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虎门之战

虎门之战

鸦片战争中的战斗之一。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2月英国舰队向广东省虎门进逼。清军提督关天培向总督琦善请求增兵,博尔济吉特·琦善不允。23日英舰向虎门一带进攻。关天培率领所属部队固守横挡、永安、靖远、镇远各炮台。25日英军从横挡登陆,次日攻破各炮台,关天培靖远县炮台率兵抵抗,负伤数十处,仍与英军搏斗,英勇战死。虎门陷落后,英军侵入珠江。

介绍

清道光二十一年二月(1841年2月)鸦片战争中虎门抗英战役。

是年破五节(1月27日),清廷接获虎门要塞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被占奏报,爱新觉罗·旻宁帝下诏对英宣战,派御前大臣、皇侄爱新觉罗·奕山(1790―1878)为靖逆将军,赴广东主持战事。英军全权代表查理·义律博尔济吉特·琦善未在单方面公布的《穿鼻草约》上签字,又获悉清廷调兵遣将,乃先发制人,乘奕山未抵广州市之机,于一月下旬向虎门要塞第二重门户进逼。虎门防御以沙角、大角为第一重门户,以横档一线为第二重门户,以大虎山岛为第三重门户。第二重门户是虎门要塞最险恶的中心门户,由沙角、大角向北航7里,有上横档岛、饭箩排、下横档岛3小岛横挡来路,上横档岛上建有横档炮台、永安炮台。三岛东边为珠江主航道,主航道东侧雄踞南山(亦称武山,俗名亚娘鞋山),建有威远、靖远、镇远炮台。西岸山上建有巩固炮台、蕉门炮台。林则徐督铸、安装了5000至8000斤重的火炮几十门,火力可以严密封锁江面。同时,在南山与上横档岛,南山与上、下横档岛间的饭箩排之间江面最窄、水深流急处,安装了两条拦江木排铁链:第一条长达309丈,安装大木排36个;第二条长372丈,安装大木排44个。拦江铁链可开可合,犹如“南大门”上两把金锁。由上横档岛再北进5里,又对峙着大虎山炮台和小虎山,构成虎门要塞第三重门户。

关天培战死

当时负责指挥保卫虎门的是关天培。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关天培,江苏山阳县(淮安)人。行伍出身。道光十四年任广东水师提督。当英军进逼虎门时,他驻靖远炮台,另以潮州镇总兵李廷钰守威远炮台,马辰、多隆武守镇远炮台。他眼看海防尽撤深感痛心,恨声不已,再次派人赴广州向琦善求援。琦善仅派兵200人进行敷衍。援兵无望,关天培深知身处绝境,决心以死报国,特派家丁将其广东水师提督官印送走,把自己的几件旧衣服和几枚坠齿装入一只木匣,寄回家中以示诀别。然后来到靖远炮台,坐镇指挥。

正月二十八日,英舰开始向虎门口集结。二月初五前,完成了进攻虎门的准备,计兵船10只、轮船3只和运输船多只。英军发现下横档岛没有设防,遂于初五下午派出炮兵分队由轮船运至该岛登陆,并连夜选择阵地,安设炮位。初六清晨,南风正盛,英军乘上风轰击横档、永安炮台。守台清军奋勇抗击,英军初未得势,到后来涨潮,复蜂拥逼近,围攻一时许,即陷。清军阵亡300人,一部分被俘,少数突围。英军攻占横档、永安炮台后,集中兵力进攻靖远、威远炮台。由于风潮不顺,直至上午11时半,两艘最大的军舰“伯兰汉”号和“麦尔威里”号才乘涨潮冒着炮火驶抵南山一里左右的水域,以右舷炮轰击威远、靖远炮台。关天培决心死守阵地,将自己的财物全部分赠将士,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他亲燃火炮,自上午10时至下午7时,与敌激战近10小时之久。英军自炮台背后进攻,关天培身受数十创,血染衣甲,仍持刀拼杀,终因伤重力竭,弹尽援绝,最后含恨壮烈殉国。游击麦廷章(?―1841)及所部战士数十人亦英勇捐躯。虎门各炮台相继失陷。大虎山、小虎山清军不战而退。林则徐对关天培英勇牺牲倍感悲痛,特写挽联悼念:“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双忠同坎?(指同时战死的麦廷章),闻异类亦饮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有关的人物

林则徐

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贫寒家庭,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隐,为民众所称颂。

中举

十一年(1806)赴厦门市任海防同知书记,次年应福建巡抚张师诚招入幕府。十六年(1811)中进士,选庶吉士吕振羽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后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省云南省乡试考官。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省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任布政使

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其间,不辞劳苦,不避怨嫌,积极铲除弊端,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苏巡抚,曾奉命驱逐在吴淞口外刺探情报的英国胡夏米商船,又协助两江总督陶澍,采取许多利国便民的经济改革措施。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不顾朝廷斥责,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疏浚白茆、刘河、徒阳运河等河道。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银元,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十五年和十六年(1836),两署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积极推行淮北“票盐”制度。

升任湖广总督

当时时罂粟已成为危及中国国计民生的严重弊害。十八年(1837),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爱新觉罗·旻宁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省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抵广州

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罂粟。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火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七月因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具结保证不再夹带罂粟,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海战和穿鼻洋海战。林则徐亲赴虎门布防,督师数败英军。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此时他已觉察英国正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以所得西方消息五次奏请令沿海各省备战。

道光二十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攻粤闽未逞,改攻浙江省,陷舟山岛,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屡次下旨斥责。九月林则徐被革职,留粤备查问。但仍奔走察看要隘,筹募壮勇守卫广州,反对钦差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畏敌求和。继而向主持粤战的奕山上防御建议,不被采纳。

道光二十一年

林则徐受命赴浙江协办海防。在浙积极筹议战守,提供炮书,帮助研制新式炮车和车轮战船。五月道光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从重惩处,充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途经镇江,授老友魏源以《四洲志》及有关外国资料,嘱撰《海国图志》。旋因黄河开封市祥符决口,酿成水患,奉旨往河南黄河工地治河,工竣仍戍伊犁。

道光二十二年

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市、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所至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俄罗斯帝国威胁。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升云贵总督。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三十年九月(1850年10月)奉旨为钦差大臣,赴广西壮族自治区镇压农民起义。十月抱病起程,1850年11月22日病逝于潮州普宁市(今广东普宁北)行馆。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闻讯挽联对其一生人品和功绩,作了全面和崇高的评价:“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

咸丰元年

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逝世后,全国哀悼,福州市建祠奉祀。

林则徐之作

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等。所遗奏稿、公、日记、书札等辑为《林则徐集》。

关天培

关天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爱新觉罗·旻宁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市,旋升副将。次年,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镇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另铸6000斤以上火炮40门,安置各炮台。同时抓紧训练,制定春、秋操章程。1838年,在镇远、威远炮台间增建靖远炮台,首次安设西洋铜炮,并在横档东侧水道架设排链两道。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粤禁烟,协助缉拿烟贩,收缴罂粟,并指挥水师多次与英舰船交火。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钦差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广东省,一意主和,懈于防务。1841年1月7日,英方发动虎门之战,企图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动舰船10余艘,攻占沙角、大角炮台。2月26日,英军又以战舰10艘、汽船3艘,配以登陆部队,猛攻横档岛一线6炮台。关天培于靖远炮台督军顽强抵抗,并亲燃火炮对敌轰击,负伤力战殉国。其办理广东海防的奏折公牍,辑为《筹海初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