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mericanAcademy或AAAS)成立于1780年5月4日,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和地位最高的荣誉学术团体之一,也是进行独立政策研究的学术中心。首任院长为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及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大卫·W·奥克斯托比(David W. Oxtoby)于2019年开始担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长。

1780年的建院章程规定了其宗旨:“弘扬学术,以增进自由、独立、良善之公民德行”。1786年,科学院开始出版《回忆录》(Memoirs),整理和发表数学、物理或医学领域寄送到科学院的论文。1815年,为了更好地指导交流和研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将其成员分为三类。1899年,科学院离开雅典人学会,迁往马萨诸塞州历史学会的新址。1912年,科学院设立了阿莫里奖,以表彰在生殖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1955年科学院推出了《学院学报(Dædalus)》。1973年至1976年间,科学院推动并设立了国家人文中心(NHC)。2003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立了信托委员会(Trust),与现有的理事会并行运作,负责监督科学院的长期规划,以确保科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负有双重职能:从科学、人文、商业、政治、艺术等领域选举每个世代最优秀的学者及最具影响力的领袖成为其院士,以及针对社会的需要进行政策研究。科学院长期从事广泛的、跨学科政策研究,主要关注领域有科学、技术、全球能源与安全、社会政策与美国制度、人文与文化、教育、艺术等。其主办的季刊《代达罗斯》被广泛的认为是国际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之一。截至2024年4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共有院士4000多名,外籍荣誉院士600多名。他们中有250名诺贝尔奖得主和6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

名称来源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建立之时,美国正在法国等国的协助下与英国作战,所以它比照包括作家、人文学人、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在内的法兰西学术院,而不是仅涵盖自然科学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建立新大陆的学术院,并在正式名称中选用“Arts and Sciences”一词表示其覆盖全部学术和专业领域。在中国,这一机构又被译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

历史沿革

18世纪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签署后不久的1780年5月4日,由约翰·亚当斯等人构想,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正式通过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的特许而成立。同年5月30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举行了首次正式会议,标志着其学术活动的开始。不久后,在1780年8月30日,学院投票决定与哈佛大学一起组成敌后探险队,前往佩诺布斯科特湾观察日食。

1781年1月31日,科学院迎来了首批当选成员,其中包括美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乔治·华盛顿。同年5月21日,科学院明确了其研究重点,涵盖了植被矿物学、数学、天文学和语言等多个领域。1786年,科学院开始出版《回忆录》(Memoirs),整理和发表数学、物理或医学领域寄送到科学院的论文。1797年,本杰明·汤普森(Benjamin Thompson)向科学院和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各捐赠了5000美元,用于鼓励热学和光学的研究,从而建立了拉姆福德基金(Rumford Fund)和拉姆福德奖(Rumford Prize)。

19世纪

1815年,为了更好地指导交流和研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将其成员分为三类:数学与物理科学类、自然历史类、道德科学/语言学和美术类。到了19世纪30年代,随着科学院会址的多次变更,其标本和特殊收藏品也随之移动。最终,在1830年,科学院决定将其标本和特殊收藏品捐赠给波士顿自然历史学会。次年,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裁定扩大拉姆福德基金的使用范围;在1839年,罗伯特·海尔(Robert Hare)因其氧氢吹管的发明而成为首位拉姆福德奖的获得者。从1845年10月开始,除了定期会议外,科学院还开始举办非正式的社交活动。1846年,科学院因乙醚在麻醉术中的使用而引发了主导权之争,最终确认了威廉·莫顿和约翰·沃伦的贡献。1848年,科学院迎来了首位女性成员,天文学家玛丽亚·米切尔的加入,打破了性别界限。

1851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为了确保学科领域的平等代表性和反映学术研究的变化,将成员分类进一步细化为多个领域。1859年,随着查尔斯·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科学院也对进化论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辩论,这一议题在当时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76年,科学院增添了两位新成员:乔治·米德和作家拉尔夫·爱默生。同年,亚历山大·贝尔在科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的电话,这一发明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也预示了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1899年,科学院离开了雅典人学会(Athenaeum),迁往马萨诸塞州历史学会(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的新址,为其发展奠定了新基础。

20世纪

1906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在纽伯里街28号设立了新址,成为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成员制度的改革,科学院在1911年扩大了成员规模,进一步增强了其学术影响力。1912年,科学院设立了阿莫里奖,以表彰在生殖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1921年,学院在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ACLS)的成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同年,著名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访问了科学院,并与科学院成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进入20世纪后半叶,科学院继续关注全球动态,尽管1938年希特勒入侵奥地利等事件与学院直接关联不大,但学院始终保持着对国际局势的敏锐观察。1941年,科学院开始探讨战后问题,为社会的恢复与发展贡献智慧。1944年10月,霍华德·蒙福德·琼斯就任院长,他提出了学院的未来发展方向。1946年,科学院作出决策将其历史悠久的图书馆藏书大部分出售给堪萨斯城的琳达·霍尔图书馆,以重新聚焦其学术目标。

