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店乡
南向店乡是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位于光山县西南部,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人口约4万余人(截至2018年)。南向店乡下辖1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其中包括五岳湖风景区和王母观风景区。南向店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当时属于青山区、长潭二里。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南向店乡属第七区。1949年6月,南向店乡属五岳区。1975年8月,殷棚公社从南向店划出。1983年5月,南向店乡正式建立。截至2018年末,南向店乡共有8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2个,综合商店或超市达到57个。南向店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与晏河乡相邻,南隔叶河与新县千斤乡相望,西与殷棚乡、新县苏河镇为邻,北与文殊乡、罗陈乡、马畈镇接壤。
历史沿革
1951年8月,建南向店管理区。
1958年8月,建南向店公社。
1975年8月,殷棚公社从南向店划出。
1983年5月,改建为南向店乡。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南向店乡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北部为浅山丘陵区,南部和西部为山区,境内最高点位于王母观,海拔433.9米;最低点位于河老虎村,海拔123.8米。
气候
水文
南向店乡境内河道属淮河,境内有董河、叶河,均为青龙河上游,从南至北流经境内环山、蔡冲、老虎山村,境内长6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矿泉水分布在王母观北侧,分两股涌出,长年不断,顺沟而下,落差200余米,日流量在100—120吨间,泉水经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授权的水质检测机构多次化验,水中硅酸含量为31.99—34.37毫克/升,钠含量为3.0—3.2毫克/升,矿化度为171.4—185.5毫克/升,为河南省罕见的超低钠、低矿化度、偏硅亚酸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
矿产资源
山富地饶,聚宝藏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黄金、白银、硅石、铁矿、矿泉水等20余种。其中硅石分布在王母山群,矿石经化学分析二氧化硅含量达99%,储量1400万吨,为优质玻璃原料,并可作熔剂、石英砂。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南向店乡辖中心1个居民委员会,陈畈、黄畈、陈墩、王店、刘堂、天灯、简、何畈、老虎山、蔡冲、五岳、金庄、长冲、晏洼、环山、董湾、闵冲1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0个居民小组、32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南向店乡下辖1个社区和18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南向店中心居民委员会正大街299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南向店乡辖区总人口3911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49人,城镇化率7%。另有流动人口16264人。总人口中,男性19947人,占51.0%;女性19164人,占49.0%;14岁以下7822人,占20.0%;15~64岁27378人,占70.0%;65岁以上3911人,占10.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9100人,占99.99%;有土家、藏族等3个少数民族,共11人,占0.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在5.0‰。
截至2018年末,南向店乡户籍人口4259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南向店乡财政总收入269.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1.4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
特色产业
全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盛产板栗、银杏、茶叶、杜仲、桔根、猫爪草等名贵中药材和土特产。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立足自身优势,按照打好生态牌、唱好特色歌、绘好市政图的工作思路,通过培育资源、保护资源、开发资源等措施,全乡上下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奋力拼搏,呈现出经济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农业
南向乡农业业耕地面积2.8万亩,人均0.7亩,林地面积7.9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8亿元,比上年下降1%,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4.5%;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2万吨,人均569.4千克,其中水稻20100吨、小麦2000吨。经济作物主要以板栗、银杏、茶叶、杜仲、柑橘、猫爪草等为主。板栗种植面积1.5万亩,松杉竹种植面积1.2万亩,茶叶种植面积6000亩,油茶种植面积10000亩,银杏种植面积300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畜牧业总产值1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0%。
工业
南向店乡工业形成以矿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末,工业企业1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2.5%。
商业
2011年末,南向店乡有商业网点10个,职工300人,个体工商户230余家。形成以茶产业、劳务输出、个体充绒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商业集散地。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
金融
2011年,南向店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8%。
文化
地名由来
清雍正时期向氏兄弟分别流落在县境内南、北两处,现今的南向店、北向店因而得名。
交通
