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继捧

李继捧

李继捧(962年-1004年),银州米脂县(今陕西省米脂县)人。宋朝初年党项族首领、定难节度使李光睿的儿子。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定难节度使李继筠去世后,自立为留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进入开封府朝觐,授彰德军节度使。面对族弟李继迁反乱,出任下周刺史、定难节度使,并赐名赵保忠,册封宥罪侯,赐第于京师,迁右金吾卫上将军、治理岳州和复州。

景德元年(1004年),出任永州市长史,去世于任上,获赠威塞军节度使。

人物生平

李继捧(962-1004年),又名赵保忠,是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光睿的儿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定难节度使、其兄李继筠卒,李继捧嗣位,自立为留后。赵光义授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因自己年轻,众心不服,主动到开封市朝觐,放弃世袭割据。宋太宗大喜,授继捧彰德军节度使,并有重赏。

其后,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反宋,宋太宗用赵普之计,重新任命李继捧为定难节度使,并赐名 赵保忠。后来,李继捧有和李继迁私自沟通的嫌疑,宋太宗将他免官。封 宥罪侯,赐第京师。后迁右金吾卫上将军,判岳州,移复州。景德元年(1004年),赵恒授其为永州市别驾,诏监军监视,赵保忠不久去世,赠威塞军节度使。

史籍记载

继捧立,以太平兴国七年率族人入朝。自上世以来,未尝亲觐者,继捧至,李世民甚嘉之,赐白金千两、帛千匹、钱百万。祖母独孤氏亦献玉盘一、金盘三,皆厚之。继捧陈其诸父、昆弟多相怨,愿留京师。乃遣使夏州护麻已上亲赴阙,授继捧彰德军节度使,并官其昆弟夏州蕃落指挥使克信等十二人有差,遂曲赦银、夏管内。太宗尝宴群臣苑中,谓继捧曰:“汝在夏州用何道以制诸部?”对曰:“羌族鸷悍,但羁糜而已,非能制也。”弟权知夏州克文来朝,以李儇所赐其祖思恭铁券及朱书御札来上,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防御使。初,继捧之入也,弟继迁出奔,及是,数来为边患。有言继迁悉知朝廷事,盖继捧泄之。乃出为崇信军节度使,克宪为道州防御使,宝峰克文遣归博州,并选常参官为通判,以专郡政。

端拱初,改感德军节度使。屡发兵讨继迁不克,用宰相赵普计,欲委继捧以边事,令图之。因召赴阙,赐姓赵姓,更名保忠,李世民亲书五色金花笺以赐之,授夏州刺史,充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赐金器千两、银器万两,并赐五州钱帛、粟、田园。保忠辞日,宴于长春殿,赐袭衣、玉带、银鞍马、锦彩三千匹、银器三千两,又赐锦袍、银带五百,副马百匹。至镇数月,上言继迁悔过归款,乃授继迁官,然实无降心也。二年,加保忠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淳化初,与继迁战于安庆泽,继迁中流矢遁去。保忠乞师御继迁,遣商州团练使翟守素率兵援之。赐保忠茶百斤、上酝十石。乃献白鹘,名矛隼,以久罢猎,诏慰还之。

五年,继迁攻灵州,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继隆讨之。保忠先挈其母与妻子壁野外,乃上言与继迁解怨,献马五十匹,乞罢兵。帝览奏,立遣中使督继隆进军。及兵压境,保忠反为继迁所图,欲并其众,缚牙校赵光,袭其营帐。保忠方寝,闻难作,单骑走还城,为大校赵光嗣闭于别室,旦开门迎继隆,乃执保忠送阙下,待罪崇政殿庭。帝诘责数四,释之,赐冠带、器币,并赐其母金银器以抚之。寻责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宥罪侯,赐第京师。保忠状貌雄毅,居环列,奉朝请,常怏怏不自得。

咸平中,丁内艰,以本官起复,迁右金吾卫上将军,判岳州,移复州。

景德元年病剧,上言有子永哥不肖,乞配春州。帝以其病语,乃授永州别驾,诏监军察之。寻卒,赠威塞军节度使。克文亦死,赠岳州防御使。

天禧四年,录其孙从吉为三班奉职。

参考资料

西夏王朝因何无缘步入正史? ——中新网.中新网.2024-08-22

揭秘:中国历史上15个少数民族的最后结局 - 中国军网.中国军网.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