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蜜蜡

蜜蜡

蜜蜡(英文:Amber)是琥珀的一种,其化学成分与琥珀相同,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琥珀被称作蜜蜡,因其色彩如蜜、光泽似蜡而得名。

蜜蜡的形成与生物作用有关,是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没药树,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蜜蜡的主要成分是松树脂,其化学式通式为C10H16O。蜜蜡无固定的外部形状,断口常呈贝层状,经摩擦产生静电荷能吸附轻微物品,部分不摩擦也带有静电荷,颜色多为淡黄色、黄色、橘黄色等。蜜蜡的主要产地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珍稀蜜蜡的出产地一般在中东。蜜蜡按照颜色可分为鸡油黄、白蜡、金包蜜等品种。

中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记录蜜蜡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古代,蜜蜡就被皇亲们视为吉祥如意之物。19世纪初期,德国国王普鲁士王国打造了一座“琥珀宫”,“琥珀宫”全都由蜜蜡、琥珀制成。进入21世纪,蜜蜡的价值不断攀升。1994年,蜜蜡首次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2012年,在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蜜蜡晶珀子”以拍出了92万元价格。蜜蜡除了作为宝石收藏、佩戴外,对人体某些病症还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功效。

主要特性

结构组成

蜜蜡与琥珀、金珀同类,都是有机矿物,主要成分是松树脂,主要化学元素为碳(75%-85%)、氧(2.5%-7%),常见的次要化学元素有硫(0.25%-0.35%)、氮(0.04%-0.52%),此外还含有铁、铬、镁、钙、硅、锰、铜等微量元素。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琥珀酸正二十五烷松香酸软脂酸等。

化学特性

蜜蜡的化学式通式为C10H16O。150~180℃软化,250~375℃完全溶化,375℃以上燃烧。不溶于水,溶于乙醚溶解度16%~23%。蜜蜡燃烧时会散发松香味。

物理特性

蜜蜡为非晶体,无固定的内部原子结构和外部形状,断口常呈贝层状,折射率介于1.54~1.55之间,双折射不适用,密度在1.05~1.1g/cm3之间,硬度一般为摩氏2~2.5,比重为1.05~1.09。蜜蜡摩擦产生静电荷能吸附铁屑、纸片等轻微物品,部分不摩擦也带有静电荷,握起来有坠手的感觉。颜色多为淡黄色、黄色、橘黄色、枣红色,极少数呈白色、淡绿色等。

形成原因

蜜蜡的形成与生物作用有关,是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没药树,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蜜蜡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了蜜蜡。

分布区域

蜜蜡的主要出产国为波兰立陶宛俄罗斯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波罗的海蜜蜡的数量几乎占据天然蜜蜡市场的全部份额。珍稀蜜蜡的出产地一般在中东,例如伊朗、阿富汗,以及缅甸、巴基斯坦和非洲。历史记载,中国辽宁抚顺的矿珀和河南西峡的砾珀也出产蜜蜡,由于其形成时间长及地质条件优等原因,这两地出产的蜜蜡都属蜜蜡中的珍品。除此之外,西藏自治区的一些煤矿也有少量蜜蜡产出,但是产量极少,藏传佛教的老蜜蜡佛珠大部分出自于此。

应用

佩饰

在中国藏族地区,蜜蜡作为传统上的珍贵材质是藏族喜爱的饰物之一,常被作为首饰佩戴。西藏民间佩戴使用蜜蜡主要以简单加工的珠子和片状头饰为主,通常喜欢鲜黄色,因此经常会把得到的带有深色氧化层的蜜蜡外表抛光以露出鲜黄色。

收藏

蜜蜡中的白蜜蜡、鸡油黄蜜蜡、褐黄蜜蜡和褐红蜜蜡等比较稀缺,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另外,蜜蜡的颜色、雕工工艺的好与坏,是蜜蜡雕刻件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蜜蜡原石来说,除了体积大、保持形状规整非常重要,做成成品之后的蜜蜡,克价与克重都会有直接的关联,在同等条件(工艺相近、品质相似)下越大越值得贵,越值得收藏。蜜蜡虽然不透明,但杂质越少收藏价值也越高。

药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作为宝石收藏、佩戴的蜜蜡,对人体某些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功效。蜜蜡所含元素可加速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提高细胞抗病力及抗衰老,有助畅通气血。佩戴或用来按摩患处,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腰背痛、四肢麻痹、肩周炎等,对肿瘤、骨质疏松症有一定预防作用。中国的中医理论中也认为蜜蜡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历史

