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归崇敬

归崇敬

归崇敬(712—799)字正礼,吴中区(今苏州市)人。生于李旦太极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年八十八岁。

人物生平

归崇敬(旧唐书作年八十。此从新唐书)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复策高等,授左拾遗。李豫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民疲敝,当以俭化天下。累迁工部尚书。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赠左仆射,谥宣。

天宝年间,归崇敬考中博通坟典科,对策名列第一,升任四门博士。皇帝下诏举荐才能可以治理百里地方的人,再次对策获得优等,授任左拾遗。肃宗暂驻灵武,二次升迁为起居郎、史馆修撰,修撰国史、仪注。因贫穷请求解除官职。不久,桥陵、建陵有事,被召回朝廷参与掌管礼仪典章。代宗驾临陕地,召他询问得失,归崇敬极力陈说:“百姓困苦穷乏,应当用节俭教化天下,那么国家就会富强而且军队可以任用。”当时百官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都上穿褶下着裤,归崇敬批评这种做法,建议说:“三代到汉没有这种制度,隋朝以后,才有穿这种服装的,此事没有考察古制,应当停止。”皇帝下诏同意。当时有方士巨篯铿建议说:“唐家是土德,请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第三个月在郊外祭祀天地。”皇帝下诏让礼官儒者一起讨论。归崇敬说:“《礼》以立秋前十八天祭祀黄帝,黄帝在五行中为土德。巨彭祖附会纬候的说法,事情诡怪荒诞不经,不能采用。”他提议的事情都被施行。大历初,充任吊祭册立新罗的使者。海上风大浪高,船几乎被毁坏,众人吃惊,商量用一只小船载他先走以免身死,他回答说:“如今同船的有几十上百人,我怎么忍心独自渡海呢?”一会儿,风停了。此前,出使外国的人都携带很多金帛,用来购买自己没有的东西,归崇敬的行囊里只有衣被,东夷人传颂他清廉的德行。大历八年,朝廷派遣他祭祀衡山,(还)没到而哥舒晃广州市叛乱,监察御史害怕了,请求遥望衡山祭祀就回去,归崇敬表情严肃地说:“有皇帝的命令难道也畏惧吗?”于是前往。皇太子要到国子学举行齿胄礼,归崇敬认为国子学与官名都不正规,于是建议说:“请把国子监作为辟雍省。祭酒、司业的名称,不适合学官。请把祭酒作为太师氏,官位为三品;司业作为左师、右师,官位为四品。”皇帝下诏让尚书省召集百官商议。都认为习惯已久,制度难分辨清楚,国子学不是世官,不能叫做辟雍省、太师氏。大概是害怕变更,所以没有施行。因佐吏发放官钱不实受牵连,被贬为饶州司马。德宗即位,召回,再次授任国子司业,逐渐升任翰林学士,充任皇太子侍读。田悦李纳接受王命,他拿着符节宣诏安抚,符合皇帝旨意,受到宠爱并赐予丝帛,儒士们认为这很荣耀。升任工部尚书,沿袭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退休。

人物评价

刘昫:崇敬少勤学,以经业擢第。

宋祁韩愈称:“郡邑通得祀社稷、孔子。独孔子用王者事,以门人为配,天子以下,北面拜跪荐祭,礼如亲弟子者。句龙、弃以功,孔子则以德,固自有次第。”崇敬乃请东揖,以杀太重。方是时,公卿无韩愈之贤,无有折其非是者。……如崇敬诚不知礼,尊君以媚世,历朝循而不改矣。伯高之语,柳宗元志之于其书,必有辨其妄者。

萧常:唐人归崇敬亦谓:天子不当北面,请东向以杀太重。腐儒所见,大要相若其忘本甚矣。我艺祖皇帝(赵匡胤)尝至相国浮图,问左右当拜与不。或对以人主不当拜。已而幸国学,即北面再拜。其尊师重道,足以兴起人心,为后世法。惜二子(崔林、归崇敬)不获身见其事,以发其瓮中之天。

个人作品

崇敬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九十九》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八十九》

参考资料

《新唐书·归崇敬传》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在线文言文.2021-12-27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九十九》.国学导航.2017-06-04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八十九》.国学导航.2017-06-04

《萧氏续后汉书》.国学大师.2017-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