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周加仙

周加仙

周加仙博士,研究员。200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到2007年,到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心理学流动站完成第一轮博士后研究;2008年-2010年,留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期间,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与第二轮博士后研究,为期2年。2010年,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工作。2011年担任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学会执行理事。同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6年,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2017年,担任国际脑研究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研究顾问。同年担任民进上海市基础教育委员会委员。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心理学进展》编委,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分会理事。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教育神经科学(学习科学),主要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行为测查技术、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学习、数学学习、音乐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致力于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政策与实践中的转化与应用。对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教育神经科学项目做出了学术贡献。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Brian Wandell院士以及Stanislas Dehaene(斯坦尼斯拉斯·迪昂)院士合作,开展跨文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横向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译著、主编、合作著作40余部。

关于招生

欢迎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认知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物学、数学、语言学、教育学等背景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报考。本学科的就业范围广泛,可以从事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工作。由于跨学科、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教育神经科学专业方向的毕业生能文能理,在升学与就业方面均受到欢迎。在已经毕业的研究生中,有多名硕士毕业生到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任职,成为高校专任教师。在课题组学习的同学被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录取。

奖项荣誉

2014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者之一)。

2013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者之一)。

2013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第七届优秀本科生导师奖。

2013年,获得上海市首届社联年度推介论文奖。

2011年,获得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授课情况

心智、脑与教育:研究方法与关键议题

教育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

教育神经科学与课程教学设计

教育神经科学与教育政策分析

教育神经科学高级研讨

讲座报告

1.脑科学与有效教学

2.脑科学与课程教学设计

3.脑科学与道德教育的创新

4.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与教育

5.婴幼儿神奇的学习能力及其神经机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6.教育神经科学学科建制: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7.教育神经科学:创建心智、脑与教育的联结

社会兼职

国际脑研究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学习科学高级研究顾问

国际心智、脑与教育学会执行理事(6位执委之一)

中国教育学会神经科学与教育分会理事

上海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生物学杂志》执行主编

心理学进展》编委

中国民主促进会华东师范大学学委员会委员

民进上海市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优秀学生

罗璐娇:国家奖学金(2万),校长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

蔡永华:国家奖学金(2万),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

贺琴:国家奖学金(2万),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学术成果

论文

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期刊转载。近期主要论文与报告有:

1.Li, L., Gow, A., Zhou, J.* (2020).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Education: A 神经科学 透视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14(3)220-234.

2. Zhang, Z., Zhou, J.*(2020). Cognitive and Neurological Mechanisms of Cuteness Perception: A New Perspective on Moral Education.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14(3)209-219.

3. Hou J, Song B, Chen ACN, Sun C, Zhou J,* Zhu H and Beauchaine TP (2017) Review on Neural Correlat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usic: Implications for Emotion Dysregul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501.

4.Zhou, J.* Fischer,K.W. (2013) Culturally appropriate education:insights from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7(4):225-231.

5.Zhou,J.*Zhang,Y,Jiang,Y,Shi,Q.(2017)Crack the nut of Educational 股权: Integrating the Findings from Laboratory with that from Classroom.Chair of the Symposium at AERA

6.Zhou,J.(one of the contributors)(2012).Declaration of the blurring boundaries: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United Nations Academic Impact.Atlanta, USA.

7.Zhou,J.*Zhang, Y. He, Q. Yang, K.Dehaene,S.(2016).Cultureand language. Oral report at 3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chology in 横滨市,Japan.

8.Zhou,J.*Cai,Y., Yang,K. He,Q.,Luo,L., Zhang,Y.(2014)Chinese acquisition affects the visual 面积 Oral presentation at 26th Annual Association for Pchological Science Convention,San Francisco, CA,USA.

9.Zhou,J.*(2012)Th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 neural basis for reading and scientific reading instruction. Keynotes at Blurring Boundaries: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Conference,United Nations Academic Impact.Atlanta, USA.

10.Zhou,J.*(2012) Culturally appropriate pedagogy: Evidence from 神经科学 Oral presentation at Seventh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n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Ettore Majorana Foundation and Centre for Scientific Culture,Erice, Italy.

11.Zhou, J.*Rose, T., Hinton, C. Bruno della Chiesa (2009)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disciplines, one goal: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Chair of Panel at IMBES conferences,费城, USA.

12.Zhou, J.*(2009)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神经科学 Lecture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vited by Professor Kurt Fischer.

13.Zhou, J.*(2008)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 in China. Lecture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vited by Bruno della Chiesa from OECD.

14.周加仙*,(2020)教育神经科学视角的课程设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LIBRE课程设计的样例分析与启示. 人民教育.(9)33-37.

15.顾晨璐,周加仙*,(2019)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快速视觉呈现汉字的加工.教育生物学杂志.(2),70-79.

16.周加仙*,王丹丹,章(2018) 贫困代际传递的神经机制及教育干预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71-77.

17.侯建成,宋蓓,周加仙*,孙长安,朱海东(2017)绝对音高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25)11, 1865–1876.

18.周加仙*.(2017).学会关心:从生物倾向到伦理关怀.教育发展研究.(8):10-17.

19.王丹丹,周加仙*.(2017)贫困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策略.教育生物学杂志.5(1):47-54.

20.张金凤,周加仙*(2016)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的发展性计算障碍研究及教育对策.教育生物学杂志. 4(4):169-175.

21.周加仙*.(2016)基于证据的教育决策与实践:教育神经科学的贡献.全球教育展望.45(8):90-101.

22.周加仙*.(2016)教育神经科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2(6):4-10.

23.周加仙*.(2016)“教育神经科学”与“学习科学”的辨析.教育发展研究.6:25-38.

