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英文名:Lake Manasarovar,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湖”,梵语称“玛那萨罗沃”),又称马法木错、玛法木错,是西藏自治区西南部边境地区著名的湖泊,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千米,在冈仁波齐峰和纳木那尼峰之间。玛旁雍错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三大“圣湖”之一。
玛旁雍错是典型的构造湖,湖面海拔4588米,湖泊面积412.14平方千米,湖泊呈“鸭梨形”,北宽南窄,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可达14米,湖水矿化度较低,属于淡水湖,以冰雪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是高海拔地区淡水储量最大的高寒内流湖泊。2002年,玛旁雍错被阿里地区批准建立为地区级自然保护区,于2017年7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占地面积10.12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生存于其中的水生、陆栖生物。
玛旁雍错与冈仁波齐峰、纳木那尼峰、拉昂错这两山两湖共同组成的“神山圣湖”区域,既是历史悠久的西藏自治区本土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青藏高原古国“象雄”及“古格”的核心地域。“神山圣湖”区域被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以及耆那教共同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每年夏秋季包括藏传佛教和印度教在内的多个宗教信众来此“朝圣”。
名称由来
玛旁雍错是藏语音译名,意为“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藏语中“玛旁”是不败,无不胜的意思,大约是纪念11世纪时西藏喇嘛教噶举派与苯教斗法胜利而命名的。印度人称玛旁雍错为“Manasarovar”,即“玛纳沙罗发尔——玛那斯湖”,印度教徒认为“玛纳斯”是婆罗悉摩(一切众生之父)的心灵之湖。
位置境域
玛旁雍错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边境地区,坐落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0°33′43''-30°47′04'',东经81°21′51''-81°36′44'',湖泊北侧是冈底斯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峰(海拔6656米),南侧为喜马拉雅山脉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该湖处于第一大河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支流萨特累季河上源象泉河的分水区,周边地势高亢。
历史变迁
玛旁雍错是大型地质长造带上形成的构造湖。按大陆板块学说的理论,该地处在第三纪初期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的地带。后来随着喜马拉雅山脉隆起,这一地带低处发育了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等河流,高处流水受阻后就形成玛旁雍错和拉昂错。形成初期,这两个湖都是外流湖,水量大,流入印度河支流萨特累季河的上源象泉河。第四纪后因气候变干,水面下降至出水垭口以下,水不能外流,变为内陆湖。如今仅在大水年份,玛旁雍错才有水流入拉昂错,湖泊面积已比过去缩小了几倍。
自然地理
气候
玛旁雍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90毫米,其中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5%,日最大降水量达47毫米,湖区年均气温2.0℃左右,日均气温5℃以上持续时间约160天,湖区年日照时数约3200小时,年平均蒸发量达2197.4毫米。
地质地貌
玛旁雍错地处噶尔藏布雅鲁藏布江大断裂带内,构造上属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断陷构造盆地。湖区地势开阔,湖区南北长26千米,东西最大宽21千米,湖面海拔4588米,湖岸比较规则,东岸和东南岸阶地发育。湖盆北部宽,南部窄,呈“鸭梨形”,湖盆边缘残留有一系列冰碛垅、冰碛丘及古冰斗等冰川地貌,湖滨为洪积平原和山麓洪积扇。
水文特征
玛旁雍错湖区面积为412.14平方千米,湖岸线长90.02千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是全球高海拔地区淡水资源蓄积量最多的淡水湖泊。水源补给以融水、雨水补给为主,也有部分泉水补给,补给河流主要分布在湖滨东部、北部及南部,较大的入湖径流有扎曲藏布、萨摩河、巴清河、足玛弄河、巴穷河等,河流短小、坡降大,均属冰雪融水。湖泊周围多温泉。
水体情况
玛旁雍错属淡水湖,湖水碧透清澈,湖中心最大透明度14米,是中国透明度最高的湖泊之一。湖水pH值8.0-8.4,矿化度108.9-405.8mg·L–1,东北岸河口处矿化度最低,为108.9mg·L–1,湖区中心区最高,为405.8mg·L–1,属重度碳酸根型淡水湖。
生物多样性
湖区植被类型以针茅草原为主,其中,紫花针茅、沙生针茅、羽柱针茅、珠峰苔草草原最为典型。湖周主要野生动物有野牦牛、蒙古野驴、黄羊、岩羊、盘羊、藏羚以及藏雪鸡、野鸭、黑颈鹤等。湖中常见有藻类,主要包括硅藻的新月硅藻、窗纹硅藻、龙骨硅藻等8种;绿藻门中的板星藻、双星藻纲等4种;蓝藻中的颤藻、蓝球藻等4种;黄藻中的黄丝藻等。湖中鱼类主要有高原裸裂尻鱼、长体裸鲤鱼等。湖泊沉积物中发现介形化石2属5种,对研究湖泊演化及湖区气候变迁有重要意义。
人类活动
宗教文化
圣湖崇奉
