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采矿工程系、资源与材料工程系)可追溯于1909年创建的焦作工学院矿冶组,是河南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学院。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学院设有采矿工程系和工业工程系,采矿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煤层气工程等专业。多年来,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2018年12月10日,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其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矿务学门,历经焦作矿务大学采矿冶金科、焦作矿业学院采煤系、焦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焦作工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材料工程系等不同发展时期。学院设有采矿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煤与煤层气工程4个本科专业。设有矿业工程一级博士点、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矿业工程一级硕士点、系统工程二级硕士点以及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采矿工程学科为河南省一类省级重点学科,采矿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采矿精神、乌金品质

能源学院在百年办学历程中,以“大爱”精神为导向,凝练形成了以“采矿精神,乌金品质”为核心的学科特色文化。其“勇于求索,敢为人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贵品格薪火相传、弥久恒远,铸就了师生“光明磊落,坦荡如砥”的浩然正气;“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壮志豪气;“不畏艰苦,善于创新”的昂扬锐气;“虚怀若谷,不骄不躁”的宽宏大气。

历史沿革

1909年创建的焦作工学院矿冶组。1921年更名为焦作矿务大学矿冶组,1931年易名为焦作工学院矿冶组,直到1951年迁离焦作,焦作工学院是我国最早的矿业高等院校,采矿工程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最早 的矿冶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1958年在焦作矿业学院原址上重建焦作工学院并更名为焦作矿业学院,招收四年制本科采煤专业学生,1959年3月,焦作煤矿学 校并入焦作矿业学院,学院建立采煤系,设有采煤专业,有学制四年的本科和学制三年的煤层地下开采专业。1960年采煤专业改名为矿区开采专业,增设煤矿工 业经济专业。

1962年4月,采煤系、机电系合并为采煤机电系,设立有采矿(地下采煤专门化)、矿山机电两个本科专业和通风安全、劳动工资两个专科专业,学制分别为4年和2年。1963年初春,采煤机电系改名为煤矿工程系。1963年7月,煤矿工程系分为采煤系、机电系,本科专业学制由4年改为5年,采煤 系只设采矿(地下采煤专门化)专业。1966年六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组织机构瘫痪。

1972年初,采煤系恢复,设置煤矿建井与开采专业,学制为三 年。1977年秋,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煤矿建井与开采专业改为地下采煤专业,学制为四年。1978年8月,增设煤矿建井专业,为4年制 本科,1982年9月,地下采煤专业改为采矿工程专业,煤矿建井专业改为矿井建设专业,并开始招收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年4月,成立矿山开发 设计研究所,9月,采煤系改为采矿工程系,增设煤矿工业经济管理工程专业,为三年制专科。1985年8月,煤矿工业经济管理工程专业改为工业管理工程专业 由采矿工程系分出,建立经济管理工程系。

1986年7月,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采矿工程专业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增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为 2年制专科,增设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为3年制专科。1989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9月矿山通风与安全改为本科专业。1994 年3月,经学院批准,矿井建设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从采矿工程系分出,成立建筑工程系。

1995年4月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院重新更名为焦作工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同年5月17日学院批准采矿工程系易名为“资源与材料工程系”,9月增设硅酸盐生产工艺及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工艺及制品两个专科专业。 1996年9月增设无机非金属材料本科专业。1997年9月增设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根据1998年3月国家教委专业调整,1999年9月,无机非金属材料调整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矿山通风与安全本科专业调整为安全工程专业。2000年8月获得矿物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9月增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

2003年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授权。

2005年春,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资源与材料工程系一分为三,其中采矿工程和工业工程两个专业组建为现在的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其它两个新成立学院为安全学院和材料学院)。

2006年获得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正式建设交通工程专业。

2009年底,煤与煤层气工程专业调整到该院。

2010年,采矿工程系增设矿压教研室。

2010年末,采矿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全国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有效期为3 年(2011 年1 月到2013 年12 月)。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1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21人。有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省级学术带头人3人。采矿工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采矿工程系和工业工程系,采矿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煤层气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采矿工程系、工业工程系、煤与煤层气工程系,设有矿山开发设计研究所、工矿技术开发公司、岩层控制与特殊开采研究所及采矿工艺技术等四个校级研究所(公司)。拥有岩石力学、矿山压力、相似材料模拟、数值计算、人因工程、交通工程、煤层气工程等多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000余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20台套,试验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设有矿业工程一级博士点,采矿工程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矿业工程一级硕士点、采矿工程、系统工程二级硕士点以及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一个河南省一类省级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岩层控制与特殊开采、矿山开发设计两个校级研究所和一个院属科技实体——工矿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其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工学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历经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山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人文与社会环境。在学校办学历史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先后担任学校的名誉董事、常务董事、董事长和名誉院长;张仲鲁张清涟丁观海张伯声等众多留美学者、教授先后在校任教或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在他们的引领下,学校成为当时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府。

