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安镇

长安镇

长安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地处珠江口东南部,东与宝安区接壤,西与虎门镇相邻,南临珠江口,北倚莲花山。长安镇面积为81.5平方千米,下辖15个社区,截至2021年底,全镇常住人口为81.22万人。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德政中路218号。

长安镇靠山面海,地貌类型丰富,北部为山地、丘陵台地,中南部为冲积平原和滩涂、海域,地势北高南低,还拥有莲花湖、五点梅水库等大小8座天然或人工湖库水体。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温度变幅小,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长安镇于宋开宝五年(972年)立村,时称靖康清代隶属缺口司,清末又称莲溪,民国初归虎门行政公署,称下里,民国三十年(1941年)始称长安。1949年10月7日,东莞解放,县人民政府将长安、虎门镇合编为第六区。1950年,长安区从第六区划出,称第十区。1955年9月,改数字序称的区名为地名称呼,称长安区。1957年夏,撤区改联乡,称长安大乡。1958年10月,虎门、北栅、长安三个片区合并成立虎门人民公社。1959年,长安从虎门公社划出,成立长安公社。1983年4月,改社为区,成立长安区公所。1984年5月,大队改为乡,全区辖1镇(乡级镇)11乡,乡以下仍称生产队。1986年11月,长安区广东省正式批准为工业卫星镇。1987年正式改为镇,称长安镇人民政府。

长安镇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国机集团五金模具名镇、中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广东省智能手机特色小镇,也是“珠三角产业重镇”“东莞市第一强镇”“OPPOvivo手机故乡”。经济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机械五金模具、智能视觉、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子大健康等,拥有全球TOP5厂商OPPO、VIVO两大智能手机龙头企业。2022年,长安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5.18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733.3亿元,在2022年中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评选中,长安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十,多项经济指标稳居东莞市第一。2023年,长安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5.2亿元,增长4.5%,总量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六,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增长10.8%,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总量超15.3万户。长安镇交通便利,穗深城际铁路、G107国道、G228国道、S122省道、广州—深圳高速公路、虎岗高速、广深沿江高速贯通全镇,距深圳市市区55千米,广州市90千米,东莞市市区30千米,是广州、东莞与深圳交通往来的南大门。

长安镇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先代故乡,也是中国文明村镇、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国家园林城镇、国家生态镇。镇内拥有盆菜(长安大盆菜)、东莞龙舞、粤剧等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龙狮运动之乡”“全国幼儿基本体操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粤剧之乡”“中国摄影之乡”,不仅拥有长安书苑、图书馆、体育公园高尔夫球场、摄影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设施,还拥有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和茅洲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等文化场馆。长安镇主要旅游景点有莲花山浦江郊野公园、莲花半山公园、大岭山森林公园长安公园东莞长安中心广场、茅洲河带状公园等。2024年5月8日,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镇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中,长安镇位列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第4名。

名称由来

民国三十年(1941年),锦厦地区的乡绅李学斌等人在沙埔头筹建新圩,由于他们的祖先可追溯到唐朝宗室且发源于长安(现今的西安市),因此他们将新圩命名为“长安”,“长安”之名由此而来。

历史沿革

北宋以前

长安地域开拓较早,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片浅水湾,春秋时期还是一片沙洲,至三国后期形成一片陆地,从晋代开始才有人在这一带活动。据《靖康谱》记载,西晋惠帝(司马哀)元康元年(291年)已在此地建盐场,为东莞九都六图属地,赵匡胤开宝五年(972年)称靖康盐场。北宋末年,由于金兵南侵,大量人口从福建省江西省等地流落到此,逐渐形成村落。

