更似入新丰。

秋潭渍晚菊,寒井落疏桐。

举杯延故老,今闻歌大风。

该诗在《北史》《周书》均有记载,写于宇文毓即位的第二年。当时他正巡视北方,衣锦还乡之际,正值秋高气爽,不禁诗性大发,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诗,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之情充盈其中,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才的渴慕。

《赠韦居士诗》

六爻贞遁世,三辰光少微。

阳去犹远,沧洲遂不归。

风动秋兰佩,香飘莲叶衣。

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矶。

岭松千仞直,岩泉百丈飞。

聊登平乐观,遥想首阳薇。

傥能同四隐,来参余万机。

《和王褒咏摘花》

玉碗承花落,花落碗中芳。

酒浮花不没,花含酒更香。

家庭成员

父母

• 父亲:宇文泰宇文泰

• 母亲:姚夫人

皇后

• 皇后:独孤皇后独孤氏

妃子

• 徐氏:毕剌王宇文贤的生母

子女

•子:宇文实、宇文贤、宇文贞

•女:河南公主

相关评价

对于宇文毓短暂的一生,《周书》《北史》中均记载“幼而好学,博览群书,善属文,词彩温丽”,对他的文学上的才华加以肯定。

在治国方面,《周书》中说他宽容开明并且仁厚有加,有君主的风范;早在没有登基的时候就深受群臣和百姓的爱戴,即位之后更是对臣子以礼相待,以身作则行节俭之风,更加彰显他的君主风范;《北史》中对其也不吝赞美之词:“非求雄略冠时,英姿不世;天与神授,纬武经文者,孰能与于此乎”,说他英姿盖世,能文能武,才华神授,谁都比不上他。

而对于他的死,后人皆抱以惋惜的态度。《周书》《北史》中总结说他“始则权臣专制,政出私门”,因为被宇文护拥立起家,政权来的不是很正当,终究为潜在的祸害所害,英年早逝,实在是可惜。

逸事典故

礼贤下士

宇文毓即位后,非常想请当时的名士韦敻出山,就写诗赠给他说:“六爻贞遁世,三辰光少微。颍阳去犹远,沧洲遂不归。风动秋兰佩,香飘莲叶衣。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矶。岭松千仞直,岩泉百丈飞。聊登平乐观,遥想首阳薇。傥能同四隐,来参余万机。”这首诗的真诚打动了韦敻,他写诗回复宇文毓,表示愿意按时入朝拜见。接到信之后,宇文毓非常高兴,就下令内府每日给韦敻送去一斗河东酒,还特地赐给他“逍遥公”的雅号。

研究书目

逸周书

北史

通鉴纪事本末

影视形象

无论是《周书》还是《北史》,对宇文毓的介绍并不是很多,因此宇文毓多以配角的形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其中戏份较多的影视形象作品收录如下。

参考资料

..2023-03-01

北周诗卷一.中华典藏.2023-03-08

周书(全三册).豆瓣读书.2024-04-30

北史(全十册).豆瓣读书.2024-04-30

通鉴纪事本末.豆瓣读书.2024-04-30

兰陵王.豆瓣电影.2023-03-08

兰陵王妃.豆瓣电影.2023-03-08

独孤天下.豆瓣电影.2023-03-08

独孤皇后.豆瓣电影.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