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
代郡,为古代国郡名,战国赵武灵王置,因故为代国地,故名。
赵襄子元年(公元前475年),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逐兴兵平代地。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取其地,重置代郡。楚、汉之际,或属赵国,或为代国;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刘彻复置代郡。王莽曰厌狄。东汉复名代;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光武封卢芳为代王,置代国。旋国除,仍为郡;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单于诸部栗籍骨都侯屯此,郡治高柳县,在今阳高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以南,蔚县以西,灵丘县以北及山西阳高以东地区。
战国至晋
秦朝
西汉
(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不久为代郡,郡治桑乾县,辖代、桑乾、道人、当城、高柳、马城、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阳原县、东安阳、参合、平舒、灵丘、广昌、卤城等县。
东汉
(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辖代、当城、平舒、桑干、北平邑、东安阳、马城、班氏、道人、灵丘、狋示等县。
三国
辖代、平舒、当城、桑乾、马城等县。
西晋
(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北魏改其为东代郡。
代郡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蔚县、尚义县,阳高县、浑源县的洋河流域,以及兴和县境。代郡的设置,为大同盆地及其周围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北魏
北魏拓跋猗卢代国代王“始封代土”,与春秋战国及西汉初期的代王封地有相承关系。从区域概念上界定“恒代”,就是北魏迁都洛阳市之后的朔州黄河以东和恒州地区。恒代区域的东面是太行山,南面到恒山山脉和雁门山,西至黄河,北达阴山山脉,可谓山河险要,易守难攻,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风社俗。不仅是北魏的肇基之地,也是拓跋姓政权攻取中原的根据地。东魏天平二年(535)置代郡,治所在平城区(今大同市)。辖平城、太平、天授、永固等四县,北齐时废。
参考资料
战国秦汉纪事.云冈石窟官网.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