清朝时期

雍正三年(1725年),据《都邑档栅》记载,当时的靖康之变仍为莞邑第九都第六图。乾隆三年(1738年),靖康盐场并入归德盐场,属东莞第七都第五图。乾隆十九年(1754年),隶属缺口司。清末,虎门镇长安一带的乡绅在此地设非官方武装组织“莲溪局”,故此地又有“莲溪”之称。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长安归虎门行政公署管辖,俗称“下里”。民国十四年(1925年),东莞县设置区级行政机构,长安与北栅、怀德等地属东莞县第一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锦厦地区的乡绅李学斌等人在沙埔头筹建新圩,因他们的祖先为唐朝宗室且发源于长安(现今的西安市)而将新圩命名为“长安”。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称东莞县第五区,设联乡办事处,办事处所在地是霄边甘素祖祠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东宝行政督导处,东莞全县分八个区,长安的沙头、厦岗、乌沙村,霄边等,与怀德、北栅同属新五区,区府设霄边。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度,全区编为45保,4506灶户,约16000人,全区分为北山、长边两大乡,沙头至北栅为北山乡,乌沙至霄边为长边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7日,东莞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将长安、虎门镇合编为第六区,区府设太平港。1950年,长安从第六区划出,称第十区,区府设霄边。1955年9月,改数字序称的区名为地名称呼,称长安区。1957年夏,撤区改为联乡,长安划分为沙岗、沙头、乌沙、锦厦、霄边五个联乡,合称为长安大乡,大乡府设长安圩。1958年10月,虎门、北栅、长安三个片区共16个联乡、8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虎门人民公社。1959年,长安从虎门公社划出,成立长安公社。1983年4月,改社为区,成立长安区公所。1984年5月,大队改为乡,全区辖1镇(乡级镇)11乡,乡以下仍称生产队。1986年11月,长安区经广东省正式批准为工业卫星镇。1987年正式改为镇,称长安镇人民政府。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长安镇位于东莞市最南端,坐标为北纬22°44′—22°50′之间,珠江口东南岸,东连宝安区,西接虎门古镇,地处广(州)深(圳)经济走廊中部,距深圳市区55公里,广州市90公里,东莞市区30公里,是广州、东莞与深圳交通往来的南大门。长安镇的面积为81.5平方千米。

气候

长安镇地处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全年日照时数1900小时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778.7毫米,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由于临海,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夏季偏凉,冬季偏暖。

地质

长安镇的山大部分都分布在北部,山体内部以花岗石为主,且有较多基岩露出,表面为砂页岩,经风化发育而成赤红壤,山体风化层较厚,一般都在4米以上。中部和南部的土质为红壤,底层(离地表0.5-2米)为白色的细砂,这种细砂颜色很白,似受海水冲刷而成,实际上是花岗岩风化物,距山地越远,白色的细砂埋藏越深。

地形地貌

长安镇地势北高南低,靠山面海,地貌类型丰富,北部为山地、丘陵台地,中南部为冲积平原和滩涂、海域。1991年,长安镇北部的山脉、丘陵20916亩,占全镇总面积的16.6%,南部的平原、滩涂面积105084万亩。

山脉以海拔519.8米的莲花山(曾称三角山)为主峰,起伏和缓,横亘在长安北部,全长约18公里。正南有油柑山和粪箕岗,东南为涌头大头山(海拔197米),西南有长莲山、大墩脚山、石角头山,其西北为打鼓岭等。丘陵分布在上角铜鼓山——沙头飞鹅山——锦厦古海蚀崖山——涌头白石山一线以北的地区。丘陵海拔多数为50—150米。侵蚀台地散布在冲积平原之中,常与侵蚀丘陵相邻,相对高度一般5—30米,平均海拔10—52米,丘陵、山地约占全镇总面积的16.6%。

