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科
蛙科(食虫类:Ranidae),共分17个左右的亚科;中国已知4亚科,即蛙亚科(Raninae)、叉舌蛙亚科(Dicroglossinae)、湍蛙亚科(Amolopinae)、浮蛙亚科(Occidozyginae),分为20属,124种左右。蛙科属种广布于全球,非洲的属种较多;欧洲只有蛙亚科;亚洲有蛙亚科、湍蛙亚科和浮蛙亚科;美洲和大洋洲北部只有少数种类。
蛙科动物大致具青蛙样的基本体形,肩带固胸型(个别属为弧固型)。肩胸骨和正胸骨发达,成为骨质柱(Hemisus无胸骨):肩骨长(其长小于锁骨的2倍),前端不与锁骨重叠。椎体前凹型或参差型(第八椎体双凹,而荐椎双凸);荐椎前椎骨8枚;成体和亚成体均无肋骨,后面的椎骨横突延长;大部份属髓弓不成覆瓦状排列,少数属成覆瓦状;荐椎横突圆柱状;关节髁2枚与尾杆骨相关节;尾杆骨无横突。少有颅骨骨片缺失的情况,有腭骨;大多数类群上颌有齿;有耳柱骨(Altirana者有不同程度退化,而Hemisinae无);通常有方轭骨(但Hemisinae无)。无副舌骨;环状软骨环完全。跟、距骨仅两端并合;远列小跗骨2或3枚;指、趾末两节间无间介软骨;指、趾端部尖或圆,或有吸盘:瞳孔多横置(astylosternines和hemisines瞳孔纵置),配对时抱握于腋部。本科动物体形大小和外形相差很大。最小的30毫米左右,而非洲产的巨蛙(Conraua go-liath),长达320毫米。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缺刻深或浅,能自由伸出;外壁突有或无;指、趾末端形式不一。
蛙类动物是农田、林牧区害虫的主要天敌,不少种类可以药用或食用,其经济意义较大;高山蛙是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的优势种,对高原地区害虫有防除作用;倭蛙属是我国横断山脉的特有属种;有的属或种是我国珍稀蛙类资源。
其中沼水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金线侧褶蛙是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国林蛙和黑斑侧褶蛙是北京市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生物分类
蛙科共分17个左右的亚科;中国已知4亚科,即蛙亚科(Raninae)、叉舌蛙亚科(Dicroglossinae)、湍蛙亚科(Amolopinae)、浮蛙亚科(Occidozyginae)。分为20属,中国已知八属,即湍蛙属(Amolops)、腺蛙属(Glandirana),水蛙属(Hylarana)、琴蛙属(Nidirana)、臭蛙属(Odorrana)、侧褶蛙属(Pelophylax)、蛙属(镇海林蛙)、雨林蛙属(Wijayarana)。共有162种。
形态特征
蛙科动物大致具青蛙样的基本体形,带固胸型(个别属为弧固型)。肩胸骨和正胸骨发达,成为骨质柱(Hemisus无胸骨):肩胛骨长(其长小于锁骨的2倍),前端不与锁骨重叠。椎体前凹型或参差型(第八椎体双凹,而荐椎双凸);荐椎前椎骨8枚;成体和亚成体均无肋骨,后面的椎骨横突延长;大部份属髓弓不成覆瓦状排列,少数属成覆瓦状;荐椎横突圆柱状;关节髁2枚与尾杆骨相关节;尾杆骨无横突。少有颅骨骨片缺失的情况,有腭骨;大多数类群上颌有齿;有耳柱骨(Altirana者有不同程度退化,而Hemisinae无);通常有方轭骨(但Hemisinae无)。无副舌骨;环状软骨环完全。跟、距骨仅两端并合;远列小跗骨2或3枚;指、趾末两节间无间介软骨;指、趾端部尖或圆,或有吸盘:瞳孔多横置(astylosternines和hemisines瞳孔纵置),配对时抱握于腋部。本科动物体形大小和外形相差很大。最小的30毫米左右,而非洲产的巨蛙[Conraua go-liath],长达320毫米。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缺刻深或浅,能自由伸出;外壁突有或无;指、趾末端形式不一。
栖息分布
蛙科动物属种广布于全球,非洲的属种较多;欧洲只有蛙亚科;亚洲有蛙亚科、湍蛙亚科和浮蛙亚科;美洲和大洋洲北部有少数属种。成体有以陆栖、水栖、穴居、树栖为主的多种多样的栖居习性。生活在平原至高山高原、热带至寒带的江、湖、塘、池、溪流等水域。
生活环境
