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店镇
府店镇位于洛阳市偃师区东南部,毗邻巩义市、登封市和缑氏镇。该镇交通便利,207国道、偃登公路、龙少快速通道等公路贯穿全镇,距离偃师20公里,洛阳40公里,郑州市90公里。府店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是古氏县的驻地。1999年12月,府店乡升格为镇。截至2018年末,府店镇户籍人口为60196人,辖29个行政村。2011年,府店镇的财政总收入为1.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780元。2018年,府店镇有108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个,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府店镇的行政中心位于府西村府兴路1号。
历史沿革
府店镇人民政府(1张)
春秋时期,为古缑氏县驻地。
民国时期,属五、六保。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偃师五区。
1958年8月,成立府店公社。
1961年,改为府店区。
1962年,改区为府店公社。
1983年11月,易社为乡。
1999年12月,府店乡撤乡建镇。
1958年设府店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建镇。1997年,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府北、府南、府西、庙前、刘村、新寨、周寨、西管茅、东管茅、西口孜、东口孜、寨孜、夹沟、双塔、参店、韩庄、唐窑17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佛光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府店镇管辖,府店镇政府驻地不变。
附:位于偃师区东南端。旅游景点有杨苗洞、甘露寺、中海寺、双龙洞、望京楼、洞宾洞、万丈渊等。 [沿革]1962年建佛光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佛光、东窑、来定、安乐、柏峪、杏沟、杨窑、史家窑、曹窑、牛窑、任窑、车李12个行政村。
现人口数量为60196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2011年末,府店镇辖29个行政村:府西、府南、府北、杏沟、曹窑、杨窑、史家窑、安乐、柏峪、佛光、东窑、来定、牛窑、任窑、车李、新寨、周寨、庙前、西口孜、东口孜、西管茅、东管茅、夹沟、寨孜、刘村、双塔、参驾店、韩庄、唐窑。
府店镇位于偃师区东南部。辖府西、府北、府南、新寨、周寨、西管茅、东管茅、西口孜、东口孜、庙前、夹沟、寨孜、双塔、参驾店、韩庄、唐窑、刘村、牛窑、东窑、来定、杨窑、柏峪、安乐、佛光、杏沟、史家窑、曹窑、任窑、车李29个行政村。207国道、偃(师)登(封)公路过境。河南省耐火材料基地。煤、铝矾土储量丰富。古迹有春秋春秋滑国故城遗址、唐升仙太子碑、天文台,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码]410381107: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府店镇地处偃师区东南部,东与巩义市鲁庄镇接壤,东南、南与登封市大金店镇毗邻,西南连大口镇,西、北接缑氏镇,行政区域面积121.9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府店镇境内南部为低浅山区,北部为山前坡地,地势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30米,境内最高峰位于佛光香炉寨山,海拔1302米。
气候
府店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温暖干燥,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4.2℃,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7.3℃,2011年,极端最低气温-9℃(1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38.9℃(6月22日)。年平均日照市2248.3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04天,年均降水量485毫米。
水文
府店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窑河水系。马涧河从口孜入境,由南向北,流向轶氏镇,境内河道长7千米。滑城河(古称休水)原属于唐窑村北,为偃师区与巩义市的界河。
乡镇简介
府店镇位于偃师市、登封市、巩义市交界,距市区东南18公里处,素有“洛阳市东大门”之称。历来为偃师东南重镇。府店镇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备。207国道、偃登公路穿境而过,北与310国道,陇海铁路相通。府李、府佛、府寨三条县级公路贯东西,穿南北,把全镇17个行政村联为一体,形成镇村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全镇总面积59.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耕地2580公顷
自然资源
府店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铝矾土、碳酸钙、大理石、白云石等。其中煤炭储量2亿吨,铝矾土储量1.5亿吨,石英石储量4500万立方米,优质石灰石储量3亿立方米,并有水泥灰岩280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6.95万亩,60%为水浇地。
行政区划
辖区
府西、府北、府南、新寨、周寨、西管茅、东管茅、西口孜、东口孜、庙前、夹沟、寨孜、双塔、参驾店、韩庄、唐窑、刘村、牛窑、东窑、来定、杨窑、柏峪、安乐、佛光、杏沟、史家窑、曹窑、任窑、车李29个行政村。
代码
截至2020年6月,府店镇辖2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府西村府兴路1号。府店镇区划详情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府店镇总人口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00人,城镇化率1.9%。另有流动人口300人。总人口中,男性3.1万人,占53.4%;女性2.7万人,占46.6%;14岁以下1.3万人,占22.4%;15—64岁4.2万人,占72.4%;65岁以上0.3万人,占5.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78万人,占99.7%;回族180人,占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0.1‰,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4.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57人。
2017年末,府店镇常住人口为56735人。
截至2018年末,府店镇户籍人口为6019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府店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7780元,较上年增长7.0%。
