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保障
重大疾病保障是指在保险有效期内,对被保险人罹患重大疾病给予的最高保险金额。
中国现状
经过三年的医改,中国已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医疗保障网络。尽管如此,由于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农村居民而言,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在农村地区,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的保障水平有限,因病致贫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计划于2013年2月底之前完成三项重要任务,包括提升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医疗保障水平,推广终末期肾病等六种疾病的医疗保障,以及启动肺癌等十二种疾病的医疗保障试点。
扩大保障范围
中国平安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提到,将在新农合覆盖的三分之一地区,即311所县级医院开展试点项目。这些试点涉及的六个病种包括终末期肾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耐多药肺结核等;而十二个试点病种则涵盖肺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截至2011年底,已有超过23万名患者接受了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在2013年前三个季度,又有约65万名患者被纳入新农合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范围内并获得了相应的补偿。其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的实际补偿比例分别为77%和74%,终末期肾病等六类疾病的实际补偿比达到67%,而肺癌等新增试点疾病的实际补偿比约为59%。姚建红解释说,实现大病保障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已经达到300元。他还提到了与其他政策的衔接,如与医改政策、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民政救助的衔接。诸宏明指出,虽然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有所提高,但仍不足以应对所有大病的需求。他表示,选择病种的标准包括社会影响力、治疗效果、费用可控性和新农合资金的承受能力。卫生部提出的新农合对相关病种的实际补偿比例应达到本省限定费用的70%左右。江西省实施了对六个大病的全额免费治疗,并全面推行其他十五个病种的医疗保障。山东省则计划投入人均15元的大病保险资金,以购买大病保险服务。
大病种类扩展
随着大病病种的增加,不仅需要更多的资金,还需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监管力度。姚建红提到,为了应对即将推出的大病保障,已经建立了四个保障机制,包括分级诊疗制度、药品与耗材的保障、财政资金的保障以及制度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表示,卫生部及其省级分支机构成立了重大疾病临床诊疗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并协助开展医疗质量和控制方面的培训。此外,制定了二十种重大疾病的临床路径,以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体系。诸宏明认为,关键在于药品和设备的质量以及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规划价格处副处长庄宁提到,高价值耗材的价格通过统一采购得到了降低,尤其是在二十种大病所需的耗材方面。姚建红补充说,对于临床使用量小且价格低廉的药品,国家将定点生产和供应,以便全国供应而不参与国家药品招标。此外,新农合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跨省报销问题。诸宏明表示,目前正在建设新农合的国家医保平台,以解决这一难题。
参考资料
重大疾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2024-11-25
关于中银安心重大疾病保障计划、中银安心重大疾病保障计划(B款)、中银尊享百万医疗保险条款更新的公示.中国银行.2024-11-25
成都市总工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在职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计划》.成都中医药大学.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