各种蛙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例如,黑斑侧褶蛙、虎纹蛙、沼水蛙等,生活在水稻田、池塘、湖泽、河滨;石蛙却栖息于山溪水坑和石洞内。但是,总的来说都生活在靠近水域、阴凉潮湿的场所。因为蛙虽然是最先从水中进化到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但其身体构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还很不完善。例如,肺的构造很简单,呈囊状,呼吸时由肺吸取的氧气,不能满足蛙体生活的需要。蛙的皮肤能分泌粘液,经常保持湿润,有帮助呼吸的作用。据报道,蛙通过皮肤吸进的氧气,占整体吸氧量的40%左右。然而,蛙的皮肤是裸露的,很易干燥而影响呼吸等生理机能。所以,蛙一般都生活在近水和阴湿的环境,并且经常潜入水中,以保持皮肤湿润。况且,蛙的需水量大部分是通过皮肤吸进的,更离不开阴凉和水湿的环境。
繁殖习性
蛙科属种繁殖习性亦各不相同。大多数的种类在静水中产卵,卵小,具色素,蝌蚪肥硕,尾肌弱;部分种类在流溪内产卵。卵大,无色素,蝌蚪体细长、尾肌发达,有的蝌蚪腹部有吸盘(如湍蛙属);陆生卵直接发育(如arthroleptines)和(petropedetines)。蝌蚪一般有唇齿及角质颌,出水孔位体左侧,属有唇齿左孔型,个别属无唇齿及唇乳突。如浮蛙属 (Occidozyga)。
雄蛙鸣叫求偶经历一定时间以后,怀有成熟卵子的雌蛙闻声而至,雄蛙随即上前拥抱。由于蛙类没有外生殖器,虽然雄蛙抱于雌体上,作交配状态,其实并无性器官的交接,不是真交配,而是假交配,或称“抱对”。抱对起了异性刺激的作用,促进雌体分泌性激素,引起排卵。当雌蛙产卵至体外时,伏于雌蛙背上的雄蛙排出精液,使精卵在体外结合完成受精卵作用。所以,蛙类繁殖的主要特点是假交配,体外受精。蛙类的繁殖季节各有迟早,但绝大多数都在春夏季节繁殖,如黑斑侧褶蛙、虎纹蛙、沼水蛙、石蛙等。产卵的场所也因种而异,蛙的产卵环境可分为水内和水外两种。水内环境又分为静水和流溪两种。产于静水内的蛙卵,一般是单粒散生或呈薄片状漂浮于水面,或成堆块状沉于水底,例如黑斑蛙卵。产于流溪里的种类有棘胸蛙等,它们的卵子外面,都有粘性很强的胶膜,彼此粘连成片状,贴附在石洞中靠近水面的石壁上,或是成串地粘附在水中的树根和草根上。蛙的繁殖不仅对其环境有着种种的适应性,使其产出的卵子和胚胎能够发育生长,而且繁殖力很强,产卵数量也很多。例如黑斑侧褶蛙、沼水蛙,每只雌体每年产卵量可达3000~5000粒。蛙类产卵需有一定的条件,首先蛙卵巢里的卵子必须成熟,再是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异性刺激等。有些种类,如黑斑蛙,其卵子在冬季已经成熟,具备繁殖的能力,惟冬天温度不适宜,同时雄蛙都已冬眠,没有异性刺激,所以不会自行产卵。
人工养殖
因蛙类看不见静止饵料,自然状态下只能捕食昆虫、水蚤、鱼虾、蚯蚓、蝇蛆等活动性的动物饵料。根据此特性,人工饲养蛙必须经过人工训食才能让其摄食饲料或其他不动饵料。训食方法为:在人工颗粒饲料中拌入活泥鳅,利用泥鳅爬行带动颗粒饲料的滚动,蛙类便误把饲料当做活饵吞入腹中。饵料投喂方法严格遵守四定原则(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在上午9~10时、下午4~5时投喂,投喂量一般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为提高蛙的品质和节约饲料成本,可在稻田中安装射灯诱集昆虫供蛙捕食。
冬眠
蛙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季寒冷的外界条件,使蛙大都蛰伏起来,不吃不动,靠肝脏和脂肪体中贮藏的养分,进行极为微弱而又缓慢的新陈代谢,以维持生命活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一般蛙类的冬眠期约100天左右,从霜降前后开始冬眠,至立春、惊蛰前后陆续苏醒。热带地区有些蛙类则不冬眠,而在炎热的夏天进行夏眠。各类蛙蛰伏的冬眠场所也不一样。如黑斑侧褶蛙一般在田埂、河塘、水渠边上的土穴里或在河底烂泥中蛰伏越冬。因此,人工养蛙时就要设置适宜的越冬场所,让蛙类安全过冬。同时,越冬前应投喂丰足的饵料,使蛙体累积足够的营养,以维持冬眠期间新陈代谢的消耗。倘若要使蛙提早繁殖,可在养蛙场所采取人为措施提高温度,使蛙类提早苏醒、觅食,促进性腺发育成熟,提前产卵繁殖。