1951年,科学院迎来了首位有色人种成员——政治科学家拉尔夫·邦奇。此外,科学院还于1955年推出了《学院学报(Dædalus)》,作为展示其成员及非成员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1958年,科学院设立了埃默森-梭罗奖章,以表彰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1960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通过夏季军控研究,为国际军控议题贡献了重要的学术观点。1961年,科学院承担起美国参与普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的责任,最终与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共同承担这一职责。在1962年至1966年期间,科学院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获得资助,研究太空探索对美国生活的长远影响,并在此期间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社会指标概念,以衡量社会的福祉。其中,项目成果之一《社会指标》一书被认为是社会指标发展与应用领域的先驱之作。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显示了学院所关注的国际事务的重要性。1969年,学院与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国际社区共同建立了位于内罗毕的国际昆虫生理学与生态学中心(ICIPE)。同年,科学院还在加利福尼亚州设立了西部中心,进一步扩展了其学术活动的地域范围。

1970年1月16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在加州理工学院举行了首次在马萨诸塞州以外的国家会议,这一变化标志着科学院在扩大其影响力方面的重要步骤。在1972年至1975年期间,一个由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领导、与大卫·弗兰克尔(David Frankel)紧密合作的委员会研究了学者,尤其是社会科学家,在政策导向研究中的角色。该委员会最终决定以反弹道导弹系统(ABM)辩论为案例进行测试,并于1973年1月16日至17日组织了一次会议。会议上发表的修订论文后来由罗素·塞奇基金会(Russell Sage 基金会)于1975年出版成书,名为《争议与决策: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Controversies and Decisions: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Public Policy),这本书为理解和应对公共政策中的社会科学争议提供了重要的视角。1973年至1976年间,科学院推动并设立了国家人文中心(NHC),该中心位于罗利附近的研究三角园区,旨在促进美国人文研究并为国家重大社会问题的讨论提供平台。

1975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设立了中西部中心,进一步扩大了其学术影响力。1976年,科学院首次在美国境外,即加拿大魁北克市,与加拿大皇家学会共同举办了国际会议,深入探讨了美国和加拿大社会的革命传统。在随后的1977年至1981年间,科学院成立了城市学校废除种族隔离委员会,通过跨学科研究探讨城市学校废除种族隔离的长期前景和解决方案,其研究成果最终集结成《城市中的种族与学校》一书出版。此外,科学院在1981年于剑桥的诺顿森林开设了第二处研究设施。1987至1993年间,科学院主导了基础主义项目,由Martin E. Marty和Scott Appleby领导,对全球范围内的反现代主义、反世俗的宗教运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出版了系列出版物。1992年,科学院的研究成果还激发了关于基础主义的广泛讨论,并通过电视节目向公众传播。此外,1997年,国际帕格沃什组织将其国际运营基地迁至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而在1999年,为表彰在科学史领域的杰出贡献,科学院设立了乔治·萨顿科学史奖,鼓励并支持年轻的历史学家们。

21世纪

进入21世纪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为了更好地聚焦其研究,首次将其项目组织为三个广泛的研究领域:科学、安全与国际合作;儿童、高等教育与社会政策;以及人文与文化。在2000年9月,学院设立了“学者爱国者奖”(ScholarPatriot Award),首次获奖者是利奥·勒罗伊·贝拉内克(Leo L. Beranek)。这一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像学院创始人一样,一生致力于艺术和科学的杰出个体。2003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立了信托委员会(Trust),与现有的理事会并行运作,负责监督科学院的长期规划,以确保科学院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科学院将美国参与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的责任转交出去,以更专注于其核心事务。2008年,为纪念成员梅·萨顿(May Sarton)对诗歌的杰出贡献,科学院设立了“萨顿诗歌奖”(Sarton Award for Poetry),旨在表彰新兴诗人的才华和成就。

机构规模

组织机构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的事务由董事会综合管理,董事会成员不能少于9人也不得多于21人。董事会的成员的选择要在地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其中包括董事会主席1名、理事会主席1名(相当于董事会副主席)、信托主席1名(相当于董事会副主席)、财务主管、秘书和首席执行官。除了首席执行官外,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必须由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担任。首席执行官由董事会任命,可以由不是人文与科学院的院士担任。执行委员会由董事会任命,由不少于5人的董事会成员组成,包括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并主持委员会的相关会议。如果董事会主席缺席,则由副主席或者其他董事会成员主持。

执行委员会包括反种族主义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会员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拥有和行使董事会赋予它的权利(宪章另有规定的除外)。另外执行委员会没有权利开除公职人员、董事和理事会成员。并且执行委员会的活动须向董事会报告。

