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
绥芬河水系是黑龙江省五大水系之一,也是黑龙江省两条入海河流中的一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它全长约443公里,流域面积17321平方公里,是流经中俄两国的国际河流。在中国内为中、上游,除一少部分在吉林省内其余均在东宁市境内。中国境内流长258公里,流域面积为10069平方公里,是总流域面积的58%,俄罗斯境内河段长185公里。
绥芬河有南北两源,北源为小绥芬河,发源于东宁市太平岭;南源为大绥芬河,发源于汪清县境内西老爷岭,两源于东宁市境中部小地营北汇合,东流至东宁镇进入平原地区,继而流入俄罗斯境折向南注入日本海。绥芬河汇集了大、小绥芬河、黄泥河等160余条大小河流。
绥芬河唐称“率宾水”,金称“苏滨水”“恤品水”,明称“速频江”“恤品河”,清代始称“绥芬河”。绥芬,为“率宾”“恤品”“速频”的音转,满语,意为“锥子”。因蜿蜒穿行于老爷岭的丛山密林之间,颇似锥子而得名。贞祐四年后,绥芬河流域曾属东真国。绥芬河全流域原为鸭绿江,清代咸丰年间,中俄《北京条约》将下游部分割予俄罗斯,成为国际河流。
绥芬河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绥芬河特产溯河回游性鱼种滩头鱼(三块鱼),并产大麻哈鱼(三文鱼)、孟苏大马哈(樱鳟)等。绥芬河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沿河两岸还有"神仙洞""洞庭湖""仙人桥""将军峰"等名胜风景。
命名
绥芬河唐称“率宾水”,金称“苏滨水”、“恤品水”,明称“速频江”、“恤品河”,清代始称“绥芬河”。绥芬,为“率宾”、“恤品”、“速频”的音转,满语,意为“锥子”。因蜿蜒穿行于西老爷岭的丛山密林之间,颇似锥子而得名。
位置境域
绥芬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全长约443公里,流域面积17321平方公里,是流经中俄两国的国际河流。在中国内为中、上游,除一少部分在吉林省内其余均在东宁市境内。中原地区境内流长258公里,流域面积为10069平方公里,是总流域面积的58%。
历史变迁
绥芬河流域,南北朝时期居住着勿吉人,到隋唐时期改称渤海国。秦汉以来,中原地区已经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东北地区古民族仍过着原始社会生活,但经过长期繁衍,原始部落已密布绥芬河、瑚布图河沿岸。东宁地区属于渤海国的率宾府。率宾府是绥芬河流域较早的行政建置,距今已有1300多年。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八部,平定了了“奚”和“室韦”,建立了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辽在绥芬河流域仍设率宾府。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生女真完颜阿骨打称帝,改国号金朝。天会五年(1125年)灭辽,在绥芬河流域设“恤品”路。完颜珣完颜绚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曾改元贞祐,到嘉定十年(1217年)又改元兴定,贞祐并无六年。贞祐四年后,绥芬河流域曾属东真国。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平定了东北地区,先后在东北设辽东都都指挥使司和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绥芬河流域设置了率宾江卫。绥芬河全流域原为鸭绿江,清代咸丰年间中俄《北京条约》将下游部分割予俄罗斯,成为国际河流。
1993年,中俄两国重新勘定东部边界,在珲春市春化镇东北部瑚布图河畔从俄罗斯划入中国珲春4.7平方千米土地。
地理特征
气候