2018年,府店镇有工业企业108个,其中规模以上2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府店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5万吨,人均789.5千克,比上年增长11%。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7400吨,主要品种有白菜、白萝卜、大葱、银条等。
府店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存栏生猪1.8万头,牛2700头,羊6500只;家禽出栏量130万羽。
工业
2011年,府店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8%。2011年,工业企业65家,职工2450人。
商业
2011年末,府店镇有商业网点120个,职工18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文化
地名由来
府店镇古为府兵制的辕辕府,为偃师向东南方向驿路上设的站(店),故名府店。
文物古迹
府店镇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滑国故城、唐升仙太子碑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滑国故城、唐升仙太子碑、元先天宫碑3处。
府店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期,滑国在此建都,遗址保留完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缑山风景秀美,缑山晓月为偃师八大景之一,其顶立有名扬四海的神州第一碑—“升仙太子碑”,碑文系唐武则天亲笔所书。1997年“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在府店缑山举行。“轩辕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居偃师区至登封市要冲,历来为中国兵家必争之地。
交通
府店镇境内有207国道经过。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府店镇有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3000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学23所,在校生3850人,专任教师286人。初中3所,在校生2200人,专任教师1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升初中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府店镇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个,科技人才255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府店镇有镇综合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院1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7户;农家书屋15个,藏书6万余册。美术、书法业余创作人员120人。2011年末,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入户480户,入户率46.7%。
2011年末,府店镇有学校体育活动场地23处,29个行政村全部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府店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个,卫生室35个;病床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0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3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
2011年,府店镇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万人,参保率达到96%。有敬老院1家,床位11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8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府店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29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万份。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45处;固定电话用户5500户,移动电话用户2.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3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府店镇有自来水厂1座。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500米,修建排水沟900余米。
2011年末,府店镇有花坛125个,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
产业结构
府店镇矿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全镇已探明矿藏有原煤、铝矾土、碳酸钙、大理石、白云石等十几种之多。其中铝矾土储量1500万吨,居全省之首。原煤储量2亿多吨,具有煤质好,埋藏浅,分布合理、地下水量小等得天独厚的开采优势,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府店属季风暖温带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油菜等。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已由传统粮食作物生产向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转变。牡丹、葡萄、苜、蔬菜、药材等种植业与牛、羊、鹿等养殖业发展不断加快,初步形成“两区一带”的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府店镇工业优势明显,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工业由开采业和手加工业发展而来,形成以耐火材料、铝矾土开采、煤炭开采、石材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截止至2009年,全镇有各种形式的大小企业180余家,多数从事加工业。
基础建设
全镇网络健全,程控电话及中国广电辐射各个行政村。尤其是实施“小城镇战略”以来,按照“一点、二线、三块”的科学规划,镇区面貌日新月异,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功能日趋完善,成为全镇招商引资的平台和经济文化中心。
府店镇科教文卫事业健康发展。全镇共有17所小学,4所初中,在校生7580人,教职工350人。多数学校建设达标,管理科学,为府店镇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全面进步,有力地保障了全镇经济发展。
2007年年初,镇政府投入资金8万元购买滑移装载机一辆、垃圾清运车两辆、洒水车一辆,专门用于G207沿线两侧路容路貌的整治,并从社会上聘用6名专业保洁人员对G207两侧20米内的堆积物、简易棚进行了集中整治,共清运矿石堆、煤堆23处8200方,取缔简易棚、攻城车点15处,清理道路两侧广告标语35条,修建花坛34个,补修绿化带3200米,疏通边沟1000米,使国道沿线的环境大为改观。各村按照“三清七集中”的要求,重点开展了清路障、治理广告标语、建垃圾填埋场等集中整治活动。全镇共出动劳动力38523人次,清理垃圾98260方,拆除违章建筑196处,整治河道500米,修建垃圾池185个,绿化道路7800米。同时,各村也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建立健全农村村容村貌长效保洁机制,明确了环境卫生专管员和监督员。