院士和学部

学部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的院士来自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院士被分为5个一级学部,并在5个一级学部下共设有24个二级学部。5个一级学部包括数学和物理科学学部,生物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人文与艺术学部,公共事务、商业和管理学部。

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分为院士和外籍荣誉院士。院士由美国的公民或居民中选举出,而外籍荣誉院士则是由其他国家的公民或居民中选举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根据院士基于艺术、科学及院士们精通的领域划分到不同的学部。科学院每年进行院士增选。

截至2013年5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共拥有院士4642名、外籍荣誉院士595名。其中有250多位院士获得诺贝尔奖,60多位获得普利策奖

根据2024年4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官网信息显示,自1780年以来,已有14500多名成员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下列举部分华人当选情况:

2019年4月17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新入选院士名单,其中,程亦凡、冯国平、金亦石余金权高华健张亚勤陈晓红傅伯杰、刘弘威、陆锦标、Eugene 蒋姓等8位华人入选。

2020年4月23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单,共有276位艺术家、学者、科学家和领导人当选。其中,乔杰、叶小纲黄永刚李路马中珮孟晓犁、Wang Fan、Howard Y. 常姓王德威等多位华人当选。

2021年4月22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当选院士名单,逾250人当选,其中包含9位华人,分别为:计算机科学家李飞飞、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化学家鲍哲南、地球科学家沈延安、通讯专家孟怀萦、神经科学家蔡立慧、物理学家曹慧、免疫学家吴皓、哲学家张美露。

2022年4月28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当选院士名单,共有来自数理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人文、公共事务、商业与行政管理学领域的261人当选,其中包含顾成华饶子和、黄佐石、李水城、李翊云邬似珏周敏等7位华人学者。

2023年4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当选院士名单,共有269人当选为2023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或外籍院士),其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82级系友、微软全球人工智能CTO黄学东当选。

2024年4月24日,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250名新入选院士名单,文小刚麻省理工学院)、陈鹏(康奈尔大学)、洪梅(麻省理工学院)、武延庆(多伦多大学)、陈卫(美国西北大学)、蒋蒙普渡大学)、锁志刚哈佛大学)、丛京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何川芝加哥大学)、韩珉(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Chinfei Chen(哈佛大学)、张远(匹茨堡大学)、杜韵(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13位华人学者当选。

机构治理

董事会

理事会

信托委员会

学术研究

研究领域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针对社会的需要进行政策研究,长期从事广泛的、跨学科政策研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主要研究计划聚焦于高等教育与科研、人文与文化研究、科学与技术进展、美国政治、人口与环境、儿童福利等。

出版物

交流合作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在推动公共利益方面,得到了来自学院、大学以及文化和科研机构作为合作院校计划成员的积极支持。科学院定期召集这些合作院校的代表,共同聚焦并探讨高等教育界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在此过程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及其合作院校计划成员共同秉持着对高等教育活力和研究价值的坚定承诺。通过与这些优秀机构的合作,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不仅在推动自身各项事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公共服务。

颁发奖项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为在科学和人文领域有卓越表现的院士设置的八个奖项。

文化精神

相关事件

2013年,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长莱斯利·科恩·贝洛维茨(Leslie Cohen Berlowitz),因在其简历中谎称自己曾获得纽约大学博士学位。在2012年斯利·科恩·贝洛维茨的工资为59.8万美元,对美国人文与科学院这个非营利的组织而言数额过高,美国联邦检察官就此事展开调查。莱斯利·科恩·贝洛维茨因学位造假事件饱受争议,被处以行政辞退,于2013年7月31日被迫正式离职。

参考资料

..2024-04-30

白春礼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2023-11-30

院友邬似珏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2024-04-30

President.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24-04-30

Social Media.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24-04-30

1780-TODAY Academy Timeline.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24-04-30

西安交大校友锁志刚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今日头条.2024-04-30

多位学者当选,又一院士名单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4-30

数一数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的华人院士.微信公众平台.2024-04-30

Governance Committees.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2024-04-30

About the Academy.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24-04-30

激动!11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今日头条.2024-04-30

2020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多位华人当选.微信公众平台.2024-04-30

中科大沈延安等9位华人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百家号.2024-04-30

7位华人学者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新浪财经.2024-04-30

计算机系1982级系友黄学东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24-04-30

250名新入选院士名单公布!13位华人学者当选.微信公众平台.2024-04-30

Board of Directors.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2024-04-30

Social Media.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2024-04-30

Utility navigation.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2024-04-30

医学院饶子和院士当选2022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AAS)院士.微信公众平台.2024-04-30

About Dædalus.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2024-04-30

Dzdalus.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24-04-30

Affiliates.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2024-04-30

Page - mobile secondary menu.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24-04-30

The Academy’s Values.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