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伦德拉格
特伦德拉格(Trøndelag)位于挪威中部,根据ISO 3166-2:NO标准编号,包括南特伦德拉格与北特伦德拉格两个郡。该地区的总面积为41,260平方千米(15,931平方英里),根据2008年7月的数据,人口总数为414,965人。特伦德拉格有时也被统称为中挪威。
地理
特伦德拉格的名称来源于当地的古老部落特伦德(Trønder),并结合了挪威语中的法律(lag)一词,意为“依照法律属于特伦德的土地”。该地区内最大的城市是特隆赫姆(Trondheim),它曾是挪威历史上的第一个首都,并且在文化上被认为是特伦德拉格的首府。来自特伦德拉格的人通常被称为特伦德人(Trønder)。他们的方言特点是经常省略单词末尾的元音。此外,默勒-鲁姆斯达尔郡的北默勒(Nordmøre)与鲁姆斯达尔(Romsdal)两地区,以及诺尔兰的宾达尔区(Bindal),传统上也是特伦德拉格的一部分。这些地区的居民使用的方言与特伦德拉格的方言非常相似。瑞典北部耶姆特兰省的耶姆特兰与海里耶达伦,历史上也曾是特伦德拉格的一部分,因此这两个地区又被称作东特伦德拉格(Öst-Tröndelag)。
历史沿革
特伦德拉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当时这里已经有人类居住。在日耳曼铁器时代(公元4世纪至8世纪),这个地区分布着多个小王国,它们之间通过制定共同的法律来维持秩序,形成了早期的议会和联合政府。其中一个重要的政治实体是建立在夫罗斯塔(Frosta)的夫罗斯塔庭(Frostating),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体之一。到了9世纪中期,拉德(Lade,现特隆赫姆东部)出现了名为拉德领主(Ladejarl)的权力中心,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1030年。拉德领主包括了多位重要人物,如贺孔·格约噶尔松(Håkon Grjotgardsson)、西于尔·贺孔松(Sigurd Håkonsson)和他的儿子贺孔·西于尔松(Håkon Sigurdsson),后者与丹麦蓝牙王哈拉尔一世(Harald Blåtand)结盟对抗挪威王哈拉尔二世(Harald II (Eiriksson) Gråfell)。贺孔·西于尔松的儿子埃里克·贺孔松(Eirik Håkonsson)及其弟弟斯维·贺孔松(Svein Håkonsson)在丹麦王斯万一世(Svend Tveskæg)的支持下,从1000年至1012年间统治挪威。随后,埃里克·贺孔松的儿子贺孔·埃里克松(Håkon Eiriksson)也在斯万一世的许可下,从1012年至1015年期间继续统治挪威。17世纪中叶,随着瑞典国王卡尔十世·古斯塔夫推行扩张政策,特伦德拉格一度被瑞典占领。1658年,由于《罗斯基勒条约》的签署,特伦德拉格被割让给了瑞典王国,但在两年后又被丹麦-挪威收回。为了防止特伦德人的反抗,瑞典国王曾在特伦德拉格征召士兵,大约2,000名年轻男子加入了瑞典军队,参与对抗波兰和勃兰登堡的战争。最终,只有三分之一的特伦德人返回家园,其中一些被迫迁移到当时的瑞典领土爱沙尼亚。1804年,特伦德拉格被划分为南特伦德拉格与北特伦德拉格两个郡。
文化
特伦德拉格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特隆赫姆的特伦德拉格剧院(Trøndelag Teater)是该地区的主要表演艺术场所。自1954年起,斯蒂克莱斯塔德(Stiklestad,又称史狄克斯达德)每年都会举办一场地方戏剧,讲述圣奥拉夫二世的故事,这已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活动。特伦德拉格的传统饮品是卡斯克(karsk),这是一种私酿烈酒。当地的美食包括索德(sodd),这是一种用水煮熟的羊肉和肉丸,搭配阳芋、胡萝卜等根状茎蔬菜制成的主食。特伦德拉格还以其特有的音乐风格——特伦德艺术摇滚而闻名,这种音乐融合了地方方言元素。特隆赫姆还有着名的爵士乐场景。此外,特伦德拉格还有一种濒临灭绝的灰特伦德羊(Grå trøndersau),这种羊种在18世纪晚期在当地被驯养,目前只剩下大约50只个体,相关机构正在积极努力保护和恢复这一品种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