产业发展
府店镇地处偃师区南部山区,境内山多土少,沟壑遍地,农业基本条件落后一直是困扰府店农业发展的难题。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实施“乡镇长工程”这个工作重点,紧密结合本镇实际,突出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先后建成新寨食用菌、周寨生姜、府北牡丹、八戒养殖四个特色产业基地,注册了“缑山野菊”“参驾店红署”两个本地农产品商品,成立了两家专业合作社,“八戒公司”被授予省无公害畜产品基地,缑山野菊、新寨食用菌也正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农业生产逐步迈入发展快车道。
围绕“镇长工程”建特色基地。与平原乡镇相比较,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府店发展农业的先天不足,如何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闯出一条符合本镇实际的特色产业,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抓住市委、市政府实施“镇长工程”的契机,紧密结合本镇的实际,每年选取一个切入点,通过“镇长工程”带动辐射,逐步形成产业基地。新寨食用菌、周寨生姜、府北牡丹、八戒养殖四大产业基地都是实施的镇长工程建起来的。
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实施了标准化生产。“猪八戒”公司被授予省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新寨食用菌申报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3个食用菌产品获得省无公害产品认证,认证手续已全部完成。为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品牌产品,依托参驾店红薯、缑山野菊花两个本地传统特色产品,先后通过工商注册了“参店红薯”“缑山野菊”两个注册商标。
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道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发展模式,发展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扩大生产和营销规模,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很好途径。为此,府店镇积极组织对干部和养殖大户参加市里培训,并到先进的乡镇学习考察,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走专业合作社的意识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心。府店养猪专业合作社已按冯雪峰市级标准登记注册完毕,新寨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来定香椿专业合作社、佛光养猪专业合作社正在按要求登记注册,预计年底前该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开一个好头,为府店镇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下良好的基础。
社区服务
2007年,府店镇不断加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已完成曹窑、佛光、东窑、年窑、唐窑这5个村的村部建设,新建改建村部54间。各项后续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各项功能也逐步完善。按照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周寨、府西、府南、参驾店村的社区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强化服务功能。参驾店村重点规范了便民服务大厅,改建了标准化集体卫生室;周寨村新建警务室一个,规范便民服务超市一个,新建的集体卫生室主体已完工;府南村新购置图书500余册,新增活动器材4套。已完成了29个行政村的地名标志建设。
府店镇的便民服务大厅已建成,投入资金7.5万元,建筑面积70平方米,共发放《告全镇父老乡亲的一封信》1万份,印制便民服务手册2000份,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干群关系,下步准备投入使用。
模范村庄
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周寨村,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明确任务和责任人员,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整治力度。经常性地开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活动,设立建材集中堆放点2处,并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成立专业保洁队伍,修补绿化带1200米,补植树木1500棵,拆除村内违章建筑7处,清理广告标语8条。
重点整治村府西村和府南村也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各项任务进行细化、量化,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使每个人身上有压力、有担子,建立健全环境保洁长效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并在村内公开招聘保洁人员,签订责任书,村内的污水乱放、垃圾乱堆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共绿化府李路、府南大道3000米,拆除村内违章建筑21处,设置建材集中堆放点3处,整治占道经营3处,整修边沟1300米,硬化村组道路2.6公里,大大美化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获得荣誉
1999年,府店镇被上级首批命名为“洛阳市文明乡镇”。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依法治市先进乡镇”、“洛阳市计划生育一类乡镇”、“偃师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乡镇”、“武装工作先进乡镇”;2002年获“洛阳市民营经济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扶贫助残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先进文化站”荣誉称号;同时双塔村支部被河南省委组织部命名为“河南省五好支部”。2003年,获偃师市“党建工作先进乡镇”、“责任目标完成乡镇”、“财政收入完成奖、增收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新上项目奖”;2004年二月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村镇”。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