绥芬河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650-7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2614小时,年总降水量782.5毫米,空气良好天数达到345天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2.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群山环绕,清爽宜人,是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地质
绥芬河的干流大绥芬河河道弯曲。全程流经中低山丘。水系发育,水量丰富。吉林省境内为上游。两岸高山陡壁,树木茂密。河床质为砂、砾石组成。黑龙江省境内为下游,两岸多山,河槽深窄,水流湍急,水资源丰富。
生物
绥芬河特产溯河回游性鱼种全国稀有的滩头鱼(三块鱼),并产大麻哈鱼(三文鱼)、孟苏大马哈(樱鳟),还产图门鸭绿、鲤鱼、鲇形目等。从1988年开始,国家农业部和东宁市水产局,为了控制溯河回游鱼种的产量利用通海县河流的条件,人工孵化滩头鱼、大马哈鱼的鱼苗进行放流。
流域水系及特征
绥芬河水系是黑龙江省五大水系之一,也是黑龙江省两条入海河流中的一条。它全长约443公里,流域面积17321平方公里,是流经中俄两国的国际河流。在中国内为中、上游,除一少部分在吉林省内其余均在东宁县境内。中原地区境内流长258公里,流域面积为10069平方公里,是总流域面积的58%;在东宁县内流长160公里,流域面积7208平方公里,占国内流域面积的72%。
干流
绥芬河有南北两源,北源为小绥芬河,发源于东宁市太平岭;南源为大绥芬河,发源于汪清县境内西老爷岭,两源于东宁市境中部小地营北汇合,东流至东宁镇进入平原地区,继而流入俄罗斯境折向南注入日本海。以大绥芬河为上源,全长443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长258公里;干流在中国境内长61公里,中俄界河长2公里。流域总面积17321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10059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7541平方公里。
大绥芬河
大绥芬河发源于吉林省珲春西北海拔830米高的图门山(今称森林山),流经东宁市西南部的黄泥河乡、道河镇的全境,水能资源丰富,据1976年县水电部门踏察报告认定,从东宁县黄泥河乡罗家店村至东宁县城一段的落差为675.9米,年来水量为15.5亿立方米。
大绥芬河在黑龙江省南部、吉林省东部。北流经汪清县东南,在罗子沟屯附近进入黑龙江省东宁县境,至道河镇附近汇合小绥芬河后,东南流称绥芬河 。全长约190公里,流域面积4500平方公里,其中吉林省段长98公里.流域面积2459平方公里。流域地势南部高,而东北部低。海拔高程416至1220米之间。河道弯曲。全程流经中低山丘。水系发育,水量丰富。吉林省境内为上游。两岸高山陡壁,树木茂密。河床质为砂、砾石组成。黑龙江省境内为下游,两岸多山,河槽深窄,水流湍急,水资源丰富。中游道芬河口附近平水期水面宽50~80米.水深3.0~4.5米。流速3.5米/秒。年结冰期约4~5个月。
支流
道芬河
道芬河又名道芬沟。在吉林省东部汪清县东南边界。源出森林山脉海拔810米东北麓,北流市至太平沟以西入干流。全长64公里,流域面积580平方公里。流域地势西南,东北部低,海拔高程在480至810米之间。河道弯曲,河槽深窄,平均坡降为0.9%。两岸多山,人烟稀少。大东沟以下为河谷盆地。支流发育,水量丰富。水源依山地降水补给。冬季结冰期约5个月。
舒法河
舒法河源出中苏边界海拔742米韦尔稀纳桑杜加山东北麓。东北流折向东流,在苏联境内乌苏里斯克以西入千流。全长79公里。原为中原地区境内河流。清咸丰十年(1860年11月14日),俄罗斯帝国利用英法海底隧道侵华联军攻占北京的军事压力,强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泊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罗斯。此河流均在割让范围内。
瑚布图河