玛旁雍错与冈仁波齐峰、纳木那尼峰、拉昂错这两山两湖共同组成了的“神山圣湖”区域,既是历史悠久并传承至今的西藏自治区道教苯教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青藏高原古国“象雄”及“古格”的核心地域。神山圣湖区域被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以及耆那教共同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在雍仲本教的教义中,玛旁雍错被称为龙神的宫殿。每年夏秋季包括藏传佛教和印度教在内的多个宗教信众来此“朝圣”。据传,玛旁雍错有四大浴门东为莲花浴门、南为香甜浴门、西为去污浴门、北为信仰浴门,佛教信徒认为,玛旁雍错的圣水能洗掉人们心灵上的“五毒”,清除人肌肤上的污秽,信徒朝圣时会在湖中“沐浴净身”,并将湖水作为礼物馈赠亲友。
玛旁雍错周围有8座寺庙,东面直贡派的色热龙寺,东南萨迦派的聂果寺,南面格鲁派的楚古寺,西南竹巴噶举派的果初寺,西北面的加吉寺,西面的吉乌寺,北面竹巴噶举派的朗纳寺,东北格鲁派的苯日寺。色热龙寺是直贡噶举派寺庙,据文献记载寺庙兴建于公元1728年。楚古寺是圣湖周围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寺庙之一,是印度教沐浴的重要场所。吉乌寺建筑布局和布达拉宫同出一辙,有“小布达拉宫”的美誉,据传莲花生大师在此降妖伏魔时逗留过七天,并在寺庙所在山体的洞穴中修行多日,山体的西南面至今仍保留着该修行洞。
开发保护
生态保护
2002年,玛旁雍错被阿里地区批准建立为地区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被湿地公约组织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后于2017年7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占地面积10.12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生存于其中的水生、陆栖生物。保护区是黑颈鹤、藏羚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的重要栖息地和重要的迁徙走廊或繁殖地。
旅游开发
冈仁波齐峰玛旁雍错景区由西藏旅游旗下的阿里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开发运营。2017年,由玛旁雍错、冈仁波齐峰主要构成的“神山圣湖风景名胜区”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2025年4月20日至4月25日,阿里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试运营,4月25日,景区正式开山。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26日,印度外交部发布公告称,印度外交部会组织2025年6月至8月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自治区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的朝圣之旅。分别组织10批和5批印度朝圣者通过乃堆拉口岸和北阿肯德邦普兰口岸两条路线进入中国西藏朝圣,每批均为50人,朝圣之旅网站已向申请者开放,朝圣者人选将通过电脑随机选择的方式产生。4月28日,中国外交部回应称,按照中印双方达成的共识,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会于2025年夏季恢复。
参考资料
玛旁雍措:世界江河之母、西天瑶池.搜狐网.2023-08-10
拉萨怎么玩,看这篇.今日头条-安宁发布.2025-04-29
“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玛旁雍错.海外网.2025-04-29
【领航新征程】那山 那湖 那人:玛旁雍错国际重要湿地.百家号-中国日报网.2025-04-29
西藏阿里美景“自取”,文末附最佳拍摄指南!.今日头条-西藏文旅.2025-04-29
西藏阿里潜在的世界遗产资源与价值.UNESCO.2025-04-29
神山圣湖景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旅游网.2025-04-29
不想上班?点进来,看西藏送你亿点点治愈!.今日头条-文旅日喀则.2025-04-29
西藏纳木那尼峰风光秀美.今日头条-中国新闻图片网.2025-04-29
一面神一面鬼,才是万物的真相吗?.今日头条-中科院地质地球所.2025-04-29
玛旁雍措转湖,荡涤心灵的神往之地.微信公众号-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2025-04-29
转湖,饱览玛旁雍措24小时美景.今日头条-西藏阿里文旅.2025-04-29
关于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收费标准的公示!.微信公众号-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2025-04-29
邓辉 | 西藏阿里“神山圣湖”与中国古代天下之中昆仑山.微信公众号-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2025-04-29
中国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19版).普洱市人民政府.2025-04-29
4月25日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景区开山.中国西藏网.2025-04-29
“中国同意重启朝圣路线”.今日头条-环球时报.2025-04-29
“中国同意重启朝圣路线”.环球时报-百家号.2025-04-28
外交部: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将于今年夏季恢复.今日头条-央视新闻.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