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万方浩

万方浩

万方浩,博士,男,1956年出生于湖南临澧县,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二级研究员。1981年、1984年和1989年分别在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获得昆虫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起在中国农科院生防所从事外来入侵生物的风险评价及生物生态治理、转基因作物的环境生态效应、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生态农业技术、有益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等方面的工作。1993年-1995年获加拿大国家自然及工程科学(NSERC)博士后奖学金,赴加工作。现任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生物入侵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生物入侵、生物防治及昆虫生态等方向研究。

人物经历

万方浩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1997年被授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国农科院21世纪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聘为国际生物防治组织(IOBC)所属“转基因生物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及生物防治系统中的作用与评价”全球工作组的执行委员会成员及“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国际指南”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瑞士)。1999年被聘为科技部高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科技经济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2000年起被聘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1年被聘为联合国环境发展署GEF项目专家组专家,国际生物防治组织(IOBC)亚太区副主席。现任中国昆虫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北京市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会员,出任《中国生物防治》《昆虫学报》《昆虫知识》《植物保护》《Entomologica Sinica》《中国农业科学》编委。万方浩博士还同时兼任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的导师,湖南农业大学的兼职教授及硕士/博士生兼职导师。

科研相关

研究方向

从事昆虫生态学、外来生物入侵生物学、综合治理以及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际国内重大科研项目有:国家973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五攻关重大专项“农药污染控制技术”(项目主持人),国家环保总局专项“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估、生物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欧盟项目“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agronomic appropriateness of Bt transgenic cotton in small-producer IPM systems in China”等。

研究课题

2015.09-2019.09 中欧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EU-CHINA LEVER FOR IPM DEMONSTRATION(地平线 2020 项目,参加人) [2]

2016.01-2017.12 天敌昆虫薇甘菊颈盲规模化饲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深圳市大鹏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510223003010 主持人,50万)

2015.06-2016.05 利用寄生蜂持续防控蔬菜害虫棉粉虱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主持人,30万)

2015.04-2017.12中以利用寄生蜂持续防控温室蔬菜烟粉虱的关键技术研发(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5DFG32300 主持人,90万)

2014.01-2016.12 外来入侵动植物监测网络体系研究(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061 课题负责人,120万)

2010.01-2014.12 Q型烟粉虱优势寄生蜂的竞争性互作及稳定性控制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930062主持人,168万)

2009.01-2013.12 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机制与监控基础,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300万)

2006.12-2009.12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主持人(1240万)

2006.01-2007.12 重要农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及其持续治理技术,支撑计划,主持人(590万)

2002.12-2008.08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 国家973项目, 首席科学家(2000万)

2007.01-2009.12Tackling Biosecurity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Innovative Detection, Containment and Control Tools of Invasive Alien 物种 Potentially Affecting Food Production and Trade (BIOSEC) 欧盟合作项目-欧亚外来入侵生物检测、监测、紧急处理和防治技术交流(CN/ASIA-LINK/035(129-036)),中方协调人(90万)

研究内容

围绕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控制与管理三大核心任务展开工作,重点开展研究内容如下:

1、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生物入侵早期预警与风险预测体系;

2、发展快速分子生物检测、侦测与监测技术,建立入侵生物灾害应急控制与公共危机处理技术及程序;

3、研究潜在入侵物种传播扩散途径与机制,建立阻断与扑灭技术体系;

4、构建生物入侵的生态与经济影响评估模式与方法;

5、拓宽与创新外来入侵物种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与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建立入侵生物可持续治理的综合防御与控制体系。

生物入侵及生物防治

2010.01-2014.12 Q型棉粉虱优势寄生蜂的竞争性互作及稳定性控制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

2009.01-2013.12 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机制与监控基础,国家973项目, 首席科学家

2006.12-2009.12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及其安全性考察,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 主持人

2006.01-2007.12 重要农业入侵物种区域减灾及其持续治理技术,支撑计划,主持人

2002.12-2008.08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 国家973项目, 首席科学家

2006.01-2008.12 紫茎泽兰的控制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主持人

2003.01-2007.12 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早期预警与综合治理,农业部专项,主持人