瑚布图河在黑龙江省南部,东宁市南部边界。源出吉黑分水岭海拔742米韦尔稀纳桑杜加山东省北麓。沿中苏边界北流市,在东宁县三口镇与新立两地之间入干流。全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594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36万千瓦。流域地势西南部高,而东部低约在200至740米之间。全程流经中苏国境线上。支流多发育于河道左岸中国境内。东宁县向阳沟以上流经山区,以下地势平坦。水深依山地降水补给,水量丰富。年结冰期约5个月以上。
小乌蛇沟河
小乌蛇沟河在黑龙江省南部,东宁市西南境内。源出西老爷岭东北麓,与吉林省珲春河同源而南北背流。在高安村附近汇合瑚布图河后,北入干流。全长约60公里,流域面积560平方公里。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河道弯曲,河槽浅窄,支流短促,水量较小。西门子西沟以上流经中低山丘,以下为地势平缓。水源依山地降水补给。年结冰期约3~5个月。
西大河
西大河在吉林省东部边界。源出黑吉两省之间分水岭,太平岭山脉汪清县罗子沟乡、秃老婆顶子峰西北麓。西北流折向西南流,经汪清县上和等地,在县罗子沟乡罗子沟东北侧注入干流。全长31公里.流域面积517平方公里。河源市至河口平均自然坡降为6.2%。下游河段地势低洼、主河道两侧多沼泽及草地。水系发育,较大支流均发育于河道左岸,主要的有冰胜沟、冰窖河、桥子沟等。冬季结冰,冰封期一般4~6个月。
白石河
白石河在吉林省东部边界。源出黑吉两省之间分水岭太平岭西北麓。西北流折向西流,在汪清县罗子沟乡下河村西南,注入干流。全长38公里,流域面积167平方公里。流域地势平缓,中下游两岸多沼泽及草地,河源至河口平均自然坡降为6.5%。主要支流有何奎子沟等。冬季结冰,冰封期一般在4~6个月。
罗子沟
罗子沟在吉林省东部。源出汪清县罗子沟乡秃老婆顶子峰东南麓。东南流折向南流,在汪清县罗子沟乡罗子沟村东南注入干流。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213平方公里。中上游流经山丘,两岸为低山丘陵;下游地势低洼,两岸为沼泽及草地.河源市至河口平均自然坡降为7.2%。主要支流有三道河等。冬季结冰,一般冰封期4~5个月。
石门子河
在吉林省东部。源出汪清县罗子沟乡老爷岭东北麓。东北流市折向北流,在汪清县罗子沟乡新屯子村北侧注入干流。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213平方公里。中上游流经山区,下游地势平缓,河源至河口平均自然坡降为8.8%。主要支流有林班沟等。冬季结冰,一般冰封期4~5个月。
小绥芬河
小绥芬河发源于东宁县北部海拔780米高的神洞山,流经东宁县西北部的绥阳镇、原细林河乡、金厂乡、道河镇。全长133公里,流域面积2898平方公里,落差经620米,水能蕴藏量为52500千瓦,已建小型小电站3处,总装机容量1200千瓦。
老黑山河
老黑山河原称“二道沟河”。绥芬河二级支流。位于东东宁县境南部。发源于黑龙江省、吉林省两省交界老爷岭山脉的头龙奉北山东北侧。有3个源头,称东股流、中股流、西股流。在三尖位子东3流汇合,转向西北称“三尖砬子河”,再折向西南转东北,称“黑瞎子沟”;至黑瞎子沟村南转向东北后,在东宁市老黑山镇二道河村东注入大绥芬河。全长80公里,流域面积820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流域为林区。
佛爷沟河
佛爷沟河又称"大肚川河"。绥芬河二级支流。位于东宁县境南部。发源于东宁县南境老爷岭山麓。有两源:一为水曲柳沟,一为罗圈沟,在太平川二流汇合,流经闹枝沟、神洞、大肚川、胜利等村,到高安村与小乌蛇沟河汇合后注入瑚布图河。全长69.5公里,河宽8-22米,水深0.5-0.8米,流域面积979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为结冰期。流域多为林区。1984年在九佛沟村建有小型水库。地下蕴藏煤炭,清末即已开采。
黄泥河
