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博物馆
达州博物馆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生实践研学基地,成立于2006年,兴建于2007年10月,2011年竣工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61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6493平方米。
达州博物馆展厅面积5000平方米,有《古代达州》、《近现代达州》、《当代达州》3大基本陈列和《走进恐龙时代》、《馆藏瓷器》、《馆藏书画》、《巴文化主题馆》4大专题陈列,展出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
历史发展
达州博物馆2007年开工,总占地面积50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93平方米。2012年8月1日,“燃尽生命写忠诚——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展”在达州市博物馆正式启动。2012年12月16日下午,中国苏区文物收藏展开展仪式在达州市博物馆隆重举行。部分中国工农红军后代代表,四川省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及省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瑞金、遵义市、南充市、广元市、巴中市等国内其他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全国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及全国红色收藏界代表等近百人出席开展仪式。市委书记焦伟侠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包惠主持开展仪式。2013年6月14日,“中国流动科技馆四川巡展”达州市通川站在达州博物馆开展。达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应刚出席并宣布开展。本次巡展以“体验科学”为主题,设置了声光体检、电磁探秘、运动旋律、数学魅力、健康生活、安全生活、数字生活7个主展区,展区面积达近1000平方米,50件互动展品与科学表演、科学实验及科普影视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科学实践的场所,让普通市民近距离接触生命、物理和数字科学,感受科学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观众通过与展品和科学实验的互动,进一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
建筑布局
达州博物馆外装设计方案经过达州市规委会专家的认真评审,获得通过。该方案设计新颖、独特,富有创意,体现了时代特征和达州地域特色,符合博物馆的外装风格。博物馆位于达州市西外市政中心右侧,共4层,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一座集保护、研究、展示达州乃至川东北悠久历史文化、灿烂红色文化、独特民俗民间文化的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以历史发展顺序为主线,分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当代达州》4个基本陈列区和《历代瓷器精品》、《历代书画精品》2个专题陈列区,展陈各类珍贵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900件。达州市博物馆二楼主要是恐龙展厅,展出有多具达州各地出土的恐龙骨架,还有众多达州各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同时,该展厅还通过仿真模型和雕像展示了远古人类生活的场景。三楼是达州博物馆藏品最丰富的地方。达州各地出土的各个历史朝代的陶器、青铜器等众多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文物集中展示在这层楼。罗家坝战国墓葬在这里复原,三具巴人勇士的骨骸静静地躺在玻璃地板之下,旁边还放着他们的随葬品。四楼是近代达州的历史,达州的红色历史在这里得到全面的体现。当代达州市部分则主要由一个制作精美的大型多媒体沙盘来展现,沙盘全面展示了西外新区、老城区、南城、化工园区的新貌。达城很多标志性的建筑在沙盘上都有,市民也许能在沙盘上找到自家楼房的模型。
文物保护
馆藏精品
文保单位
川东名刹—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开江县普安镇玉皇观村金山,因山势宛若“金”字故名。寺庙依山而建,始建于唐代,清乾隆再建,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由宝树禅、藏经楼、大雄宝殿组成。宝树禅林坐南朝北,系砖木结构,单檐悬山顶,重楼式穿逗梁架,十架梁五柱,面阔7间40米,厢房5间22米,进深2间8米,通高10米。大雄宝殿坐南朝北,系砖木结构,单檐重楼悬山式屋顶,穿逗抬梁式屋架,五柱十三架梁,面阔五间22米,进深三间14米,通高11米。藏经楼坐西向东,为三合院砖木结构,重檐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面阔五间22米,厢房三间14米,进深8米,通高10米。寺庙现存建筑,是研究清代川东佛教建筑形制及风格的宝贵实物材料。
戛云亭
该亭位于达川区南外镇戛云社区翠屏山,相传为唐代元和十三年(818年)著名诗人元稹贬通州司马时所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建,复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二年。占地面积80平方米。砖木结构,正八边形,三层楼阁式。亭基素面八边形,边长3.55米。塔身出檐,层层上收。一层内有回廊及亭心,西面、东面各开一门,四面开梅花窗;二、三、四层四面开窗,三层檐角以不同人面、曾面、几何纹图案装饰。亭内一二层有木旋梯,塔顶八角攒尖,作宝珠塔剁,通高13.6米。