2004.01-2006.12 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与经济影响评估技术, 科技部公益平台项目,主持人

2005.01-2007.12 蔬菜-害虫-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经历,科技部973前期,主持人

2001.01-2003.12 外来入侵生物的生物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 国家环保局,主持人

1991.01-1995.12 中加外来杂草生物防治研究: 乳浆大戟及的生物防治,中方协 调及主持人,中、加农业部签署的合作项目,加拿大农部农业局研究项目

1991.01-1992.03 外来生物三裂叶豚草的生物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1989.10-1992.03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外来杂草豚草综合防治,国家科委重点科技项目(K-89-01-24),主持人

1988.01-1990.12 外来恶性杂草豚草的生物防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执行人

害虫综合治理

2000.05-2005.05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调控基础的研究,国家973项目(G2000162209)

1997.01-2001.12

棕黄蓟马的生物防治,中国外经贸部援古巴国际项目,主持人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烟草病虫害IPM技术,国家烟草局重点项目,主持人

1996.01-2000.12 草原鼠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九五攻关,专题第二主持人

人造卵赤眼蜂生产新技术研究,九五攻关,子题负责人

云南省烟草害虫的生物防治,云南科委项目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与生态农业

2001.01-2005.12 农药污染控制技术,十五攻关重大专项,主持人

2001.07-2004.12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Biosafety Testing Guidelines for Transgenic 植物界s, Swiss Agency for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瑞士发展与合作局)

2001.11-2004.11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agronomic

appropriateness of Bt transgenic cotton in small-producer IPM systems

in China,欧盟项目,项目负责人

1998.1-2000.12 外来生防作用物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

群落生态学

1984.01-1986.12 昆虫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执行人

1982.01-1984.12 稻田昆虫群落特性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执行人

1980.05-1981.12 稻纵卷叶螟茧蜂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执行人

学术成果

代表专著

万方浩,侯有明, 蒋明星. 入侵生物学(教材).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260pp

万方浩, 刘全儒, 谢明. 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303pp

万方浩, 谢丙炎, 杨国庆. 入侵生物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515pp

万方浩, 彭德良, 王 瑞. 生物入侵: 预警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757pp

万方浩, 冯 洁, 徐 进. 生物入侵: 检测监测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589pp

Wan F H, Guo J Y, Zhang F. Research on Biological Invasions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312pp

万方浩, 郭建英, 张 峰. 中国生物入侵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302pp

万方浩, 李保平, 郭建英 生物入侵: 生物防治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596pp

万方浩, 谢丙炎, 禇 栋. 生物入侵: 管理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316pp.

万方浩, 郑小波, 郭建英. 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820pp.

郭建英, 万方浩. 中国主要农林入侵物种与控制.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130pp.

代表论文

1. Wan FH*, Yang NW. 2016. Invas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alien insects in China.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61: 77-98.

2. Zhou ZS, Rasmann S, Zheng HY, Watson A, Guo JY, Wang JG, Wan FH*. 2015. Mating 频率 positively associates with fitness in Ophraella communa. Ecological Entomology, 40: 292-298.

3. Liu WX, Wang WX, Zhang YB, Wang W, Lu SL, Wan FH*. 2015. Adult diet affects the life history and host-killing behavior of a host-feeding parasitoid. Biological Control, 81: 58-64.

4. Liu GQ, Wu Q Li JW, Zhang GF, Wan FH*. 2015. 核糖核酸i-mediated knock-down of transformer and transformer 2 to generate male-only progeny in the Oriental fruit fly,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PLoS ONE, 10(6):e0128892.

5. Zhang YB, Yang NW, Sun LiY, Wan FH*.2015. Host instar suitability in two invasive whiteflies for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parasitoid Eretmocerus hayati in China. Journal of Pest Science, 88:225-234.

6. Zhang YB, Zhang HL, Yang NW, Wang JJ, Wan FH*.2014. Income resources and reproductive opportunity change life history traits and the risks of egg/time limitation in a synovigenic parasitoid. Ecological Entomology, 39, 723-731.