南部平原分为两类,一类是冲积平原,由发源于莲花山和大岭山林场山地的众多河流挟带泥沙向南流动冲积而成。分布于上角村沙埔、厦边村沙边、上沙村、沙头村乌沙村江贝、街口村壕光山、石角头丘陵、沙埔头、锦厦村古海蚀崖丘陵、霄边村第三工业区(霄边村最南端)、涌头村南面工业区(涌头村最南端)等地以北。另一类是三角洲平原,位于冲积平原以南至海岸线,由海洋的波浪、潮汐、海流和河流动力所挟带的泥沙堆积而成。平原海拔一般在0.6—1米。在海堤以南分布着大片滩涂,海拔在0.1—0.6米之间。滩涂分为两片,近海岸片海拔0.4—0.6米,为种植区;远岸片海拔0.1—0.3米,为养殖区。

水文水利

水文

长安镇河道水流平缓,主要河流有东部边界的茅洲河,西部边界的东引河。东宝河,又称茅洲河,是长安与宝安区交界的界河,发源于深圳市羊台山,干流长30.7公里,流域面积232.8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5亿立方米,经长安镇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边界,由东北向西南流入伶仃洋交椅湾,长安镇内河段起源于涌头与塘下涌交界处,长约14公里,是流经长安镇最大的河流。东宝河的流量在500立方米/秒以上,历史最高洪水位2.83米,正常高潮水位1.8米,低潮水位1.0米,主要用于航运和农业灌溉。东引河,为引水工程,起自东莞市桥头镇建塘口,引东江水经桥头、企石镇厚街镇虎门镇、长安等镇,从长安镇的磨碟水闸入海,全长102公里。东引河引入长安镇内全长约12公里,河面宽20—25米,至磨碟水闸入海,另一支流从独墩水闸出茅洲河,初时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饮用水源的补充。

水利

长安镇的东引河引水工程始建于1970年,1975年开挖东莞运河与之相接,并进行了扩建,设计引流量33立方米/秒,枯水季节11—1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8.3立方米/秒。长安镇共有8座水库,其中小Ⅰ型水库4座,小Ⅱ型水库4座,均位于镇的北部,总库容3048.11万立方米,集雨面积25.38平方公里。

土壤

长安镇主体位于冲积平原,因此土质较为松软、土壤较为肥沃,土壤颗粒较细。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91年,长安镇的稻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有咸田3万亩,淡田1.7万多亩。此后,长安镇大力开展围海造田工程,增加了不少土地面积,据199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本镇土地总面积132943.7亩,至2002年又增加到146807.7亩,比1991年增加了20807.7亩。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由于工业和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建设用地显著增加,农业用地大量减少,2002年,农业用地55243亩,比1989年的116893.1亩减少了61650.1亩,建设用地68692.8亩,与1989年的14837.9亩相比,共增加了53854.9亩,未利用土地22871.9亩。

矿产资源

长安镇内已知矿产只有斑状花岗岩,曾开采过的矿床点3处,分别位于厦岗村的马山、锦厦村的长连山和涌头村的大头山。

水资源

长安镇的淡水资源总体不太丰富,主要由河流及水库组成,总量共计0.83亿立方米(未包括地下水)。

生物资源

长安镇境内生长着可食用植物:籼稻、粳米、糯稻等粮油类,黄豆、绿豆、红豆等豆类,葫芦、冬瓜、南瓜等瓜类,荔枝、龙眼、香蕉等果类;生长着可药用植物:泽泻、三七、党参地黄根生果、薏仁等;生长着工业用植物:莞草、浙江络麻白麻红麻剑麻木棉等;生长着建材用植物:柏、马尾松水松、杉、榆等;还生长着观赏用植物:罗汉松文竹佛肚竹海棠花、玉兰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长安镇境内有家禽、家畜、野兽、野鸟纲动物;有130多种鱼类,分属2纲15目38科;有甲壳亚门、贝类、两栖动物爬行纲昆虫纲等种类繁多的动物;此外,还有蛛形类、多足亚门、毛足类、环节类等动物,其中毛足类的疣吻沙蚕(疣吻沙蚕)为长安镇的特产。