黄泥河发源于白松林场北沟。南流中接纳沿途小河至永红村折向东南流入大绥芬河。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373平方公里,落差475米。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两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500千瓦。
寒葱河
发源于东宁市南天门林场东部北天山3公里处太平岭,汇合各沟之水北流经南天门林场、平房桥、新屯子、马架子畜牧场、八道桥、南寒葱河、北寒葱河等村到洛河桥,接纳从绥芬河方面来的宽沟河,西折经红花岭在绥阳镇东流入小绥芬河。平均宽约15米,河深0.5米左右,河槽比降为1/250,在绥芬河境内接纳的支流有建新河、五花山正沟、水曲律河、良种场沟。河流两岸生有一种叫寒葱的野生植物,故称寒葱河。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505平方公里。
细鳞河
发源于金厂乡西部新青林业经营所附近。北流汇合太岭方面流来的小河后,折向东流(上游称鸡冠砬子河),过细鳞河村接受九里地河至河西村流入小绥芬河。全长44公里,流域面积553平方公里,落差350米。其支流三道河子建有小水电站1处。
北大河
发源于大友山北侧,沿生产房子道班、綦胖子沟流入市区,全长8公里,宽6米,汇入小绥芬河。
水文特征
流域特征
绥芬河在吉、黑边界罗子沟附近平水期水面宽50~80米,水深3.0~4.5米,流速3.5米/秒。流域地势西北部高.东南低,海拔高程在6至1498米之间。河道弯曲,水系发育,上游两侧多山,下游地势平坦,水草丰富。
水能资源
据1976年县水电部门踏察报告认定,大绥芬河从东宁市黄泥河乡罗家店村至东宁县城一段的落差为675.9米,年来水量为15.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63300千瓦,可建五处梯级水能发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6120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02亿度,已在黄泥河乡永红村建一处水力发电站。小绥芬河全长133公里,流域面积2898平方公里,落差经620米,水能蕴藏量为52500千瓦,已建小型小电站3处,总装机容量1200千瓦。
绥芬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此外,水利灌溉也有广阔的可景,是全省水稻主要产区之一,三岔口的优质大米较为闻名。
人类活动
护岸堤坝
汪清县绥芬河流域有4段堤防,全长18.8公里,其中金苍至复兴农场段为4900米,太平沟至罗子沟镇区有9900米,三道河修建堤防4000米。
东宁市境内堤防总长62000米,主要堤防有5处:
(一)东宁一号堤在水源地附近,全长800米,洪水比降为1/800。建于1950年,经历年维修加固,堤高3米,堤顶宽4米,堤坡1:1.5,土方量387205立方米。
(二)东宁二号堤位于一号闸下至北大桥,全长845米,洪水比降为1/3000,建于1950年。经历年维修加固,堤高5米。堤顶宽4米,堤坡1:1.5,共用土方53868立方米,石方2112立方米。
(三)东宁三号堤位于北大桥东至二号闸之间,全长850米,洪水比降为1/1650,建于1949年。经历年维修,堤高5米,堤顶宽4米,堤坡1:1.5,共用土方54187立方米,石方2975立方米。
(四)东宁四号堤位于二号闸以东至一街夹信子,全长1050米,洪水比降1/2000,建于1950年。经历年维修,堤高5米,堤顶宽4米,堤坡1:1.5,共用土方78684立方米,石方1575立方米。 以上4座堤防都在绥芬河南岸,主要防护县城和城东城北农田。
(五)绥阳镇河北堤,一号堤建于1963年,全长286米,高平均5米,底宽20米,顶宽6米,原系木桩土石结构。1965年洪水冲毁一段,当年维修加固,用石笼118个。1983年再次维修加固,又用石笼315个。 二号堤建于1963年,长105米,柳石结构。1965年被洪水冲毁,未修复。 水源地护坡建于1963年,长258米,其中石笼护坡99米,干砌石159米。