7. Zhang GF, Gabor L, Hu M, Wan FH*. 2014. Asymmetric consequences of host 植物界 occupation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whiteflies Bemisia tabaci cryptic 物种 MEAM1 and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Hemiptera: Aleyrodidae).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70(12): 1797-1807.

8. Ma FZ, Lv ZC, Wang R, Wan FH*. 2014. Heritability an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in thermal tolerance traits in the invasive mediterranean cryptic 物种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PLoS ONE, 9(7): e103279

9. Zhang GF, Wu X, Zhou ZX, Meng XQ, Wan FH*. 2014. A one-step, single tube, duplex PCR to detect predation by native predators on the invasiveBemisia tabaci MEAM1 and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150: 66-73.

10. Yang NW, Zang LS, Wang S, Guo JY, Xu HX, Zhang F, Wan FH*. 2014. Biological pest management by predators and parasitoids in the greenhouse vegetables in China.Biological Control, 68: 92-102.

11. Zhou ZS, Rasmann S, Li M, Guo JY, Chen HS, Wan FH*. 2013. Cold temperatures increase cold hardiness in the next generation Ophraella communa beetles. PLoS ONE, 8(9):e74760.

12. Guo JY, Fu JW, Xian XQ, Ma MY, Wan FH*. 2012. 表演 of Agasicles hygrophila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a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of invasive alligator weed, at low non-freezing temperatures. Biological Invasions, 14: 1597-1608.

13. Yu H, Wan FH*, Guo JY. 2012. Different thermal tolerance and hsp gene expression in invasive and indigenous sibling 物种 of Bemisia tabaci, Biological Invasions, 14: 1587-1595.

14. Zhang GF, Meng XQ, Min L, Qiao WN, Wan FH*. 2012. Rapid diagnosis of the invasive species,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 a 物种specific COI marker.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136: 410-420.

15. Lv ZC,Wan FH*. 2011. Using double-stranded RNA to explore the role of heat shock protein genes in heat tolerance in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4: 764-769.

16. Wang R, Wang JF, Qiu ZJ, Meng B, Wan FH*, Wang YZ. 2011. Multiple factors mechanisms underlie rapid expansion of an invasive alien 植物界New Phytologist, 191: 828-839.

17. Zhang GF, Li DC, Liu TX, Wan FH*, Wang JJ. 2011.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between Bemisia tabaci Biotype B and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Hemiptera: Aleyrodidae).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40(1):140-150

18. Zhou ZS, Guo JY, Michaud JP, Li M, Wan FH*. 2011. Variation in cold hardiness among geographic populations of the ragweed beetle, Ophraella communa LeSage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a biological agent against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Asterales: 菊科), in China. Biological Invasions, 13: 659-667.

19. Liu SS, De Barro P J, Xu J, Luan JB, Zang LS, Ruan YM, Wan FH. 2007. Asymmetric mating interactions drive widespread invasion and displacement in a whitefly.Science, 318: 1769-1772.

20. Niu HB, Liu WX, Wan FH*, Liu B. 2007. An invasive 紫菀属 (Ageratina adenophora) invades and dominates forest understories in China: altere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facilitate the invader and inhibit natives. Plant and Soil, 294: 73-85.

社会兼职

参加的学术团体及任职

- 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生物入侵与检疫委员会主任

- 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农学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理事

学术期刊编委

- 《生物多样性》

- 《生态学报

- 《Agriculture Sciences》

- 《生物安全学报

- 《植物保护学报

- 《中国农业生态学报》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生态学杂志

- 《环境昆虫学报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多学科专家委员会专家(2014-)

-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专家委员会委员(2011-)

- Member of Invasive 物种 Specialist Group (ISSG), IUCN 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2009-)

- Expert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iological Invasions (ICBI) (2009-)

- Global Invasive Species Information Network (GISIN) 执行委员会委员(2005-)

- 973计划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

-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青岛农业大学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 国家质检总局 第三届中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风险分析委员会委员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 农业部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预警与风险评估咨询委员会委员

- 海南省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

- 华南农业大学丁颖讲座教授

-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科技学院兼职教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