自然保护区

长安镇北部有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东莞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莞市长安镇北部和大岭山镇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6'26.68"-113°49'10.62",北纬22°50'9.95"-22°51'52.37",总面积757.90公顷。据调查和文献资料参考,在保护区范围内共记录到野生维管植物138科405属604种;据野外调查、访问调查和资料搜查统计,在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陆生野生动物137种,隶属于18目54科。

自然灾害

长安镇地处岭南,冬季气温较高,但冬春交际时节,常有寒潮南下,对当地喜温作物造成破坏,同时寒潮导致的快速降温与降水会影响其他农作物的播种,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破坏。长安镇地处珠江口,宏观上,该镇地处太平洋西海岸台风登陆要冲,微观上,珠三角整体地势呈现“口袋状”进一步增加了,长安镇受台风及海啸等灾害破坏的风险。除气象灾害外,长安镇也面临着过度使用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引发的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同时,由于当地滩涂面积广阔,海水较易上岸,残留海水蒸发后留下盐分,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对沿海植被造成破坏,加剧了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行政区划

截止2024年4月2日,长安镇下辖15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德政中路21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15年12月,长安镇常住人口66.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超过4.8万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安镇常住人口为807391人。截至2021年底,全镇常住人口为81.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12万人。

民族

2000年11月1日,在长安镇普查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74673人,占96.62%,少数民族人口为20075人,占3.38%。主要少数民族有壮族苗族土家族等。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长安镇的少数民族人口为8.2万人。

语言

截至2022年,长安镇纯使用粤语

经济

综述

长安镇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国机集团五金模具名镇、中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广东省智能手机特色小镇,也是“珠三角产业重镇”“东莞市第一强镇”“OPPOvivo手机故乡”。经济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机械五金模具、智能视觉、新能源配套、电子大健康等,拥有全球TOP5厂商OPPO、vivo两大智能手机龙头企业。

2021年,长安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工业总产值2806.2亿元,增长19.1%;总售电量85.2亿度,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7亿元,增长26.4%;进出口总额3835.6亿元,增长34.1%;各项税收总额163.2亿元,增长10.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3亿元,增长3.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991.4亿元,增长6.4%。全镇社区(不含长盛、长乐、长怡)集体总资产180.4亿元,增长5.7%;集体经营纯收入23.9亿元,增长13.8%。

2022年,长安镇实现生产总值895.18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733.3亿元,在2022年中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评选中,长安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十,多项经济指标稳居东莞市第一。2023年,长安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65.2亿元、增长4.5%,总量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六,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增长10.8%,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总量超15.3万户,全市第一。2024年5月8日,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镇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中,长安镇位列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第4名。

2025年1月15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东莞长安成为全省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镇。这意味着长安镇正式跨入了GDP“千亿镇”的行列。

第一产业

长安镇的北部为山地、丘陵土层较厚,适宜种果树;中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适宜种水稻。由于具有优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长安镇的农作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浙江络麻、水草、甘蔗、花生、薯类和蔬菜等,水果有香蕉、盐水凤梨、橙、柑、桔、荔枝、龙眼等。长安镇的海岸线绵延十余公里,滩涂宽阔,富含微生物,内河带来的丰富饵料与海水咸淡交混,为各种鱼虾和贝类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水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鱼类有:草鱼、鲮鱼、鳙鱼、鲢鱼、乌头鱼、弹骝鱼等。同时,这里也是养殖蚝等海产品的理想地方,早有“产蚝之瑞”之称,每年都有大量的鱼虾等水产品出口,根据东莞市海洋功能区划,长安镇共有海水养殖区6个,共计22848亩。

改革开放以前,长安镇的农业生产比较单一,以种植水稻为主。改革开放以后,长安镇逐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扶持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三高”农业,建立“三高”农业基地,使农、林、果、畜、渔、副业得到全面发展,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重发生变化,形成了以渔、畜、果业为重点的生产格局。粮食生产收入的比重从20世纪60年代占农业总收入的61%下降到80年代的33.6%。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2亿元。水果总产930吨,水产品6698吨,生猪上市9.5万头,“三鸟”(鸡、鸭、鹅)上市17万只,蔬菜产量1.49万吨。