瑚布图河护岸,清咸丰十年(1860年)北京条约中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罗斯帝国夺去,瑚布图河成为中俄界河。西岸我方地势低平,历次洪水都向中国冲刷。截止1980年,已有13000多亩土地滚入苏木。解放后,当地农民为保护农田和村屯的安全,曾修筑一些简易工程。终因河岸太长,冲刷地段太多,向中国滚动势头仍在继续。1964年经国家批准,在界河中国侧从亮子川至新立村下水磨,采取浆砌、干砌、丁齿坝加石笼等办法在31处险要段修筑13926米护岸堤。总工程量为337600立方米。其中石方161800立方米,土方175900立方米。共投资3877000元,全部工程于1979年结束。此后,对部分险要段,逐年维修和营造护岸护堤林,保障了农田和村屯的安全。
水库塘坝
绥芬河水量丰富。大绥芬河多年平均流量为38.9方米/秒。据1976年的踏查认定,东宁市至罗家店段可建5处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120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00多亿度。绥芬河河谷平原滩区及其支谷,地势低平,河网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可建电灌站,引地表水进行灌溉。
1943年,汪清县水利组合成立后先后在百草沟和罗子沟修建灌区。百草沟灌区于1943年11月动工。1944年8月初步形成。在原基础上修筑堆石拦河坝,建造混凝土进水闸,拓宽原渠道并新开平安至西山8公里干渠和平安至北城1.85公里支渠。全区灌溉面积196公顷。罗子沟灌区从1944年4月开始兴建。至1945年8月,修建了石头河木板椿坝,配置混凝土进水闸和排砂闸,灌溉面积200公顷。此外,还在新屯子处修建了长110米混凝土引水涵洞,但由于渠道走向地势过高,不能自引流灌,未见实效。
1947年,全县完成土地改革后,政府逐年拨款拨粮修建水利工程。1948年县政府投放主粮43吨(折合东北币2 500万元)。修建百草沟第三条干渠,全长5公里。1950年省水利厅投放主粮653吨(折合东北币3.92亿元)。修建百草沟凤林渠道,全长4公里。同年,国家投入主粮387.5吨(折合东北币2.32亿元)。罗子沟灌区恢复建设,补修,补修了新屯子引水涵洞,整修了原渠道,修建了上碱拦河坝和三道河拦河坝,把绥芬河水和三道河水一并引向城子后一带灌溉。至1951年罗子沟灌区灌溉面积达636公顷。1951年,百草沟灌区第三条干渠建成,渠长9.5公里.至此,百草沟灌区渠灌网系基本形成,全区有效灌溉面积432公顷。
1966年3月,百草沟苍州混凝土重力式拦河坝动工修建。1967年9月建成.坝长158米,高4米,实际灌溉面积700公顷,是当时工程规模最大、灌溉效益最高的水利工程。1967年将罗子沟公社新屯子堆石拦河坝改建成浆砌石重力坝,并对引水干渠拓宽加深。修建了石头河砌石涵洞,把绥芬河水引至上碱一带灌溉。
金星水库,位于罗子沟镇金星村,集水面积1平方公里。坝长150米,高14米,最大库容56万立方米。1975年,为浇灌100公顷早地,由罗子沟公社修建,但由于水源不足,旱季枯水,起不到抗旱作用。后来一度养鱼,收效较之低廉。东宁市种植水田,有资料可查的是民国13年(1924年),大肚川有水田8垧。民国14年(1925年)二十八道河子上游河畔有8垧水田。民国16年(1927年),全县水田面积512垧,多集中在高安村、佛爷沟(胜利村)一带,利用大肚川河、小乌蛇沟河、瑚布图河,筑小型河坝开渠自流灌溉。
流域内建成的水库有:(一)老城子沟水库,兴建于1969年,1978年建成。(二)九佛沟水库,1979年动工,1984年完成。 (三)团结塘坝,建于1973年。(四)金厂塘坝,建于1967年。(五)赛虎岭水库,1977年5月开始筹建,已投放资金10余万元,1979年6月下马。前四处建成后都陆续发挥了作用。1958年,道河大队曾用立式水泵搞过小发电站,因发电量小,枯水季节无法接续而停办。1971年建绥阳爱国电站,1976年在黄泥河建永红、永革电站,1977年建绥西电站,1980年建绥阳东风电站。
引水工程
1968~1979年对东宁一号干渠进行改造(改建一号坝报废二号坝)。1968年,组织1300名地方武装,干了5个月,投工19万个,开挖土方158000立方米,由东宁市经三岔口、高安村到胜利,全长37华里(称北水南调工程)。1975年,动员机关干部共14000人次,进行第一干渠改线,加宽镇内小河,引绥芬河水通过镇内进入干渠,开挖新渠1340米。1977~1979年完成二中西、南416米的砌拱工程。