在近100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南理工大学铸炼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爱精神为导向,“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严慈,严谨,严格”教风、“勤勉求是”学风和“勤奋务实,爱国爱校”办学传统等为支撑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历经百年积淀而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学校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优势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采煤概论》、《开采沉陷与控制》被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500项,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6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共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32余部,教材18部。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肯塔基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波兰澳大利亚等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先后派出16人次到国外留学或进行学术交流,每年邀请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学。近五年,主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6次。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本科生18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8000余本科生,500余名硕士生。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吸纳人才,力争建成以矿业工程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若干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专业介绍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资源材料与工程系,2000年前,共有4个专业,分别为: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材料工程,矿物加工。2000年增加了工业工程专业,2004年,学校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做为独立的学院被划分出去,2005年,材料工程和矿物加工专业划分成材料工程学院。2006年新增加了交通工程专业,2008年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转入我院。到目前为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共设置四个本科专业,分别为:采矿工程、工业工程、交通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位。同时也在2006年设置了采矿工程专升本,学制为二年。另外,采矿工程专业于2004年开始专门针对煤矿招收专业人才班,主要是针对煤矿的人才紧缺进行的局部招生,学制为三年。2006年考虑到煤矿人才的需要特别设立了采矿工程对口单招,也是对煤矿的人才需求而设置的。

◆本科专业:采矿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

工业工程

交通工程

煤与煤层气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学科

◆博士点学科:矿业工程(一级)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业工程

◆硕士点学科:矿业工程(一级)系统工程

采矿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计、开采技术、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矿山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矿山地质学、测量学、矿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矿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从事采矿工程所需要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

3. 掌握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了解采矿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 掌握矿山地质学、矿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矿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 具有创新意识和先进理念,具备应用采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

7. 了解国家有关采矿工程专业设计、生产、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 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0.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一级学科,采矿工程为其二级学科)、力学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矿山经济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矿山电工、矿山机械、矿山测量学、矿山地质学、岩体力学与工程、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学、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实习、测量实习、采矿认识实习、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供电设计等)、毕业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采矿工程 石油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勘察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察工程 地质工程 矿物资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煤及煤层气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工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基础,掌握信息技术,能够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企业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提高企业系统整体的效益,有良好的创新与创业能力,既熟悉工程技术又擅长经营管理的,能从事行政、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科研与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初步具有企业系统开发、设计和管理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知识,具有现代机械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3.掌握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具有现代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

4.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信息技术基础。

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大学四级水平,具有较强的读、译、听、说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文字表达能力。

7.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自学能力、协作精神和创业精神。

8.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动态和经济管理的政策法规,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和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业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人因工程、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管理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体育产业管理 资产评估 工业工程

交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交通运输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并掌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从事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与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

2. 具有从事交通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创新的能力。

3.掌握工程数学、力学、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掌握系统工程、运筹学、交通电子与信息技术、道路经济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5.掌握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能运用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了解交通工程学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6.掌握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从事公路、桥梁设计的基本素养与能力;

7.掌握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从事交通规划的基本素养与能力。

8.掌握城市道路与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从事城市道路设计、交通设计、交通组织优化的基本素养与能力

9.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等有关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从事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1.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12.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电工与电子技术、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运筹学、道路经济与管理、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城市道路与交通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工程、城市规划原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港站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 飞行技术 航海技术 轮机工程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海事管理 物流工程 航天运输与控制 交通建设与装备

煤与煤层气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掌握煤层气勘探、开发和利用的基础科学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井下煤矿瓦斯抽采、通风、瓦斯突出与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煤层气开发和瓦斯治理的基本能力,能在煤层气开发和瓦斯治理方面从事煤层气开发规划、煤层气钻井、完井、固井、压裂、排采、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基础、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煤层气地质学、煤油气地质学、瓦斯地质学、采煤学、矿井瓦斯、通风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煤层气勘探开发及瓦斯治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煤矿瓦斯治理等方面所需要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

3.掌握煤层气勘探开发及瓦斯治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了解煤层气学科及瓦斯治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掌握普通地质学、煤层气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煤油气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井瓦斯、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煤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煤层气工程和煤矿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创新意识和先进理念,具备应用煤层气地质和瓦斯地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

7.了解国家有关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设计、生产、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学

主要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煤层气地质学、煤油气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矿井地质学、钻井工程、完井工程、煤层气地面排采、采煤学、井下瓦斯抽采、矿井通风等。

专业核心课程:煤油气地质学、煤层气地质学、瓦斯地质学、钻井工程、完井工程、煤层气地面排采、采煤学、井下瓦斯抽采、矿井通风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