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陵
建陵,是唐玄宗第三子李亨李亨(711—762年)的陵墓,在关中唐十八陵中列第七位。
建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正北15公里的武将山南麓(东经108°26′,北纬34°37′),包括今建陵乡凉马村南、坡阳村、围墙村北一带,海拔783米左右,依山为陵。陵园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城垣、神道、陪葬区。
1956年8月6日,建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包含建陵在内的关中十八唐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24日,包含建陵在内的唐代帝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历史沿革
修筑背景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初五,太上皇李隆基死去,张皇后谋杀李辅国,反为所害。受这一连串事件的惊吓,当年四月十八日,52岁的李亨死于骊山华清宫长生殿。在位7年,一生共得21个子女。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三月二十七日,李豫安葬李亨于建陵,庙号肃宗,谥大圣大宣孝皇帝。哀册文则由兵部侍郎裴士淹撰。同时,又将早在开元年间去世的章敬皇后吴氏从唐长安春明门外初葬地迁来,一并合葬。
历代状况
唐代
广德元年(763年)五月一日,肃宗葬后不到两个月,唐代宗升礼泉县为“赤县”,以奉陵寝。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九月诏,建陵于每年“朔望及岁冬至、寒食节、伏、腊、社日各设一祭”。就在改制后的赤县成立不久,吐藩开始进犯长安,是年(763年)盛夏时节,建陵寝殿遭吐蕃军队焚毁。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二月,朝廷财政有所好转,即令重修造陵寝建筑,“复肃宗神座于寝宫”。
太和年间,唐文宗下诏修整包括建陵在内的被损坏诸陵。
唐亡后,陵墓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二年(908年)起数年间,建陵等多数唐陵地宫被温韬聚众盗掘一空。
宋代
干德四年(966年),赵匡胤下诏:对李隆基、肃宗等“各给守陵二户”,长吏“三年一祭”。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再次下诏,对被盗关中十八唐帝陵进行礼仪性重葬仪式,并封填了盗洞。次年三月,又下诏给先代帝陵修创庙宇,于泰陵、建陵等各新置守陵庙五户,“岁添植林木”。
元代
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李好文在任陕西省行台治书侍御史期间,作《唐肃宗建陵图》,载其于《长安志图》中卷,是为目前所见最早的建陵布局图。
明代
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派国子生周渭等数十人分视前朝帝王陵寝,依历朝贯例重申百步之内禁止樵采,同时设置陵户。但明中叶以后,建陵日趋残破。
清代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曾在此立“唐肃宗建陵”碑石1通,是为了建陵最早设立的保护标志,迄今仍竖立在两周王陵献殿遗址上。
现代
20世纪40年代初,石璋如、王子云在分别考察关中十八唐帝陵的过程中,也都曾造访过建陵。从50年代起至80年代,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曾数次对建陵进行过一定程度的调查,初步了解了建陵现存遗址的存留状况。
地理环境
建陵是中唐第一个皇帝的陵墓,位于礼泉县城北约15公里处的武将山上。武将山海拔981米,主峰像竖起的佛指,挺直陡立。周围沟壑纵横,北衬群山起伏叠障,形势壮阔;南望沃野广袤,漫无边际。建陵背依武将山主峰,东与九宗山之昭陵(李世民葬地)遥相对峙;西与梁山之乾陵(李治与武则天葬地)隔川相望;面临泔河,踞高临下,气势壮观。
建筑特征
规模
建陵陵园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营造,陵区“周四十里”。大体可分为内城、石马道(神道)和陪葬区三部分。
内城在两周王陵的最北部,因受武将山自然地形的限制,略呈南宽北窄的梯形状。据勘测可知,城垣东墙长1524米,南墙长1050米,西墙长1373米,北墙长879米,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城垣内自然地貌复杂,沟壑纵横交错。
建陵自建成后,屡遭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其城垣今已不复存在。惟陵园四隅的角楼遗址尚存。其中东南隅角楼遗址位于昭陵乡索山村,现存高约2.5米,底径约12米;西南隅角楼遗址位于建陵乡山西头村,现存高3.5米,底径12米;东北隅角楼遗址位于建陵乡高家村村东,现存高3.0米,底径12.5米;西北隅角楼遗址位于建陵乡高家村村西,现存高3.0米,底长14米,宽12米。
建陵城垣内建筑格局亦如京城长安。原有献殿、偏房、阙楼等建筑群多处,今已无存。惟朱雀门内现存献殿遗址略呈矩形,面积约2500平方米。其正中偏北有一座砖砌碑楼,内正、背两面各镶嵌一块碑。
据《长安志》(卷16)记载,建陵“下宫去陵五里”。在今陵园司马道南端土阙以南约1200米处的断崖上,唐朝残砖碎瓦堆积成层,范围约7000余平方米,当为下宫遗址。与文献记载相吻合。
石刻
建陵陵园内原置石刻的品类和位置与此前的乾陵、泰陵等大体相同,主要分布于陵园最南端朱雀门外长861米的司马道两侧和其它三门之外,计有石狮4对、石人10对、石马5对,每马左侧前后各有牵马人1个、鸵鸟1对、翼马1对、华表1对;玄武门外另有石马3对。
建陵司马道石刻位于陵园内城朱雀门之外至最南端两阙楼遗址之间。东西列间距60米。
建陵石刻是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经济由盛而衰的状况下雕置的。从各类石刻的风格来看,体态虽普遍较以前唐诸陵石刻体型略小,雕琢也较粗疏,但其本身雕刻比例较合理,刻工较精细,手法洗练,风格古朴且透有秀气,保留了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风格,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建陵司马道沿山设置,其两侧及南面都是深沟巨壑,道路崎岖难行,游人比较稀少,因而石刻保存比较完好,为现在保存石刻较多较完整的一座关中十八唐帝陵。
石蹲狮