南向店乡境内有县道两条,境内总长96千米,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南向店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600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15所,在校生3400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11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7%。2011年,教育经费达1776.8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南向店乡有文化站1个,占地面积98平方米。民间艺术团体4个。
2011年末,南向店乡有广播电视中转站1个,覆盖全乡18个村(街)。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覆盖率达5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南向店乡有中心卫生院1家,村标准化卫生室17所,从业人员48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8万人,参合率93%。
社会保障
2011年,南向店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1户,人数161人,支出30.5万元,比上年增长8.4%,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11户,人数1817人,支出156.9万元,比上年增长8.3%,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25人,支出156.9万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41人,支出45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医疗救助3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817人次,共支出5.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3.8万元,比上年增长5%。敬老院8所,床位230张。社区服务设施1个,社区服务站1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万人,参保率93.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20人,参保率85%。全年享受工伤保险320人,比上年增加26人,参加失业保险506人,比上年增加27人,参加生育保险196人,比上年增加12人,全年共有271人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南向店乡有邮政网点3个,乡村通邮率100%;2011年末,电信服务网点3家,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40%;移动电用户有户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为30%;宽带网络500多户,光纤专线20多条。交通便利,通讯发达,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乡政府至县城的柏油路于2004年升级换代,被誉为“光山第一路”,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新修水泥或柏油路6条,通油路或水泥路里程达28公里,境外连通公路4条,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围绕“建一处市场,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的指导思想,历届乡党委、政府把实施集镇战略作为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南向店首集进行了规划,开发建设,拉大了集镇框架,初步形成了两纵四横的市政格局,建成浪州商贸城、头发行市场、手钩鞋帽市场等专业市场。独特的区位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周边乡镇的商品聚散中心,市场交易活跃,交易旺季客流量上万人,年交易额上亿元,特别是2003年完成的光山县南循环路绕集镇而过,进一步拉大了集镇框架。
能源
南向店乡有变电站1个,主变压器2台;煤气用户3276户,煤气普及率为32%。
旅游
新旧浪州,历史悠久,湖光山色交映成辉。南向店古时名为浪州,元明时期曾一度作为县衙所在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王母观风景区
王母观生态公园和王母观避暑山庄位于南向店乡南部董湾村境内,是4A级景区河南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坐落光山县第一高峰——王母观而得名。王母观主峰海拔433.9米,总面积300公顷,近年来,由南向店籍在外务工成功人士出资组建了王母观生态旅游开发Inc.,对王母观进行了系列开发,修通了山顶至山脚4公里的上山水泥路,新建成50床位山庄2处,架低压线路4公里。园内珍禽异鸟繁多,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有天然石洞,野生天然核挑林、龙潭寺、罗沟湖、天然枫树林、毡帽顶、观景台、乌龟石、打儿窝、西崖水库等旅游景点12处。王母观峰峦滴翠,山高林密,鸟语花香。王母娘娘观景悦目清新,山清水秀,醉人心脾,是天下宾朋观光旅游、休闲养性、享受世外桃源的理想去处。五岳水库位于南向店乡北4公里,建于60年代中期,蓄水1亿多立方米,为河南省大型水库之一,风光秀丽的五岳湖是休闲、垂钓、旅游的好去处。
五岳湖风景区
五岳湖又名五岳水库,系全省19座大型水库之一,因大坝上游的“五岳庙”而得名。五岳湖有五条河汇集,在坝前形成开阔水面,宛如一只巨大的手掌横卧于青山翠岭之间。“掌心”有一岛屿,叫渔夫岛,岛上生长着浓密的美国松、杉木、翠柏,置身其中,如同进入原始森林,景色秀丽,春日映山红争香斗艳,层林尽染,山野兰花漫山遍野,暗香袭人,各类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繁多,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银杏树。名贵药材——紫玉兰树。
湖水系山泉水汇集,清洌润滑,无污染,可直接饮用。湖中因盛产腥味轻、形体美、肉质嫩、无污染的“五岳鱼”而闻名鄂豫皖三省。湖区内渔政秩序好,鱼类品种多、个体大,浅滩和岛屿多,是垂钓最理想的地方。
有“五岳小三峡”之美称的锦秀谷,在陡峭的山岭间曲折迂回,在水上荡舟,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两岸山体怪异,奇形怪状,景色特别秀丽迷人。
旅游区还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有钱钧中将出生地,钱小寨战斗纪念地,殷区起义纪念碑和光山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旅游区交通方便,与312高速公路相连,京九铁路相通。
五岳湖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林、渔等资源,又位于革命区,山区和贫困地区,自然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旅游景点众多,适宜旅游,避暑度假。
这里还是清代历史名人胡沧晓的故乡。胡沧晓,姓胡名煦,字沧晓,号紫弦,南向店乡老虎山村人。沧晓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写文章,生前潜心钻研《周易》,造诣颇深,甚得康熙赏识,夸为“真苦心读书人”,先后任过礼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死后葬于原籍老虎山,有御赐的石碑、门匾等物。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