价值
生态价值
作为两栖动物,牛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以昆虫、小型鱼类、蚯蚓等为食,同时也被其他动物捕食。牛蛙在调节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食用价值
牛蛙主要用途是食用。牛蛙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牛蛙肉内不但含有很高的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而且胆固醇含量极低,这是其他食用动物的肉类很难相比的。所以牛蛙肉既是餐厅的高级佳肴,又是高级滋补品。蛙腿、蛙肉可制罐头;蛙皮革质细软,坚韧而薄,是制造高档手套和皮鞋的优质原料,可作高级皮革制品的缝纫线。蛙肠是现代微型外科手术中的新型材料,蛙的其他部分可做药用和饲料。
青蛙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磷、铁、钙、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多种激素,营养丰富。青蛙肉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精力不足、营养不良、虚劳咳嗽、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水肿、体虚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食用。也适宜病后、产后虚弱、痨瘵咳嗽吐血、盗汗不止、神经衰弱者服食。青蛙肉性凉,味甘,食用青蛙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补肾益精、养肺滋肾的作用。
稻蛙共生
稻蛙共生种养模式简单易操作,稻田养青蛙、青蛙除虫、蛙粪又可肥田的绿色循环、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重构了“蛙吃虫、稻遮荫”相互供给的稻田生态系统。种养期间,虎纹蛙除了进食饲料外,还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达到防治农作物虫害的目的;其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是种植生态有机水稻最佳天然肥料,还修复、提升了耕地土壤肥力,实现以蛙产业带动水稻产业升级,大幅度提高了农田综合效益。
药用价值
蛙类的保护和利用
对蛙类的利用
利用蛙类治虫,是一项简便、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保蛙治虫。1973年以来,“以蛙治虫”的群众性科学实验,在我国南方各省迅速展开,如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以及本省部分县、社,都做过一些示范性试验,证明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基本不施化学农药,虫害减轻,水稻增产,既减少了残毒和污染,又保护了害虫天敌。稻田蛙类,一般都生活在近水阴湿的环境,并经常进入水中,以保持其皮肤湿润。根据这个道理,在稻田进行放蛙治虫的同时,必须适当挖一些较深的小水沟或小水坑,造成一个适于蛙类生活的水陆两栖、阴凉潮湿的环境。
蛙类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其中以农业害虫占大多数,有益动物很少,而且昼夜均能捕食,以夜间至清晨活动更为频繁。蛙类不仅捕食害虫的种类多,吃虫的数量也大,能有力地控制田间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数量减少的原因
2008年后,田间青蛙的数量显著减少,而且越来越少,其主要原因是:
保护措施
代表类别
湍蛙属(Amolops)