建陵石狮均踞于双层石座上,形制与清泰陵石狮基本相同,均鬣毛下垂,毛端回卷;胸肌强劲发达,前肢挺拔有力。它们或突目张口,虎视眈眈;或闭嘴嗔视,力量含蓄,威严地守护在陵园内城四门之外,整个造型雄伟生动,古朴逼真。
建陵陪葬墓
建陵陪葬墓,见于文献记载者有3座,一是汾阳王郭子仪;二是汧国公李怀让;三是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今在建陵西南约4公里的尧昭村东北方有一高约3米的残冢,明万历年间刻立的“汾阳王郭子仪之墓”墓碑倾倒在该冢东南约70米处一条南北向胡同的东岸上,该冢似为郭子仪墓冢。另在陵西南约3公里的赵家围墙村村北尚有墓冢1座;坡杨村境内另有冢4座。以上6座墓冢中3座已无封土,但位置均在建陵范围之内,似应属建陵陪葬墓。但除郭冢有碑可据外,其余葬者何人,有待发掘之后确定。
关于李亨
唐肃宗(712-762)是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景云三年(712)九月三日生于东宫之别殿,其母为元献皇后杨氏。最初唐玄宗给他起的名字叫嗣升。先天元年(712)九月封陕王。开元十五年(727)三月徙封忠王,改名为浚。开元二十三年(735)七月改名为玙,开元二十六年(738)六月三日册封为皇太子,改名为绍。天宝三载(744)又改名为亨。
“安史之乱”发生后,与玄宗一起奔蜀,至马嵬,怂恿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发动政变,后被唐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北上组织平叛力量。同年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市即位,时年46岁,改年号为至德。针对两京沦陷,叛军十分猖獗的情况,李亨即位后起用名将郭子仪与叛军对抗。郭子仪团结各地官军义勇,并借回纥汗国兵向叛军发动进攻。至德二载(757)夏秋之际,郭子仪率军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市,取得战略反攻的重大胜利。但唐肃宗本人并无军事才能,他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并轻信谗言,猜忌郭子仪等人,把军政大权交给宦官鱼朝恩和李辅国等人,坐失良机,使战争进人旷日持久的状态。
肃宗晚年,宠信宦官李辅国和张皇后,纵容他们干预朝政。李辅国起初和张皇后结为一党,后来逐渐发生矛盾。张皇后谋立越王李係为太子,得到李亨的默许,而李辅国则表示反对。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患病,加之李隆基新丧,病情加剧。张皇后怕李辅国趁机作乱,密谋诛之,不料走漏风声,反为李辅国所制。四月十八日,李辅国和程元振等人假传太子命令,率军人宫将李係等人投入大牢,并带兵进入肃宗所居之长生殿,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肃宗救命。宫人四散逃亡,肃宗惊吓致死。享年 52岁。群臣上谥号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
相关研究
陕西省文管会:“唐建陵探测工作简报”,《文物》1965年第7期。
张崇德:“唐朝建陵及其石刻”,《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3期。
贺梓城:“‘关中唐十八陵’调查记”,《文物资料丛刊》1980年第3期。
张崇德、阎振维:“唐肃宗建陵”,《礼泉县文史资料》。
孙迟:“略论唐帝陵的制度规模及文物”,《人文杂志》丛刊第六辑。
刘庆柱、李毓芳:“陕西唐陵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1987年第5辑。有建陵较详细的各种数据。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这是建陵全面描述的基本资料。
保护措施
1956年8月6日,建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建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27日,包含建陵在内的关中十八唐帝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16年10月31日,包含建陵在内的唐代帝陵(含顺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三五”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19年4月24日,包含建陵在内的唐代帝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21年10月12日,包含建陵在内的唐代帝陵(含唐顺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石狮被盗
据2024年7月15日发布的《悬赏通告》介绍,2010年4月3日凌晨,礼泉县昭陵乡发生一起特大文物被盗案。案犯系多人结伙作案,在夜间利用支架、吊链、柴油脚踏人力三轮车等吊装、运输工具,将此处的唐肃宗建陵东门遗址一对石狮盗走。
据悉,2010年4月案发后,礼泉警方对唐建陵石狮被盗案的悬赏金额为10万元;同年12月,悬赏金额提高到20万元;
2012年,警方再次发布通告,悬赏金额提高至30万元;2020年,悬赏金额提高至100万元。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7-19
建陵陪葬墓.陕西省图书馆.2024-07-19
唐肃宗建陵.陕西省图书馆.2024-07-19
陕西帝王陵.陕西省图书馆.2024-07-19
国家文物局关于将西汉帝陵、唐帝陵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函.国家文物局.2024-07-19
建陵陵墓位置.陕西省图书馆.2024-07-19
建陵陵园石刻.陕西省图书馆.2024-07-19
陵园石刻.国家艺术基金.2024-07-19
建陵陵园石蹲狮.陕西省图书馆.2024-07-19
帝王生平.国家艺术基金.2024-07-19
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4-07-19
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4-07-19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07-19
唐肃宗建陵一对守陵石狮被盗14年 当地再发通告悬赏100万征集破案线索.新浪网.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