长安镇在马尾水库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并在涌头社区建立都市1300亩都市农业生态公园,于2016年建成。

第二产业

2017年,长安镇工业总产值1949.3亿元,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466.5亿元,规模以上机械五金模具产业产值234.5亿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50家,高技术制造业产值1345.8亿元;专利申请量1.51万件、授权量614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475件、授权量1606件。长安镇建成国家模具质检中心,成为全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广东省首批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截至2017年,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18个,市级工程中心5个。全镇2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除步步高企业外,还拥有金宝电子光宝集团电子、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劲胜模具、捷荣模具、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2022年,长安镇规上工业总产值2733.3亿元,而电子信息和五金模具这两大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占比超全镇规上工业产值比例达91%。2022年,长安镇规上电子信息产值2100.8亿元,同比增长0.8%。拥有全球TOP5厂商OPPOvivo两大智能手机龙头企业,共有智能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50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0家。长安镇现有经营主体14.1万家,工业企业37718家,规上工业企业971家,上市企业7家,以OPPO、vivo和小天才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2023年长安镇规上电子信息产值2166亿元,增长3.1%;规上机械五金模具产值423亿元,增长9.3%;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86%、71%。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共85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33家,A股上市企业7家。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增长10.8%,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总量超15.3万户,全市第一。

第三产业

2021年,长安镇第三产业产值317.07亿元,总售电量85.2亿度,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7亿元,增长26.4%;进出口总额3835.6亿元,增长34.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991.4亿元,增长6.4%。长安镇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3.4万户,增加1.2万户。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694.4亿元,增长15.4%;限上批发和贸易业销售额731.4亿元,增长27.5%。全镇电子商务企业(含个体户)达9300家,网上交易额达614.8亿元;阿里巴巴集团1688“长安产业带”线上交易平台入驻商家达2172家,上架商家产品超过27万款,产业带专区企业线上销售总额达24.1亿元。

2023年,长安镇实现银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超6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2亿元。

社会

教育

截至2024年4月2日,长安镇拥有公民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107所,是第六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广东省首批教育强镇。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高起点办学,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筹办“华附东莞长安学校”。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4月2日,长安镇拥有图书馆、体育馆、展览馆等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其中,长安镇图书馆被列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先后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3+200”站点网络、饶宗颐美术馆(展览厅)、茅洲河工业文明展示馆、长安书苑、莲花山风景区水上活动中心以及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展等文化阵地。长安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东莞市首批书香镇街,荣获“全国龙狮运动之乡”“全国幼儿基本体操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粤剧之乡”“中国摄影之乡”等称号。

卫生健康

2011年末,长安镇有6家医院,其中公立医院(含分院)2家,民营医院4家,社会办门诊部17家,卫生站4家,诊所、医务室13家,病床数1081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2177人,其中执业医师833人,注册护士940人。截至2024年4月2日,长安镇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94家,累计建成医联体51个,顺利通过广东省健康县(区)评审,加快建设滨海湾中心医院长安院区项目。

科技

2023年,长安镇高新技术企业852家,新增“小升规”企业15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5家,高价值发明专利累计超1.9万件,占全市58.3%。

体育

长安镇拥有27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长安广场、长安公园体育公园、体育馆等休闲运动场所,还被称为“全国幼儿基本体操之乡”。

社会保障

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长安镇发放社会救助资金656万元、抚恤津贴及慰问金3264万元;社保体系支撑有力,全镇参保单位达到3.9万家,参保总人次达194万人。2020年,长安镇为保障贫困劳动力、失业群体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发布就业岗位5.5万多个,发放稳就业政策补贴543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035万元。长安镇设有敬老院,有52个床位(2017年4月7日统计),以供养五保对象为主,兼顾自理、半自理、完生不能自理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为入住老人提供五保供养、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