真佛山
真佛山庙群位于达川区福善镇莲花、桥亭、清河三村之间的高平寨。真佛山庙群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分前、中、后三殿,互不相连,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戏楼、玉皇殿、天子殿、德化寺,大雄宝殿及附属建筑构成,四合院布局。规模宏大壮观,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建寺以来,几经毁坏修,现保存完好。真佛山庙群1991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浪洋寺摩崖造像
浪洋寺摩崖造像位于宣汉县马渡关镇石淋社区。南北朝时,马渡曾是新安县治所在地,公元750年置阆英县,乃至唐代,置县长达342年,佛教兴盛,于浪洋寺开凿摩崖造像。浪洋寺初名大慈寺,拥有三重殿宇,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改名浪洋寺。宋雍熙四年(公元979年)、清康熙戊午年(公元1678年)两次大修,后毁于战火。仅存遗址。
造像建于唐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由东乡县令、阆英县主簿、石鼓县押司三人筹资修建。四大石窟造像分布在一长9.2米,宽4.1米,厚1米的大青石四壁,现有22145尊,立面分布面积88平方米。主要为唐、宋时造像,碑文题记年代“宋雍熙四年、咸通十二年”。其中2号龛具有代表性,方形龛,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主尊善跌座于须弥座之上,人物均有背光,石窟造像独具艺术特色,对研究四川地区佛教史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荔枝道道路走向及年代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岩刻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刻于宋大观三年(1109),全文203字,阴刻楷书,从右至左竖行排列,字径0.05米至0.08米,字距0.03米,行距0.07米,下沿距地面3.75米,整个石刻幅长2.36米,宽0.84米。此石刻是国内已知年代最早的种茶题记,实属珍贵。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艺术
在三楼的东汉时期墓葬出土文物展区,展出有达州博物馆镇馆宝贝之一的国家一级文物——洪荒青钱柳座。这件国宝为青沙石质地,通高0.29米,底径0.27米,锥体山形造型,出土于达县南外三里坪汉墓。插摇钱树杆用的长方形榫眼凿在顶部。摇钱树座通体刻着波涛纹,滔天波浪直淹山巅,数条巨蛇翻滚缠绕于波涛之间,但见玉兔急逃,鹿在狂奔,疲于奔命,展示的是传说中宇宙洪荒的悲壮情景。摇钱树座上还有一个可怕的场景:一只巨大的蟾蜍神情绝望,表情痛苦,两条巨蛇一左一右地将它死死咬住,正在吞噬它的肌体。此时,摇钱树座上的人却手枕头颈,曲体侧卧,安闲逍遥地看着不远处那两只抓颈拉肘正在嬉戏的顽猴,殊不知,一条巨蛇正虎视眈,悄悄地向它爬来。博物馆的四楼专门展出了众多精美的瓷器,非常值得人们驻足品鉴。近代达州市的历史也集中陈列在四楼,在这里达州的红色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旅游指南
在达州市内乘公交6、9路直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六9:00—17::00,游人凭身份证即可进入,不需要门票。
获得荣誉
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评价
博物馆以浅灰色为主色的外装色彩,与周边环境及拟建中的市文化艺术中心二期工程文化馆外观效果协调融洽,浑然一体,符合达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材质上选择大理石或花岗石,兼顾了经济、适用与环保的统一。博物馆外墙采用浅灰色石材,配以镀膜玻璃幕墙和砂岩浮雕效果,不仅体现了该建筑物的大气与凝重,更是隐喻了巴渠历史的厚重和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不屈精神。门厅古文字砂岩浮雕造型更显庄严肃穆。敲铜浮雕材质的肌理特征象征着历史的永恒,充分体现了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建筑特征。
达州博物馆的展览抓住了特色、发掘了内蕴、赋予了新意。尤其是陈列布展结合了生动逼真的场景,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展陈手段,巧妙地将知识性、教育性与趣味性合在一起,寓教于乐,吸纳智慧,启迪公众,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穿越历史长河,了解达州市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从中得到人文与历史、艺术与美学的熏陶和享受,极具地方特色。
参考资料
达州博物馆被正式核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www.scdfz.org.cn.2024-02-25
达州博物馆被正式核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渠县人民政府.2024-02-25
视频|国际博物馆日来了,川观新闻带你打卡达州博物馆 .四川在线.2024-02-25
打卡万达开红廉阵地丨第十二站:达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5
四大镇馆之宝 映照历史的天空 探秘四川达州馆藏文物•市博物馆篇(上).www.dzrbs.com.2024-02-25
视频|国际博物馆日来了,川观新闻带你打卡达州博物馆 .cbgc.scol.com.cn.2024-02-25