24.周加仙*,王臻璐.(2014).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的有害压力研究及教育对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71-79

25.周加仙*.(2013)教育神经科学:创建心智、脑与教育的联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1)2:42-48.(该文获得上海市首届社联年度推介论文奖(2012-2013),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5期转载(5):83.)

26.周加仙*.(2012).教育神经科学与文化适宜性教学. 远程教育杂志.212(5):20-25.

27.周加仙*,蔡永华.(2012)教育神经科学的超学科研究范式,教育发展研究.32(22):53-58.

28.周加仙*,罗璐娇 顾晨璐(2012)人类的可教性与教学脑.全球教育展望.41(6):3-9.(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2年10 月转载).

29.周加仙*.(2010)敏感期的可塑性机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9(3)50-53.

30.周加仙*.(2010)整体语言教学法与拼读教学法孰优孰劣: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证据.全球教育展望.270(6).59-62.

31.周加仙*.(2010)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于脑与认知科学的通用教学设计.全球教育展望. 270(1):15-20.

32.周加仙*.(2009)语言学习敏感期的脑与认知机制研究——兼谈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和实践.全球教育展望.269(9):20-26.

33.周加仙*.(2009)教育神经科学的领域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2(3). 69-74.(该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一期转载.(1):194.)

34.周加仙*.(2008)“神经神话”的成因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1(3). 60-64.

35.周加仙*,董奇.(2008)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教育意义.心理科学.31(1).152-155.

著作

1.周加仙(著).教育神经科学引论.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该书获得2011年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8期)发表《路蓝缕,以启山林:\u003c教育神经科学引论\u003e一书评介》】

2.方明生,孙可平,高振宇,周加仙. (2019)儿童研究:世纪的回眸与展望.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城市出版社(该书入选中国教育网评选的“2019年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第二批”)

译著

3.周加仙(主译).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的奥秘.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

4.周加仙(主译).贫困生的有效教学: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主编(5套丛书)

丛书一:周加仙.[美]Kurt Fischer(丛书总主编).教育神经科学与国民素质提升系列丛书

(该丛书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获得2014年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5.周加仙(著)教育神经科学:学科建制与教育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2).(该书被评为第四届“明远教育奖”)

6.周加仙(编著)教育神经科学的使命与未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2).

(该书被评为“2017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教育生物学杂志》(2017年12月)发表《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u003c教育神经科学的使命与未来\u003e评介》)

7.周加仙(等著)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的循证教育政策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16.12).

8.周加仙 陈菊咏(等著)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的世界语言教育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2).

9.周新林(主编)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的数学教育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2).

10.江琦,侯敏(等著)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2).

11.宋蓓,侯建成(著)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2).

(于2017年7月获得黑龙江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12.陈爱国(著)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的体育教育创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2).

丛书二: 周加仙(译丛主编)教育神经科学译丛. 上海市: 上海教育出版社(8本).

(该丛书获得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被列入上海市“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13.周加仙(主译)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202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4.周加仙(主译)神经教育学研究导论(201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5.周加仙(主译)教育神经科学的是与非(202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6.周加仙(主译)教育神经科学(2020).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7.周加仙(主译)教育中的执行功能(2020).上海市: 上海教育出版社.

18.周加仙(主译)贫困生的有效教学与有效投入(2020).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南云(等译)音乐的教育神经科学(2020).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赵晖(等译)人脑如何学数学(2019).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1.李燕芳(等译)0-8岁儿童的脑、认知发展与教育(2019).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丛书三:周加仙(译丛主编)心智、脑与教育丛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2.周加仙(主译)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该书被评为“2013年教师喜爱的100本图书”)

23.周加仙(主译)数感:破解人类计算的奥秘(2020).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4.周加仙(主译)人脑的可塑性与人类的教育(2020).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5.杨安博,姜雪(主译)依恋的教育神经科学(201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书四:周加仙(译丛主编)脑与终身学习系列.浙江教育出版社.

26.周加仙(主译).(2018).脑的阅读.浙江省:浙江教育出版社.

《脑与阅读》,[法] Stanislas Dehaene (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著,周加仙等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年

【该书入选:

1.《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2018年度榜单TOP10科学图书、

2. 中国教育报2019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3. 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TOP10榜单,

4. 2019年度湛庐获奖图书】

27.章熠(译)(2018)脑与意识:破解人类思维之谜.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丛书五:董奇,周加仙(译丛主编).脑与学习科学新视野译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8本).

28.周加仙(主译)理解脑:走向新的学习科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9.周加仙(主译)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该书被评为“2011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30.周加仙(主译)受教育的脑:神经教育学的诞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该书被评为“2011年影响教师的100本图书”)

31.周加仙(主译)人脑的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32.徐晓东(等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3.赵明 李光艳(译)脑的争论:先天还是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4.宋伟,梁丹丹(等译)人类行为、学习和脑的发展:典型性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该书被评为“2013年教师喜爱的100本图书”)

35.董选(等译)人类行为、学习和脑的发展:非典型性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三)参著、参编、参译书籍

34.拓展型课程实践研究与探索。上海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5.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6.高中学分制:国际经验及建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该书获2006年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37.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该书获第六届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38.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9.研究性学习的国际视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该书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

40.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体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该书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

41.理解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该书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4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一等奖

42.课程范式的转换.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该书获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

43.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4.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专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005.

学术著作

《教育神经科学:学科建制与教育创新》《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中的循证教育决策与实践》《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中的第二语言教育创新》《教育神经科学的使命与未来》《教育神经科学引论》;译著有《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编)、《脑与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斯坦尼斯拉斯·迪昂 著)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