人居环境

长安镇的生态环境良好,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九条一级支涌达到Ⅴ类水,空气优良率达95.6%。绿美长安镇建设成效显著,建成绿道碧道超80公里,串联起莲花山东麓滨湖景观、茅洲河九大主题公园、广州—深圳高速公路门户节点等景观,碧荷园入选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镇、市级创先典型镇工作以来,人居环境品质持续优化,13个社区通过美丽圩镇验收,12个社区达到“绿色社区”标准,被评选为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是“国家园林城镇”“国家生态镇”,曾获国际宜居城市竞赛金奖。

1997年11月以后,长安镇工业和生活用水大部分依靠东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自供水量22万吨/天,其他都是依靠市统筹供水。2022年9月后,长安镇的居民供水由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长安分公司承担,供水管网覆盖全长安镇,最大供水管直径1.6米,直接管辖的DN75以上供水管网总长达到720.9公里。镇内的五条供水主干线包括:莲湖路DN1600、德政路DN1200、358省道DN800、振安一路DN1600、振安二路DN1000供水管,由东往西向各社区延伸,保障全镇各社区经济发展用水需要。在排水方面,长安镇通过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整治易涝点、优化排水设施、整治六类重点行业排水等措施,来确保镇内排水的顺畅与安全。

长安镇的天然气气源目前主要来自长安高中压调压站及长安LNG储配站,并通过中压管网与周边镇街的互联互通,远期规划(2026年-2035年)在滨海湾新区建设高中压调压站,将用来作为规划区的补充气源,未来还计划优化管网布局以满足规划区及周边镇街的用气要求。近年来,随着长安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供电量和供电负荷持续攀升,2022年1至12月,长安镇完成供电量81.35亿千瓦时,最高供电负荷出现在7月,达161.96万千瓦,同比增长2.16%。2023年5月,长安供电局计划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科技进步来完成一流电网千日攻坚任务,推动110千伏三洲、人文等变电站建设;此外,还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长安镇26个重大省市项目落实落地,为长安的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交通

长安镇境内道路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穗深城际铁路、G107国道、G228国道、S122省道、广州—深圳高速公路、虎岗高速、广深沿江高速贯通全镇,距深圳市市区55公里,广州市90公里,东莞市市区30公里,是广州、东莞与深圳交通往来的南大门。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线起于广州,经东莞至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长安镇内设有长安西站(厦边)、长安站(金沙)2个站点。

人文

综述

长安镇起源于东晋,始建于北宋,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曾涌现出南宋理学大师李用、现代革命志士蔡日新、蔡如平等历史名人,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先代故乡,还有霄边农会旧址,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等红色革命老区。

文物古迹

长安镇的文物古迹有: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先代旧址、莲花古寺、霄边农会旧址,叶挺、李秀文革命事迹陈列馆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2018年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长安镇的盆菜(长安大盆菜)、东莞龙舞、粤剧被列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

长安镇的饮食主要是以粤菜为代表,样式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是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长安镇的特色美食有盆菜、腊肠、薯生、割刀(谐音)、咸挞、油糍、茶果、碌鹅、鹅肠粉片、烤猪大肠等。

风景名胜

长安镇体育公园

长安镇体育公园坐落于长安镇锦绣路160号,总规划面积约18.8万平方米,是集文体竞赛、训练、演出、展览、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大型活动场所。整个园区以“一馆多场”的分区布局,集健身、休闲、娱乐、丛林氧吧、培训、体育竞技和文艺展演于一体,康娱并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全省镇级少有综合性体育场所。

长安公园

长安公园位于长安镇中心区,占地面积220亩,于2001年春节正式投入使用,是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公园。2016年,长安公园打造为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创新建设了户外经典文化广场——风雅颂广场,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展演等活动。