中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记录蜜蜡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古代,蜜蜡就被皇亲们视为吉祥如意之物。新生儿佩戴它可避难消灾,一生平安。有些少数民族的婚礼仪式上新娘也佩戴蜜蜡,认为它能永葆青春,并可以升华夫妻间的感情。育沛是蜜蜡在古代的名称,当时中国先民不仅发现蜜蜡并将其当作佩饰,而且由经验积累认知蜜蜡具有药性,佩戴可以治疗疲疾(一种腹中结块的妇科病)。此后几千年,蜜蜡一直是中国人民珍爱的宝物。蜜蜡不仅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也是欧洲历代皇族所采用的饰物与宗教圣物,欧洲一直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

19世纪初期,德国国王普鲁士王国为了仿效法国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打造了一座“琥珀宫”,据传每每在此举办舞会,灯火一照,随着温度的升高,蜜蜡、琥珀的香味就会散发出来,极度奢靡。“琥珀宫”全都由当时比黄金还贵12倍的蜜蜡、琥珀制成,“琥珀宫”同时还饰以钻石、宝石、黄金和银箔,这些蜜蜡、黄金和宝石的总数量高达10万片,总重量超过6吨,建成后的“琥珀宫”曾一度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后来,普鲁士国王为了与俄罗斯结盟,就将这件稀世珍品赠送给了俄彼得大帝。德国纳粹1941年入侵苏联后,将“琥珀宫”拆卸下来,装满27个箱子运回了德国的加里宁格勒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柯尼斯堡几乎被炮火夷为平地,“琥珀宫”从此下落不明,彻底销声匿迹。

进入21世纪,蜜蜡的价值不断攀升。1994年,蜜蜡首次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当年在中国中国嘉德的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明代的“蜜蜡雕荷叶木瓜洗”的成交价为4.4万元。此后,蜜蜡拍卖价格一路飙升,至2012年,在北京容海的春季拍卖会上,一件“蜜蜡晶珀子”以92万元的高价创下了当时蜜蜡艺术品的最高拍卖价格。

分类

蜜蜡按照颜色可分为鸡油黄、白蜡、金包蜜等品种,按照产地可分为多米尼加共和国蜜蜡、雪山蜜蜡、波罗的海蜜蜡等。另外,蜜蜡按照新老程度还可分为新蜜蜡和老蜜蜡。其中,新蜜蜡是指鹅黄色的颜色较浅的蜜蜡,又称为“新蜜”“新蜡”;老蜜蜡是指颜色较深的蜜蜡,又称“老蜡”。

品质鉴定

肉眼鉴定

蜜蜡在形成过程中带有天然生长纹理特征,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观察蜜蜡内部及表面纹理特征,这些纹理有的具有角状、有的具有环状、有的具有类似平行纹理状等,它们的纹理特征自然、不交叉,具有层次感。这种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玛瑙的纹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仿蜜蜡塑料具有放射状、火焰状外观以及明显的搅动状纹理外观,部分搅动纹理与墨水滴入到水中而形成的纹理极为相似,并且仿蜜蜡塑料局部可见螺旋放射状结构,这在蜜蜡中很难见到。

放大镜鉴定

部分蜜蜡在形成过程中内部包裹了大量的微小气泡,这些微小气泡的疏密分布程度可以形成蜜蜡特有的纹理特征。通过借助放大镜观察蜜蜡近表面,可以看到大量的微细气泡群,而这一特征在仿蜜蜡塑料中较难以观察到。经热处理的蜜蜡,在其近表层观察,可见大量的气泡炸裂产生的盘状裂纹,反射光观察表面特征可见抛磨过程中内部气泡出露表面的小凹坑,这些小的盘状裂纹组成表面闪闪发亮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在仿蜜蜡塑料中难以存在。塑料可以大致仿制蜜蜡的纹理特征,但构成塑料的纹理特征并不是气泡构成,而具有明显搅动构造,这就构成了仿蜜蜡塑料一个重要的鉴定特征。

实验室鉴定

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折射率法、紫外荧光法以及乙醚试验法等。

折射率法

蜜蜡折射率介乎1.54~1.55,通过折射率可以区分开大部分合成树脂仿制品,但某些塑料的折射率与天然琥珀十分接近,使用折射率做鉴定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紫外荧光法

蜜蜡的荧光特征并不稳定,该方法更多适用于早期仿制品,难于鉴别高仿和压合制品,也不能作为决定性判定依据。

乙醚试验法

乙醚试验法可以鉴别出没药树仿制品,将乙醚滴几滴在蜜蜡表面,十分钟后观察蜜蜡表面是否有变化,有溶解发粘变化的则是树脂制品。

参考资料

蜜蜡是琥珀吗.中国经济网.2024-02-07

蜜蜡.故宫博物院.2024-10-08

蜜蜡:西藏草原上的格桑花.xznq.2024-10-10

琥珀与蜜蜡.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24-10-08

蜜蜡收藏的五个要点,要谨记!.北京时间.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