1947年开始挖掘东宁至三岔口干渠,引绥芬河水灌田。经过多年的维修、发展,除三岔口、东方红两灌区外,还有老黑山、万宝湾、团结、胜利、道河等小型灌区。全县共有支渠47条,全长357.6华里。共兴建了620座田间配套构造物。
水力发电
1947年罗子沟区新屯子村供销社主任金炳日利用灌溉渠道1.5米落差,安装1台2.5千瓦发电机,带动1座小钢磨,白天进粮米加工,晚间发电供应村农会照明。1949年,应当地群众的要求,更换1台10千瓦发电机,全村130户人家安上了电灯。1951年,金炳日凭着建新屯子电站的经验。在罗子沟区政府的支持下,于罗子沟灌渠上安装1台水轮机和1台25千瓦发电机。建起罗子沟水电站。这个电站白天用筒车带动2台碾米机。1台制材机和1台弹棉机搞生产加工,晚间发电供280盏电灯照明。
罗子沟电站,位于绥芬河上游,距太平沟村8公里。设计水头21.4米,流量为6.5立方米/秒。属引水式电站。1970年10月动工修建。1976年10月建成。电站由拦河坝、引水渠道、无压隧洞、发电机房等工程排列组成。拦河坝长102米,高2.6米,与坝相接为明水渠。全长900米。引水渠至发电机房为无压隧洞,全长1 180米。引水出口处为发电机房,安装32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2台,总投资207.3万元。年发电量291万千瓦小时。1980年以10千伏电压与农电线路联网运行。
爱国水电站,坐落在绥阳镇附近的小绥芬河上,1975年建成发电,装机250千瓦,水轮发电机2台,有职工4人,1985年发电124万度。
永红水电站,电站座落于黄泥河子乡永红村附近的黄泥河上,1980年建成发电。该电站装有125千瓦的水轮机3台,年发电能力125万度,有职工55人。
永革水电站,电站与永红电站相隔1公里,同属黄泥河乡管理。装机125千瓦,子1980年建成,年发电能力32万度。
绥西水电站,电站位于绥阳镇绥西村附近的三道河上,装有150千瓦的水轮发电机2台,于1978年建成,有职工4人,年发电能力44万度。
东风水电站,电站坐落于绥阳镇附近的小绥芬河上,装有250砝的水轮发电机3台,1984年秋建成,年发电能力255万度,有职327人。
东升水电站,位于东宁市绥芬河干流上,是绥芬河干流第一座水电站。是绥芬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中最大的一个水电项目,总投资额达6.15亿元,总装机容量3.3万千瓦,水库库容5824万立方米,年发电量8372万千瓦时,枯水期年提水量81.5万立方米,是一座集发电、城市供水、防汛灌溉、改善生态和养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水利工程。该工程由坝区枢纽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两部分组成。2011年6月9日,东宁市东升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奠基,2015年5台发电机组已全部发电运行。
风景名胜
绥芬河沿河两岸有“神仙洞”“洞庭湖”“仙人桥”“将军峰”“王排”“鸡寇砬子”‘下水磨"等风景。
相关事件
2025年春节期间,绥芬河口岸迎来了出境游客流高峰,大量游客选择跨国游。绥芬河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打造“激情亚洲冬季运动会 奔放绥芬河”等系列文旅活动和中俄交流等体育赛事,成功实现聚流引流,形成了强大的商流。
参考资料
空气中弥漫着花草芬芳的绥芬河路.新闻晨报.2025-02-04
自然地理.绥芬河市人民政府.2025-02-04
【俄罗斯划入中国4.....新浪微博.2025-02-03
东升水电站.东升水电站.2025-02-03
借亚冬会之势 乘国际列出游 绥芬河正打造向北开放新地标.今日头条.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