莲花山郊野公园

长安镇的莲花山郊野公园坐拥莲花山美景,筹建于2001年,公园内建有莲花古寺、三条登山径、一段保健径、13个休息观光亭、两个广场和两个山顶观景平台、半月型公益活动场地等景点,同时景区内还配套了大型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开园至今,平均每年接待的游客达到100万人次,是游客度假休闲、健身游玩和观光赏景的好去处。

长安广场

东莞长安中心广场位于长安镇德政中路与体育路、长青路的交汇处,占地8万平方米,1999年春节投入使用,是一座集西方建筑风格和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具有集会、演出、休闲等功能的大型广场建筑。长安广场投入使用以来,汇聚着广场舞、文化沙龙、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是市民文化、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长安的城市地标和著名人文景观,2003年长安文化广场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文化广场”。

莲花山风景区

莲花山风景区位于长安镇北部莲花山,连绵十余里,其主峰海拔513米,四峰列峙,如莲花半开,景区有郊野公园、莲花古寺、莲花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莲花湖绿道、碧荷园五大景区,山区主体植被覆盖率达90%。整个景区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曾入围“东莞八景”。

莲花山半山公园

莲花山半山公园位于长安镇莲花山东面,占地面积518亩,建有悦山台、听风廊、飞鹭台、莲珠桥等景点,登高可一览长安镇中心区美景;并设有六个主题植物景观区,游览的观感及体验感倍增。

莲花湖绿道

莲花湖绿道位于长安镇北部莲花山脚,全长12公里,是一条融山水、休闲、生态于一体的精品绿道,该绿道于2019年11月完工。莲花湖绿道作为莲花山生态旅游区一部分,有莲珠桥、揽月桥、桃花亭、莲湖阁、莲韵轩、莲华轩、碧桃山径等景观设施,湖光山色融为一体,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茅洲河生态长廊

茅洲河生态长廊总长度11.88公里,串联“缤纷演艺”“星光活力”“七彩运动”“翠足童趣园”“密林入口花园”“GOGO创意园”“锦隆路入口”“金粉花语公园”“翠竹园”等9个主题园区。茅洲河生态长廊建设内容包括园林景观、绿化、艺术雕塑,茅洲河生态长廊重新焕发活力,成为沿线社区群众休闲和锻炼的场所,是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铜古山蛇山绿道

铜古山蛇山绿道登山径横跨厦边、上角两社区,全长约4.38公里,依山势建设宽2米的登山绿道,局部架设栈桥。设有蛇山入口广场和铜古山入口广场,山上局部设观景台,公园入口还增加了园林绿道、健身运动器材等配套设施,周边环境优美、空气怡人,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运动场所。

重要人物

参考资料

重要荣誉

2014年,长安镇创建成为“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是全市第一个“广东省教育强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龙狮运动之乡”、“全国幼儿基本体操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粤剧之乡”、“中国摄影之乡”。

2018年,长安镇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2019年9月11日,长安镇入选了“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1年9月,长安镇入选了“2020中国百强镇”,在排名榜单上位列第4,在东莞市的上榜镇中排名第1名,在全国的排名比2019年第6名上升了2位。

2022年8月,长安镇(创建法治宣传示范项目)入选了“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2023年8月22日,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赛迪顾问发布“2023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榜单,长安镇位列2023镇域经济500强镇第7名。

2023年9月24日,长安镇入选了“2023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在榜单中排名第4。

2023年10月20日,长安镇入选了“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在榜单中排名第14。 

2024年5月8日,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镇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中,长安镇位列2024镇域经济全国100强第4名。

2024年7月27日,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镇名单发布,长安镇榜位列第4名。

2024年9月20日,长安镇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9位。

参考资料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机械五金模具名镇 ——东莞市长安镇.广东省情网.2024-07-26

