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聃
祝聃,春秋时期郑国大将。
姬林十三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前707年),周桓王率周室六军与陈、蔡、卫等联军征讨郑国。郑国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先打败国君刚立、人心不稳的陈军,蔡军听说陈军败了,也无心抵抗。最后郑庄公集中优势兵力在繻葛与周天子的军队激战。交战中,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导致周军大败。祝聃请求进一步追击,但被郑庄公阻止,由此收兵结束了战斗。
主要功绩
繻葛之战
春秋时的诸国争霸是由郑国先开始的,东周时周天子势弱,诸侯郑庄公几乎把持朝政,姬宜臼遂启用公与郑庄公一起执政,周郑之间自此紧张起来。周平王死后,姬林即位,更彻底打压郑庄公。首先提升虢公为右卿士,降郑庄公为左卿士。
郑庄公一连五年不去朝贡周桓王,而且还派人将王室的庄稼给收割了。诸侯敢收割天子的庄稼,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在宗法制度下,这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举动。公元前707年,年少气盛的周桓王彻底罢免了郑庄公左卿士的职位,(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且不听虢公的劝阻,率周室六军与陈、蔡、卫等联军征讨郑国,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战,竟决定了日后周代的命运。
郑国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先打败国君刚立、人心不稳的陈军。蔡军听说陈军败了,也无心抵抗。最后郑庄公集中优势兵力在繻葛与周天子的军队激战。交战中,郑国的祝聃一箭射中姬林的肩膀,周桓王只好率军撤退。祝聃本想进一步追击,被郑庄公阻止,由此收兵结束了战斗。
繻葛一战,以周天子的失败而告终,天子讨伐诸侯,反被诸侯射伤,虽然伤的不重,可终归还是忍气吞声地撤兵了,这使周天子的威风一落千丈,且从此周王室也再也没有能力对诸侯进行征讨了。繻葛之战的一箭,不仅射伤了周天子,更射散了威严,射散了人心,同时拉开了春秋诸侯争霸的历史序幕。
败退戎兵
北戎侵袭郑国,郑伯准备应对,面对戎师的侵扰,他说:“他们只是步兵,或许会突袭我们的车队。”
郑厉公建议可以三次设置伏兵来应对敌人。公子突认为戎兵贪婪无情,胜利时不相让,失败时不救援。如果他们遇到伏兵,就会迅速退却。于是郑国设置了三处伏兵,祝聃率领军队前后夹击,致使戎兵全军覆没。
祝聃之死
郑庄公打败了周王师后,非常赞赏公子元的功劳,于是大力建设了栎邑城,让公子元驻守在那里。其他的大夫都得到了赏封,唯独祝聃的功劳没有得到承认。祝聃自己向庄公提出此事,庄公回答说:“如果我嘉赏你的功劳,会有人议论我。”祝聃因此感到愤怒,背上的疮恶化而去世。庄公后来私下给予了祝聃的家人一些资助,并为祝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小说《东周列国志》(明 冯梦龙)详细刻画了周郑交质和祝聃射姬林肩这件事情,通俗易懂。
参考现代《狼烟烽火-周朝那些人事儿》,姜若木编著。
参考资料
解隐公第一.识典古籍.2024-09-10
诚信大家谈·典故-不过是,发自内心,自内心,com,ourpoints-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4-01-08
周桓王战败_京报专栏_新京报电子报.新京报电子报.2024-01-08
郑伯的霸气.今日头条.2024-01-08
春秋经传集解桓公第二.识典古籍.2024-09-10
春秋左传属事.识典古籍.2024-09-10
《第10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ChineseTextProject.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