犁骨齿列短弱或无;鼻骨较小,与蝶筛骨和额顶骨分离;上胸骨小于剑胸骨,肩胸骨基部不为叉状;剑胸软骨后端有缺刻;指、趾骨末节呈宽“T”形,其宽度为基部宽的2倍。有耳柱骨。鼓膜一般不明显,少数种雄蛙鼓膜下陷;指、趾末端吸盘甚宽大或较大,有马蹄形边缘沟且将吸盘分成背腹面,背面有横凹痕,腹面肉垫状;指间无蹼,一般有指基下瘤;趾蹼发达,外侧间蹼跖基部。成蛙一般多栖息在湍急流溪附近。蝌蚪口部后方有大吸盘,吸盘后部有游离缘,在流溪内借助吸盘吸附于石块上;眼后和腹后部有腺体;出水孔位体左侧,有游离管;坐骨直肠窝脓肿长,开口于尾基部中央。雌蛙产卵150~1000粒,卵径多在1.8~4mm,卵粒乳黄色。本属目前已知51种左右,主要分布于中国、菲律宾、东南亚至大巽他群岛。
腺蛙属(Glandirana)
鼻骨小,两内缘间距宽与蝶筛骨相接,与额顶骨分离;鳞骨颧枝长于耳枝。舌角前突长,向外弯。肩胸骨基部不分叉,上胸软骨小;中胸骨长,近端略粗,剑胸软骨后端分叉。指、趾末端成吸盘状;趾端有马蹄形横沟或不显;指端多无横沟;趾具半蹼;外侧间蹼达基部;跗褶2;体形小(雄性体长23-32毫米左右),无背侧褶;体背面有间断纵嵴和满布细小疣粒;腹面光滑;皮下满布黄色颗粒腺,腋内侧和股后远端腺体密集成团。蝌蚪口角和下唇中央乳突1排,下唇两侧乳突2排:屏齿式1:1-1/1:1-1:出水孔位体左侧,无游离管;肛孔位尾基右侧,无游离管。周身皮下满布小颗粒腺,体背两侧各有4-6个较大的圆形腺体呈纵行排列。卵粒有色素,卵径1.2-1.3毫米。成蛙栖于小溪浅水处和浸水塘或山区稻田内。本属目前已知1种,即小山蛙Glandirana minima(Ting et Tsai)。分布于福清市、福州市。
水蛙属(Hylarana)
背侧褶多明显或甚宽;指端吸盘状或略膨大,有腹侧沟,或不显至无;指基下瘤明显;趾端膨大成小吸盘,横径略大于趾节的宽度,有腹侧沟;趾间近全蹼,一般第4趾蹼的凹陷处达第二关节下瘤:外侧跖间蹼达跖基部或略逊;有内、外跗褶或仅有内跗褶。鼓膜清晰。雄蛙一般有肱前腺或肩上腺(无上述腺体者则头体窄长,四肢细长,背侧褶细),第1指基部有婚垫。鼻骨小;前耳骨大或较大,额顶骨前后几乎等宽。舌骨前突长。肩胸骨分叉,上胸骨极小,中胸骨细长,基部粗;剑胸软骨远大于上胸软骨,后端有缺刻。蝌蚪口部位于吻部腹面,下唇乳突2排完整,外排长,呈须状;唇齿行少,上唇齿1~2排,下唇齿2~3排。本属现分3个亚属,约有77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南亚、东南亚和中国,中国有14种分布于华中地区和华南及西南各省。
臭蛙属(Odorrana)
鼻骨小,两内缘间距宽,与额顶骨不相接;蝶筛骨显露甚多,与鼻骨连接或不连接,个别种前达鼻骨之间;前耳骨大;鳞骨耳枝小。上胸软骨小,肩胸骨基部不分叉;中胸骨细长,基部较粗,剑胸软骨较大或甚大,大于上胸软骨,其后端缺刻深或无缺刻。舌角前突细长。雄蛙前拇指粗大;指、趾骨节末端略膨大或略呈“T”形,膨大的宽度小于该指、趾节基部的宽度。指、趾端吸盘一般纵径大于横径,腹侧具沟,背面有横凹陷;第3、第4指有指基下瘤;趾间全蹼(第4趾蹼达远端关节下瘤或趾端;外侧跖间蹼达基部),无跗褶。体扁平,皮肤光滑,无背侧褶或背侧褶细(如竹叶臭蛙属);背面多为绿色,有斑或无斑。在繁殖期间雄蛙胸部多有白色刺团,第1指基部粗大,婚垫发达。蝌蚪较窄长,下唇乳突1排完整,呈参差排列;唇齿式为I:3+3至1:5+5/1+1:Ⅲ;出水孔位于左侧,肛孔位于尾基右侧,无或有游离管。各物种产卵数相差甚大,一般产卵350~2200粒;卵粒多为乳黄色,个别种的卵动物极色素;卵径2.5~3.5毫米。栖息于林间清澈溪流内,以中型和大型流溪较多。本属现有45种左右(Frost,2007),主要分布于亚洲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中国已知25种,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
参考资料
中国两栖类官网.中国两栖类官网.2023-11-08
广西崇左警方查获逾5万条(只)活体蛇类和沼蛙.百家号.2023-11-09
蛙类分好多种, 都有哪些属于国家 几级 保护动物?谢谢!.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09
牛蛙的形态特征怎么样,有哪些价值?.发财农业网.2023-11-08
牛蛙的经济价值和地理分布.农业站.2023-11-08
青蛙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青蛙肉能否过多食用.农业站.2023-11-08
连城新泉“稻蛙共生”实现生态效益倍增.光明网.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