【长安印象】喜欢长安的理由(三).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6

想出去走走?不如来长安这些文旅点“打卡”吧.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9

自然地理.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6

长安镇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6

东莞年鉴2022年卷---长安镇.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6

人口·民族·语言.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全力冲刺千亿镇!长安今年这样干…….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8

中国东莞长安镇栏目.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粤S注意!最严交通整治来了!.澎湃.2024-07-29

穗莞深城轨长安站、长安西站挂牌啦!通车进入倒计时!.微信公众平台.2024-08-02

长安镇高起点规划建设“绿道之城”.东莞市自然资源局.2024-07-26

【乡村“镇”兴】第99期:产业转型模范小镇——广东省长安镇.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7

透视东莞镇域经济|长安:“东莞第一镇”千亿进阶之路.腾讯网.2024-07-26

透视东莞镇域经济|长安:“东莞第一镇”千亿进阶之路.百家号.2024-07-26

东莞市长安镇燃气专项规划修编(2020-2035 年)现状调查报告 .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7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先代故乡长安成魅力新城.新浪广东.2024-07-2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7

镇街文化巡礼⑥|长安:打造品质文化名片.东莞阳光网.2024-07-27

非凡十年丨白鹭翩跹、碧水环绕..快来东莞这个河畔打卡!.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7

即日起开放!东莞新添一个超美公园.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7

赛迪发布2024镇域经济百强榜单,浙江多地上榜.百家号.2024-07-26

【长安印象】喜欢长安的理由(四).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7

东莞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矢量化成果报告.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长安镇简介.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叶孔新.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李福全.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莫伟全票当选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镇长.羊城晚报•羊城派-今日头条.2025-04-16

东莞市政协委员工作室(长安镇)揭牌成立.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市政协调研组到长安开展“莞港对接与合作”专题调研.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李燕琴.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7-28

东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_市工作动态.东莞市统计局.2021-05-22

广东第三个“千亿镇”诞生!东莞长安:生产全球1/8智能手机丨2025广东两会.21世纪经济报道-今日头条.2025-01-16

长安旅游首选!将新建2000多亩生态园任你玩!.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8

全国诞生5个“GDP千亿镇”,都有谁?.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8

长安镇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25日在长安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2024-07-28

2020年长安镇政府工作报告.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8-02

东莞市养老机构基本信息.东莞市民政局.2024-08-02

2023年东莞市长安镇敬老院部门预算.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8-02

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长安分公司简介.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8-02

长安镇磨碟河流域雨污分流整治工作完成率100%.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8-02

长安召开五条河涌雨污分流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澎湃.2024-08-02

增强排涝能力!长安5个易涝点整治工程完工.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8-02

治水攻坚战|长安镇:河长制推动河涌整治 茅洲河畔旧貌换新颜.东莞时间网.2024-08-02

成效初显!长安六类重点行业排水整治完成率约94%.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8-02

关于《东莞市长安镇燃气专项规划修编(2020-2035年)》的公示.东莞市人民政府.2024-08-02

高质量发展丨电力赋能!长安供电局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微信公众平台.2024-08-02

莲花古寺.东莞市佛教协会.2024-07-29

【投票】选出你认为最有长安特色的美食.微信公众平台.2024-07-29

全国爱卫会关于2018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县城(乡镇)复审结果的通报.卫健委网站.2024-07-29

中国百强乡镇揭晓 前十强苏州独揽七席.新浪财经.2024-07-29

全国百强镇排名榜出炉!东莞20个镇入围,长安镇排名第4.新浪看点.2024-07-29

全省示范!佛山4个项目(地区)上榜!.澎湃.2024-07-29

天下事 | 最新中国镇域经济500强出炉!.澎湃新闻.2025-03-27

《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3》在湖北宜昌枝江市发布.光明经济.2024-07-29

一、我国建制镇的发展沿革.中国中小城市指数网.2024-07-29

2024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全国百强镇名单揭晓.中国网.2025-04-04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出炉!昆山市玉山镇持续领跑全国.凤凰财经.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